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农村教育问题的研究兴起有年,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亦颇多。为了解我国农村教育的研究现状,本文对已有的农村教育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在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主题对国内农村教育问题研究的研究情况做一概述。主要涉及研究角度,研究特征,研究的局限及研究展望等方面。
关键词:农村教育研究;研究现状;研究展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今,世界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关键靠教育。因此,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比例较大的国家,这也就决定了农村教育的地位,其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整体教育的发展。尤其是现在到了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快速阶段,只有农村人才最了解农村的发展,农村教育对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目前国内有关农村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农村教育研究进行展望,以期对今后研究有所启示。
一、农村教育问题研究角度的划分
(一)国家:教育公平面临问题过大,教育经费投资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刻阐明了我们党的改革价值观、改革宗旨观,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刘自成在《把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2014)中指出,在我国面临的众多公平问题中,教育公平具有极为特殊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教育公平更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教育公平是一个理想目标,更是一个系统和长期的工程。推进教育公平,首先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该准确把握公共服务提供者、公平环境营造者、办学行为监管者的角色,履行好三大职责即经费投入、制度供给、评价评估,切实促进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
于浩在《不让幸福跌倒在起跑线上》(2014)中指出,“我国教育经费保障缺口待补足。一些农村的孩子‘幸福’还未起步,就已跌倒在起跑线上”。社会教育经费捉襟见肘在我国各地普遍存在。尤其是全国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导致资金缺口很大。在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时,一些地方政府以借贷方式筹集资金,在完成“普九”化债任务后又出现新的负债。
关于教育资源问题,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列为一项重要工作,在第13条中明确指出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这对农村中小学的布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005年初,教育部发布的《2004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2004年全年我国撤减小学3.17万所,初中973所,共计减少4万多所中小学校。部分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失当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及其消极影响已日益凸现。孙魏在《城乡教育资源统筹公正性探究》(2014)中指出,实现教育公正,使每个学生“得其应得”,获得适合其能力、取得最大限度的发展,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是首要条件。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受教育者应在义务教育中受到公正、平等的待遇,即通过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同一校的不同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实现每个受教育者发展权利、机会、资源的平等。
(二)学校:学科结构设置不合理,教师建设存在问题,稳定性差
范先佐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育难点问题的破解》(2013)中指出,从现实和政策评估的角度看,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其现状堪忧。其一是优秀教师大量流失和减少;其二是教师年龄老化现象严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严重老化是一种普遍现象,并且学段越低,学校越偏远,老化的程度越严重;其三是英、音、体、美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英音体美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一些农村中小学由于教师资源匮乏,远不能满足学校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华中师范大学成轶在《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分析与建议》(2008)中认为,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够合理;二是农村教师编制标准不够科学;三是农村教师培训机制不尽完善;四是农村地区教师地位还不高,尊师重教氛围还不浓。
(三)家庭:家长收入来源不稳定,上学成本加大等问题
龚继红,钟涨宝在《农村家庭收入对农村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2005)中,通过农村家庭经济收入对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得出,农村家庭智力投资虽然是一种经济活动并与经济密切相关,但在教育投资过程中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对直接投入产生明显影响,只有当家庭经济状况达到相当水平的家庭才会增加教育投资。
斯琴,郭帅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家庭教育成本的影响》(2013)中指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实施,导致大量原来就近设置的农村中小学被撤并,不少学生不得不到本村以外的学校就读。此过程中,除了学校周边村落的学生依然能够享受就近上学的便利外,大多数学生都必须到相对较远的地方走读上学或寄宿上学,因而就有了“上学远、上学难”等问题。也造成了农村中小学寄宿人数的大大增加。上学距离的增加和上学方式的改变导致许多农村学生家庭的个人直接教育成本相应增加。
二、农村教育问题研究的研究特征及展望
(一)各位研究者大都是从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入手,通过同城镇教育对比来发现农村教育的不足。以城镇教育为基础提出对农村教育的改进办法
比如从经费投入,教育公共资源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来说明问题。主要强调教育公平,资源优化配置等问题。由此而来的问题是,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不够全面,只是通过城乡对比来发现和解决问题,而忽视了从农村本身找问题,农村教育应因地制宜的找出解决办法。
(二)研究方法以抽样调查研究为主
抽取个别偏远农村为重点研究案例。地方区域研究较多,全国整体范围研究较少。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教育问题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环节。只有深入了解我国广大农村的教育现状才能真正了解农村教育的发展状况。
(三)研究角度主要从政府责任,学校建设和家庭经济条件等方面入手
研究因素不够丰富。多因素综合分析的实证方法研究较少。这和缺少大量的事实数据是分不开的。所以研究农村教育问题离不开大量的农村教育现状的综合数据,多角度的调查,才能通过实证分析做出多因素的综合和理性的判断。也许这些问题是以后研究农村教育问题的一个新的切入点。(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孙魏.城乡教育资源统筹公正性探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2] 魏巍.城镇化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挑战之我见[J].现代阅读,2013年第1期.
[3] 刘自成.把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J].人民教育,2014年1月.
[4] 成佚.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分析与建议[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范先佐,郭清杨,赵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学点的建设[J].教育研究.2011年第9期.
[6] 龚继红,钟涨宝.农村家庭收入对农村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J].统计观察.2005年9月.
