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大多数语文教师都很注重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学生畏难情绪不低,抄袭之作不少,说假话、空话的作文更是比比皆是。为什么小学生的作文,那么多的“胡编乱造”?他们真实的生活和真正的情感去哪里了?如何让小学生在作文中写出埋没在他心中已久的真我呢?这是一个萦绕在不少语文教师心头的问题。
一、习作定位宜“习”宜“练”不宜“创”——明确写作性质
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一种侧重书面的表达、沟通能力的训练,是练笔,是习作,而不是专业作家的创作。对于习作,标准不宜太高。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真实地表达、个性地言说。基于这一定位,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首先要努力打破作文的“神秘感”,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用笔写你想说的话”,让学生觉得“写作文不是那么难”。动辄要求“中心明确”“思想健康”“段落结构合理”“语句通顺”“用词准确”“最好是能够做到首尾呼应”“用上较多的好词佳句”“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可能听得云里雾里,心里发怵,怎么能顺畅地写出自己的真话、实话、心里话呢?
在教学中,笔者更多的是和学生强调两点——“你想说什么?”“别人能看得懂吗?”鼓励学生以写日记的形式写自己觉得好玩、有意思的但必须是真实的事,不逼学生去苦心寻找“有意义的事情”;通过引导学生像照相一样把每天自己感兴趣的、印象深刻的点滴记录下来,在日记(作文)中表现真我,教师再在点评或其他教学中适当辅以词句用法、语法规则的指引,慢慢地,学生的写作兴趣、水平就会有所提高,就不会再无病呻吟,不再大话、假话、废话连篇,埋没在内心已久的真我亦将渐渐展露。笔者班上有个学生原本一遇到写作就咬笔头,磨磨蹭蹭许久才憋出一两句话。经过一段时间写日记后,他慢慢地发现写作文“真的不难”。例如他写了一篇《开心极了和糟糕极了》,文中写道:昨天妈妈打电话说:“豪豪,明天我带你去玩。”我一听,开心得不得了,连忙说:“好啊。”第二天,我急急忙忙把作业做完,期待着妈妈来接我。我总觉得时间好慢呀。突然,门铃响了,我如同风似的飞快地跑去开门……回家后,爷爷生气地说:“作业错一堆,全部重做。今天不要看电视了。”我一听,感觉自己的心从山顶瞬间跌到山底,心里难受极了。或许以所谓优秀作文的标准衡量,这些言辞表达上没什么张力。然而,这是一位小学生的“习作”,他用自己的笔,真实地写出了自己的希望与失望,从这个角度看,已经实现了“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值得一提的是,教学中教师应适度减少命题练习,尽量弱化专门性的技巧训练,尽量不强求学生在一节课40分钟内写出漂亮的文章。因为定死的题目、限定的时间,学生基本上来不及发现、来不及思考,除了用机械拼凑的词句、“胡编乱造”的情节、虚情假意的“情感”来应付之外,还能做什么呢?
二、题材寻找宜“放”宜“导”不宜“框”——扩大观察视角
现在的作文教学,都在强调源自生活,重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写作题材。然而,如何引导、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睁大”自己的眼睛、“伸长”自己的耳朵,从生活中发现新事物、获得新感受却还是一个难题。不少教师习惯利用范文、例子引导学生寻找类似题材。这当然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然而,在这一引导过程中,教师必须特别注意引导方向与力度的把握,在“导”上要注意尽量发散学生的思维,避免无意设限。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小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唯“师”唯“书”——教师课堂上说的话,往往被当作“金科玉律”。在作文指导上更是如此。如果教师经常性地用单一的范例开路,意欲引导实则变为指令,无形中反而给学生设下了各种规矩、条件,导致启而不发,束缚学生。
