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世纪音乐的结构是旧的“曲式”、新语汇和技术观念革新等各种手段相结合的一种结果。威伯恩的序列作品中大致存在着以下几种结构:1.变奏曲式;2.二段曲式;3.三段曲式;4.奏鸣曲式。本篇文章将综合采用序列分析法和音级集合法分析威伯恩的第24号作品为九件乐器而作的《协奏曲》第一乐章的十二音序列技术以及相关材料的组织特点,从而揭示了威伯恩《协奏曲》第一乐章的音乐思想在奏鸣曲式结构中的表现。
[关键词]威伯恩;音乐思想;十二音序列;奏鸣曲式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5-0021-03
一、整体特征
威伯恩于1883年生于维也纳。与贝尔格一样,威伯恩也是在1904年—1910年成为勋伯格的私人学生的。这六年的学习,对他一生的创作起着决定的因素。1924年起,采用十二音技术。从此,所写作品都是十二音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唯一的、彻底的无调性作曲家,因为即便勋伯格本人,后期也还写了有调性的作品。
威伯恩的音乐思想发展与形成,首先是受到其老师阿诺德·勋伯格影响。他是在打破传统的调性思维体系以及建立无调性、十二音体系创作体系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勋伯格为20世纪音乐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在于他彻底地打破传统的调性思维体系并提出对于不协和音“解放”的一整套理论。这就为20世纪的音乐发展确立了一个崭新的基点。正是在这个基点上,威伯恩继承了勋伯格创作观念中最为激进的因素;不仅仅在于打破调式体系、建立不协和音“解放”的原则以及十二音的作曲方法;更为重要的是,他站在这个基点上,把不协和音解放和十二音体系的建立所带来的音响感觉上的新观念以及其理性主义思维方式的因素加以发展并推向了极端。
威伯恩作品创作的整体特征如下:1.音高方面——采用最小的音程结构;2.音乐力度方面——采用较弱的音乐力度;3.音色方面——采用点描织体、对称音色、音色旋律;4.音乐的时值方面——采用短小动机和短小的结构。
这样一种音乐语言,不仅体现了威伯恩的独特风格,而且促进了战后新音乐的发展:
(一)创始点描派(pointillism)的音乐。
点描派这个名词借自19世纪末绘画上的点彩派,即用各种色彩的笔法,拼镶成画面。音乐上则是指威伯恩和他的追隨者的这样一种作品:它们把一个一个的音(或和弦)拼接起来,各有自己的音色、力度、发音发等。在这里,威伯恩大大发展了勋伯格(在《五首管弦乐小品》中的第三首)的“音色旋律”的思想。
(二)将勋伯格十二音体系推向整体序列音乐。
十二音体系,仅是音高上的序列,把音高上的序列原则应用到节奏等方面,就成了序列音乐。在威伯恩的作品中,每个音不仅有其特殊的音高,而且有不同的时值、音色、力度等,它们有着独立的含义,而不再附属于旋律,这就为序列音乐打下了基础。
(三)提高了音色在作品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威伯恩“红”起来不是没有原因的。在当时,一些年轻的作曲家如布列兹、斯托克豪森、诺诺等,从威伯恩的作品中得到启发,找到了他们所追求的东西。1952年,布列兹发表一篇文章:《勋伯格死了》,就在于推崇威伯恩。1957年,威伯恩的所有作品都被录音,并在奥地利萨尔茨堡和美国西雅图举行他的音乐节;1962年成立了国际威伯恩协会。有的音乐学家还以他为标志,把20世纪50年代称作“威伯恩以后的时代”。
二、十二音序列技术的应用
(一)三音组
《协奏曲》的序列排列技术有一个固定模式的程序。它由四个组的三个音构成;每一组包含一个小二度和大三度的音程关系。这些音程被排列在序列的所有模式中来陈述:即原型(P)、逆行(R)、倒影(I)和逆行倒影(RI)(见例2-1)
通过例2-1可发现,在序列RI中,每两组音程级是呈严格对称的关系。因为音程进行的方向不同,在P、R、I中,音程级为非严格对称。
(二)序列的不变性
不变性(invariance)指一个序列的某些方面在移位和倒影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不变。(见例2-2)
例2-2是以三音组为单位,在序列音级音组内部作自身的逆行进行。在第一乐章的钢琴声部第11小节至16小节还能看到这种情况。(见例2-3)
