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炎)的病原学、发病机理、病理解剖、诊断技术、流行学和预防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治疗方面虽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尚无重大突破。干扰素、阿糖腺苷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清除虽有一些苗头,但离真正解决问题还有很大距离。一些免疫调节药物,如HBsAg特异性iRNA、胸腺素(肽)转移因子、左旋咪唑、聚肌苷酸聚胞苷酸(PolyI∶C)、辅酶Q10等均曾试用于临床,但其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炎)的病原学、发病机理、病理解剖、诊断技术、流行学和预防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治疗方面虽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尚无重大突破。干扰素、阿糖腺苷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清除虽有一些苗头,但离真正解决问题还有很大距离。一些免疫调节药物,如HBsAg特异性iRNA、胸腺素(肽)转移因子、左旋咪唑、聚肌苷酸聚胞苷酸(PolyI∶C)、辅酶Q10等均曾试用于临床,但其疗效均难肯定。各种中医、中草药疗法虽经广泛应用,而且某些中草药及其有效成分在降低SGPT方面也有显著作用,但对彻底治愈病人则还没有把握。因此加强对肝炎的治疗,特别是慢性肝炎(简称慢肝)治疗的研究非常必要。
其他文献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简称PNH)是一种克隆性干细胞疾病,其临床表现为血管内溶血。对本病的发病机理尚未获一致结论。晚近,有人提出了茶水诱致类PNH红细胞的线索。本文报道茶水诱发类PNH红细胞的结果。
本文以普通心电图记录的Q波数和ST段抬高幅度以及SGOT值为指标对170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做了分析。结果显示其同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和住院病死率均呈正相关。提示在冠心病监护病房可用以估价病人的病情及预后。
王某,男,31岁,农民。因畏寒发热在大队医疗站服氯喹(共8片)后证状消失。2天后感全身肌痛,尤以腓肠肌明显,在服独活寄生汤后小便呈酱油色,并渐感四肢麻木和活动障碍,来本院以“肾性高血压”收住院。既往无有关病史。家族中曾有类似病员2例。入院检查:体温36.6℃,血压160/130,脉搏104次,呼吸26次。神志清,无紫绀及贫血貌,无黄染及出血点,淋巴结不大。腹平、软,肝脾不大。肾区无叩痛。四肢肌肉广
1980年2月至1982年3月对收住院的重症病毒性肝炎肝性脑病患者进行了106例次的血氨测定。重症肝炎的诊断和分型按1978年杭州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所制订的标准。其中急性重症型检测25例共32例次,亚急性重症型检测28例共36例次,慢性重症型18例共26例次,肝炎后肝硬化10例共12例次。肝性脑病按休洛克编著的《肝胆系统疾病》的肝性脑病标准分为Ⅰ~Ⅴ度。血氨的测定用血滤液直接测定法,正常值为50~
因子Ⅷ是血液中一种重要的球蛋白,在凝血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生化、免疫学的进展,以及血液分离技术的提高,人们逐步完善了对因子Ⅷ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和分子结构等的认识,并改善了对有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对因子Ⅷ作一概述。
本文对146例急性黄疸型肝炎作了血清学诊断分型,并在此基础上比较甲、乙和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的临床特征。认为NANB早期的临床特征和甲型肝炎(简称甲肝)相似;而从一年左右复发情况来看,它又与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相似。
近年来,免疫学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重大成果之一就是对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这不仅促进了基础免疫学的发展,也推动了免疫学的临床应用。初步结果表明,细胞与细胞、细胞与体液、遗传与免疫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正是这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调节机制,保证了机体相对稳定的免疫状态。此种调节平衡一旦破坏,必然给机体带来种种不良后果甚至发生疾病。目前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
患者魏××,女,21岁,未婚,河南郏县人,祖居河南。于1978年4月4日因无力,左上腹包块入院。患者12年前开始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偶有低热,8年前发现左上腹部包块并逐渐增大。
寄生虫病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主要流行在农村,其感染率与发病率均较高。近年来,有关寄生虫病的化学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现主要结合我国常见的原虫病和蠕虫病的新药治疗,从药理、疗效、剂量、疗程与副作用等方面,作一简要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