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造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作者针对这一课题,尝试了多种方式方法,就自己的心得体会进行了一个详尽总结。
关键词: 教育环境 幼儿身心发展 方式方法
“孟母三迁”、“莫翟悲丝”的故事说明古人已注意到环境对幼儿成长的影响。我国学前教育创始人之一陈鹤琴老先生认为孩子生来大概都是好的,后天变好变坏与环境有很大关系。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儿童所处的环境条件(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决定的。因此,创造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一个良好的幼儿园教育环境不仅体现在物质的丰富上,还体现在人际关系的和谐上,它能为幼儿提供思考、动手的机会,吸引幼儿主动活动、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创造,同时,还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创造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及做法。
一、根据当下时代特色,结合教师自身特点创设主题情境
时代不同,流行趋势不同,人们满眼看的、心里想的都是极具时代特色的一些元素。比如: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是植物大战僵尸、神庙逃亡、保卫萝卜等;吃的是必胜客、西餐、肯德基;穿的衣服是有关熊大熊二、喜羊羊和灰太狼等一些新生事物的;还有妈妈爸爸的网购、手机付费等。这些流行元素加上教师的巧妙设计就可以创造出别具一格的主题墙。比如,利用植物大战僵尸里的太阳花,把孩子们各种笑脸绽放在太阳花里,设计出出彩的主题墙,看着一张张可爱阳光的笑脸,谁的心中都是暖暖的、充满希望的。孩子们还可以根据照片墙加快了解、互相熟悉、增进感情。再如:神庙逃亡和走迷宫相结合设计主题墙,既吸引了幼儿眼球又能提供幼儿参与的机会,其中幼儿可以自己设计和制作障碍物。
二、时时处处考虑环境与幼儿的自身发展的关系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应该尊重他们。环境的创造从高度、色彩、形象、内容等方面处处为幼儿着想,将幼儿的需要和发展放在首位。如墙饰的高度是否符合幼儿的视线,色彩是否鲜艳、漂亮、为幼儿所喜欢,形象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内容是否有教育意义,玩具材料是否有可操作性,图片、作品是否放置合理等,这些都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
三、根据幼儿年龄段创造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环境及区域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创设环境要考虑到幼儿的发展及班级的实际情况。
小班幼儿刚从家庭步入到新的陌生的环境中,常常出现焦虑、紧张、恋家、想亲人等现象,教师可为他们创设“小乐园”,将孩子们的照片贴在花瓣中,增进孩子间的互相了解。再布置“快乐的幼儿园”一角,将过去所带大班的老师、幼儿的生活照布置好,帮助幼儿熟悉、了解幼儿园生活。另外,根据三岁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设计娃娃家、玩具区、积塑区和动手区,尽量使他们玩得开心,转移幼儿注意力,淡化孩子想家情节。
中班幼儿感官认知能力大大提高,动手能力不断增强,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交往意识开始萌芽,互相结伴合作的意识开始形成。于是在小班环境创造的基础上,增设话吧、医院、美容厅、食品店等区域,不断充实区域。
大班幼儿求知欲、独立性、竞争意识不断增强,想象力丰富,创造意识开始萌芽,具有一定的责任心,根据这些特点,我们要考虑区域的多样、材料的丰富,内容要趋向科学性、思维性、创造性的有机结合。比如:花儿对我笑、小实验、巧巧手、小问号、故事盒、我的舞台、小小发明家、棋类区、摩天大楼等系列角色游戏区。
四、区域的合理设计
1.挖掘空间潜力,利用室内外一切角落为幼儿设计区域,包括楼梯、走廊、屋顶、墙群等。
2.墙饰与区域、玩具与材料保持一致性,加深幼儿对区域的认识,使幼儿在各区域中专一地活动,互不干扰,且还能方便幼儿取放玩具,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3.区域的合理安排:一个理想的幼儿活动场所,应该是静区、动区、闹区区分开的,如较静的区域(图书、思维、美工区等)放一起;动的区域(建构、创作区等)放一起;闹区(娃娃家、商店等)系列角色放一起,有助于幼儿专注性的养成。
