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用于肝癌诊断的价值分析

来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867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深入分析肝癌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 T增强扫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潍坊市人民医院共计收诊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所有肝癌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平扫、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其结果与病理结果相比较,比较不同扫描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多层螺旋C T增强扫描阳性检出率高达93.59%,高于多层螺旋C T平扫的66.67%(P0.05);在结节型肝癌和弥漫性肝癌中多层螺旋C T增强检出率远远高于多层螺旋C T平扫(P<0.05);多层螺旋C T增强扫描诊断肿瘤边界、密度、密度影检查结果远远优于多层螺旋CT平扫(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的准确应用是肝癌准确诊断的基础,在诊断肝癌中检出率高,效果突出,可为肝癌后续治疗方案选择、手术方案选择提供有利的参考,亦能改善其预后,故值得借鉴.
其他文献
目的:合成钨酸钆钠纳米棒(NaxGdWO3),并在其表面包覆介孔二氧化硅(mSiO2)、修饰抗CD44重链,构建出新型靶向乳腺癌的诊疗一体化探针(anti-CD44 Fab-NaxGdWO3@mSiO2,CD44-WCMSNs).进一步分析及表征该纳米探针,评估该探针生物安全性、磁共振T1成像效果及靶向乳腺癌的能力.方法:先后采用改进热解法、水相生长法、酰胺反应,合成分子探针CD44-WCMSNs.利用透射电镜对探针进行形貌及结构表征.并用经典的MTT法,评估探针的生物安全性.最后,在磁共振成像仪上研究探
目的:探讨腰椎检查中运用螺旋C T低剂量扫描对患者辐射剂量以及图像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腰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20 kVp组(33例)、100 kVp组(33例)、80 kVp组(34例)分别采取120 kVp、100 kVp、80 kVp管电压实施腰椎CT平扫,对比分析各组噪声值、信噪比、图像质量评分、辐射剂量.结果:噪声值方面,120 kVp组低于100 kVp组和80 kVp组,100 kVp组低于80 k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分析TI-RADS分级与超声造影联合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灶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的78例患者,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TI-RADS分类、超声造影和两者联合检测甲状腺良恶性病灶,比较其敏感性、特异性与准确性.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病理结果显示106个甲状腺结节,其中良性结节89个,恶性结节17个,TI-RADS下良恶性病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2.35%、87.64%、86.79%;超声增强下的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64.7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半髋置换手术患者行超声引导下骼筋膜阻滞麻醉对VAS评分以及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20年3月—2021年4月收治的46例股骨颈骨折半髋置换手术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椎管内麻醉方式,研究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骼筋膜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方式,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在麻醉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麻醉中和麻醉后的6 h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
目的: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应用MRI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8例,所有患者先后应用X线检查与MRI检查,对两种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椎体形态参数、成像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检查,椎体形态参数、成像结果均优于X线检查,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将MRI检查作为首选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诊断方式,这样更有利于检出患者骨折的细节病变,进一步提升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目的:探究在胰腺癌与局灶性胰腺炎诊断中采用1.5T磁共振多b值DWI及ADC值定量分析对其诊断价值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于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胰腺癌和胰腺炎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将其分为局灶性胰腺炎患者23例,胰腺癌患者20例.所有胰腺癌和胰腺炎患者均采用1.5T磁共振,腹部8通道相控阵表面线圈.对比两组胰腺疾病患者不同b值下的ADC值以及胰腺癌与局灶性胰腺炎患者在不同b值磁共振弥散图像.结果:b值=600 s/mm2的ADC值高于b值=750 s/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CT辅助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江苏省宜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C T检查,以手术病理或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诊断结果.结果:200例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及随访结果确诊,经C T检查检出196例,诊断准确率为98.00%;经超声检查检出177例,诊断准确率为88.50%,C T检查急性阑尾炎的准确率显著高于超声检查(P<0.05);C T检查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检出率显著高于超声检查(P0.05).结论:急
目的:分析老年骨关节创伤性损伤诊断中低剂量螺旋C 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济南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骨关节创伤性损伤患者100例,依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低剂量螺旋C T组、常规剂量螺旋C T组两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差异,并将其与数字化X线摄影(常规D R)检查结果对比.结果:低剂量螺旋C T组患者的主观图像质量Ⅰ级、Ⅱ级、Ⅲ级占比分别为2.00%、10.00%、88.00%,与常规剂量螺旋CT组的0.00%、6.00%、94.00%
目的:通过对我院36例脑梗死后再灌注患者的磁共振影像征象进行分析,探讨脑梗死后再灌注的磁共振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3月—2020年3月大面积脑梗死行溶栓或取栓术后患者36例,对其中发生再灌注患者的磁共振MR表现进行分析,并结合临床转归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发现36患者中约55.56%患者发生再灌注损伤,主要表现为梗死区域小片出血灶或渗出性出血灶,但同期CT检查无法显示上述出血性病变.结论:MR诊断脑梗死后再灌注明显优于CT,SWI能发现CT无法显示的出血灶,明显较CT检查有优
目的:考察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指导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门诊诊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胃镜检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因检出率、临床治疗有效率、肠鸣音复常时间、大便潜血转阴时间、止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胃镜下病因检出率为57例95.00%(57/60),对照组患者胃镜下病因检出率为96.67%(58/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