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到老金的生平事迹,我真正懂得共产党员是这样的!”
浙江台州市路桥区检察官金启和去世两个多月了,当地网民依然在自发设立的网上纪念馆留言,一些赞美他的小诗在网上流传。
一位默默无闻的检察官的离去何以如此强烈地冲击人们的心灵?
反贪局长的选择
金启和1951年出生,是路桥区峰江街道人。1980年他作为从乡干部中选拔出来的优秀分子,被招录进区检察院。1994年,区检察院组建反贪局,金启和由于工作出色,被任命为第一任局长。当时反贪局共7人,金启和既是指挥员,又是侦查员,第一年就带领全局办案14起。
9年后,金启和年龄到“杠”,从反贪局长职务退下来,组织上想安排一个清闲岗位,他却选择留在反贪局做一名普通检察官,继续他热爱的工作。其实,检察院内部双向选择时,自愿去反贪局的不多。此后两年,金启和每年加班80多天。
2007年初,咳嗽越来越严重的金启和在领导和同事的强烈要求下,去医院检查,被诊断出非传染性肺结核,大家劝他养病。可他在家休息10天后,再次选择继续工作,要把已接手的5起案件办完。
3个月后,案件全部办结,金启和的病情却渐渐加重,院领导陪他去台州市中心医院检查,诊断结果是晚期肺癌。手术后金启和病情好转,可以自己上下楼梯了。今年初,院里再次实行双向选择,组织上到病房征询金启和意愿,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回反贪局,让我再办几个案子。”
不久,金启和的病情恶化。5月初,是这位老检察官和家人、同事度过的最后时间。
“老金家庭困难,老伴没社保,儿子没有固定工作,这个家的顶梁柱就要倒了,他临终前心事一定不少。”副检察长陈晓风说。于是,院领导问他有什么要求,可金启和唯一的要求是——身着检察官制服火化。
反贪老兵的临终选择,震撼了每一位战友。在他的追悼会上,同事们都穿上了检察官制服。
一辈子的“死心眼”
金启和并不是一个刻板僵化的人,他性格开朗,平时喜欢说笑话,闲时种花、钓鱼,可他的朋友很少。“干我们这一行,一定要少交朋友。”他常常对年轻检察官说。
区检察院干部说:“老金办案,天王老子来说情都会碰一鼻子灰。他能当面把送上门的礼品扔出去,让送礼的人下不了台。”
林立德是金启和的外甥。读初中时曾寄住金启和家,感情很好。前些年,林立德“犯了事”,想让金启和说情,没想到被断然拒绝。坐了一年半牢的林立德怨恨金启和,3年没和金家来往。
平时,金启和喜欢跟亲家刘显法喝点酒,聊聊天。一次,刘显法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出了经济问题,金启和是案子主办人。刘显法请他破次例,关照一下,却遭金启和一口回绝。还有一次,刘显法的广告公司出了问题,他想,这回亲家总该关照一下了。不料,刘显法再次被拒绝。“他是一个确定原则就不会动摇的人。从此,我再没找他办过事。”刘显法说。
金启和去世后,副检察长陈晓风说:“老金硬了一辈子!”
