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是指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保证。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要让大学生不仅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在行动之中,就不能进行强迫的灌输式说教,而应该采用潜移默化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4-0242-02
党的十八大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个字,从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的概括。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和根本力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个人发展,价值取向迷失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出现注重个人追求、轻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模糊等倾向;重视个人技能学习,轻为人处事准则,过分注重实用主义;一切以个人需要为中心,讲究权力的行使、忽视义务的履行;重视报酬,轻奉献。对于学校和社会创造的条件,认为理所应当,不懂感恩回馈。
(二)思想多元化,价值取向功利化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市场经济运行的模式基本建立,在经济变革、社会转型、文化冲突激烈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发生了显著变化。一部分大学生以自我的价值实现和利益诉求为目标,在人生价值的衡量上,往往偏重于经济收入水平等功利性的标准,生活情趣趋于通俗化和平庸化;一部分大学生更加注重自己的利益得失,崇尚“金钱万能论”,认为金钱能解决问题;个人道德修养方面,忽视个人道德修养,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
(三)信念淡化,缺乏奉献精神
部分大学生信奉读书无用论,认为读大学就是为了“一纸文凭”,学习漫无目的,对未来迷茫,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车到山前必有路”,倒不如顺其自然。对各种义务劳动、志愿者活动不感兴趣,奉献意识淡化,缺乏脚踏实地的实践精神。
(四)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感缺乏
部分大学生不但不愿遵守社会信用准则,反而“以身试法”,如学术抄袭、考试抄袭、制作虚假简历、骗贷、拖欠贷款等。有的为了满足个人利益,甚至不惜伤害他人利益或集体利益。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自私自利,见利忘义、忽视自身责任等不良习惯。
(五)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
在对待政治理论学习上,存在得过且过的倾向。认为政治理论空洞、乏味,缺乏实用性。对政治理论学习认可度不高,存有消极情绪,认为思想政治理论对自身发展有益者较少。
二、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知是行之始,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起点。增强对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是基础,是前提。认同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情感共鸣、并内化为自己坚定信念的基础。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春风化雨方可润物无声。践行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只有充分认知,才能建立起坚定的认同,从而促进知行的统一。要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度,必须以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度为先导,它是知行合一的基础和前提。
(一)优化社会环境,抓好宣传普及
政府应深化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形成更加完善的德育体系。认真落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精神,并以此为指导,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各级政府部门要率先垂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工作的原则,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创新反腐倡廉宣传渠道,从思想上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让他们意识到反腐的重大意义。从严治党,建立廉洁政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完善监督机制,对党员和干部是否为人民服务,是否损害人民的利益进行民主监督。努力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营造一个讲社会责任,讲社会效益,讲守法经营,讲公平竞争,讲诚信守约的社会环境,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需的外在环境。通过优化社会大环境,推动校园的道德建设。
(二)注重教育环境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
环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优秀的校园文化则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言行,让大学生得到健康发展。虽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不引人注目,但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校风,大力发展优秀校园文化,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形成优良的校园文明风气,将先进的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将十分有利于大学生认同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注重思想政治课的作用
大学生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帮助大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阵地,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引导的一个重要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通过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让大学生不仅从情感上,更能从世界观的高度理性地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还可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分析当代中国发展中的种种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魅力,还能激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共鸣,并内化为自己的坚定信念。
(四)引领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和自主实践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教育者始终是外因,受教育者才是内因和根本。教育者施加的教育影响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自觉接受和思想升华才能实现。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人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需要的不断产生并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检验并巩固课程理论知识的有效渠道,也是深入了解社会、积累人生阅历的第二课堂,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理论学习到亲身践行联系的纽带,因此要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每位大学生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经常对照、检查、审视、反省自己。要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首要活动目标,在感悟国家发展的强劲脉搏、体会社会民生的纷繁百态、反思个人成长的得失取舍中体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要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体协作精神,让他们的身心得到锻炼。通过这些活动,大学生可以更多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为社会奉献、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砥砺品格,锻炼意志,培养技能,检验理论的正确性,从而使核心价值观占领心灵空间。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当代价值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之未来,民族之希望。其价值观正确与否将决定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我们党的兴衰。
毛泽东曾说:“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习近平总书记也说:“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要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青年才能在新时代浪潮中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只有利用好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中国梦才能实现!”
当今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冲突不断,主要表现为核心价值观的冲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核心价值观、没有民族精神,不打就垮。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系民族复兴和强盛的重要战略。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之未来,民族之希望。其价值观正确与否决定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我们党的兴衰,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2〕赵长太.需要与人的发展[J].理论月刊,2005,(9):50.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247.
〔4〕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
〔5〕袁金勇.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认同走向内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9):112-114.
〔6〕崔美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12):1854-1857.
〔7〕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党建,2014,(2):21.