记得在一次习作课上,笔者让学生写《 ,我想对你说》。学生都在嘀咕:“该写谁好呢?”笔者说:“天天和爸妈在一起,你们就没有什么话想和爸妈说的吗?”他们抱怨天天和爸妈在一起,实在不想说什么。笔者又顺势给出一些提醒:“你们的爸爸妈妈多爱你呀!你们生病时候是谁照顾你们的?你们有向父母表达过爱意吗?”结果,有一半的学生写自己生病了,半夜里妈妈是怎么照顾“我”的,怎么送“我”去医院的,“我”都发现了妈妈两鬓的银丝。千人一面的文章实是让人哭笑不得又隐隐担心。但这又是谁的过错?教师在课堂上的原本“好意”的导向性指引,貌似启发,实则是给学生画了框框,限定了学生的写作方向、思路、内容。对此,教师自己应该警醒!课后笔者进行了反思,深深觉得写作指导在题材寻找上宜“放”不宜“框”。
试想,教师如果是这样引导的:“《 ,我想对你说》这篇作文很好写哦。大家想想看,家里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中你最想和谁说些什么呢?在班上,有没有哪位同学你想和他说些心里话呢?路上,你看到警察叔叔在指挥交通,你想和他说些什么吗?同样,上学路上坐公交车,你想和司机说些什么吗?公交车上有没有哪位乘客的行为让你印象很深,想和他说些什么呢?甚至,动物园里的动物,你想和它说些什么呢?诸如此类,只要是你看到的,你想说的,都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写出来。”通过类似的发散式引导,给学生多项选择、自主选择的权利与空间,学生就会真正觉得这个题目可写的内容很多、想写的内容不少。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差异,指导他们从中选择最恰当的、最能表现真我的内容来写,学生就容易在作文中写出真我。
三、评价反馈宜“真”宜“正”不宜“虚”——呵护写作热情
不少教师非常注重写作前的启发、指导,甚至是段落、词句用法的练习、指引,然而对学生最终提交上来的作品,却重视不够,作文点评课往往沦为少数人的优秀作文“秀”,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得到的评价可能仅仅是“75分”或“优秀(良好)”等寥寥数语和红圈圈出的错别字。其实无论是好生,还是差生,学生作为一个个体,实际上他是非常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的。体现在写作上,学生完成了一篇文章,自然希望知道别人(包括老师、同学)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尤其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毫无疑问,正面的评价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写作兴趣,反之则有可能挫伤其积极性。试想,一个学生的作文,长期得不到来自第三方的关注与肯定,特别当他通过笔尖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却又无法得到他人的反馈,他的写作热情焉能长期保持高涨?又怎能指望他在作文中写出真实的自己呢? 因此,笔者呼吁,教师在教学中,战略上要将学生作文定位为“习作”(减少作文“高大上”的神秘感),但在战术上特别是在评价上应当用心研读学生的作文,要将其当作学生心灵的呼唤、情感的宣泄加以看待,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得到应有的回应,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甚至包括同学、家长)对他作品的关注与信任;同时要多从正面角度肯定学生作品中的亮点,不要吝啬表扬,让学生多体验、享受写作的快乐。唯如此,才能真正呵护学生表达自我的热情,呵护学生写作的热情。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受知识与能力的制约,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或许语法不够严谨,或许逻辑不够严密,或许观点不一定正确,或许辞藻不够华丽,然而,教师一定要记住的是,为人师者切不可以成人的视角,以所谓的“标准”去评价学生的习作,而应怀着一颗童心,以宽容的眼光从学生“习作”的要求出发,尽可能地挖掘其中的闪光点。评价标准宜松不宜严,更不宜让学生的习作统统向所谓的“优秀作文”看齐;评价宜从学生的写作立意等出发,不宜过度纠结语法、字句;同样,亦不宜过度纠缠学生的说法对不对,只要他写的是真心话,教师首先必须就这一点为其点赞。对于简陋的真话乃至错误的真话,亦不宜仅因其简、谬而粗暴地加以否定,当先肯定其实,否则,学生下次写作文时又要揣摸“师”意,诸如“语句写得漂亮不漂亮”“我会不会说错什么老师不高兴呀”,长此以往,学生如何能在作文中写出真我?
