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直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的工作重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聚集地、思想文化交融交锋的场所,培育和践行具有强大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在“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高校应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构建高校意识形态的长效机制,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
[关键词] 高校;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魄聚气、强基固本的战略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直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工作重点,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重要任务。高校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肩负着立德树人以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把高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一个特定的研究范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国家人才需要的现实要求。因此,高等院校如何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值得深入探索的重大理论课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刻的普遍性,支撑和影响着所有的价值判断。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一个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反映了国家、社会和个人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方向。2013年12月23日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3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追求的现实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追求的理想价值属性;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应当遵循的道德价值准则。每个层面的4个方面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这24个字,回答了党中央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构建什么样的社会和培育什么样的合格公民的基本问题。这些基本内容引导和规范着人的行为方式和实践生活,使个体在价值选择的活动中有界定的标准去衡量具体事物,这个共同的价值理念是人在社会上不懈努力的动力源泉,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凝聚力与稳定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提供了精神支撑,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的基本条件,任何一种思想或观念都有自己的实践依据和理论渊源。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其理论基础进行全面解读。
从历史渊源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儒家道德思想以及中国近现代符合时代潮流的价值理念追求的结晶,也有古希腊文明和西方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的元素。
从文化背景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其普世价值,解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关系,强调了作为传统文化之灵魂的儒家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意义。我们认为,在自由和道德的引导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实践和外化的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家经济水平呈良好的运行状态。这些趋势潜移默化地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社会进步方面的地位并起到了促进作用。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所做出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的主体价值选择。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人才培育的内在联系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德”的价值理念,这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首要尺度与标准,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1]。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对高校如何指导德育工作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大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导向,因为高校不仅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的引导学生树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培养学生树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教育学生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论及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软实力的内在统一关系,他明确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3]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观点的提出,更加表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和行为规范作用于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高校作为传承文化的思想基地,更应该切实规划并实施好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入课堂、入大脑、入身心。这些都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为根本要义。总的来说,从现实意义出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了个人健康成长的需要,吻合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基本要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选择。
三、 新时期高校对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在当今国际社会大背景下,随着时代的变革,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新媒体的广泛普及,中外思想的融合与摩擦变得复杂多样,国外价值观的传播使高校德育工作的意识形态受到本质性的冲击和影响。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少数大学生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意识淡化,忽视了传统优良道德的重要性。因此,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引导价值观主流思想占领制高点。“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总是以其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价值观念的形式而存在,总是反映这个社会的发展路径、理论指南、制度保障和最广大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追求”[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快速发展的理论基础,是抵制“西方价值热”的有力武器,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国内背景下的主流意识形态,达成民族价值体系的社会共识。 大学阶段正是一个人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阶段,易于吸收新鲜事物,具有丰富的自主创新精神。但多样性的价值观念常常使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上呈现出多样的价值分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会出现偏差。尤其是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渠道大多以网络的方式有效地进行,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自觉意识薄弱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网络中不良信息的干扰,从而极大地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摇篮,要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使学生正确把握人生的价值取向,必然应通过树立正确的“三观”,使他们确立高尚、进步的价值追求,实现完美的人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增强,人类的思想观念与意识行为也呈现多元化。不正确的价值取向指引着错误的思想观念,例如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些道德失范、信仰的冲击、公德意识的缺失、虚幻的普世价值等一系列现象,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意识到社会价值共识的重要性。所以,在国内外各种问题突出、矛盾叠加、集中呈现之时,“高校师生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师生任务更加艰巨”[5]。因此,高校要多渠道、全方位地寻找培育践行之路,使师生自发地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切实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为高校师生的共同追求。
