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多学科中,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历史课承担了首要的任务,培养创新精神又是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因此,如何在高中历史教育过程里实施有效的人格教育方法,培养具有健全人格、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是历史教师立足的专业点,也是高中新课改、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下实施人格教育对高中历史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课改;人格教育;高中历史教育
自正式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后,一个突出强调的特征是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所谓"人文教育",从教师心理学的角度上讲,首要的便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这和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教育理念相一致。一名教师传授的不仅是本学科相关的知识,更多的将这些知识融入到学生的人格发展、自我成长中。因此,以人格教育为重点,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师岗位上应该首要考虑的问题。笔者認为实施人格教育的方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教师基本技能
1.教学方法的新颖化。
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们现在做的是"穿新鞋走老路"。所谓走旧路,即不变的史实。所谓穿新鞋,即采用的方法。经调查学生并不是不喜欢历史,他们对百家讲坛中易中天的痴迷,让每一名高中历史教师看到历史课在新课改中的前景,也看到历史课教师急需改进的教学方法。
布鲁纳是教育界和心理学界享有盛誉的心理学家,他提出发现教学结构教学观。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独立思考、掌握原理和规律的教学过程。回顾新课改前的历史课堂,只有学生记笔记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给学生的理解就是:历史 = 死背。然而,在新课改下,实施人格教育的方法首要的一点就是鼓励学生思考,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扩展学生思考的范围,升华学生思考的问题。新课改实验教材在体例方面古今中外贯通的编排,从认识历史问题的角度重新整合了历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这种变化有利于教师拓展历史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高中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历史的魅力,培养创新人格,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先抛出问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阅读相关的历史小故事,作为引发问题的契机点,围绕主题进行必要的拓展,使相关的史料和教学内容能串联起来,然后引入相关的教学内容,做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大纲要求为主料为重点,以课外知识为调味剂为补充,这将远比没有任何辅料的清水煮菜要入味,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真正的做到激发和培养学生人格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可促进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2.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对与教学方式,这是课程改革首先碰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待外国的先进的课程理念上。比如合作探究问题,英美国是采用小班教学。但根据中国的教学现状,组织小组共同学习和讨论是对教学方式最好的改进。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抛出问题,通常是由个别学生作答,或者在课后的准备过程中,也是由学生独立完成。将学生分为小组,并选出小组领导者按期轮换,再进行小组搜集资料与讨论。作业内容对于平均分配的每一位小组成员并不带来任何课余负担,但能够轻松、有趣的避开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在现实教学中,我们不可忽略人格发展带来的影响。对于高中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同龄人之间的认可、赞赏和鼓励带来的激发与促进作用比教师的教育和批评更有效果。这样使发言的学生在身边的同学中显示出知识面广得到同学的认可,使组织者充分得到分配总结能力的锻炼。倾听的同学不仅满足了求知欲,也把别人予以的认可转变为日后学习的动力。这种方式既解决了我国的教师资源问题,又切实做到"穿新鞋走新路",让同样的大纲要求在学生当中发生本质的变化,像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提出理论真正的做到将教学知识从外化到内化的过程,同时也引发了学生抛去教学知识以外的思考,将历史课融入到对历史的反思里,从而完善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新的课程理念呼唤学科教学"要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这是中学历史课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在课前应对每节课的教学时间和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明确哪些内容由教师去讲,哪些内容应由学生自主学习。而且尽量做到教师少讲、精讲,将多数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读、去议论、去思考。教师的任务就是适时进行调节和指导。
(2)倡导学生合作学习。
教师要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将班级学生组合成一个个学习小组,然后将课程教学内容按学习小组进行分解,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参与者、研究者,教师则是隐藏在幕后的学习组织者和策划者。
二 教师专业素养
不可否认,作为一名高中历史课教师,充分的专业知识与熟练的教学技巧是每一名教师不可或缺的。而再为重要的一点,教师这一职业的目标是什么,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这便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最高境界。学习一门课程首先要明确学习它的作用和目的。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历史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是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渗透在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中的精华。甚至在第一堂历史课就应该抛出这样的问题给学生思考。在贯通古今中外的史料中,在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和比较上,借鉴以为老教师的经验,我经常做到"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不仅联系世界,联系古代,也联系今天,思考今天,思考发展,为的就是使学生能够形成那个一个大的历史观和深厚的历史情感,从而知兴替,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本主义教学观的倡导者罗杰斯指出,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作为新课改下的一名教师,不能把自己完全当做"知识的传授者",更多的是"学习的促进者",真诚的尊重每一位学生,使历史课成为最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教学,升华历史教学目标,通过史实引导出学生的真实情感,使学生意识到历史不等于过去,历史课也不等于死记硬背,而激发学生的时代感,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宏启.《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政史地教学》,2009,5