办案高手
实战中,金启和炼出一双特别的眼睛,往往能从别人看不出问题的地方揪出犯罪分子的马脚。
2004年,区反贪局接到一件贪污贿赂案件,证据表明,桐屿街道干部郑某有嫌疑。反贪局开始调查后,郑某拿着1万元赃款来自首。当时同事们认为可以结案了,金启和却一直沉思:据自己的观察,郑某不是那种能主动交代罪行的人。第二天,金启和带人到桐屿街道继续调查走访,掌握证据后,立刻对郑某提审,在审讯中突破了郑某的心理防线,终于挖出其他涉案人员。
金启和还有个神奇的本领就是读账本。“有时一个案子需看几箱账本。”同事陈子寿说。在金启和办公室柜子里常常放着几大摞账本,同事说,金启和成了查账能手,反贪局没人不佩服他的眼睛。
金启和只有初中学历,他是凭着勤奋学习提升工作水平,刻苦实践增强业务本领。台州市反贪局领导说,上级机关办案时常常点名抽调金启和。他审讯水平很高,善于激发犯罪嫌疑人的悔罪心理,让他们自愿坦白,甚至一说为快。含泪送别
金启和的家在路桥区城乡结合部,陈旧的楼房跟周围的农民房没什么两样,屋内设施简陋,除几张塑料凳和竹椅,没值钱的家当。房子是十年前为给儿子结婚而花10万元建的,其中一半钱还是借的。儿子、儿媳跟金启和两口一起生活。儿子有时做点小生意,收入不多。妻子陈珠凤说,一家人主要靠金启和的工资过日子。建房欠下的债还没还清,陈珠凤不久前得病,治疗花了3万多元,家庭经济更拮据了。
为了早日还债,陈珠凤在家手工做灯,多时一个月能赚三四百元,可捋灯绳这活很伤手。金启和下班回家后就帮妻子捋灯绳。有时办案到深夜回家,他让妻子先睡,自己接着干。10多年下来,金启和的拇指和食指间结下一层厚厚的老茧,一到冬天会裂开渗出血。
陈珠凤说,结婚这么多年,老金只给自己买过一件蓝色的T恤;老金总是穿一件蓝白条夹克衫,穿一星期,周末洗,下星期再穿。这件衣服穿了20多年,褪了色。儿媳妇看不过去,想给他买件衣服,也被回绝。
金启和的儿子金斌由于成绩不好,初中毕业后没再上学。金斌夫妇始终没有固定工作。“凭着父亲的关系,求人安排个工作不是难事,但他直到去世也没开这个口。”金斌说。
金启和欠的债务,直到去世后才被同事知道,大家不禁潸然泪下。院里62位检察官自发为他捐款,帮助他偿还生前未还清的3万元建房借款。
编辑:卢劲杉
浙江台州市路桥区检察官金启和去世两个多月了,当地网民依然在自发设立的网上纪念馆留言,一些赞美他的小诗在网上流传。
一位默默无闻的检察官的离去何以如此强烈地冲击人们的心灵?
反贪局长的选择
金启和1951年出生,是路桥区峰江街道人。1980年他作为从乡干部中选拔出来的优秀分子,被招录进区检察院。1994年,区检察院组建反贪局,金启和由于工作出色,被任命为第一任局长。当时反贪局共7人,金启和既是指挥员,又是侦查员,第一年就带领全局办案14起。
9年后,金启和年龄到“杠”,从反贪局长职务退下来,组织上想安排一个清闲岗位,他却选择留在反贪局做一名普通检察官,继续他热爱的工作。其实,检察院内部双向选择时,自愿去反贪局的不多。此后两年,金启和每年加班80多天。
2007年初,咳嗽越来越严重的金启和在领导和同事的强烈要求下,去医院检查,被诊断出非传染性肺结核,大家劝他养病。可他在家休息10天后,再次选择继续工作,要把已接手的5起案件办完。
3个月后,案件全部办结,金启和的病情却渐渐加重,院领导陪他去台州市中心医院检查,诊断结果是晚期肺癌。手术后金启和病情好转,可以自己上下楼梯了。今年初,院里再次实行双向选择,组织上到病房征询金启和意愿,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回反贪局,让我再办几个案子。”
不久,金启和的病情恶化。5月初,是这位老检察官和家人、同事度过的最后时间。
“老金家庭困难,老伴没社保,儿子没有固定工作,这个家的顶梁柱就要倒了,他临终前心事一定不少。”副检察长陈晓风说。于是,院领导问他有什么要求,可金启和唯一的要求是——身着检察官制服火化。
反贪老兵的临终选择,震撼了每一位战友。在他的追悼会上,同事们都穿上了检察官制服。
一辈子的“死心眼”
金启和并不是一个刻板僵化的人,他性格开朗,平时喜欢说笑话,闲时种花、钓鱼,可他的朋友很少。“干我们这一行,一定要少交朋友。”他常常对年轻检察官说。
区检察院干部说:“老金办案,天王老子来说情都会碰一鼻子灰。他能当面把送上门的礼品扔出去,让送礼的人下不了台。”
林立德是金启和的外甥。读初中时曾寄住金启和家,感情很好。前些年,林立德“犯了事”,想让金启和说情,没想到被断然拒绝。坐了一年半牢的林立德怨恨金启和,3年没和金家来往。
平时,金启和喜欢跟亲家刘显法喝点酒,聊聊天。一次,刘显法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出了经济问题,金启和是案子主办人。刘显法请他破次例,关照一下,却遭金启和一口回绝。还有一次,刘显法的广告公司出了问题,他想,这回亲家总该关照一下了。不料,刘显法再次被拒绝。“他是一个确定原则就不会动摇的人。从此,我再没找他办过事。”刘显法说。
金启和去世后,副检察长陈晓风说:“老金硬了一辈子!”
