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某一岩溶场地的工程项目,通过分析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包括项目建设周期、场地条件、建筑条件等,分析基础方案选择,采用PHC管桩、冲孔灌注桩桩筏进行基础设计。介绍桩筏基础设计、管桩断桩的补桩处理、补桩后不规则承台的计算,希望能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岩溶场地;PHC管桩;断桩;承台;冲孔灌注桩桩筏
1.引言
岩溶地区具有发育不均匀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在此类场地上进行工程建设将面临诸多技术问题,地基基础设计亦成为工程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涉及地质勘察、地基基础选型、施工过程控制等方面,同时对项目的建设周期、经济性带来不可预计的影响,本文结合岩溶场地某项目基础设计的一些要点进行分析和总结,供设计人员参考。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广州西部地区,总建筑面积约17万m2。地上由1幢4层商业、2幢28层98.8m高的酒店式公寓塔楼、1幢17层76m高的酒店、1幢22层94m高的办公楼及相关商业裙房组成(图1),1层地下室,为车库和设备用房。裙房及2#楼为四层框架结构,1#、3#、4#、5#塔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3.地基基础选型分析
根据勘察报告,本工程项目钻探孔揭示有溶洞的孔主要分布于场地的东南区,场地中部有零星孔揭示有溶洞,经统计,项目东南区位置溶洞见洞率高于30%,覆盖层厚度约20~30m,其它位置见洞率5%左右,场地覆盖土厚度达40~45m。按此场地溶洞分布特征(图1)及建筑建筑总平面布置,结合工期要求,对基础方案进行分析,提出三种基础方案:
方案1:裙房采用PHC管桩,塔楼采用PHC管桩桩筏基础;
方案2:裙房采用PHC管桩,塔楼采用冲孔灌注桩桩筏基础。
分析方案1:此方案全部采用PHC管桩,优点系施工速度快,桩基础验收耗时短,质量和工期均容易满足要求,缺点系塔楼管桩桩筏基础按最小桩距梅花型布桩,在溶洞率高位置的塔楼容易发生断桩事故,根据附近类似场地工程经验,溶洞率高位置断桩率最高可达40%,属岩溶强发育,若发生断桩事故将难以调整,补桩十分困难,工期拖延无法预测。
分析方案2:与方案1区别是塔楼位置采用冲孔灌注桩桩筏基础,电梯处剪力墙较密区域均匀布桩,框架柱下按承台概念布设桩位。此方案灌注桩基本能承受上部结构荷载,筏板厚度及配筋将减少,4栋塔楼同时进行灌注桩施工亦难以满足工期要求,且灌注桩造价相对管桩有所提高,岩溶地区质量控制亦有困难,不严格控制施工容易出现不合格桩。
综合考虑,采用上述两种方案均难以满足工期要求,研究勘察报告各个钻孔情况及建筑各栋塔楼分布:局部裙房、4#楼、5#楼均位于揭示的高见洞率区域,其余两栋塔楼位位于覆盖土厚度较厚,岩溶发育较弱的区域。针对性的提出第三种基础方案:裙房及2#楼采用管桩基础、1#楼、3#楼采用管桩桩筏基础,4#楼、5#楼采用后注浆灌注桩桩筏基础,减少灌注桩施工数量,避免岩溶发育强的区域出现难以补桩的情况发生,灌注桩后续质量问题可通过后注浆弥补并提高桩的承载力,满足上部结构荷载要求。
4.冲孔灌注桩桩筏基础设计
4#、5#楼冲孔灌注桩采用直径1m,C35混凝土,单桩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7000kN,要求穿过溶洞顶板,嵌入稳定的微风化岩不小于1m,电梯处剪力墙较密区域均匀布桩,框架柱下按承台概念布设桩位,筏板厚度1800mm,计算模型以沉降后浇带为界,考虑上部刚度,不考虑筏板下土承载力贡献,按经验值沉降量10mm计算桩身竖向刚度为700000kN/m,采用PKPM的JCCAD软件进行桩筏基础有限元计算,进行筏板配筋。经检测,桩身承载力满足要求,估算沉降符合实际情况。
5.管桩设计及补桩原则
裙房、2#楼及1#、3#塔楼基础采用桩径500AB型PHC管桩,单桩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1450kN,仅一层地下室位置管桩按抗压兼作抗拔桩设计,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250kN。经统计,除局部有溶洞位置断桩较多外,其余位置仅出现少数的断桩事故。对比断桩较多的位置的钻孔及施工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岩面起伏较大是造成断桩事故的主因,讨论采用管桩或钢管桩进行补桩设计,经计算(表2),采用250mm管径的钢管桩仅能提供约400kN左右的承载力,不经济,确定仍采用管桩进行补桩设计。
6.承台设计
由于溶洞发育强烈位置承台下补桩导致桩距差异,导致承台出现不规则形状,基础承台下桩反力计算十分繁琐,导致承台弯矩、剪力、冲切计算都给承台设计带来很大的工作量并且容易出现差错,从而造成工程隐患。本工程对裙房分块建模,估算承台厚度,按补桩后的桩输入JCCAD进行桩筏有限元分析计算,计算桩的反力,及承台配筋,按程序输出的反力值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复核配筋,计算承台的抗剪承载力,抗冲切承载力。其中,抗冲切承载力计算取多个不利冲切线,包络设计。
7.结语
通过对本项目的场地条件和上部结构在本场地的分布情况和承载力要求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投资方对工期要求,确定本项目的基础方案,制定有效的施工控制措施和解决方案。实践证明,经济性、施工进度、质量安全达到要求,对建设投资带来切实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哲辉,肖濠坚,倪国平.岩溶地区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4,(6).