笔者在教学班级采用了“班级日记”的形式,即课前五分钟让学生上台与同学分享自己心中的班级大事记,唯一的要求是写真实的事情,写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长短不限。因为写的是班上的人和事,写的人题材易得、听的人兴趣盎然,课后学生还会就他们感兴趣的班级日记讨论个不停。每天的班级日记展示成了他们最盼望的时刻,因为他们的日记里有真我,都是有感而发的真情演绎。通过这一平台,既让每个学生的作文拥有了全班同学这一固定读者群,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就感与自豪感,同时教师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探讨交流,都可能进一步激发写作兴趣、提升写作技巧。
真我,是学生拥有的珍宝;作文则是观察生活、表达真我的有效载体。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明确小学写作教学的定位,善于运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同时慷慨地给学生的习作以真诚的回应,让学生在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真切地体验到他人的关注与成功的愉悦之情,从而激发写作激情,让作文回归真我。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实验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辛铭)
一、习作定位宜“习”宜“练”不宜“创”——明确写作性质
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一种侧重书面的表达、沟通能力的训练,是练笔,是习作,而不是专业作家的创作。对于习作,标准不宜太高。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真实地表达、个性地言说。基于这一定位,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首先要努力打破作文的“神秘感”,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用笔写你想说的话”,让学生觉得“写作文不是那么难”。动辄要求“中心明确”“思想健康”“段落结构合理”“语句通顺”“用词准确”“最好是能够做到首尾呼应”“用上较多的好词佳句”“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可能听得云里雾里,心里发怵,怎么能顺畅地写出自己的真话、实话、心里话呢?
在教学中,笔者更多的是和学生强调两点——“你想说什么?”“别人能看得懂吗?”鼓励学生以写日记的形式写自己觉得好玩、有意思的但必须是真实的事,不逼学生去苦心寻找“有意义的事情”;通过引导学生像照相一样把每天自己感兴趣的、印象深刻的点滴记录下来,在日记(作文)中表现真我,教师再在点评或其他教学中适当辅以词句用法、语法规则的指引,慢慢地,学生的写作兴趣、水平就会有所提高,就不会再无病呻吟,不再大话、假话、废话连篇,埋没在内心已久的真我亦将渐渐展露。笔者班上有个学生原本一遇到写作就咬笔头,磨磨蹭蹭许久才憋出一两句话。经过一段时间写日记后,他慢慢地发现写作文“真的不难”。例如他写了一篇《开心极了和糟糕极了》,文中写道:昨天妈妈打电话说:“豪豪,明天我带你去玩。”我一听,开心得不得了,连忙说:“好啊。”第二天,我急急忙忙把作业做完,期待着妈妈来接我。我总觉得时间好慢呀。突然,门铃响了,我如同风似的飞快地跑去开门……回家后,爷爷生气地说:“作业错一堆,全部重做。今天不要看电视了。”我一听,感觉自己的心从山顶瞬间跌到山底,心里难受极了。或许以所谓优秀作文的标准衡量,这些言辞表达上没什么张力。然而,这是一位小学生的“习作”,他用自己的笔,真实地写出了自己的希望与失望,从这个角度看,已经实现了“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值得一提的是,教学中教师应适度减少命题练习,尽量弱化专门性的技巧训练,尽量不强求学生在一节课40分钟内写出漂亮的文章。因为定死的题目、限定的时间,学生基本上来不及发现、来不及思考,除了用机械拼凑的词句、“胡编乱造”的情节、虚情假意的“情感”来应付之外,还能做什么呢?
二、题材寻找宜“放”宜“导”不宜“框”——扩大观察视角
现在的作文教学,都在强调源自生活,重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写作题材。然而,如何引导、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睁大”自己的眼睛、“伸长”自己的耳朵,从生活中发现新事物、获得新感受却还是一个难题。不少教师习惯利用范文、例子引导学生寻找类似题材。这当然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然而,在这一引导过程中,教师必须特别注意引导方向与力度的把握,在“导”上要注意尽量发散学生的思维,避免无意设限。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小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唯“师”唯“书”——教师课堂上说的话,往往被当作“金科玉律”。在作文指导上更是如此。如果教师经常性地用单一的范例开路,意欲引导实则变为指令,无形中反而给学生设下了各种规矩、条件,导致启而不发,束缚学生。
记得在一次习作课上,笔者让学生写《 ,我想对你说》。学生都在嘀咕:“该写谁好呢?”笔者说:“天天和爸妈在一起,你们就没有什么话想和爸妈说的吗?”他们抱怨天天和爸妈在一起,实在不想说什么。笔者又顺势给出一些提醒:“你们的爸爸妈妈多爱你呀!你们生病时候是谁照顾你们的?你们有向父母表达过爱意吗?”结果,有一半的学生写自己生病了,半夜里妈妈是怎么照顾“我”的,怎么送“我”去医院的,“我”都发现了妈妈两鬓的银丝。千人一面的文章实是让人哭笑不得又隐隐担心。但这又是谁的过错?教师在课堂上的原本“好意”的导向性指引,貌似启发,实则是给学生画了框框,限定了学生的写作方向、思路、内容。对此,教师自己应该警醒!课后笔者进行了反思,深深觉得写作指导在题材寻找上宜“放”不宜“框”。