[7] 常攀攀.改善偏远农村地区教育现状的对策[J].农业教育研究.2013年第4期.
关键词:农村教育研究;研究现状;研究展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今,世界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关键靠教育。因此,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比例较大的国家,这也就决定了农村教育的地位,其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整体教育的发展。尤其是现在到了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快速阶段,只有农村人才最了解农村的发展,农村教育对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目前国内有关农村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农村教育研究进行展望,以期对今后研究有所启示。
一、农村教育问题研究角度的划分
(一)国家:教育公平面临问题过大,教育经费投资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刻阐明了我们党的改革价值观、改革宗旨观,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刘自成在《把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2014)中指出,在我国面临的众多公平问题中,教育公平具有极为特殊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教育公平更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教育公平是一个理想目标,更是一个系统和长期的工程。推进教育公平,首先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该准确把握公共服务提供者、公平环境营造者、办学行为监管者的角色,履行好三大职责即经费投入、制度供给、评价评估,切实促进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
于浩在《不让幸福跌倒在起跑线上》(2014)中指出,“我国教育经费保障缺口待补足。一些农村的孩子‘幸福’还未起步,就已跌倒在起跑线上”。社会教育经费捉襟见肘在我国各地普遍存在。尤其是全国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导致资金缺口很大。在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时,一些地方政府以借贷方式筹集资金,在完成“普九”化债任务后又出现新的负债。
关于教育资源问题,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列为一项重要工作,在第13条中明确指出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这对农村中小学的布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005年初,教育部发布的《2004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2004年全年我国撤减小学3.17万所,初中973所,共计减少4万多所中小学校。部分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失当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及其消极影响已日益凸现。孙魏在《城乡教育资源统筹公正性探究》(2014)中指出,实现教育公正,使每个学生“得其应得”,获得适合其能力、取得最大限度的发展,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是首要条件。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受教育者应在义务教育中受到公正、平等的待遇,即通过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同一校的不同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实现每个受教育者发展权利、机会、资源的平等。
(二)学校:学科结构设置不合理,教师建设存在问题,稳定性差
范先佐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育难点问题的破解》(2013)中指出,从现实和政策评估的角度看,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其现状堪忧。其一是优秀教师大量流失和减少;其二是教师年龄老化现象严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严重老化是一种普遍现象,并且学段越低,学校越偏远,老化的程度越严重;其三是英、音、体、美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英音体美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一些农村中小学由于教师资源匮乏,远不能满足学校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华中师范大学成轶在《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分析与建议》(2008)中认为,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够合理;二是农村教师编制标准不够科学;三是农村教师培训机制不尽完善;四是农村地区教师地位还不高,尊师重教氛围还不浓。
(三)家庭:家长收入来源不稳定,上学成本加大等问题
龚继红,钟涨宝在《农村家庭收入对农村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2005)中,通过农村家庭经济收入对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得出,农村家庭智力投资虽然是一种经济活动并与经济密切相关,但在教育投资过程中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对直接投入产生明显影响,只有当家庭经济状况达到相当水平的家庭才会增加教育投资。
斯琴,郭帅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家庭教育成本的影响》(2013)中指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实施,导致大量原来就近设置的农村中小学被撤并,不少学生不得不到本村以外的学校就读。此过程中,除了学校周边村落的学生依然能够享受就近上学的便利外,大多数学生都必须到相对较远的地方走读上学或寄宿上学,因而就有了“上学远、上学难”等问题。也造成了农村中小学寄宿人数的大大增加。上学距离的增加和上学方式的改变导致许多农村学生家庭的个人直接教育成本相应增加。
二、农村教育问题研究的研究特征及展望
(一)各位研究者大都是从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入手,通过同城镇教育对比来发现农村教育的不足。以城镇教育为基础提出对农村教育的改进办法
比如从经费投入,教育公共资源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来说明问题。主要强调教育公平,资源优化配置等问题。由此而来的问题是,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不够全面,只是通过城乡对比来发现和解决问题,而忽视了从农村本身找问题,农村教育应因地制宜的找出解决办法。
(二)研究方法以抽样调查研究为主
抽取个别偏远农村为重点研究案例。地方区域研究较多,全国整体范围研究较少。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教育问题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环节。只有深入了解我国广大农村的教育现状才能真正了解农村教育的发展状况。
(三)研究角度主要从政府责任,学校建设和家庭经济条件等方面入手
研究因素不够丰富。多因素综合分析的实证方法研究较少。这和缺少大量的事实数据是分不开的。所以研究农村教育问题离不开大量的农村教育现状的综合数据,多角度的调查,才能通过实证分析做出多因素的综合和理性的判断。也许这些问题是以后研究农村教育问题的一个新的切入点。(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孙魏.城乡教育资源统筹公正性探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2] 魏巍.城镇化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挑战之我见[J].现代阅读,2013年第1期.
[3] 刘自成.把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J].人民教育,2014年1月.
[4] 成佚.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分析与建议[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范先佐,郭清杨,赵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学点的建设[J].教育研究.2011年第9期.
[6] 龚继红,钟涨宝.农村家庭收入对农村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J].统计观察.2005年9月.
[7] 常攀攀.改善偏远农村地区教育现状的对策[J].农业教育研究.201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