四、新时期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探索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制,明确任务分工,完善工作措施”。高校是人才培养的聚集地、思想文化交融交锋的场所,培育和践行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与使命。完成这项工作并不是朝夕之事,而是一个长期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过程。高校想适应新时期下的时代发展,就必须从实际出发,正确发挥自身教育资源优势,把握其基本要求,选择最佳可行路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高校育人全过程之中。
(一)筑牢思想政治教育基础,加强理论建设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筑牢思想政治教育基础。它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在新时期的大背景下,高校在筑牢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中应当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是注重加强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师生得天独厚的资源,综合运用多种形式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质。认真研究师生的思维方式特点与差异性,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定期解决师生的困惑,集中力量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如以具体的事例、影视作品、网络公开课等方式传播正能量的、能触动人心的信息,全方位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外可以通过主办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宣传晚会等文艺活动,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以此来改善校园风气。还可以运用学校网络平台、校园报刊等发布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专家分析,做好当下热点分析的实效性和及时性,充分发挥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特质,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需求。
二是注重教学内容的主体性和多样性。首先,随着新时期的新变化,高校建立了一些新学科,这些学科大部分沿用西方教材,在未进行选择和分析的情况下就直接进入到课堂,使西方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师生的大脑里,从而引导着学生推崇西方资本主义的私有制,进而对社会主义国家科学的指导思想不能持有尊重的态度。这无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发展造成一定的干扰,使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更具挑战性。因此,高校要及时对西方教材的运用进行认真的研究与筛选,批判地继承,努力编写出以社会主义为主流意识的教材体系。杜绝一边提倡反对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一边接受西方教材的照搬照抄的空谈主义,正确把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学内容的主体性原则,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成为高校稳固的指导思想。其次,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模式,保证其呈多样化形式发展。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固定单一的“课本说教式”更新为以社会热点为主题的座谈会、形势报告、论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师生之间面对面沟通交流,在讨论热点问题的同时,做好积极引导,增强价值共识。
(二)构建高校意识形态的长效机制,完善实践建设
一是建立师德师风的监督机制。教师是根,学生是叶,根深才能叶茂。教师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育为本,师德为先。因此,建立好一支优秀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积极实施高校的师德建设,是推进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伟大的中国梦精神,切实把师德建设工作始终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善于发现学生所需,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困难。真正做到以新颖的教学理念传播思想、以科学的制度规定言他律己、以丰富的活动形式升华情感、以典型的模范事例提供借鉴。同时也要“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条件,健全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完善学术不端行为预防查处机制,构建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形成师德建设长效机制”[6]。
二是建立工作成效的反馈机制。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效不是朝夕之事,而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实践过程。在工作成效反馈的层面上,高校要注重对教师工作是否落实到位的考察,教师应担负起重任。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灌输核心价值理念,并且进行大数据综合分析,对已毕业学生开展持续的跟踪调查,对在校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将调查结果与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实践活动的表现相结合,分析出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最后要建立学生网络评价平台,学生可以匿名的方式自主的对活动成效进行调研和反馈。将反馈内容进行综合筛选,不断完善教育工作体系。建立工作成效考评机制,保证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三是建立各部门的协同发展机制。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从集体出发,在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资源共享、发挥整合利益的最大化,各个党委职能部门应适时地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分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严格落实部署、推进、监督、检查、反馈的工作流程。其次,高校需要建立一个工作管理体系,将任务进行分解,遵循管理体系分层化,提高工作效率。最后,各部门之间需建立交流协作平台。共享网络资源、信息反馈,建立信息互通机制。根据工作需要,可开展一些自主式的探讨会、例会等,促进各部门间的协调发展,每个部门都需选取优秀的榜样作为领头人,用自己的行为感召团队,带动团队,各部门间各尽其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因此,高校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要完善实践教育教学的体系,把思想理念转变为实践行动。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设立实践课程,积极引导师生共同参加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等。让学生踏入社会的大门,立足国情,正视社会。在实践过程中竖立责任感、光荣感和使命感。同时,高校要做好阶段性的实践总结和表彰,鼓励学生分享社会实践心得和经验,提高学生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引导更多的师生自觉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任新钢,商云龙,朱冬香. 新时期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探索[J].北京教育·德育,2014,(09).
[2]李卫红. 肩负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重任[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3).
[3]张国祚. 习近平文化强国战略大思路[J]. 人民论坛,2014,(09).
[4]薛进文. 高校要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国高等教育,2014,(21).
[5]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C].中国教育网,2014.
