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思维方式,利用人的发散思维表达图形思维,利用人的逻辑思维和阅读经验形成的一种脑图形式,是促进学生大脑潜能开发的一种思维方式。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构建思维导图的基本作文教学模式和训练体系,研究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可行性,为提高小学生习作的兴趣及写作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习作教学 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100
写作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语文功底,这对部分学生而言具有较大的学习难度。因此,如何训练学生写作思维,提升学生写作水平,也就成为了一项教学难题,而思维导图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一教学难题。众所周知,思维导图是有效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它不仅运用了图文并重的技巧,还遵循了学生记忆、思维等规律,利于唤醒学生大脑的无限潜能。基于此,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开展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活动,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那么,如何借助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呢?
一、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
思维导图能够使学生围绕主题,快速建立起清晰的知识网络。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差,认知能力浅,思维和注意指向容易分散。他们在习作过程中不知道从何下手,并且很难集中精力去学习和钻研。假设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思维导图”,当面对一个题目的时候,可能一下子脑子里涌出各种影象、画面、声音;也许会想到一个认为很符合题意的典型例子,或者是一句名人名言,但马上又被新的什么代替了。努力想抓住,它们却混杂在一起,充斥着思路,它们可能稍纵即逝,毕竟,情景一失永难摹。因此,学生应付的已经不再是作文本身,而是脑海中那些互相碰撞的思路和事例。思维导图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我们的思路。它直观地让我们看到自己思维的脉络,这个脉络将继续帮助我们在接下来的写作中不至于脱离主题,帮助学生解除了在写作中对短暂记忆过于依赖的风险。分析出多个立意后,就可以选择掌握素材多、典型的立意来写作。
二、帮助学生发散思维
思维导图最大的一个特点就在于其发散性,与头脑风暴中的发散性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妙,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高段写作中的运用,有助于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例如,教师在进行以“生命”为主题的作文教学中,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准备与生命相关的图标,在课堂教学中,将这些图标分别贴在以“生命”二字为主线的思维导图四周,并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内容和生命有关,在黑板上呈现一个发散性的图形,有利于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尽可能想出与生命这一主题有关的写作要点,让班上的学生尽可能写出多种多样的文章。
三、指导学生进行谋篇布局
写作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谋篇布局能力,这样才能写出结构优美、逻辑顺畅、主旨鲜明的好作文。对此,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清晰地了解作文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进而引导围绕写作主题,深究各项写作细节,最终丰富写作内容,完善写作文章。但较强的谋篇布局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学生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训练。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时,一定要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准确掌握写作布局模式,认识文章结构的重要性,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各项写作能力。例如,在写作教学《难忘的一件事》时,借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了写作布局。首先我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了一张白纸和几根彩笔,然后将写作主题安排到白纸中央,并引导学生由此开始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构建模式与传统的“列提纲”有所不同,它具有无限的延展性和开放性,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打破传统列提纲的禁锢。在这一构建过程中,许多学生都列出了自己的思维导图,并通过思维导图直观地展示了作文的具体结构。如一个学生将文章结构划分凤头、猪肚、豹尾三部分,并利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标注了“详写”和“略写”部分,并在详写部分中简单描写了事情的发展经过。这一思维导图不仅清晰地展现了作文的“构思”,还凸显了写作内容之间的逻辑性,从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谋篇布局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各项写作能力。此外,这样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有效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
四、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单方面接受,然后学生将写好的文章交给教师,教师进行阅读和批改,师生之间的交流仅仅停留在批语这类的纸面上,内容大多集中在写作格式,文章立意等方面。在写作的思路形成以及内容方面,教师和学生之间基本上没有过多交流,在作文的形成过程中,教师的参与程度不够,大多是老师布置任务,学生进行写作这种单向的知识传递。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教学,能够让老师和学生之间在作文的写作全过程中进行交流沟通,进而能够激发学生更多的写作想法。在传统的作文课堂教学上,由于正课时间较为紧张,造成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机会比较少,无法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也比较少,学生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下经常处于被动状态,受到标准答案和标准格式的规范和束缚,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思维导图的形式能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行思维方式的交流,活跃课堂氛围。
五、丰富写作的内容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受到自身发展的限制,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写作的理解是有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运用思维导图,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构图认知。教师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教学资源,不断地丰富教学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于写作的认识,促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作文题目,提高写作能力。同时,作文教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设置是教学活动的关键。教师在作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结合学生小学作文的特点,为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内容,鍛炼学生的作文能力。
总的来说,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应积极地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此外,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新思维导图的具体应用,有效地进行素质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毛亚丽.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人生十六七,2018(2).