办案高手
实战中,金启和炼出一双特别的眼睛,往往能从别人看不出问题的地方揪出犯罪分子的马脚。
2004年,区反贪局接到一件贪污贿赂案件,证据表明,桐屿街道干部郑某有嫌疑。反贪局开始调查后,郑某拿着1万元赃款来自首。当时同事们认为可以结案了,金启和却一直沉思:据自己的观察,郑某不是那种能主动交代罪行的人。第二天,金启和带人到桐屿街道继续调查走访,掌握证据后,立刻对郑某提审,在审讯中突破了郑某的心理防线,终于挖出其他涉案人员。
金启和还有个神奇的本领就是读账本。“有时一个案子需看几箱账本。”同事陈子寿说。在金启和办公室柜子里常常放着几大摞账本,同事说,金启和成了查账能手,反贪局没人不佩服他的眼睛。
金启和只有初中学历,他是凭着勤奋学习提升工作水平,刻苦实践增强业务本领。台州市反贪局领导说,上级机关办案时常常点名抽调金启和。他审讯水平很高,善于激发犯罪嫌疑人的悔罪心理,让他们自愿坦白,甚至一说为快。含泪送别
金启和的家在路桥区城乡结合部,陈旧的楼房跟周围的农民房没什么两样,屋内设施简陋,除几张塑料凳和竹椅,没值钱的家当。房子是十年前为给儿子结婚而花10万元建的,其中一半钱还是借的。儿子、儿媳跟金启和两口一起生活。儿子有时做点小生意,收入不多。妻子陈珠凤说,一家人主要靠金启和的工资过日子。建房欠下的债还没还清,陈珠凤不久前得病,治疗花了3万多元,家庭经济更拮据了。
为了早日还债,陈珠凤在家手工做灯,多时一个月能赚三四百元,可捋灯绳这活很伤手。金启和下班回家后就帮妻子捋灯绳。有时办案到深夜回家,他让妻子先睡,自己接着干。10多年下来,金启和的拇指和食指间结下一层厚厚的老茧,一到冬天会裂开渗出血。
陈珠凤说,结婚这么多年,老金只给自己买过一件蓝色的T恤;老金总是穿一件蓝白条夹克衫,穿一星期,周末洗,下星期再穿。这件衣服穿了20多年,褪了色。儿媳妇看不过去,想给他买件衣服,也被回绝。
金启和的儿子金斌由于成绩不好,初中毕业后没再上学。金斌夫妇始终没有固定工作。“凭着父亲的关系,求人安排个工作不是难事,但他直到去世也没开这个口。”金斌说。
金启和欠的债务,直到去世后才被同事知道,大家不禁潸然泪下。院里62位检察官自发为他捐款,帮助他偿还生前未还清的3万元建房借款。
编辑:卢劲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