[6]伍处文.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到校育人全过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01).
[责任编辑:李利林]
[关键词] 高校;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魄聚气、强基固本的战略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直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工作重点,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重要任务。高校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肩负着立德树人以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把高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一个特定的研究范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国家人才需要的现实要求。因此,高等院校如何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值得深入探索的重大理论课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刻的普遍性,支撑和影响着所有的价值判断。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一个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反映了国家、社会和个人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方向。2013年12月23日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3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追求的现实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追求的理想价值属性;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应当遵循的道德价值准则。每个层面的4个方面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这24个字,回答了党中央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构建什么样的社会和培育什么样的合格公民的基本问题。这些基本内容引导和规范着人的行为方式和实践生活,使个体在价值选择的活动中有界定的标准去衡量具体事物,这个共同的价值理念是人在社会上不懈努力的动力源泉,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凝聚力与稳定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提供了精神支撑,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的基本条件,任何一种思想或观念都有自己的实践依据和理论渊源。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其理论基础进行全面解读。
从历史渊源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儒家道德思想以及中国近现代符合时代潮流的价值理念追求的结晶,也有古希腊文明和西方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的元素。
从文化背景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其普世价值,解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关系,强调了作为传统文化之灵魂的儒家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意义。我们认为,在自由和道德的引导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实践和外化的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家经济水平呈良好的运行状态。这些趋势潜移默化地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社会进步方面的地位并起到了促进作用。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所做出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的主体价值选择。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人才培育的内在联系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德”的价值理念,这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首要尺度与标准,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1]。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对高校如何指导德育工作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大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导向,因为高校不仅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的引导学生树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培养学生树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教育学生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论及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软实力的内在统一关系,他明确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3]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观点的提出,更加表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和行为规范作用于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高校作为传承文化的思想基地,更应该切实规划并实施好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入课堂、入大脑、入身心。这些都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为根本要义。总的来说,从现实意义出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了个人健康成长的需要,吻合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基本要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选择。
三、 新时期高校对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在当今国际社会大背景下,随着时代的变革,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新媒体的广泛普及,中外思想的融合与摩擦变得复杂多样,国外价值观的传播使高校德育工作的意识形态受到本质性的冲击和影响。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少数大学生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意识淡化,忽视了传统优良道德的重要性。因此,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引导价值观主流思想占领制高点。“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总是以其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价值观念的形式而存在,总是反映这个社会的发展路径、理论指南、制度保障和最广大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追求”[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快速发展的理论基础,是抵制“西方价值热”的有力武器,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国内背景下的主流意识形态,达成民族价值体系的社会共识。 大学阶段正是一个人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阶段,易于吸收新鲜事物,具有丰富的自主创新精神。但多样性的价值观念常常使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上呈现出多样的价值分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会出现偏差。尤其是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渠道大多以网络的方式有效地进行,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自觉意识薄弱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网络中不良信息的干扰,从而极大地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摇篮,要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使学生正确把握人生的价值取向,必然应通过树立正确的“三观”,使他们确立高尚、进步的价值追求,实现完美的人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增强,人类的思想观念与意识行为也呈现多元化。不正确的价值取向指引着错误的思想观念,例如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些道德失范、信仰的冲击、公德意识的缺失、虚幻的普世价值等一系列现象,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意识到社会价值共识的重要性。所以,在国内外各种问题突出、矛盾叠加、集中呈现之时,“高校师生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师生任务更加艰巨”[5]。因此,高校要多渠道、全方位地寻找培育践行之路,使师生自发地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切实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为高校师生的共同追求。