[2]宋鸿誉,张敏,沈银良.太仓万达广场桩基设计控制[J].建筑结构,2013,(10).
【关键词】岩溶场地;PHC管桩;断桩;承台;冲孔灌注桩桩筏
1.引言
岩溶地区具有发育不均匀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在此类场地上进行工程建设将面临诸多技术问题,地基基础设计亦成为工程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涉及地质勘察、地基基础选型、施工过程控制等方面,同时对项目的建设周期、经济性带来不可预计的影响,本文结合岩溶场地某项目基础设计的一些要点进行分析和总结,供设计人员参考。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广州西部地区,总建筑面积约17万m2。地上由1幢4层商业、2幢28层98.8m高的酒店式公寓塔楼、1幢17层76m高的酒店、1幢22层94m高的办公楼及相关商业裙房组成(图1),1层地下室,为车库和设备用房。裙房及2#楼为四层框架结构,1#、3#、4#、5#塔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3.地基基础选型分析
根据勘察报告,本工程项目钻探孔揭示有溶洞的孔主要分布于场地的东南区,场地中部有零星孔揭示有溶洞,经统计,项目东南区位置溶洞见洞率高于30%,覆盖层厚度约20~30m,其它位置见洞率5%左右,场地覆盖土厚度达40~45m。按此场地溶洞分布特征(图1)及建筑建筑总平面布置,结合工期要求,对基础方案进行分析,提出三种基础方案:
方案1:裙房采用PHC管桩,塔楼采用PHC管桩桩筏基础;
方案2:裙房采用PHC管桩,塔楼采用冲孔灌注桩桩筏基础。
分析方案1:此方案全部采用PHC管桩,优点系施工速度快,桩基础验收耗时短,质量和工期均容易满足要求,缺点系塔楼管桩桩筏基础按最小桩距梅花型布桩,在溶洞率高位置的塔楼容易发生断桩事故,根据附近类似场地工程经验,溶洞率高位置断桩率最高可达40%,属岩溶强发育,若发生断桩事故将难以调整,补桩十分困难,工期拖延无法预测。
分析方案2:与方案1区别是塔楼位置采用冲孔灌注桩桩筏基础,电梯处剪力墙较密区域均匀布桩,框架柱下按承台概念布设桩位。此方案灌注桩基本能承受上部结构荷载,筏板厚度及配筋将减少,4栋塔楼同时进行灌注桩施工亦难以满足工期要求,且灌注桩造价相对管桩有所提高,岩溶地区质量控制亦有困难,不严格控制施工容易出现不合格桩。
综合考虑,采用上述两种方案均难以满足工期要求,研究勘察报告各个钻孔情况及建筑各栋塔楼分布:局部裙房、4#楼、5#楼均位于揭示的高见洞率区域,其余两栋塔楼位位于覆盖土厚度较厚,岩溶发育较弱的区域。针对性的提出第三种基础方案:裙房及2#楼采用管桩基础、1#楼、3#楼采用管桩桩筏基础,4#楼、5#楼采用后注浆灌注桩桩筏基础,减少灌注桩施工数量,避免岩溶发育强的区域出现难以补桩的情况发生,灌注桩后续质量问题可通过后注浆弥补并提高桩的承载力,满足上部结构荷载要求。
4.冲孔灌注桩桩筏基础设计
4#、5#楼冲孔灌注桩采用直径1m,C35混凝土,单桩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7000kN,要求穿过溶洞顶板,嵌入稳定的微风化岩不小于1m,电梯处剪力墙较密区域均匀布桩,框架柱下按承台概念布设桩位,筏板厚度1800mm,计算模型以沉降后浇带为界,考虑上部刚度,不考虑筏板下土承载力贡献,按经验值沉降量10mm计算桩身竖向刚度为700000kN/m,采用PKPM的JCCAD软件进行桩筏基础有限元计算,进行筏板配筋。经检测,桩身承载力满足要求,估算沉降符合实际情况。
5.管桩设计及补桩原则
裙房、2#楼及1#、3#塔楼基础采用桩径500AB型PHC管桩,单桩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1450kN,仅一层地下室位置管桩按抗压兼作抗拔桩设计,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250kN。经统计,除局部有溶洞位置断桩较多外,其余位置仅出现少数的断桩事故。对比断桩较多的位置的钻孔及施工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岩面起伏较大是造成断桩事故的主因,讨论采用管桩或钢管桩进行补桩设计,经计算(表2),采用250mm管径的钢管桩仅能提供约400kN左右的承载力,不经济,确定仍采用管桩进行补桩设计。
6.承台设计
由于溶洞发育强烈位置承台下补桩导致桩距差异,导致承台出现不规则形状,基础承台下桩反力计算十分繁琐,导致承台弯矩、剪力、冲切计算都给承台设计带来很大的工作量并且容易出现差错,从而造成工程隐患。本工程对裙房分块建模,估算承台厚度,按补桩后的桩输入JCCAD进行桩筏有限元分析计算,计算桩的反力,及承台配筋,按程序输出的反力值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复核配筋,计算承台的抗剪承载力,抗冲切承载力。其中,抗冲切承载力计算取多个不利冲切线,包络设计。
7.结语
通过对本项目的场地条件和上部结构在本场地的分布情况和承载力要求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投资方对工期要求,确定本项目的基础方案,制定有效的施工控制措施和解决方案。实践证明,经济性、施工进度、质量安全达到要求,对建设投资带来切实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哲辉,肖濠坚,倪国平.岩溶地区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4,(6).
[2]宋鸿誉,张敏,沈银良.太仓万达广场桩基设计控制[J].建筑结构,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