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赣州城,位于江西南部,是赣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粤赣通衢要道,历史上素有“铜上杭,铁赣州”之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2月,苏区中央局为执行临时中央的“进攻路线”,组织红军攻打赣州一个多月。结果非但赣州没有攻下来,红军却遭到重大伤亡。
关键词:军事行动;赣州
一、苏区中央局执行临时中央“进攻路线”,准备攻打赣州;毛泽东认为赣州素有“铁赣州”之称,坚决反对攻打赣州
当红军取得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和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后,中共临时中央的“左”倾领导者,对当时的形势作了十分乐观的错误估计。1931年12月4日,他们向各苏区发出训令:“目前红军行动的总方向应该首先是使中央区(闽西在内)与湘赣边苏区完成一片,巩固赣南根据地,然后与湘鄂赣、赣东北两苏区密切的联系起来,造成包围南浔线以争取江西省首先胜利的形势;另一方面在大江以北应以鄂豫皖苏区为中心,使皖西北鄂西密切联系起来,造成包围京汉路南段与威胁长江的整个局面。”对中央苏区,12月6日,临时中央明确要求中央苏区红军应“改向西进,首取赣州,迫吉安,与赣西南打成一片,巩固赣南根据地”。
在周恩来离开上海,动身前往中央苏区的前夕,博古交给周恩来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组织攻打赣州。周恩来到达瑞金后,首先就攻打赣州问题征求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认为:赣州三面环山,城墙高坚,素有“铁赣州”之称,易守难攻;赣州城虽然只驻有国民党军第12师第34旅2个团,但赣南17县的地主武装大都聚集城内,这些反动势力不可小视;另外赣州北面的吉安驻有国民党军陈诚的第11师和第14师等5个师和2个独立旅,南面驻有国民党粤军的几个师,如果红军攻打赣州,他们必定前来增援,到时红军将腹背受敌,进退两难。在听取了毛泽东不能攻打赣州的意见后,周恩来即致电临时中央,陈述中央苏区红军目前攻打中心城市尚有困难。但临时中央复电:原议不变,攻打城市不能动摇:如不能打下南昌,至少要求在抚州、吉安、赣州中选一个城市攻打。
1932年1月9日,臨时中央作出《关于争取革命在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决议》,正式提出脱离苏区和红军实际的“左”倾冒险“进攻路线”,认为“过去正确的不占取大城市的策略,现在是不同了”,要求红军积极“为扩大苏区,为将几个苏区联系成整个一片的苏区而争斗,为占领几个中心城市以开始在一省数省首先胜利而争斗”。为此,临时中央提出要将闽粤赣、赣东北、湘鄂赣、湘赣各苏区联系成整个一片的苏区,“并以占取南昌,抚州,吉安等中心城市,来结合目前分散的苏维埃根据地,开始湘鄂赣各省的首先胜利”。为贯彻执行临时中央的指示,苏区中央局在瑞金召开会议,讨论攻打江西哪个城市。会上,不少人认为抚州及其周围有敌军10个师,吉安及其周围有敌军5个师,只有赣州的守军较少,且同周围其他军队的联系不密切。于是,会议就转到讨论如何打赣州的问题。但是,毛泽东仍不同意打赣州,并再次指出:赣州是赣南的政治经济中心,是通往闽粤两省的咽喉,是敌军必守的坚城;前年三月红四军曾围攻赣州3天,没有结果,只得撤围;现在赣州南北都屯集着国民党重兵,以红军现有力量和技术装备很可能久攻不克,还是以不打为好。即使要打,也只能采取围城打援,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除朱德外,中央局多数成员根据临时中央的指示,赞成攻打赣州。毛泽东又一次成为少数。鉴于此,毛泽东又建议能否听一听前线指挥员的意见,项英说:在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时,我问过彭德怀可不可以打下赣州?彭德怀回答:“赣州守军马崑旅估计有六千人,地方靖卫团两千人,共八千人,如有时间,蒋介石又不来增援,是可以打下的。”这样,苏区中央局正式作出了攻打赣州的决定。这是苏区中央局执行中央“进攻路线”的第一个军事行动。
