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给教师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再加上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传统课堂已经不再适合职业院校的学生,这就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了机遇。对此如何将“翻转课堂”教学理念有效应用于机械制图课程中,笔者进行了一次尝试。
关键词:翻转课堂 自主学习 机械制图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学习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实现先学后教,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教学方式,颠覆了传统教学结构、教学方式及教学模式。同时,教师由指挥者变成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可以用于更专注于解决问题,或者锻炼对新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教师通过网络上传学习资料,学生在课下完成知识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场所,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结果。翻转课堂教学理念是对传统教学课堂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由此将引发教师角色、学生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以下,就是“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在机械制图课程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一节中的成功尝试。
一、设计背景
本次课程的讲授对象是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大多数是十五、十六岁的初中毕业生。他们相对缺乏空间想象能力,所以机械制图课程作为学生最早接触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大多数在课下比较活跃,而且智能手机的持有率已经达到100%,学生对手机上的内容比较感兴趣。毫无疑问,手机已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联系的非常紧密。但由于技术、资源、观念、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多的中职学校对学生的手机采用的是“堵”和“禁”的方式,如:禁止学生把手机带入学校;禁止学生把手机带入教室;在教室设置手机袋,要求学生课前必须把手机放入手机袋等等手段严格控制学生手机的使用。这些手段能有效控制学生手中的手机,却不能控制学生“心中的手机”,学生反而在课堂上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更有甚者可能在课上瞌睡,造成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使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次课堂借鉴“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手机为载体活跃课堂气氛,实时汇总教学数据结果,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设计理念
本次课程的设计理念就是变对学生手机的“堵”“禁”为“疏”“导”,引导学生利用手机进行学习,把手机变为学习工具、學习效果检验工具和教学数据采集工具,利用手机的普遍性、便捷性,数据反馈的真实性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性,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本次课程在设计中采用手机签到方式,教师可以迅速掌握上课学生人数、名单,自动生成出勤记录,快速掌握学生出勤情况。教师可以在软件上导出出勤情况统计表,便于系统掌握整个学期的学生出勤情况。教师利用手机平台在课前发布自学任务书、教学微课、教学课件和对知识点理解情况的问卷调查,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可以随时学习并完成任务。教师在手机平台管理端能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微课的理解程度等。这些数据的汇总结果就是教师掌握的第一手学生资料,从而可以明确本次课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手机答题方式快速实现课堂小测,真实有效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出每位学生的成绩,并自动生成学生成绩柱状分布图,实现教师授课的针对性。课前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及学生平时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分组,可以实现小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成绩记录更是方便教师掌握每次课学生的平时成绩,评选出“学习之星”“最佳小组”。这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
三、教师布置任务
教师登录手机学习平台,上传本次课程的教学课件、教学微课视频、教学任务书(表)、自学检测题目及自学调查问卷。
表 自学任务书
课题 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
自学任务:
1.首先认真观看教学课件及微课视频,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2.根据自学情况,自制三投影面体系,并在三投影面体上绘制出长方体的三视图,体会三投影面体系的展开过程及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长方体尺寸:长80mm,高20mm,宽40mm)
3.完成手机平台自学检测题
学生登陆课程手机平台,查看本节主要内容。
学生通过观看教学微课视频和教学课件,自学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
学生完成自学任务书及自学检测题目,上传至手机教学平台。
学生填写调查问卷,发布自学过程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调动学生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课前准备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四、教学板块
本次课程设计共分为三个板块:课前自学、课上互动、课后反思。
1.课前自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课阶段,要求授课教师充分备课。课前制作教学微课视频,视频中涵盖所讲知识点,包括三投影面体系、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三视图上的方位关系。以动画展现知识点,直观易懂,便于学生学习。课前,教师将视频传至学习平台,并下达学习任务。学生可实现在课前轻松观看教师的课件、微课,不必担心教学节奏的快慢问题,如遇到不理解的问题还可以重复观看,或者寻求教师或同伴的帮助。学生利用课前的时间攻克难点,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 完成课前一系列地学习活动后,学生可以讲仍不理解的知识点及解决不了的问题,连同完成的任务书上传至手机教学平台。教师根据学生上传的内容,参考教学大纲,制定出本次课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为下一阶段课上互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2.课上互动