[2] 刘正萍.《关于新课改中高中生历史学习兴趣的调查》,《教育探索》,2006,No.2
[3] 姚尚右.《试析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继续教育研究》,2008,11
[4] 《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年
关键词:新课改;人格教育;高中历史教育
自正式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后,一个突出强调的特征是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所谓"人文教育",从教师心理学的角度上讲,首要的便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这和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教育理念相一致。一名教师传授的不仅是本学科相关的知识,更多的将这些知识融入到学生的人格发展、自我成长中。因此,以人格教育为重点,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师岗位上应该首要考虑的问题。笔者認为实施人格教育的方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教师基本技能
1.教学方法的新颖化。
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们现在做的是"穿新鞋走老路"。所谓走旧路,即不变的史实。所谓穿新鞋,即采用的方法。经调查学生并不是不喜欢历史,他们对百家讲坛中易中天的痴迷,让每一名高中历史教师看到历史课在新课改中的前景,也看到历史课教师急需改进的教学方法。
布鲁纳是教育界和心理学界享有盛誉的心理学家,他提出发现教学结构教学观。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独立思考、掌握原理和规律的教学过程。回顾新课改前的历史课堂,只有学生记笔记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给学生的理解就是:历史 = 死背。然而,在新课改下,实施人格教育的方法首要的一点就是鼓励学生思考,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扩展学生思考的范围,升华学生思考的问题。新课改实验教材在体例方面古今中外贯通的编排,从认识历史问题的角度重新整合了历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这种变化有利于教师拓展历史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高中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历史的魅力,培养创新人格,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先抛出问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阅读相关的历史小故事,作为引发问题的契机点,围绕主题进行必要的拓展,使相关的史料和教学内容能串联起来,然后引入相关的教学内容,做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大纲要求为主料为重点,以课外知识为调味剂为补充,这将远比没有任何辅料的清水煮菜要入味,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真正的做到激发和培养学生人格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可促进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2.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对与教学方式,这是课程改革首先碰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待外国的先进的课程理念上。比如合作探究问题,英美国是采用小班教学。但根据中国的教学现状,组织小组共同学习和讨论是对教学方式最好的改进。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抛出问题,通常是由个别学生作答,或者在课后的准备过程中,也是由学生独立完成。将学生分为小组,并选出小组领导者按期轮换,再进行小组搜集资料与讨论。作业内容对于平均分配的每一位小组成员并不带来任何课余负担,但能够轻松、有趣的避开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在现实教学中,我们不可忽略人格发展带来的影响。对于高中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同龄人之间的认可、赞赏和鼓励带来的激发与促进作用比教师的教育和批评更有效果。这样使发言的学生在身边的同学中显示出知识面广得到同学的认可,使组织者充分得到分配总结能力的锻炼。倾听的同学不仅满足了求知欲,也把别人予以的认可转变为日后学习的动力。这种方式既解决了我国的教师资源问题,又切实做到"穿新鞋走新路",让同样的大纲要求在学生当中发生本质的变化,像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提出理论真正的做到将教学知识从外化到内化的过程,同时也引发了学生抛去教学知识以外的思考,将历史课融入到对历史的反思里,从而完善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新的课程理念呼唤学科教学"要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这是中学历史课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在课前应对每节课的教学时间和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明确哪些内容由教师去讲,哪些内容应由学生自主学习。而且尽量做到教师少讲、精讲,将多数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读、去议论、去思考。教师的任务就是适时进行调节和指导。
(2)倡导学生合作学习。
教师要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将班级学生组合成一个个学习小组,然后将课程教学内容按学习小组进行分解,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参与者、研究者,教师则是隐藏在幕后的学习组织者和策划者。
二 教师专业素养
不可否认,作为一名高中历史课教师,充分的专业知识与熟练的教学技巧是每一名教师不可或缺的。而再为重要的一点,教师这一职业的目标是什么,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这便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最高境界。学习一门课程首先要明确学习它的作用和目的。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历史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是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渗透在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中的精华。甚至在第一堂历史课就应该抛出这样的问题给学生思考。在贯通古今中外的史料中,在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和比较上,借鉴以为老教师的经验,我经常做到"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不仅联系世界,联系古代,也联系今天,思考今天,思考发展,为的就是使学生能够形成那个一个大的历史观和深厚的历史情感,从而知兴替,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本主义教学观的倡导者罗杰斯指出,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作为新课改下的一名教师,不能把自己完全当做"知识的传授者",更多的是"学习的促进者",真诚的尊重每一位学生,使历史课成为最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教学,升华历史教学目标,通过史实引导出学生的真实情感,使学生意识到历史不等于过去,历史课也不等于死记硬背,而激发学生的时代感,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宏启.《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政史地教学》,2009,5
[2] 刘正萍.《关于新课改中高中生历史学习兴趣的调查》,《教育探索》,2006,No.2
[3] 姚尚右.《试析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继续教育研究》,2008,11
[4] 《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