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黎最有人气的地方,是号称世界最大的跳蚤市场——圣多安旧货市场(Les Puces de Paris Saint Ouen)。这里的确名不虚传,并不仅仅因为占地面积大,还因为那些呈现在你眼前、涵盖着多种民族传统文化的古董以及那些五花八门、稀奇古怪的东西。
1欧元在别的地方可能没有用,在这里却能买到一件你喜欢的小玩艺。1万欧元挺多,在这里也许你只能买到一件旧家具。漫天要价,就地还价,真真假假,不可能人人都是鉴赏家,也不可能件件都是赝品。有一些东西,谁都得承认它们的价值。
有的人专程从遥远的美国、加拿大跑到这里,为的是拥有一件路易十四、十五时期的桌子、椅子或者柜子。几万、十几万贵吗?不贵。那巧夺天工的工艺,令人爱不释手。如今都是现代化的流水作业,再精致也是电脑设计,也是机器造的。过去是机器比人值钱,如今是人工值钱。何况从那古旧的家具中,还能看到那个时代的影子,重温历史岁月。有钱难买愿意,谁让你喜欢呢。就是看看,也能饱眼福。我就属于那些不管是夏日的酷暑,还是凛冽的寒冬,都挡不住去饱眼福的成千上万人中的一分子。
跳蚤市场位于巴黎北部的18区,也是巴黎人常常谈虎变色的阿拉伯裔人聚居的地方,简称阿拉伯区。19世纪中叶,第二帝国为了改建巴黎,当时负责改建工程的塞纳省省长欧斯曼,在巴黎西部为金融和工业界巨子建立了贵族区,那些手工业者和贫民便被赶到远离市中心的东部和北部郊区。起初,人们被生活所逼,拿出一些旧货进行交易,后来规模渐渐扩大……谁想到一百多年后,这里竟成为驰名世界的超级大旧货市场。百年河东,百年河西,真是此一时彼一时。旧货市场为这一市区带来了繁荣,也为国家增加了税收,皆大欢喜!
旧货(aux puces)和跳蚤是同义词,故旧货市场又称为跳蚤市场。此名源于早年有些人把旧的床垫扔在大街上,旧床垫里难免寄居一些跳蚤之类的小动物,“旧货”和“跳蚤”才联系在一起。恰恰是这个可能有“跳蚤”的旧货市场,以它多姿多彩的文化内涵,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每到星期一、六、日(每周开店三天),成千上万的游客便涌向这里。市场的每个角落人头攒动,挤来挤去,充满了人气。尽管法国人的语言思维形象强,但也挡不住淘金的人们,钱就值在“古”字上。
从现实的角度看,这里的确是个混杂的地方。为了写这篇文章,我专程去跳蚤市场拍了几张照片,想让读者更形象地认识它。连我这个久经沙场的人也差点被那位黑哥们儿抢走胶卷(这里一般不让拍照)。幸好演戏是我的本行,加上我反应快。我冷冷地说:“我是警察,要看证件吗?”他连连摇手“不,不!”你闹,我玩,即或吃点亏,也千万别生气、别当真。记住,你是来玩的,区区小事,只会增长见识,多几个旅游见闻。日后讲给朋友听,逗逗乐。
从4号线地铁的终点站(Porte de Clignancourt)出来,迎面而来的是在五颜六色的尼龙布遮阳篷下一字排开的小摊、皮货店和服装店。阿拉伯人站在自己的店铺前大声吆喝,见到中国人,便用中文说你好!如果你停下脚步,他立即热情万分,不由分说地拉你进去。眨眼的功夫,你面前就堆了一大堆衣服让你试,还边说边比划地推销东西。然后就开始侃价,说得天花乱坠。初来乍倒的外国人,会糊里糊涂就上了他的当。有时当你伸手拿钱包时,才发现早己不翼而飞,连什么时候丢的都不知道。找谁?谁会承认?所以每当有人想去逛跳蚤市场时,总会被人提醒小心钱包。小心,并不等于不去。这里的气氛,与香榭丽舍大街和歌剧院大街相比,俨然是两种世界。所有代表法国现代面貌的高级消费品,都精巧地陈列在那寸土寸金的店铺里,店门口膀大腰圆的门卫,用警惕的眼神进行扫描。尽管如此,小偷们照样神出鬼没,且成功率极高。这种事一点也不新鲜,在哪个国家都有。我有位朋友到意大利的威尼斯去办事,在银行里正和一位熟人谈话,瞬间的功夫身边的公文包没了。他急得赶快报告警察,警察听后捂着嘴,直想乐。失主很生气:“我丢了东西,有什么可乐的?”警察立即严肃地说:“对不起,刚才我喉咙有点痒。”