试想,教师如果是这样引导的:“《 ,我想对你说》这篇作文很好写哦。大家想想看,家里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中你最想和谁说些什么呢?在班上,有没有哪位同学你想和他说些心里话呢?路上,你看到警察叔叔在指挥交通,你想和他说些什么吗?同样,上学路上坐公交车,你想和司机说些什么吗?公交车上有没有哪位乘客的行为让你印象很深,想和他说些什么呢?甚至,动物园里的动物,你想和它说些什么呢?诸如此类,只要是你看到的,你想说的,都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写出来。”通过类似的发散式引导,给学生多项选择、自主选择的权利与空间,学生就会真正觉得这个题目可写的内容很多、想写的内容不少。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差异,指导他们从中选择最恰当的、最能表现真我的内容来写,学生就容易在作文中写出真我。
三、评价反馈宜“真”宜“正”不宜“虚”——呵护写作热情
不少教师非常注重写作前的启发、指导,甚至是段落、词句用法的练习、指引,然而对学生最终提交上来的作品,却重视不够,作文点评课往往沦为少数人的优秀作文“秀”,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得到的评价可能仅仅是“75分”或“优秀(良好)”等寥寥数语和红圈圈出的错别字。其实无论是好生,还是差生,学生作为一个个体,实际上他是非常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的。体现在写作上,学生完成了一篇文章,自然希望知道别人(包括老师、同学)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尤其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毫无疑问,正面的评价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写作兴趣,反之则有可能挫伤其积极性。试想,一个学生的作文,长期得不到来自第三方的关注与肯定,特别当他通过笔尖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却又无法得到他人的反馈,他的写作热情焉能长期保持高涨?又怎能指望他在作文中写出真实的自己呢? 因此,笔者呼吁,教师在教学中,战略上要将学生作文定位为“习作”(减少作文“高大上”的神秘感),但在战术上特别是在评价上应当用心研读学生的作文,要将其当作学生心灵的呼唤、情感的宣泄加以看待,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得到应有的回应,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甚至包括同学、家长)对他作品的关注与信任;同时要多从正面角度肯定学生作品中的亮点,不要吝啬表扬,让学生多体验、享受写作的快乐。唯如此,才能真正呵护学生表达自我的热情,呵护学生写作的热情。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受知识与能力的制约,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或许语法不够严谨,或许逻辑不够严密,或许观点不一定正确,或许辞藻不够华丽,然而,教师一定要记住的是,为人师者切不可以成人的视角,以所谓的“标准”去评价学生的习作,而应怀着一颗童心,以宽容的眼光从学生“习作”的要求出发,尽可能地挖掘其中的闪光点。评价标准宜松不宜严,更不宜让学生的习作统统向所谓的“优秀作文”看齐;评价宜从学生的写作立意等出发,不宜过度纠结语法、字句;同样,亦不宜过度纠缠学生的说法对不对,只要他写的是真心话,教师首先必须就这一点为其点赞。对于简陋的真话乃至错误的真话,亦不宜仅因其简、谬而粗暴地加以否定,当先肯定其实,否则,学生下次写作文时又要揣摸“师”意,诸如“语句写得漂亮不漂亮”“我会不会说错什么老师不高兴呀”,长此以往,学生如何能在作文中写出真我?
笔者在教学班级采用了“班级日记”的形式,即课前五分钟让学生上台与同学分享自己心中的班级大事记,唯一的要求是写真实的事情,写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长短不限。因为写的是班上的人和事,写的人题材易得、听的人兴趣盎然,课后学生还会就他们感兴趣的班级日记讨论个不停。每天的班级日记展示成了他们最盼望的时刻,因为他们的日记里有真我,都是有感而发的真情演绎。通过这一平台,既让每个学生的作文拥有了全班同学这一固定读者群,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就感与自豪感,同时教师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探讨交流,都可能进一步激发写作兴趣、提升写作技巧。
真我,是学生拥有的珍宝;作文则是观察生活、表达真我的有效载体。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明确小学写作教学的定位,善于运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同时慷慨地给学生的习作以真诚的回应,让学生在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真切地体验到他人的关注与成功的愉悦之情,从而激发写作激情,让作文回归真我。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实验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辛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