通过对序列的分析可发现,在第一乐章中,小二度与大三度为特征的三音组作为一个“细胞”[1]对音高材料的对比与统一进行“统治”。
在协奏曲中还出现六音组的音高互换情况。(见例2-4)
在例2-2中,不变性是在P11与RI0的两个模式中以三音组为单位进行颠倒。
(三)组合性序列(Combinatoriality Relationship)[2]
结缘关系的序列是指一个十二音序列在经过特定音高的变形或移位后,它的前六音会与变形移位序列的前六音或后六音形成相同的音高内容。(见例2-3)
结缘序列是序列组成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它将在创作中决定着序列选择、相互关联、具体应用以及如何排序等。它与衔生序列一样,是威伯恩在变动十二音的音序中有机地采用与原始序列练习在一起的“新序列”。类似的例子还可参考斯特拉文斯基作品《运动》的例子。
三、作品的曲式结构
威伯恩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同传统音乐的曲式结构保持着较多的联系。这不仅仅表现在其对于传统曲式直接加以引用上,而且还表现在他对传统曲式原则的借鉴及其特殊的处理上。
在作品第24号《协奏曲》的第一乐章中该部分为奏鸣曲式。(见例3-1)这个乐章开始部分包含许多传统的因素,这里有两个明显不同特征的主题。第一主题每5小节包含5个短句,该部分的结束是在第9小节和10小节。跟随的一些传统因素的暗示,第二主题在第13小节至第19小节处。在第17至19小节处,全体节奏材料是逐渐返回到开始的节奏材料。
在第一主题部分,这里有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即旋律和节奏的完整性。该部分由20个相互隔离的三音组构成,所有例子是持续4个小节的旋律陈述以及三音组都是用相同的节奏形陈述。在第1至3小节,6至10小节有一个渐慢的速度(rit)。在第4至5小节有个速度上的增加。这里在减慢和原速的节奏处理造成更多的弹性。在第5至8小节的渐慢回原速是该部分的中心速度变化写作。在第一短句,这里有个节奏回文,快—慢—快。
[参 考 文 献]
[1]查尔斯·伍奥里南.简明十二音作曲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6.
[2]阿诺德·勋伯格.音乐思想及其表现中的逻辑、技巧和艺术[M].刘 舒,金 平译.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5.
[关键词]威伯恩;音乐思想;十二音序列;奏鸣曲式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5-0021-03
一、整体特征
威伯恩于1883年生于维也纳。与贝尔格一样,威伯恩也是在1904年—1910年成为勋伯格的私人学生的。这六年的学习,对他一生的创作起着决定的因素。1924年起,采用十二音技术。从此,所写作品都是十二音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唯一的、彻底的无调性作曲家,因为即便勋伯格本人,后期也还写了有调性的作品。
威伯恩的音乐思想发展与形成,首先是受到其老师阿诺德·勋伯格影响。他是在打破传统的调性思维体系以及建立无调性、十二音体系创作体系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勋伯格为20世纪音乐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在于他彻底地打破传统的调性思维体系并提出对于不协和音“解放”的一整套理论。这就为20世纪的音乐发展确立了一个崭新的基点。正是在这个基点上,威伯恩继承了勋伯格创作观念中最为激进的因素;不仅仅在于打破调式体系、建立不协和音“解放”的原则以及十二音的作曲方法;更为重要的是,他站在这个基点上,把不协和音解放和十二音体系的建立所带来的音响感觉上的新观念以及其理性主义思维方式的因素加以发展并推向了极端。
威伯恩作品创作的整体特征如下:1.音高方面——采用最小的音程结构;2.音乐力度方面——采用较弱的音乐力度;3.音色方面——采用点描织体、对称音色、音色旋律;4.音乐的时值方面——采用短小动机和短小的结构。
这样一种音乐语言,不仅体现了威伯恩的独特风格,而且促进了战后新音乐的发展:
(一)创始点描派(pointillism)的音乐。