二、彭德怀指挥攻赣失利,毛泽东出山解赣州之围
1932年1月10日, 中革军委发布《关于攻取赣州的军事训令》,对攻打赣州作出部署,以红三军团并指挥红七军、红四军为主作战军,彭德怀任前敌总指挥,负责攻城;以江西、闽西军区共6个师为支作战军,陈毅为总指挥,以游击战争配合主作战军行动;以红三军、红十二军和红五军团、红十六军为机动部队;红五军团第十三军为总预备队。
1月中旬,毛泽东主持召开苏区中央局主要成员会议,报告三次反“围剿”的情况和九一八事变后的国际形势。毛泽东在发言中谈到,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华势必引起全国的抗日高潮,国内阶级关系必将发生变化。但是,中央代表团有的成员却指责说:“日本占领东北主要是为了进攻苏联,不作此估计就是右倾机会主义”,“我们必须提出武装保卫苏联”,否则“就是典型的右倾机会主义”。面对这一指责,毛泽东只得沉默,一言不发。会议陷入僵局,只好中途更换主持人才算把会开完。会后不久,毛泽东向苏区中央局请病假要求去东华山休养。苏区中央局同意了他的请求,并决定由项英暂时负责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工作。
2月4日,红三军团抵达赣州城郊,很快完成对赣州的合围,进入攻城出发阵地。为抵御红军攻打赣州,赣州城守敌国民党军第34旅旅长马崑进行了严密的准备,除了对守城国民党军进行布置外,还组建了以地主武装首领肖昇犀为首的民团指挥部,协同守城,使守城兵力达1万余人,枪近万支,“具有相当的兵力进行防御”。同时强征物资粮饷,赶制守城器械。
2月13日,红军第一次攻城战斗在西南城角打响。红军战士在机枪火力掩护下,以10人为一组架设云梯爬城,从各处城墙同时向敌人猛攻,但每一次猛攻均被守城敌军打退。爬城强攻未能凑效后,红军改用挖坑道,用棺材装炸药爆破攻城。2月23日,攻城部队分别在西津门、南门和东门通过坑道用棺材装满炸药爆破城门,城门先后被炸开后,红军立即发起猛攻,但都被守敌强大火力击退。第二次攻城失败。3月4日,红军继续采用坑道爆破法发起第三次攻城。主攻东门的红七军用3个棺材炮炸开东门城墙20多米,炸死敌营长等200多人,但由于叛徒告密,守敌事先获得红军爆城情况,加强了防御,红七军虽一度攻上城楼,但伤亡惨重,只得撤出战斗。而同一天,主攻西门的红一师和主攻南门的红二师,均因坑道积水浸湿棺材炮内炸药而未能爆破城墙。
红军发起攻赣后,赣州守敌旅长马崑一面组织部队顽抗死守,一面向蒋介石告急求援。2月29日,驻吉安的第11师、第14师和2个独立旅3万余人,在罗卓英指挥下进抵赣州城西北地区,并在赣州北门外架起浮桥,与守城部队密商了“增兵进城,内外夹击”对策。随后,敌援军2个团和1个工兵营偷渡浮桥进城。3月7日凌晨4时,敌军分三路从坑道向我攻城红军阵地出击。此时,攻城部队由于连日攻城,疲劳过度,都是在熟睡中被惊醒,部队呈一片混乱,建制被冲乱,有的阵地被敌攻占,有的还被敌人死死咬住撤不下来。
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得悉城内敌军向攻城红军出击的电报后,心急如焚,立即电告苏区中央局,请毛泽东暂停休养,下山赶赴攻赣前线商议对策。项英策马冒雨从瑞金赶到毛泽东休养的东华山,告诉毛泽东赣州前线战事失利,红军已处在腹背受敌的境地,并把前线发来的急电交给他。毛泽东立即冒着风雨赶回瑞金,随即复电前线指挥部,电文如下:“红三军团危矣。4军不能动,一动余汉谋准落井下石!3军也不能动,可保退兵。当下之计,唯有大胆起用红五军团, 让13军直接投人攻城,与三军团会合相机行动。14军收缩防线,准备渡贡水参加战斗。”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朱德亲率警卫营和红五军团第13军赶到赣州城外,会合红三军团攻城部队与出击之敌展开肉博。至7日傍晚,红军才全部撤出阵地。
红军攻打赣州历时33天,久攻不克,伤亡3 000多人,牺牲师团干部10名,红一师师长侯中英被俘遇害。此次战役失败,主要原因是“左”倾教条主义强令冒险攻打赣州造成的,同时也有战术指挥上的失误。尽管如此,仍然有它的历史意义:一是发展了信丰等苏区,建立了许多赤色政权,扩大了红军,使湘赣苏区与中央苏区取得了较好联系;二是红军进行了攻城攻坚战的尝试,取得了兵团之间协同作战的经验。特别是红军指战员奋不顾身、浴血奋战的事迹和革命精神,将永垂不朽。
