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o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家庭教育的各种理论和成功个案层出不穷,而其结果,非但没有令年轻父母“豁然开朗”,反而有更多的家长陷入集体性的“育儿焦虑”之中:我现在的教育方法对路吗?小孩五岁可以送去学钢琴了吗?……
  家庭教育应注重“未来”和“自然”取向,“我们的孩子将以成年的方式生活在2030至2050年,家长需要思考的,是把孩子引向过去,还是把教育导向将来?”无论如何,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都是孩子过去、现在和未来最为宝贵的财富。
  现在的努力将来未必奏效
  做父母的不妨问问自己:我们现在教育孩子的观点,希望孩子表现出来的特征,在他们长大成年之后,真的还像现在一样重要吗?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在社会化的主体教育里面取得成功,就要去研究下未来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现在很多家长都在努力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希望孩子有很强的竞争性,但如果我们相信未来社会是一个和谐的、高福利、高保障的社会的话,那它会重视不同岗位的人,而不是只需要精英。
  大部分中国父母很容易把“学习成绩好”与“竞争能力强”等同起来,但这已经被证实并不匹配了。做父母的回顾一下自己的学生时代就会发现,现在表现最出色、最成功的老同学,往往都不是当年班上的第一名、优等生。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最大的竞争能力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创意”和“发展”能力。
  我提出家庭教育的“未来”取向,不是要求父母立刻做出一个决定,但希望它能够为“育儿焦虑”提供一种补偿,一个缓冲系统。妈妈当然可以延续她原来的教育模式,但当她想到未来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即使现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也并不意味着他将来就不会成功或者不会幸福的时候,她的焦虑会不会减轻一些,从而让孩子更加自在一些呢?
  家长不要成为孩子的心理敌人
  很多家长都问我如何教育新时代的孩子,我的观点就两个:第一,要尊重他;第二,要允许他成为“他自己”。很多所谓的成功人士提供了很多优秀的标准和模型,家长们往往就把孩子往这些模型里套,但肯定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套进去的。尤其是孩子明明没有这个天赋,而家长非要秉持这种培养模式的话,那肯定是累人累己。所以除了吃喝玩乐之外,家长要尊重做“他自己”的权力,让孩子有这种自我成就感。如果父母不给孩子足够的尊重,那孩子就会把很多力气花费在与父母的对抗上面,反而会忽略了学习和自我发展。
  就拿兴趣班来说,如果家长让孩子读兴趣班是为了长期的功效,那强迫性的做法肯定是错了,因为孩子的兴趣都是缓慢发展的。比如说弹钢琴:3至5岁是形成兴趣爱好的阶段,你可以让他多听音乐,如果孩子有这方面的天赋,会慢慢显露出来,如对旋律特别敏感。孩子5岁以后,可以让他正式学两年钢琴。上了小学,学琴这个事情就应该放慢下来,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主要的兴趣是放在人际交往中,还要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等到了10岁,孩子对学校和同学的兴趣减少了,学习上也能应付自如了,他会重新爆发出对钢琴的热情。这一时期的热情,极有可能会延续一生。很多钢琴大师小时都曾有过暂时放弃的经历,但家长并没有强制他们练琴,他们对钢琴的热爱也没有受到创伤。
  相反如果我们的家长不懂得这个规律,在孩子懈怠的时候非逼着孩子,那钢琴就可能成为孩子心理上的敌人,他的兴趣和天赋都被打压下去了。
  责编 林楠
其他文献
事情还得从一个星期天说起。那天,丽丽一个人在家里玩得无聊,就想要妈妈带她去公园玩。碰巧妈妈没时间,就拒绝了。结果丽丽大声哭闹起来,妈妈没办法,只好答应了她的要求。后来又有一次,丽丽在同妈妈一起逛街时,看到了一个很可爱的洋娃娃,丽丽就要妈妈把它买下来。可是妈妈觉得丽丽已经有很多这种类型的娃娃了,就不同意买。丽丽看着娃娃,哇一声就当街大哭起来,她响亮的哭声引来许多过路人驻足观望和议论。妈妈窘极了,只好
期刊
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是孩子崇拜的偶像父母,但是你知道孩子是怎么评价妈妈的吗?孩子心中也对妈妈有许多不满吗?针对孩子的控诉,妈妈有什么想法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本期微访谈,看看妈妈们是怎样自省的吧!  蕾蕾妈 因为平时工作忙,我就把孩子全全交给奶奶带,一周也见不了孩子两天。每次回到家发现孩子只亲奶奶不亲我,就免不了要吃醋,我反复问孩子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想争抢孩子的情感所有权。看到孩子的控诉,我开始反省自己