五、教师要科学地创造环境
1.鼓励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和环境管理。
过去创造环境,只重视美观,处处以教师的意愿为主,没有幼儿参与的机会。如今我们积极鼓励幼儿同教师一起创造环境,投放材料。如布置区域环境:一起种植、一起观察、一起记录,让幼儿在玩中思维、想象、创造。另外,每更换一个主题、每使用一种材料,都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并理解为什么这样做。
2.鼓励幼儿自制材料。
玩具材料有专门化玩具、非专门化玩具,而更多一部分则属于自制材料,这类材料有可变化和不定型等特点,能不断促进幼儿发展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要注重与幼儿一起自制玩具。如用纸盒自制冰箱、彩电,利用废旧图书自制卡片及看图讲述图片,用瓶盖自制棋类、计算器,利用泡沫塑料自制蛋糕,用纸片自制拼图等。这样幼儿责任心明显增强,学会了关心集体。同时,幼儿对自制玩具均感兴趣,十分爱护,动手、动脑能力都得以提高,环境材料真正起到了教育效果。
3.材料的合理投放。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进度投放材料是十分有益的。
(1)分批投放:玩具、材料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及近期教育目标投放,由易到难,每投放一种材料,都要教会幼儿玩法和规则。
(2)交替抽放:将一些玩具材料由易到难分类后交替投放,让孩子时常感到新鲜,保持幼儿对环境材料的兴趣。
(3)灵活投入:根据班上幼儿需求及当前社会发生的时事,需要幼儿了解的可以进行环境创造与投放所需的材料。如现在幼儿有乱花钱不珍惜玩具的现象,教师可以灵活抽放相应材料进行教育。
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活动,解放孩子的时间、空间,使幼儿时时刻刻都在玩中接受教育。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可持续发展并极具时代特色的,它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中,还是那句老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導纲要.3-6岁幼儿发展指南.学前教育.幼儿教育.
关键词: 教育环境 幼儿身心发展 方式方法
“孟母三迁”、“莫翟悲丝”的故事说明古人已注意到环境对幼儿成长的影响。我国学前教育创始人之一陈鹤琴老先生认为孩子生来大概都是好的,后天变好变坏与环境有很大关系。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儿童所处的环境条件(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决定的。因此,创造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一个良好的幼儿园教育环境不仅体现在物质的丰富上,还体现在人际关系的和谐上,它能为幼儿提供思考、动手的机会,吸引幼儿主动活动、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创造,同时,还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创造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及做法。
一、根据当下时代特色,结合教师自身特点创设主题情境
时代不同,流行趋势不同,人们满眼看的、心里想的都是极具时代特色的一些元素。比如: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是植物大战僵尸、神庙逃亡、保卫萝卜等;吃的是必胜客、西餐、肯德基;穿的衣服是有关熊大熊二、喜羊羊和灰太狼等一些新生事物的;还有妈妈爸爸的网购、手机付费等。这些流行元素加上教师的巧妙设计就可以创造出别具一格的主题墙。比如,利用植物大战僵尸里的太阳花,把孩子们各种笑脸绽放在太阳花里,设计出出彩的主题墙,看着一张张可爱阳光的笑脸,谁的心中都是暖暖的、充满希望的。孩子们还可以根据照片墙加快了解、互相熟悉、增进感情。再如:神庙逃亡和走迷宫相结合设计主题墙,既吸引了幼儿眼球又能提供幼儿参与的机会,其中幼儿可以自己设计和制作障碍物。
二、时时处处考虑环境与幼儿的自身发展的关系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应该尊重他们。环境的创造从高度、色彩、形象、内容等方面处处为幼儿着想,将幼儿的需要和发展放在首位。如墙饰的高度是否符合幼儿的视线,色彩是否鲜艳、漂亮、为幼儿所喜欢,形象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内容是否有教育意义,玩具材料是否有可操作性,图片、作品是否放置合理等,这些都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