[责任编辑:褚永慧]
关键词:军事行动;赣州
一、苏区中央局执行临时中央“进攻路线”,准备攻打赣州;毛泽东认为赣州素有“铁赣州”之称,坚决反对攻打赣州
当红军取得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和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后,中共临时中央的“左”倾领导者,对当时的形势作了十分乐观的错误估计。1931年12月4日,他们向各苏区发出训令:“目前红军行动的总方向应该首先是使中央区(闽西在内)与湘赣边苏区完成一片,巩固赣南根据地,然后与湘鄂赣、赣东北两苏区密切的联系起来,造成包围南浔线以争取江西省首先胜利的形势;另一方面在大江以北应以鄂豫皖苏区为中心,使皖西北鄂西密切联系起来,造成包围京汉路南段与威胁长江的整个局面。”对中央苏区,12月6日,临时中央明确要求中央苏区红军应“改向西进,首取赣州,迫吉安,与赣西南打成一片,巩固赣南根据地”。
在周恩来离开上海,动身前往中央苏区的前夕,博古交给周恩来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组织攻打赣州。周恩来到达瑞金后,首先就攻打赣州问题征求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认为:赣州三面环山,城墙高坚,素有“铁赣州”之称,易守难攻;赣州城虽然只驻有国民党军第12师第34旅2个团,但赣南17县的地主武装大都聚集城内,这些反动势力不可小视;另外赣州北面的吉安驻有国民党军陈诚的第11师和第14师等5个师和2个独立旅,南面驻有国民党粤军的几个师,如果红军攻打赣州,他们必定前来增援,到时红军将腹背受敌,进退两难。在听取了毛泽东不能攻打赣州的意见后,周恩来即致电临时中央,陈述中央苏区红军目前攻打中心城市尚有困难。但临时中央复电:原议不变,攻打城市不能动摇:如不能打下南昌,至少要求在抚州、吉安、赣州中选一个城市攻打。
1932年1月9日,臨时中央作出《关于争取革命在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决议》,正式提出脱离苏区和红军实际的“左”倾冒险“进攻路线”,认为“过去正确的不占取大城市的策略,现在是不同了”,要求红军积极“为扩大苏区,为将几个苏区联系成整个一片的苏区而争斗,为占领几个中心城市以开始在一省数省首先胜利而争斗”。为此,临时中央提出要将闽粤赣、赣东北、湘鄂赣、湘赣各苏区联系成整个一片的苏区,“并以占取南昌,抚州,吉安等中心城市,来结合目前分散的苏维埃根据地,开始湘鄂赣各省的首先胜利”。为贯彻执行临时中央的指示,苏区中央局在瑞金召开会议,讨论攻打江西哪个城市。会上,不少人认为抚州及其周围有敌军10个师,吉安及其周围有敌军5个师,只有赣州的守军较少,且同周围其他军队的联系不密切。于是,会议就转到讨论如何打赣州的问题。但是,毛泽东仍不同意打赣州,并再次指出:赣州是赣南的政治经济中心,是通往闽粤两省的咽喉,是敌军必守的坚城;前年三月红四军曾围攻赣州3天,没有结果,只得撤围;现在赣州南北都屯集着国民党重兵,以红军现有力量和技术装备很可能久攻不克,还是以不打为好。即使要打,也只能采取围城打援,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除朱德外,中央局多数成员根据临时中央的指示,赞成攻打赣州。毛泽东又一次成为少数。鉴于此,毛泽东又建议能否听一听前线指挥员的意见,项英说:在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时,我问过彭德怀可不可以打下赣州?彭德怀回答:“赣州守军马崑旅估计有六千人,地方靖卫团两千人,共八千人,如有时间,蒋介石又不来增援,是可以打下的。”这样,苏区中央局正式作出了攻打赣州的决定。这是苏区中央局执行中央“进攻路线”的第一个军事行动。
二、彭德怀指挥攻赣失利,毛泽东出山解赣州之围