〔8〕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光明日报,2013-12-24.
(责任编辑 赛汉)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4-0242-02
党的十八大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个字,从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的概括。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和根本力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个人发展,价值取向迷失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出现注重个人追求、轻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模糊等倾向;重视个人技能学习,轻为人处事准则,过分注重实用主义;一切以个人需要为中心,讲究权力的行使、忽视义务的履行;重视报酬,轻奉献。对于学校和社会创造的条件,认为理所应当,不懂感恩回馈。
(二)思想多元化,价值取向功利化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市场经济运行的模式基本建立,在经济变革、社会转型、文化冲突激烈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发生了显著变化。一部分大学生以自我的价值实现和利益诉求为目标,在人生价值的衡量上,往往偏重于经济收入水平等功利性的标准,生活情趣趋于通俗化和平庸化;一部分大学生更加注重自己的利益得失,崇尚“金钱万能论”,认为金钱能解决问题;个人道德修养方面,忽视个人道德修养,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
(三)信念淡化,缺乏奉献精神
部分大学生信奉读书无用论,认为读大学就是为了“一纸文凭”,学习漫无目的,对未来迷茫,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车到山前必有路”,倒不如顺其自然。对各种义务劳动、志愿者活动不感兴趣,奉献意识淡化,缺乏脚踏实地的实践精神。
(四)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感缺乏
部分大学生不但不愿遵守社会信用准则,反而“以身试法”,如学术抄袭、考试抄袭、制作虚假简历、骗贷、拖欠贷款等。有的为了满足个人利益,甚至不惜伤害他人利益或集体利益。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自私自利,见利忘义、忽视自身责任等不良习惯。
(五)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
在对待政治理论学习上,存在得过且过的倾向。认为政治理论空洞、乏味,缺乏实用性。对政治理论学习认可度不高,存有消极情绪,认为思想政治理论对自身发展有益者较少。
二、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知是行之始,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起点。增强对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是基础,是前提。认同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情感共鸣、并内化为自己坚定信念的基础。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春风化雨方可润物无声。践行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只有充分认知,才能建立起坚定的认同,从而促进知行的统一。要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度,必须以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度为先导,它是知行合一的基础和前提。
(一)优化社会环境,抓好宣传普及
政府应深化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形成更加完善的德育体系。认真落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精神,并以此为指导,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各级政府部门要率先垂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工作的原则,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创新反腐倡廉宣传渠道,从思想上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让他们意识到反腐的重大意义。从严治党,建立廉洁政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完善监督机制,对党员和干部是否为人民服务,是否损害人民的利益进行民主监督。努力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营造一个讲社会责任,讲社会效益,讲守法经营,讲公平竞争,讲诚信守约的社会环境,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需的外在环境。通过优化社会大环境,推动校园的道德建设。
(二)注重教育环境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
环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优秀的校园文化则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言行,让大学生得到健康发展。虽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不引人注目,但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校风,大力发展优秀校园文化,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形成优良的校园文明风气,将先进的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将十分有利于大学生认同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注重思想政治课的作用
大学生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帮助大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阵地,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引导的一个重要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通过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让大学生不仅从情感上,更能从世界观的高度理性地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还可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分析当代中国发展中的种种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魅力,还能激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共鸣,并内化为自己的坚定信念。
(四)引领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和自主实践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教育者始终是外因,受教育者才是内因和根本。教育者施加的教育影响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自觉接受和思想升华才能实现。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人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需要的不断产生并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检验并巩固课程理论知识的有效渠道,也是深入了解社会、积累人生阅历的第二课堂,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理论学习到亲身践行联系的纽带,因此要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每位大学生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经常对照、检查、审视、反省自己。要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首要活动目标,在感悟国家发展的强劲脉搏、体会社会民生的纷繁百态、反思个人成长的得失取舍中体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要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体协作精神,让他们的身心得到锻炼。通过这些活动,大学生可以更多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为社会奉献、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砥砺品格,锻炼意志,培养技能,检验理论的正确性,从而使核心价值观占领心灵空间。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当代价值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之未来,民族之希望。其价值观正确与否将决定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我们党的兴衰。
毛泽东曾说:“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习近平总书记也说:“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要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青年才能在新时代浪潮中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只有利用好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中国梦才能实现!”
当今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冲突不断,主要表现为核心价值观的冲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核心价值观、没有民族精神,不打就垮。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系民族复兴和强盛的重要战略。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之未来,民族之希望。其价值观正确与否决定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我们党的兴衰,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2〕赵长太.需要与人的发展[J].理论月刊,2005,(9):50.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247.
〔4〕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
〔5〕袁金勇.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认同走向内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9):112-114.
〔6〕崔美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12):1854-1857.
〔7〕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党建,2014,(2):21.
〔8〕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光明日报,2013-12-24.
(责任编辑 赛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