三、根据幼儿年龄段创造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环境及区域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创设环境要考虑到幼儿的发展及班级的实际情况。
小班幼儿刚从家庭步入到新的陌生的环境中,常常出现焦虑、紧张、恋家、想亲人等现象,教师可为他们创设“小乐园”,将孩子们的照片贴在花瓣中,增进孩子间的互相了解。再布置“快乐的幼儿园”一角,将过去所带大班的老师、幼儿的生活照布置好,帮助幼儿熟悉、了解幼儿园生活。另外,根据三岁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设计娃娃家、玩具区、积塑区和动手区,尽量使他们玩得开心,转移幼儿注意力,淡化孩子想家情节。
中班幼儿感官认知能力大大提高,动手能力不断增强,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交往意识开始萌芽,互相结伴合作的意识开始形成。于是在小班环境创造的基础上,增设话吧、医院、美容厅、食品店等区域,不断充实区域。
大班幼儿求知欲、独立性、竞争意识不断增强,想象力丰富,创造意识开始萌芽,具有一定的责任心,根据这些特点,我们要考虑区域的多样、材料的丰富,内容要趋向科学性、思维性、创造性的有机结合。比如:花儿对我笑、小实验、巧巧手、小问号、故事盒、我的舞台、小小发明家、棋类区、摩天大楼等系列角色游戏区。
四、区域的合理设计
1.挖掘空间潜力,利用室内外一切角落为幼儿设计区域,包括楼梯、走廊、屋顶、墙群等。
2.墙饰与区域、玩具与材料保持一致性,加深幼儿对区域的认识,使幼儿在各区域中专一地活动,互不干扰,且还能方便幼儿取放玩具,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3.区域的合理安排:一个理想的幼儿活动场所,应该是静区、动区、闹区区分开的,如较静的区域(图书、思维、美工区等)放一起;动的区域(建构、创作区等)放一起;闹区(娃娃家、商店等)系列角色放一起,有助于幼儿专注性的养成。
五、教师要科学地创造环境
1.鼓励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和环境管理。
过去创造环境,只重视美观,处处以教师的意愿为主,没有幼儿参与的机会。如今我们积极鼓励幼儿同教师一起创造环境,投放材料。如布置区域环境:一起种植、一起观察、一起记录,让幼儿在玩中思维、想象、创造。另外,每更换一个主题、每使用一种材料,都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并理解为什么这样做。
2.鼓励幼儿自制材料。
玩具材料有专门化玩具、非专门化玩具,而更多一部分则属于自制材料,这类材料有可变化和不定型等特点,能不断促进幼儿发展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要注重与幼儿一起自制玩具。如用纸盒自制冰箱、彩电,利用废旧图书自制卡片及看图讲述图片,用瓶盖自制棋类、计算器,利用泡沫塑料自制蛋糕,用纸片自制拼图等。这样幼儿责任心明显增强,学会了关心集体。同时,幼儿对自制玩具均感兴趣,十分爱护,动手、动脑能力都得以提高,环境材料真正起到了教育效果。
3.材料的合理投放。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进度投放材料是十分有益的。
(1)分批投放:玩具、材料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及近期教育目标投放,由易到难,每投放一种材料,都要教会幼儿玩法和规则。
(2)交替抽放:将一些玩具材料由易到难分类后交替投放,让孩子时常感到新鲜,保持幼儿对环境材料的兴趣。
(3)灵活投入:根据班上幼儿需求及当前社会发生的时事,需要幼儿了解的可以进行环境创造与投放所需的材料。如现在幼儿有乱花钱不珍惜玩具的现象,教师可以灵活抽放相应材料进行教育。
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活动,解放孩子的时间、空间,使幼儿时时刻刻都在玩中接受教育。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可持续发展并极具时代特色的,它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中,还是那句老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導纲要.3-6岁幼儿发展指南.学前教育.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