[2]袁小芬.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3):46-46.
[3]焦庆珍.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64).
【关键词】小学语文 习作教学 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100
写作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语文功底,这对部分学生而言具有较大的学习难度。因此,如何训练学生写作思维,提升学生写作水平,也就成为了一项教学难题,而思维导图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一教学难题。众所周知,思维导图是有效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它不仅运用了图文并重的技巧,还遵循了学生记忆、思维等规律,利于唤醒学生大脑的无限潜能。基于此,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开展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活动,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那么,如何借助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呢?
一、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
思维导图能够使学生围绕主题,快速建立起清晰的知识网络。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差,认知能力浅,思维和注意指向容易分散。他们在习作过程中不知道从何下手,并且很难集中精力去学习和钻研。假设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思维导图”,当面对一个题目的时候,可能一下子脑子里涌出各种影象、画面、声音;也许会想到一个认为很符合题意的典型例子,或者是一句名人名言,但马上又被新的什么代替了。努力想抓住,它们却混杂在一起,充斥着思路,它们可能稍纵即逝,毕竟,情景一失永难摹。因此,学生应付的已经不再是作文本身,而是脑海中那些互相碰撞的思路和事例。思维导图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我们的思路。它直观地让我们看到自己思维的脉络,这个脉络将继续帮助我们在接下来的写作中不至于脱离主题,帮助学生解除了在写作中对短暂记忆过于依赖的风险。分析出多个立意后,就可以选择掌握素材多、典型的立意来写作。
二、帮助学生发散思维
思维导图最大的一个特点就在于其发散性,与头脑风暴中的发散性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妙,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高段写作中的运用,有助于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例如,教师在进行以“生命”为主题的作文教学中,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准备与生命相关的图标,在课堂教学中,将这些图标分别贴在以“生命”二字为主线的思维导图四周,并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内容和生命有关,在黑板上呈现一个发散性的图形,有利于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尽可能想出与生命这一主题有关的写作要点,让班上的学生尽可能写出多种多样的文章。
三、指导学生进行谋篇布局
写作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谋篇布局能力,这样才能写出结构优美、逻辑顺畅、主旨鲜明的好作文。对此,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清晰地了解作文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进而引导围绕写作主题,深究各项写作细节,最终丰富写作内容,完善写作文章。但较强的谋篇布局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学生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训练。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时,一定要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准确掌握写作布局模式,认识文章结构的重要性,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各项写作能力。例如,在写作教学《难忘的一件事》时,借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了写作布局。首先我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了一张白纸和几根彩笔,然后将写作主题安排到白纸中央,并引导学生由此开始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构建模式与传统的“列提纲”有所不同,它具有无限的延展性和开放性,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打破传统列提纲的禁锢。在这一构建过程中,许多学生都列出了自己的思维导图,并通过思维导图直观地展示了作文的具体结构。如一个学生将文章结构划分凤头、猪肚、豹尾三部分,并利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标注了“详写”和“略写”部分,并在详写部分中简单描写了事情的发展经过。这一思维导图不仅清晰地展现了作文的“构思”,还凸显了写作内容之间的逻辑性,从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谋篇布局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各项写作能力。此外,这样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有效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
四、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单方面接受,然后学生将写好的文章交给教师,教师进行阅读和批改,师生之间的交流仅仅停留在批语这类的纸面上,内容大多集中在写作格式,文章立意等方面。在写作的思路形成以及内容方面,教师和学生之间基本上没有过多交流,在作文的形成过程中,教师的参与程度不够,大多是老师布置任务,学生进行写作这种单向的知识传递。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教学,能够让老师和学生之间在作文的写作全过程中进行交流沟通,进而能够激发学生更多的写作想法。在传统的作文课堂教学上,由于正课时间较为紧张,造成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机会比较少,无法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也比较少,学生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下经常处于被动状态,受到标准答案和标准格式的规范和束缚,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思维导图的形式能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行思维方式的交流,活跃课堂氛围。
五、丰富写作的内容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受到自身发展的限制,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写作的理解是有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运用思维导图,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构图认知。教师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教学资源,不断地丰富教学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于写作的认识,促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作文题目,提高写作能力。同时,作文教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设置是教学活动的关键。教师在作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结合学生小学作文的特点,为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内容,鍛炼学生的作文能力。
总的来说,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应积极地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此外,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新思维导图的具体应用,有效地进行素质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毛亚丽.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人生十六七,2018(2).
[2]袁小芬.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3):46-46.
[3]焦庆珍.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