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对课改的基本理念理解有失偏颇,过于追求形式等因素的影响,在引导地理课堂教学中,经常会走入教育教学的误区,为课改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本文以地理课堂教学实例为基础,重点分析如下教育教学误区:片面强调教学活动的具体表现而忽视有效问题的提出与探究的教学内涵、片面强调教材内容的机械整合而忽视学生生活经验等资源的挖掘的课程观念,从而推进地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新课程观念的深化。
【关键词】反思;地理课改;教学误区
在新课程教学教育改革过程中,受课改理念的影响,地理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学习地理课的方式、态度、情感与兴趣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起色。但是由于对课改的基本理念理解有失偏颇,过于追求形式等因素的影响,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经常会走入教育教学的误区,为课改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各式各样公开课的开展,是否在真正意义上注重了教与学双方的动态研究?是否真正建立一种机制,改变一上公开课就“做秀”的惯性?是否真正消除在实践层面上的误区使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之中?从教学实践并结合所的几十节地理公开课来看,仍然存在不少地理教育教学的“误区”,仍然与新课改理念有摩擦与冲突,在此仅作肤浅总结和反思,与大家共同探讨。
误区一:片面强调教学活动的具体表现而忽视有效问题的提出与探究的教学内涵
案例1:在一节公开课《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高一)教学过程中在要学生分析比较意大利新工业区特点与高新技术工业的特点时学生不加思考就把答案报出来,根本不需要思考与分析,上课老师很快就把这一部分带过,学生一点思维含量都没有体现出来。在课后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认为一点点“感觉”都没有。没有什么收获。
反思: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在教学活动中,善于调动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使教师与学生成为互动的统一主体,这是教学活动的崇高境界。所以说,教师要了解学情,研究教材,找准时机,通过提出有效问题,营造充满诱惑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乐学”、“乐动”、乐于探究,从而达到和谐的师生互动。但在本例中师生频频“互动”,却无亮点,课堂上只见教师的激情飞扬,而无学生的热情和主动。事实上就在于教师所提问题并无思考性,难以吊起学生探究问题的“胃口”,学生也没有探究的气氛,那就没有办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活学生的学习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恢复就成为了摆设、空谈。因此成功的课堂教学必须以问题情境为支柱,让探究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要让学生怀着“疑难”进课堂,带着“问题”出教室,在思考与探究的氛围中度过每一天,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误区二:片面强调教材内容的机械整合而忽视学生生活经验等资源的挖掘的课程观念
案例2:在公开课《3.1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高一)上,老师这样导入:上周布置同学们对水资源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利用方法进行调查,同学们取得很多成果,,现在请各个组分别汇报各自的成果……老师对同学们的成果进行了整合与归纳,最终得出课本上的知识点,完成教学任务。本节课带有很强的课改探讨色彩,课件非常精美,师生互动自如,尤其是上台汇报的学生落落大方,老师在归纳知识点时板书规范与整洁,这些都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在我们所坐的位置附近,饮水机旁边到处都是水,而且饮水机的龙头还在滴水……学生对这一切都熟视无睹,最后还是一位老教师把龙头关好。课后,这位开课老师感叹到:这节课不好上,与生活联系太密切了啊,学生都懂了。
反思:著名教育家陶行先生曾提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学生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走进教室的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而是在日常生活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使学生学得有兴趣,而且有利启发学生思维,获得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提供内在动力。新课程强调教育要“回归生活”,要将教学内容纳入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以及学生与文化的关系中。地理学科本就植根于生活,回归生活是新课改中地理学科追求的目标,也应该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色。案例2中,水本是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节约用水更是生活中一件大事,离我们很近,却将它处理成“很遥远的故事”,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没关系”,怎么能够产生真正的教学互动和共振呢?因此,地理教师必须更新课程理念,挖掘丰富的生活课程资源,以此为纽带,用感性的、丰富的生活世界去满足学生在理智、情感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生动的、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共同建构知识,从而达到师生相互促动,教学相长。果若如此,我们还会感到有什么课不好上吗?