人们更钟情在跳蚤市场自由自在地闲逛,穿着也随便。在逛跳蚤市场,穿牛仔裤、运动鞋才入流,绅士派头一点不吃香,更没有消费上的精神负担。2欧元可以买一本书,长知识;2欧元左右可以买到一个精美的60年代的钥匙链,有趣;5欧元可以买一条仿C D花色的头巾,挺美。
顺着熙熙攘攘的大街往前走,进入圣多安旧货市场中心之前,要经过一座高架桥的桥洞,这是通向圣多安的咽喉要道,桥洞里游逛着很多阿拉伯裔和非裔,他们人兜售衬衣、毛衣、T恤、金项链、手表……眼睛东张西望,喊着、拉着、悄声在你耳边说价格……此时,你最好加快脚步,边走边摇头“NO!”。醉翁之意不在“售”,这是明摆着的。它常使我联想起“留下买路钱”的绿林好汉,其实他们不怕有拳脚功夫的大胆王,只怕警察。远处只要一有警察的影子,几秒钟便跑得无影无踪。警察一走,又到原处。“你来我走,你走我回”地玩捉迷藏的游戏。当然也有不好玩的时候,一旦被警察抓住,没准儿查出个没身份证的黑户,那就惨了。
至于游客嘛,见惯不惊,毫无反应,除非侵犯了他的利益。经过这段咽喉要道之后,便是另一番天地。一条条由简易的商店建筑群间隔成的放射型街道就呈现在你眼前。大街套小巷,小巷深处还有小巷,拐弯抹角,好像掉进八卦阵,一会儿就转糊涂了,分不清东西南北。小巷深处没准儿藏有稀世之物,专等着有心之人呢!大街也好,小巷也罢,两旁坐落有序的古董商店,每一间店的布置和基调,都充分展示出主人的艺术品味和爱好。宽敞落地的铝合金门窗,柔和的灯光勾勒出室内物品的轮廓,让你不得不放慢脚步,让你瞪直了双眼,尽情欣赏、品味、感叹!感叹那些令人吃惊,令人眼花缭乱的美。
那些凝聚着丰富想象力的古董,令人遐想万千。初看时,不过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当感叹移情为倾述、对话、交流时,这所有的一切都成为有生命的对象,好像回到时光隧道的另一端。似乎又看见工人们用巧手正在制造生活艺术用品;看见一家人站在大箱子似的照相机前微笑着,咔嚓!一股白烟,留下珍贵的历史纪念;从拿破仑的军帽上,似乎又看到他骑在战马上挥手,看到他身后一片战火硝烟。
此时,眼前的一切早已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当真实的情感与其交融在一起时,就发生了质的变化。几百年对我们来说是遥远的,这些展示在我们面前的真实物品,却缩短了我们之间的时光距离。要想真正了解这座超世界级的跳蚤市场的全貌,至少要用一星期的时间。我来过无数次了,至今也没看完。因为这些店铺和内容时时在变化,也在跟着感觉走。
我的脚步停留在那台有120年历史的照相机和电话机前,仔细端详,简直就是一个百年音像实物的缩影。我面前这些小古董,虽然己历经了一二百年,却没有留下岁月的痕迹,保存得那么完好,着实今人佩服。老板是位普通的法国太太,她分别介绍了这些唱机、电话机、照相机、打字机的历史,热情地任我拍照。在交谈中我了解到,这里的许多东西是从上一辈就开始收藏了,他们最初只是出于个人的趣味、喜爱而收集这些古董,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才想到开一家店铺。如果没有这些可敬的收藏家,能有这座世界头号跳蚤市场吗?