期刊
夏季暑热,室内外温差过大易引发孩子感冒,有些家长为图省事,就提前预防给孩子吃感冒药。对此,专家表示,适当的感冒是好事情,它是小孩子建立自身免疫机制的一种方式,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无法有效预防感冒,因此也没有必要刻意去预防感冒。    适当感冒是好事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儿科主治医师刘海燕认为,感冒不能预防而且也不要预防,因为适当的感冒是好事情,它是人体尤其是小孩子建立自身免疫
期刊
近几年来,加拿大的儿童教育专家十分重视早期育儿模式的研究,他们从大教育观出发,提出了若干早教“新模式”供幼儿园实验。以下是其中的三种模式:    在互动中学习    北美的早期育儿模式更关注孩子的个体学习、玩伴游戏和小组项目,加拿大的教育专家强调:幼儿通过与环境互动来获取各种感性的直接经验,并通过主动的探索活动得到发展,而不是家长或者老师通过“说教”的方式使幼儿的思维得到发展。  幼儿是一个独立的
期刊
嫉妒心几乎人人都有,拥有一点儿嫉妒心,也许会是激发孩子奋发向上的动力,而如果拥有太多的嫉妒心,就会使孩子失去成长的方向。  五岁的女儿,在小表妹面前,俨然一派姐姐风范。可若一旦有谁犯了禁忌,夸妹妹一句,女儿的脸就会立刻“黑屏”。幼儿园老师也提醒我们,说女儿嫉妒心很强,如果同桌得了小红花,或受到老师表扬,她就会很久不理同桌。  我们多次批评女儿,要她改掉嫉妒别人的毛病。每次她都委屈地问:嫉妒长得什么
期刊
她创作了中国现代家庭教育最佳读物和最好的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她也是“问题孩子”的家长,但她的这个“问题孩子”最终考上了复旦大学,成为了一个自信快乐的孩子……    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春华创作了中国现代家庭教育最佳读物和最好的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还写了《紫罗兰幼儿园》、《蘑菇熊》、《米球球》、《一年级的马鸣加》、《小女生毛毛虫》……她也因此而四次荣获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奖,两次荣获
期刊
著名旅美钢琴教育家茅为惠通过自己的学琴经历在《孩子学钢琴,父母先上课》一书中,与众多学习钢琴的孩子和父母分享“钢琴人生”。  说起练琴,有家长说:教孩子做算术或是背古诗,这个我们都会,但是一说练琴,我和老公都翻白眼,我们俩都是做市场的,不懂这个。他弹得音准不准啊,节奏对不对啊,完全听不出来,就凭孩子自己弹,然后每周去听老师怎么评点。但这样不是长久之计啊!另外,每次练琴,孩子小动作都特别多,只要一眼
期刊
有一天,11岁的儿子约瑟夫对芭芭拉说:“我想把头发一侧留成双条式的发型。”  作为母亲,芭芭拉很不喜欢儿子留这样的发型。但她知道,这并不危及生命、道德以及健康,而且头发会重新生长出来。  于是,她对儿子说:“我不喜欢这种发型,而且凭我的经验,我知道周围大多数人也不喜欢这种发型。不过,如果这是你的决定,我可以忍耐。同时,你可能需要忍受其他人对你发型的非议。”  芭芭拉带着儿子去了发廊,美发师在给约瑟
期刊
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会犯许多错误,如果家长不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生活中将“以毒攻毒”的方式用于孩子的教养,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在此,列举日常生活中一些典型的“以毒攻毒”的例子供家长朋友引以为戒。  1 孩子撒谎了  任何一个孩子都会撒谎,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也不管这个谎言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谎言。但非常有意思的是,只要孩子说出与实际结果不符的话,家长就非常地担心,想方设法地去“纠正”孩子的
期刊
2011年11月1日  如果你想让孩子喜欢学习,就需要了解他擅长的学习方法。说得准确一些,不仅要知道孩子的智能结构特点,还需要知道他的认知风格。比如,有的孩子擅长看,有的孩子擅长听,有的孩子则擅长做。只有发挥优势,才可能有成功的体验,也才会拥有信心,而这正是孩子喜欢学习的秘密。  2011年12月1日  孩子一生的幸福不一定依赖高智商却必定需要高情商。韦钰院士说得对,实际上是社会情绪能力决定了人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