反思地理课程改革,研讨地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和感悟,是为了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不断推进地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新课程观念的深化。在地理教育教学中一定要深刻理解新课改的根本实质,领会新课改的内涵,并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灵活而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而不是拘泥于形式,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与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2]余文森,吴则平著.《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3]肖川主编.《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
(作者单位: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
【关键词】反思;地理课改;教学误区
在新课程教学教育改革过程中,受课改理念的影响,地理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学习地理课的方式、态度、情感与兴趣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起色。但是由于对课改的基本理念理解有失偏颇,过于追求形式等因素的影响,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经常会走入教育教学的误区,为课改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各式各样公开课的开展,是否在真正意义上注重了教与学双方的动态研究?是否真正建立一种机制,改变一上公开课就“做秀”的惯性?是否真正消除在实践层面上的误区使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之中?从教学实践并结合所的几十节地理公开课来看,仍然存在不少地理教育教学的“误区”,仍然与新课改理念有摩擦与冲突,在此仅作肤浅总结和反思,与大家共同探讨。
误区一:片面强调教学活动的具体表现而忽视有效问题的提出与探究的教学内涵
案例1:在一节公开课《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高一)教学过程中在要学生分析比较意大利新工业区特点与高新技术工业的特点时学生不加思考就把答案报出来,根本不需要思考与分析,上课老师很快就把这一部分带过,学生一点思维含量都没有体现出来。在课后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认为一点点“感觉”都没有。没有什么收获。
反思: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在教学活动中,善于调动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使教师与学生成为互动的统一主体,这是教学活动的崇高境界。所以说,教师要了解学情,研究教材,找准时机,通过提出有效问题,营造充满诱惑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乐学”、“乐动”、乐于探究,从而达到和谐的师生互动。但在本例中师生频频“互动”,却无亮点,课堂上只见教师的激情飞扬,而无学生的热情和主动。事实上就在于教师所提问题并无思考性,难以吊起学生探究问题的“胃口”,学生也没有探究的气氛,那就没有办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活学生的学习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恢复就成为了摆设、空谈。因此成功的课堂教学必须以问题情境为支柱,让探究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要让学生怀着“疑难”进课堂,带着“问题”出教室,在思考与探究的氛围中度过每一天,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误区二:片面强调教材内容的机械整合而忽视学生生活经验等资源的挖掘的课程观念
案例2:在公开课《3.1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高一)上,老师这样导入:上周布置同学们对水资源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利用方法进行调查,同学们取得很多成果,,现在请各个组分别汇报各自的成果……老师对同学们的成果进行了整合与归纳,最终得出课本上的知识点,完成教学任务。本节课带有很强的课改探讨色彩,课件非常精美,师生互动自如,尤其是上台汇报的学生落落大方,老师在归纳知识点时板书规范与整洁,这些都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在我们所坐的位置附近,饮水机旁边到处都是水,而且饮水机的龙头还在滴水……学生对这一切都熟视无睹,最后还是一位老教师把龙头关好。课后,这位开课老师感叹到:这节课不好上,与生活联系太密切了啊,学生都懂了。
反思:著名教育家陶行先生曾提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学生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走进教室的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而是在日常生活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使学生学得有兴趣,而且有利启发学生思维,获得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提供内在动力。新课程强调教育要“回归生活”,要将教学内容纳入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以及学生与文化的关系中。地理学科本就植根于生活,回归生活是新课改中地理学科追求的目标,也应该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色。案例2中,水本是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节约用水更是生活中一件大事,离我们很近,却将它处理成“很遥远的故事”,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没关系”,怎么能够产生真正的教学互动和共振呢?因此,地理教师必须更新课程理念,挖掘丰富的生活课程资源,以此为纽带,用感性的、丰富的生活世界去满足学生在理智、情感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生动的、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共同建构知识,从而达到师生相互促动,教学相长。果若如此,我们还会感到有什么课不好上吗?
反思地理课程改革,研讨地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和感悟,是为了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不断推进地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新课程观念的深化。在地理教育教学中一定要深刻理解新课改的根本实质,领会新课改的内涵,并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灵活而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而不是拘泥于形式,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与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2]余文森,吴则平著.《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3]肖川主编.《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
(作者单位: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