四、新时期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探索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制,明确任务分工,完善工作措施”。高校是人才培养的聚集地、思想文化交融交锋的场所,培育和践行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与使命。完成这项工作并不是朝夕之事,而是一个长期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过程。高校想适应新时期下的时代发展,就必须从实际出发,正确发挥自身教育资源优势,把握其基本要求,选择最佳可行路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高校育人全过程之中。
(一)筑牢思想政治教育基础,加强理论建设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筑牢思想政治教育基础。它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在新时期的大背景下,高校在筑牢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中应当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是注重加强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师生得天独厚的资源,综合运用多种形式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质。认真研究师生的思维方式特点与差异性,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定期解决师生的困惑,集中力量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如以具体的事例、影视作品、网络公开课等方式传播正能量的、能触动人心的信息,全方位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外可以通过主办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宣传晚会等文艺活动,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以此来改善校园风气。还可以运用学校网络平台、校园报刊等发布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专家分析,做好当下热点分析的实效性和及时性,充分发挥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特质,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需求。
二是注重教学内容的主体性和多样性。首先,随着新时期的新变化,高校建立了一些新学科,这些学科大部分沿用西方教材,在未进行选择和分析的情况下就直接进入到课堂,使西方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师生的大脑里,从而引导着学生推崇西方资本主义的私有制,进而对社会主义国家科学的指导思想不能持有尊重的态度。这无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发展造成一定的干扰,使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更具挑战性。因此,高校要及时对西方教材的运用进行认真的研究与筛选,批判地继承,努力编写出以社会主义为主流意识的教材体系。杜绝一边提倡反对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一边接受西方教材的照搬照抄的空谈主义,正确把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学内容的主体性原则,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成为高校稳固的指导思想。其次,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模式,保证其呈多样化形式发展。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固定单一的“课本说教式”更新为以社会热点为主题的座谈会、形势报告、论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师生之间面对面沟通交流,在讨论热点问题的同时,做好积极引导,增强价值共识。
(二)构建高校意识形态的长效机制,完善实践建设
一是建立师德师风的监督机制。教师是根,学生是叶,根深才能叶茂。教师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育为本,师德为先。因此,建立好一支优秀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积极实施高校的师德建设,是推进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伟大的中国梦精神,切实把师德建设工作始终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善于发现学生所需,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困难。真正做到以新颖的教学理念传播思想、以科学的制度规定言他律己、以丰富的活动形式升华情感、以典型的模范事例提供借鉴。同时也要“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条件,健全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完善学术不端行为预防查处机制,构建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形成师德建设长效机制”[6]。
二是建立工作成效的反馈机制。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效不是朝夕之事,而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实践过程。在工作成效反馈的层面上,高校要注重对教师工作是否落实到位的考察,教师应担负起重任。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灌输核心价值理念,并且进行大数据综合分析,对已毕业学生开展持续的跟踪调查,对在校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将调查结果与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实践活动的表现相结合,分析出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最后要建立学生网络评价平台,学生可以匿名的方式自主的对活动成效进行调研和反馈。将反馈内容进行综合筛选,不断完善教育工作体系。建立工作成效考评机制,保证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三是建立各部门的协同发展机制。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从集体出发,在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资源共享、发挥整合利益的最大化,各个党委职能部门应适时地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分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严格落实部署、推进、监督、检查、反馈的工作流程。其次,高校需要建立一个工作管理体系,将任务进行分解,遵循管理体系分层化,提高工作效率。最后,各部门之间需建立交流协作平台。共享网络资源、信息反馈,建立信息互通机制。根据工作需要,可开展一些自主式的探讨会、例会等,促进各部门间的协调发展,每个部门都需选取优秀的榜样作为领头人,用自己的行为感召团队,带动团队,各部门间各尽其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因此,高校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要完善实践教育教学的体系,把思想理念转变为实践行动。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设立实践课程,积极引导师生共同参加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等。让学生踏入社会的大门,立足国情,正视社会。在实践过程中竖立责任感、光荣感和使命感。同时,高校要做好阶段性的实践总结和表彰,鼓励学生分享社会实践心得和经验,提高学生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引导更多的师生自觉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任新钢,商云龙,朱冬香. 新时期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探索[J].北京教育·德育,2014,(09).
[2]李卫红. 肩负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重任[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3).
[3]张国祚. 习近平文化强国战略大思路[J]. 人民论坛,2014,(09).
[4]薛进文. 高校要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国高等教育,2014,(21).
[5]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C].中国教育网,2014.
[6]伍处文.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到校育人全过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01).
[责任编辑:李利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