点描派这个名词借自19世纪末绘画上的点彩派,即用各种色彩的笔法,拼镶成画面。音乐上则是指威伯恩和他的追隨者的这样一种作品:它们把一个一个的音(或和弦)拼接起来,各有自己的音色、力度、发音发等。在这里,威伯恩大大发展了勋伯格(在《五首管弦乐小品》中的第三首)的“音色旋律”的思想。
(二)将勋伯格十二音体系推向整体序列音乐。
十二音体系,仅是音高上的序列,把音高上的序列原则应用到节奏等方面,就成了序列音乐。在威伯恩的作品中,每个音不仅有其特殊的音高,而且有不同的时值、音色、力度等,它们有着独立的含义,而不再附属于旋律,这就为序列音乐打下了基础。
(三)提高了音色在作品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威伯恩“红”起来不是没有原因的。在当时,一些年轻的作曲家如布列兹、斯托克豪森、诺诺等,从威伯恩的作品中得到启发,找到了他们所追求的东西。1952年,布列兹发表一篇文章:《勋伯格死了》,就在于推崇威伯恩。1957年,威伯恩的所有作品都被录音,并在奥地利萨尔茨堡和美国西雅图举行他的音乐节;1962年成立了国际威伯恩协会。有的音乐学家还以他为标志,把20世纪50年代称作“威伯恩以后的时代”。
二、十二音序列技术的应用
(一)三音组
《协奏曲》的序列排列技术有一个固定模式的程序。它由四个组的三个音构成;每一组包含一个小二度和大三度的音程关系。这些音程被排列在序列的所有模式中来陈述:即原型(P)、逆行(R)、倒影(I)和逆行倒影(RI)(见例2-1)
通过例2-1可发现,在序列RI中,每两组音程级是呈严格对称的关系。因为音程进行的方向不同,在P、R、I中,音程级为非严格对称。
(二)序列的不变性
不变性(invariance)指一个序列的某些方面在移位和倒影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不变。(见例2-2)
例2-2是以三音组为单位,在序列音级音组内部作自身的逆行进行。在第一乐章的钢琴声部第11小节至16小节还能看到这种情况。(见例2-3)
通过对序列的分析可发现,在第一乐章中,小二度与大三度为特征的三音组作为一个“细胞”[1]对音高材料的对比与统一进行“统治”。
在协奏曲中还出现六音组的音高互换情况。(见例2-4)
在例2-2中,不变性是在P11与RI0的两个模式中以三音组为单位进行颠倒。
(三)组合性序列(Combinatoriality Relationship)[2]
结缘关系的序列是指一个十二音序列在经过特定音高的变形或移位后,它的前六音会与变形移位序列的前六音或后六音形成相同的音高内容。(见例2-3)
结缘序列是序列组成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它将在创作中决定着序列选择、相互关联、具体应用以及如何排序等。它与衔生序列一样,是威伯恩在变动十二音的音序中有机地采用与原始序列练习在一起的“新序列”。类似的例子还可参考斯特拉文斯基作品《运动》的例子。
三、作品的曲式结构
威伯恩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同传统音乐的曲式结构保持着较多的联系。这不仅仅表现在其对于传统曲式直接加以引用上,而且还表现在他对传统曲式原则的借鉴及其特殊的处理上。
在作品第24号《协奏曲》的第一乐章中该部分为奏鸣曲式。(见例3-1)这个乐章开始部分包含许多传统的因素,这里有两个明显不同特征的主题。第一主题每5小节包含5个短句,该部分的结束是在第9小节和10小节。跟随的一些传统因素的暗示,第二主题在第13小节至第19小节处。在第17至19小节处,全体节奏材料是逐渐返回到开始的节奏材料。
在第一主题部分,这里有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即旋律和节奏的完整性。该部分由20个相互隔离的三音组构成,所有例子是持续4个小节的旋律陈述以及三音组都是用相同的节奏形陈述。在第1至3小节,6至10小节有一个渐慢的速度(rit)。在第4至5小节有个速度上的增加。这里在减慢和原速的节奏处理造成更多的弹性。在第5至8小节的渐慢回原速是该部分的中心速度变化写作。在第一短句,这里有个节奏回文,快—慢—快。
[参 考 文 献]
[1]查尔斯·伍奥里南.简明十二音作曲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6.
[2]阿诺德·勋伯格.音乐思想及其表现中的逻辑、技巧和艺术[M].刘 舒,金 平译.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