课上互动共包括自学效果检验、学以致用、课堂小结三个环节。课上互动过程中,要重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到引导、指点、管理、帮助的作用。整个课上环节既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等方面的情况。教学实施过程要与课前自学阶段的结果相呼应、衔接,达到课前自学和课上学习的有效结合。本次实例课程中自学效果检验环节主要以自学任务书为主线,在解决任务过程中,讲解重点、突破难点,并达到对知识的运用。解决任务一的过程,重点在于学生总结、教师引导,将所有知识点总结完整,其实是对学生课下学习情况的综合检验。解决任务二的过程,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实现小组内有效解决问题,小组间交流思想,最终达到对问题的透彻理解,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任务三是对学生知识理解程度的考察,也是对课前自学情况的有效互评。学生分析典型三视图,找出错误之处,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学以致用环节是让学生动手、动脑的环节,更侧重于考察每位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情况。此环节要求教师在课前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本节课的知识点,有效设计考察点,既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又要创设小组协作的机会,从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及相互协作的能力。课堂小结环节是对知识概括、深化的过程,可以使整个教学结构浑然一体,是一节课的“画龙点睛”之笔。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總结,更要对学习方法、提升能力进行分析总结,从而达到知识、能力的共同提高。
3.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综合反思,来总结教学经验教训,促使在今后教学中扬长避短,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本次课程既要求教师进行课后反思,又要求学生进行课后反思。对于学生而言,课后进行反思,重点在于总结本次课程中收获的知识、提升的能力。可以说,教学反思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对知识进行总结的过程、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一个自学能力检验的过程、一个综合能力提升的过程。
五、本次课的创新点
第一,把手机引入教学课堂中,引导学生使用手机进行学习。
第二,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结果以及存在问题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针对性强。
第三,大数据分析结果实时引导课堂教学内容。
第四,微课、动画、课件等素材在手机平台发布,实现了线上线下、课堂教学与移动学习有机结合,提高学习效率,保障学习效果。
第五,师生互动,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严谨的工作态度及团队协作能力。
本次课程结束后,学生作业成绩与往届学生成绩进行对比,成绩显著提高。本次教学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补充我们现行的教学方式,但是“翻转课堂”的实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取适合的科目、适合的课题,循序渐进地开展应用,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作者单位:廊坊市高级技工学校)
关键词:翻转课堂 自主学习 机械制图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学习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实现先学后教,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教学方式,颠覆了传统教学结构、教学方式及教学模式。同时,教师由指挥者变成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可以用于更专注于解决问题,或者锻炼对新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教师通过网络上传学习资料,学生在课下完成知识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场所,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结果。翻转课堂教学理念是对传统教学课堂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由此将引发教师角色、学生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以下,就是“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在机械制图课程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一节中的成功尝试。
一、设计背景
本次课程的讲授对象是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大多数是十五、十六岁的初中毕业生。他们相对缺乏空间想象能力,所以机械制图课程作为学生最早接触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大多数在课下比较活跃,而且智能手机的持有率已经达到100%,学生对手机上的内容比较感兴趣。毫无疑问,手机已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联系的非常紧密。但由于技术、资源、观念、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多的中职学校对学生的手机采用的是“堵”和“禁”的方式,如:禁止学生把手机带入学校;禁止学生把手机带入教室;在教室设置手机袋,要求学生课前必须把手机放入手机袋等等手段严格控制学生手机的使用。这些手段能有效控制学生手中的手机,却不能控制学生“心中的手机”,学生反而在课堂上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更有甚者可能在课上瞌睡,造成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使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次课堂借鉴“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手机为载体活跃课堂气氛,实时汇总教学数据结果,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设计理念
