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究竟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58166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心灵产物的诗歌,给生命以“精神的慰藉”几乎是标志性的答案,但具体而言,却是有区别的,因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在不同背景和场域,以及人际交往中,诗歌之于诗者,作用各不相同,甚至观念会自相矛盾。郭沫若有“诗歌创造人格”的观点,这话就理论本身而言,很抢眼,叫人心动,但如拿这论断对照他在特殊历史阶段的诗歌表现,似乎难以服众。艾青有“诗是心灵的活雕塑”的见地,听起来耳热,指向心灵,有共鸣。歌德呢,则定位诗歌是用以使人变得“文雅”,他说:“谁不倾听诗人的声音,谁就是野蛮人。”瞧,几多吓人。如真这样,诗人就有微博大 V们“像做皇帝的感觉”了。表面看诗歌能使诗人“文明”,却不经意地暴露了“野蛮”——唯我独尊不是?
  倒是雪莱实在一些,他的感受是:“诗是诗人心灵中最快乐最良善的瞬间记录。”
  看来,诗起码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不过好像作用有限,只起到“记录”的作用,还不恒常,“瞬间”哦,多么玄乎的事情。这意思倒与臧棣的观点吻合,他在《诗歌政治的风车:或曰“古老的敌意”》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见解——
  对诗歌写作而言,诗歌的本质一定和最深的生命的愉悦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诗歌写作在本质上必然体现为一种强烈的快乐,语言上的快感,心智上的快乐,想象力上的愉悦。这不是说,诗人没有痛苦,或是对生人的苦楚缺乏敏感;而是说,只要进入到写作中,进入到文学的世界,痛苦基本上都会转化为一种创作力的快乐。哪怕这种创作的快乐最终会被用于处理悲剧的主题。
  我看重这些文字讲了作者个人感悟的诗歌本质,同时也富有创见地阐释了精神痛苦与写作愉悦的问题。比较得体。仔细一想,这点常人不稀罕的愉悦,于诗歌和诗人却十分宝贵,因为这份精神大礼包是“最高意义的欢乐”。不过,哈罗德·布罗姆在《影响的焦虑》中做出了相异的结论:“一首诗不是对焦虑的克服,而是那焦虑本身。”他认为,“诗歌是对影响的焦虑,是误读,是被约束的悖理。”进而设问:“假如影响是一种健康状态,谁还会写诗?健康意味着停滞。”
  “焦虑”伴生“痛苦”,“健康”喻示“欢乐”,看来诗歌之于诗人也脱离不了“哈姆雷特怪象”:有因诗求富贵功名的,有因诗得心境高洁的,有因诗而谵妄自大的,有因诗让命运陡变的,不一而足,各有各的趣味,不是吗?得陇望蜀者,依就欲壑难平;位卑清贫者,即便吃着酸菜也不忘习惯性地施善行好,即使偶尔发诗得酬也慷慨而默然地捐助柔弱……诗歌究竟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在万象的现实,这些“主体”的生动形象或许都可以作为事实依据奥援言及的话题。
  愉悦者,大抵超脱,在意的是“写出”的状态,或对这个状态的心满意足的留恋,在乎的是那个“味儿”。比如那些写了就写了,不闻身外事和不求万岁名的,就不会为衍生出缠绕心神的苦恼而烦忧。或者是写了就压箱底,存盘进仓,示之于自然状态,管他娘的点击率,心态决定境界,自乐亦是大乐。难道诗歌,真是精神麻醉剂?
  痛苦者,为何而痛?按照如今诗歌出品的流程看,一是写不出自己中意的而苦,二是写出了又不为人认可而恼。最为心累的是那种本身写不好,却想占有更多,于是挖空心思在环环相扣的诸多利益环节使手段,耍心眼儿,搞交易,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此长彼消,拿什么浇灌诗歌?更有那高深的骄狂之徒喜穿迷彩服处事为诗,可别忘了,即便你装得再怎么低调,也无济于事,狐狸尾巴到底是藏不住的。能寄望这样的诗人“心灵的膏药,灵魂的制剂”之喻吗?不可能,在他们眼里和手里,诗歌只是一种“物质工具”,达到了目的就弃之如鸡肋,“诗人”这顶“桂冠”,不如阿 Q头上的破毡帽值钱。
  “诗歌无法抵挡一辆坦克 !”这是战争年代的悲观,按逻辑推理,现实的消极应该有恃无恐,不过事实的出入似乎很大,因为在文化大繁荣布景的舞台上,靠诗歌带来了什么,换取了什么的例子实在太多,也好像来得太容易。这其中,有一类人,前半部分“俗”,为我所用的手段尽过一遍,然后得鱼忘筌,后半部分开始翘起二郎腿,被一帮人围着谈经布道,俨然不识人间烟火的巫师一般,看似清心寡欲,实则野心更甚。
  话说回来,想当将军未必马上就不是士兵,受制于现实条件和人的本性,“我们”很多人既然连“诗人”都不是,自然就犯不着去什么道道上费力地弯弯绕,只老老实实待在一亩三分地里,过小户人家的日子,写着无为有趣的诗歌,苦得清爽,乐得自在,“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没什么可在意,何累之有呢?
