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0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左卡尼汀组(1 000 mg,tid),服药16周后,左卡尼汀组患者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量表评分,视觉对等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定量感觉检查显示热感觉和热痛觉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均P<0.05),提示左卡尼汀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尤其对疼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机 构】
:
10008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神经病变研究室,10008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神经病变研究室,10008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大学糖尿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左卡尼汀组(1 000 mg,tid),服药16周后,左卡尼汀组患者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量表评分,视觉对等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定量感觉检查显示热感觉和热痛觉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均P<0.05),提示左卡尼汀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尤其对疼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其他文献
由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主办的第三届瑞金国际内分泌论坛: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专题研讨会于2008年10月18~19日在上海瑞金医院召开。
探讨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基因多态性与肥胖间的相关性,观察到IL-6R基因多态性与体重指数、腰围明显相关,Asp/Asp纯合子发生肥胖的危险性较Ala/Ala纯合子更高(OR=1.32,95%CI1.07~1.68,P=0.041).提示白细胞介素6受体基因变异在肥胖的发病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经中华医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及有关新闻出版部门批准,同意《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自2010年起由双月刊变更为月刊。
目的 研究吡格列酮对成骨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进一步了解其凋亡发生机制.方法 以MC3T3-E1成骨细胞株为实验对象,分别用0、5、10、20、30、40 μmol/L吡格列酮干预,观察细胞活性、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同时检测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随着浓度增加,成骨细胞的活性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G0/G1,G2/M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明显减少;凋亡率在5、10 μmol/L
当我们阅读20世纪五、六十年代哈佛大学的Bürgi和Schmid如何从人血浆中用锌沉淀法提纯一种糖蛋白,即目前为人们所熟知的锌-α2-糖蛋白(ZAG)的文章时,不禁要赞叹于当时他们所采用的完整详尽的生化技术,简直是生物化学上的一个奇迹。
评估不同糖尿病筛查问卷的价值.将芬兰糖尿病危险评分和丹麦糖尿病危险评分两种问卷应用于糖尿病普查,芬兰问卷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0(95%CI:0.713~0.806,P<0.01),丹麦问卷ROC的AUC为0.706(95%CI:0.647~0.764,P<0.01).两种问卷的敏感度、特异度及预测值均低于文献报道,提示国内普查应使用更符合中国糖尿病人群特征的问卷。
45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糖尿病罗格列酮治疗组,实验12周末以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检测肾脏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 显示,罗格列酮治疗可降低糖尿病大鼠增高的肾脏重量/体重比值、肌酐、尿素氮、尿蛋白排泄率、甘油三酯水平(均P<0.01).罗格列酮增加糖尿病大鼠肾脏降低的PEDF、MMP-2蛋白表
肥胖及(或)缺乏体育活动是导致胰岛素抵抗发生的两个主要因素,通常在2型糖尿病(T2D)获得诊断前即已存在。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第一、二届编辑委员会委员、我国著名内分泌代谢病学专家梁荩忠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9月1日与世长逝,享年90岁。
Graves病(GD)思看的病情在妊娠早期加重,在妊娠后期有所改善,常常在产后再次加重.许多研究力图找出可能预测GD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在产后期加重的因子,结果表明:所有曾经妊娠的GD患者,如果在妊娠早期出现甲亢,那她们在产后发生严重甲亢的危险性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