本次课程的设计理念就是变对学生手机的“堵”“禁”为“疏”“导”,引导学生利用手机进行学习,把手机变为学习工具、學习效果检验工具和教学数据采集工具,利用手机的普遍性、便捷性,数据反馈的真实性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性,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本次课程在设计中采用手机签到方式,教师可以迅速掌握上课学生人数、名单,自动生成出勤记录,快速掌握学生出勤情况。教师可以在软件上导出出勤情况统计表,便于系统掌握整个学期的学生出勤情况。教师利用手机平台在课前发布自学任务书、教学微课、教学课件和对知识点理解情况的问卷调查,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可以随时学习并完成任务。教师在手机平台管理端能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微课的理解程度等。这些数据的汇总结果就是教师掌握的第一手学生资料,从而可以明确本次课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手机答题方式快速实现课堂小测,真实有效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出每位学生的成绩,并自动生成学生成绩柱状分布图,实现教师授课的针对性。课前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及学生平时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分组,可以实现小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成绩记录更是方便教师掌握每次课学生的平时成绩,评选出“学习之星”“最佳小组”。这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
三、教师布置任务
教师登录手机学习平台,上传本次课程的教学课件、教学微课视频、教学任务书(表)、自学检测题目及自学调查问卷。
表 自学任务书
课题 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
自学任务:
1.首先认真观看教学课件及微课视频,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2.根据自学情况,自制三投影面体系,并在三投影面体上绘制出长方体的三视图,体会三投影面体系的展开过程及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长方体尺寸:长80mm,高20mm,宽40mm)
3.完成手机平台自学检测题
学生登陆课程手机平台,查看本节主要内容。
学生通过观看教学微课视频和教学课件,自学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
学生完成自学任务书及自学检测题目,上传至手机教学平台。
学生填写调查问卷,发布自学过程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调动学生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课前准备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四、教学板块
本次课程设计共分为三个板块:课前自学、课上互动、课后反思。
1.课前自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课阶段,要求授课教师充分备课。课前制作教学微课视频,视频中涵盖所讲知识点,包括三投影面体系、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三视图上的方位关系。以动画展现知识点,直观易懂,便于学生学习。课前,教师将视频传至学习平台,并下达学习任务。学生可实现在课前轻松观看教师的课件、微课,不必担心教学节奏的快慢问题,如遇到不理解的问题还可以重复观看,或者寻求教师或同伴的帮助。学生利用课前的时间攻克难点,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 完成课前一系列地学习活动后,学生可以讲仍不理解的知识点及解决不了的问题,连同完成的任务书上传至手机教学平台。教师根据学生上传的内容,参考教学大纲,制定出本次课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为下一阶段课上互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2.课上互动
课上互动共包括自学效果检验、学以致用、课堂小结三个环节。课上互动过程中,要重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到引导、指点、管理、帮助的作用。整个课上环节既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等方面的情况。教学实施过程要与课前自学阶段的结果相呼应、衔接,达到课前自学和课上学习的有效结合。本次实例课程中自学效果检验环节主要以自学任务书为主线,在解决任务过程中,讲解重点、突破难点,并达到对知识的运用。解决任务一的过程,重点在于学生总结、教师引导,将所有知识点总结完整,其实是对学生课下学习情况的综合检验。解决任务二的过程,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实现小组内有效解决问题,小组间交流思想,最终达到对问题的透彻理解,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任务三是对学生知识理解程度的考察,也是对课前自学情况的有效互评。学生分析典型三视图,找出错误之处,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学以致用环节是让学生动手、动脑的环节,更侧重于考察每位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情况。此环节要求教师在课前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本节课的知识点,有效设计考察点,既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又要创设小组协作的机会,从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及相互协作的能力。课堂小结环节是对知识概括、深化的过程,可以使整个教学结构浑然一体,是一节课的“画龙点睛”之笔。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總结,更要对学习方法、提升能力进行分析总结,从而达到知识、能力的共同提高。
3.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综合反思,来总结教学经验教训,促使在今后教学中扬长避短,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本次课程既要求教师进行课后反思,又要求学生进行课后反思。对于学生而言,课后进行反思,重点在于总结本次课程中收获的知识、提升的能力。可以说,教学反思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对知识进行总结的过程、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一个自学能力检验的过程、一个综合能力提升的过程。
五、本次课的创新点
第一,把手机引入教学课堂中,引导学生使用手机进行学习。
第二,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结果以及存在问题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针对性强。
第三,大数据分析结果实时引导课堂教学内容。
第四,微课、动画、课件等素材在手机平台发布,实现了线上线下、课堂教学与移动学习有机结合,提高学习效率,保障学习效果。
第五,师生互动,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严谨的工作态度及团队协作能力。
本次课程结束后,学生作业成绩与往届学生成绩进行对比,成绩显著提高。本次教学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补充我们现行的教学方式,但是“翻转课堂”的实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取适合的科目、适合的课题,循序渐进地开展应用,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作者单位:廊坊市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