  我一直认为,写作和钓鱼、打球、旅行、跳排舞、打麻将等并无高低贵贱之别,都是人们的爱好方式而已,但是一个民族大面积远离精神文本,不沉潜于关乎心性的阅读,而功利地制造着一代又一代拿着高文凭的文盲,无异于灵魂垮塌,这比洪涝、泥石流、地震,甚至战争等更为可怕!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歌完全可以称之为心灵的圣经。缺之,人生就缺了支柱。
  在这个散发着铜臭的现实,诗歌不可兑换物质,它的存在与延续,带给人类的是灵魂的旗语、信仰的指南与生活的滋味,无论世事怎样沉浮,但精神,因有诗歌的润泽,而永远油光铮亮。
其他文献
《说文解字》说:“信,诚也,从人从言。”段玉裁注曰:“人言则无不信者。故从人言。”真诚,就是信。子曰:“人无信则不立。”说的是立人的问题,这是君子之道,如果没有“信”,那么就难以立足于世。做人尚且如此,写诗就更不用说了。《易经》里面讲:“修辞立其诚。”“修辞”,也就是写作,其目的在于“立其诚”,这就把写作和“诚”联系到一起了。法国思想家福柯在《何谓“直言”?》里面也提到“信”的问题,他说:“多数时
期刊
纪念是遗忘的最好方式  纪念是遗忘的最好方式  把所有的个人都归为一个名词  我们的记忆充满了名词  名词挤压了我们的历史  我的爷爷是个农民  只会耕地  中学水平  年轻时加入国民党  没上过战场  也没有政治信仰  后来去了新疆  犯了病  成了历史名词  坟堆不高  我没有见过他  我每年都去看他  我是名词的孙子  我没有历史  小Q  夏天自习室唯一的网线插孔  在搬走之前被插坏了  
期刊
一、到达  那里有我的兄弟,一群罗茨铁矿的劳动者,我再次站在铁矿的办公楼前,是为了向他们致敬,了解矿山生活。那天已近黄昏,光线灰暗,空荡荡。罗茨铁矿距离昆明约 110公里,地处云南禄丰县,气温稍高,空气中聚积的热情,透出无处可去的紧张,没有风,四野寂静,热气悬浮,时间停止。  几排建于五十年前的灰色矮楼和红砖墙旧屋,卧在暮色中一声不响。落日在远山之后,余光将尽,昼夜交替前的神秘呼唤咔咔震动。睡在路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以路内的长篇小说《少年巴比伦》、《追随她的旅程》、《云中人》为主要分析对象,这三部小说都涉及到 1990年代的工厂生活与暴力事件,重新打开了一扇了解历史的门。主要探讨 1990年代的工厂生活如何进入当下的文学叙述,以及呈现出的一些症候式的问题,生产性的城市叙述逐渐被取代,形成了一套表现工厂世界的文学语言,个人暴力与体制暴力,文学中的表现与隐藏,折射出 1990年代文学本身的诸多问题。
期刊
我姥爷七十三岁的时候,曾给村里许多成材的柳树、榆树、槐树等判过死刑,那时候的他极其相信“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一说法。他倒背着双手,在屋前屋后、乡间小路上来回转悠,根本不像快要死去的样子。他以火辣辣的眼光审视着每一棵树木,眼神是极其犀利的,样子是万分决绝的,他指着一株合搂粗的老槐树或者老榆树,用十分肯定的语气说:“就是你了。”他的样子滑稽可笑,像是在检阅千军万马。他把自己当成了一位暮年
期刊
1  天空俯下身子,压低云的翅膀  雨点落下,就是最初的源头  大地裸露的肩胛,锅盖梁子  分开流水,确立了方向和秩序  让属于牛栏江的向西,流往马过河  属于南盘江的,向北,向东  汗漫的体液,梳理着石头和草木  眺望苍茫大地,群山万壑  上帝遗弃的版图,揉皱了的羊皮卷  它的皱褶里隐藏着百万生灵  隐藏着八千亩稻香,五百亩罂粟  九十九头豹子,两百个巫师和媒婆  三十一座村庄,还有这首诗的故乡
期刊
随着阅历的增长,郁闷之际,不时会想起先生。觉得当代中国诸多社会现象,依旧是先生笔下的翻版或变种。是的,先生不是在“写”,而是在“说”,对过去说,对今天说,对未来说。先生说,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蟲。  好几次提笔,欲说还休。从哪里说起呢?凑合一下我也算个文化人,就先说说自己感触颇深的文化界。  一  1934年,先生对杨霁云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的文坛上,人渣本来多。  我还要涉
期刊
一行,本名王凌云,1979年生于江西湖口。现为云南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思想史、现象学、政治哲学和诗学。已出版诗学著作《论诗教》和《词的伦理》,译著有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并发表哲学、诗学论文和诗歌若干。    《诸神的天空》是谭毅的三卷本诗集《天空史》的第一卷。无论是从其长度和规模来看,还是从“天空史”或“诸神”这样的标题词来看,这部诗集都似乎是要写成一首“长篇史诗”。同
期刊
方婷:谭毅,你好。最近两年,持续地读到了你的很多诗歌,惊讶于你写作上的变化,也惊讶于你写作的能量。我好奇,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诗的?进入到自觉的创作又是什么时候?写诗给你带来的最大开放是什么?  谭毅:方婷,你好!谢谢你关注我的诗。我最初的几首“诗”写于 2006年。那时,我还在海南大学人文学院读研。耿占春是我的导师,多多是我的任课老师之一,他们两位都是诗人。但在他们的课堂上我并没有开始写诗。某一
期刊
谭毅,1975年 9月生于四川成都。曾就读于海南大学中文系和云南大学美术系,2008年获文学硕士学位,2014年获MFA(油画创作专业硕士)学位。现为云南大学美术系讲师。已出版著作《戏剧三种》,并发表诗歌和译诗若干。    浮动与赋予(傍晚的云神)  我手中的光汇聚群星丰富的名声。  他们是围绕着我的英雄。  我仰望时,他们支起一根根极速降临的轴。  我即将拥有黑暗开阔的力量,但此刻  我还不能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