1932年1月10日, 中革军委发布《关于攻取赣州的军事训令》,对攻打赣州作出部署,以红三军团并指挥红七军、红四军为主作战军,彭德怀任前敌总指挥,负责攻城;以江西、闽西军区共6个师为支作战军,陈毅为总指挥,以游击战争配合主作战军行动;以红三军、红十二军和红五军团、红十六军为机动部队;红五军团第十三军为总预备队。
1月中旬,毛泽东主持召开苏区中央局主要成员会议,报告三次反“围剿”的情况和九一八事变后的国际形势。毛泽东在发言中谈到,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华势必引起全国的抗日高潮,国内阶级关系必将发生变化。但是,中央代表团有的成员却指责说:“日本占领东北主要是为了进攻苏联,不作此估计就是右倾机会主义”,“我们必须提出武装保卫苏联”,否则“就是典型的右倾机会主义”。面对这一指责,毛泽东只得沉默,一言不发。会议陷入僵局,只好中途更换主持人才算把会开完。会后不久,毛泽东向苏区中央局请病假要求去东华山休养。苏区中央局同意了他的请求,并决定由项英暂时负责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工作。
2月4日,红三军团抵达赣州城郊,很快完成对赣州的合围,进入攻城出发阵地。为抵御红军攻打赣州,赣州城守敌国民党军第34旅旅长马崑进行了严密的准备,除了对守城国民党军进行布置外,还组建了以地主武装首领肖昇犀为首的民团指挥部,协同守城,使守城兵力达1万余人,枪近万支,“具有相当的兵力进行防御”。同时强征物资粮饷,赶制守城器械。
2月13日,红军第一次攻城战斗在西南城角打响。红军战士在机枪火力掩护下,以10人为一组架设云梯爬城,从各处城墙同时向敌人猛攻,但每一次猛攻均被守城敌军打退。爬城强攻未能凑效后,红军改用挖坑道,用棺材装炸药爆破攻城。2月23日,攻城部队分别在西津门、南门和东门通过坑道用棺材装满炸药爆破城门,城门先后被炸开后,红军立即发起猛攻,但都被守敌强大火力击退。第二次攻城失败。3月4日,红军继续采用坑道爆破法发起第三次攻城。主攻东门的红七军用3个棺材炮炸开东门城墙20多米,炸死敌营长等200多人,但由于叛徒告密,守敌事先获得红军爆城情况,加强了防御,红七军虽一度攻上城楼,但伤亡惨重,只得撤出战斗。而同一天,主攻西门的红一师和主攻南门的红二师,均因坑道积水浸湿棺材炮内炸药而未能爆破城墙。
红军发起攻赣后,赣州守敌旅长马崑一面组织部队顽抗死守,一面向蒋介石告急求援。2月29日,驻吉安的第11师、第14师和2个独立旅3万余人,在罗卓英指挥下进抵赣州城西北地区,并在赣州北门外架起浮桥,与守城部队密商了“增兵进城,内外夹击”对策。随后,敌援军2个团和1个工兵营偷渡浮桥进城。3月7日凌晨4时,敌军分三路从坑道向我攻城红军阵地出击。此时,攻城部队由于连日攻城,疲劳过度,都是在熟睡中被惊醒,部队呈一片混乱,建制被冲乱,有的阵地被敌攻占,有的还被敌人死死咬住撤不下来。
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得悉城内敌军向攻城红军出击的电报后,心急如焚,立即电告苏区中央局,请毛泽东暂停休养,下山赶赴攻赣前线商议对策。项英策马冒雨从瑞金赶到毛泽东休养的东华山,告诉毛泽东赣州前线战事失利,红军已处在腹背受敌的境地,并把前线发来的急电交给他。毛泽东立即冒着风雨赶回瑞金,随即复电前线指挥部,电文如下:“红三军团危矣。4军不能动,一动余汉谋准落井下石!3军也不能动,可保退兵。当下之计,唯有大胆起用红五军团, 让13军直接投人攻城,与三军团会合相机行动。14军收缩防线,准备渡贡水参加战斗。”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朱德亲率警卫营和红五军团第13军赶到赣州城外,会合红三军团攻城部队与出击之敌展开肉博。至7日傍晚,红军才全部撤出阵地。
红军攻打赣州历时33天,久攻不克,伤亡3 000多人,牺牲师团干部10名,红一师师长侯中英被俘遇害。此次战役失败,主要原因是“左”倾教条主义强令冒险攻打赣州造成的,同时也有战术指挥上的失误。尽管如此,仍然有它的历史意义:一是发展了信丰等苏区,建立了许多赤色政权,扩大了红军,使湘赣苏区与中央苏区取得了较好联系;二是红军进行了攻城攻坚战的尝试,取得了兵团之间协同作战的经验。特别是红军指战员奋不顾身、浴血奋战的事迹和革命精神,将永垂不朽。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