我还认识一位76岁、名叫德马雷的法国人,他的专爱是机动玩具火车。从40岁开始,他就收集,目前已收集了一千三百多辆精品。这些玩具火车来自30多个国家,代表着不同的时代,最老的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他在自己的阁楼上为火车开辟了一个展厅,铺有蜿蜒的铁轨。他则像老顽童一样整天陶醉在阁楼里。望着他那些挂着、摆放着或飞驰的小火车,吹着小号为它们伴奏,多么逍遥,又多么自得其乐。后来他又突发奇想,走出宁静的阁楼,进入闹市,租了一间店铺,并不是为了赢利,而是得意于自己的举动。他喜欢看见那些惊奇的笑容,喜欢听到人们的赞叹,更喜欢讲自己收藏的辛苦和乐趣。一问价格,他的话锋立即收起,吞吞吐吐,哪一辆也舍不得卖。
在圣多安市场,还有几家中国古董店,内容有很大的差异。有一间是位法国人开的,货源来自中国。他告诉我他非常崇拜中国文化:“现在,许多欧洲人越来越喜欢中国古董。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要想真正学懂,太难了。不过,我愿意学习。”这是我们沟通的开始,交谈虽简短,却使我们之间建立了友谊。以后,每次去跳蚤市场,我都会去看他,当然少不了聊上一段中国历史。
我的另一位朋友在圣多安主街的《ANTICA》占有一席之地,开设了三间中国古董店,有家具、彩陶和瓷器。我特别喜欢那些造型生动的舞俑,姿态优美,服饰明快,百看不厌。我的朋友原为演员,后来下海经商,难怪在艺术品味上高人一筹。商店布置得典雅,有层次。在商人面前,她是艺术家,在艺术家面前,她是商人,两种既关联又不相联的因素,使她不断发展。在国内,她有亲戚专门组织货源运输到巴黎,生意越做越红火,由一间变成三间。
十年前刚开店时,好艰难呀!光是搬家具,就累得够呛,何况还有那难以逾越的语言障碍。开店的第一天,我去帮忙。能卖出东西去吗?没想到开张大吉——来了位买地毯的法国绅士,开口就要三块。虽然我们法语不好,蹦单词还是没问题的,最终成交了。她觉得卖得太便宜了,我则认为图个喜气。那位先生要我们把地毯送到家里,我俩嘴上答应,心里却发毛,心想送到他家,谁知道他是什么人?幸好意大利邻居自告奋勇帮我们一起送去,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地。也许正是因为这点艺术气质和那股顽强的拼劲,才有人愿意帮助她。
《ANTICA》是由一个11间店铺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单元,有意大利人、犹太人、法国人、中国人,商品各有特色,摆设各有品味。意大利色彩浓烈,中国色彩典雅、古朴,法国色彩高贵、富丽。人人都说同行是冤家,在这里我没看到冤家,感受到的是友情。这种友情的气氛,主要由那对在这里开店二十多年的,热情的意大利夫妇调节。他们人熟地熟,关系也多,主要经营古油画和古家具,一言一行都有举足轻重的份量。如果他要想排挤谁,给谁上点眼药,也是小菜一碟。人们之间从了解、理解到友情,要经过多年的磨合。
由于是多民族聚合,语种比较多,英语、法语、意大利语、汉语……互相取长补短,配合默契,更增进了感情。如果来了顾客,谁要临时不在,其他人会主动接待顾客,帮助介绍商品。我去过几次,沾了中国店女主人的光,每次他们都会过来问:“要不要喝点什么?”态度十分诚恳。意大利人的热情,在世界排行榜上名列前三名。不喝还不行,“谢谢!一杯热巧克力。”一杯热气腾腾的巧克力马上放在面前,喝一口浑身暖暖的。能有这么一个充满人气的工作环境,我为我的朋友庆幸。和气生财,午餐时他们常轮流请客,遇有节日,便合伙聚餐。这种融洽的商业关系,在别的地方恐怕难看到。
意大利人讲究实际,他们的处事原则是有钱大家赚,是自己的生意,谁也抢不走。顾客想买中国彩陶,非要拉来买自己的意大利油画,这不是瞎扯吗?别人的墙脚没挖成,自己的墙倒先倒了。他们有商业头脑,也有商业道德,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介绍了自己。可惜在商海和人际关系中,懂这个理儿的人并不多。新近又来了位精明的英国人,他把运输办公室设在这里,方便了大家,人气也更旺。这种多元化组合,正是这座超级大旧货市场的缩影。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时代在变动的和飞速发展,智慧和文明的资源无处不在,正等待人们去发现。它会因人们的发现,而熠熠生辉。
四处逛逛,看看,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让自己的思维更丰富多彩;看看,想想,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一叶知秋,每一个领域,都是社会的缩影,都蕴涵着丰富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