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漫天的黄沙,被风痛击在将军的战甲上,奏出疏密不一的声响,每一把刀,每一支银枪都淋满了夕阳如血的色泽。黄色的河流滚滚而下,卷起沉淀千年的愤怒和咆哮,屏息等待一只号角的吹响,然后是不留退路的厮杀,刀剑落处,血色铺红前路,脑里忘不掉的是故乡的草原还是烟柳,是儿女的浅笑还是妻子的娇羞?终于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回首马革裹尸的疆场,谁会记得我来过?于是,留下一座城,带我去参透千年的岁月,代我去聆听黄河的悲歌;用一座城,去怀念一场战争,怀念一段岁月,怀念一个人。
于是,金城之中,黄河之滨,白塔之侧,有这样一座“城”,被岁月剥落了艳丽的油彩,被时间遗忘在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它叹息过当年血染的沙场,漫天的哀鸿;它沉默地守望了金城近700年。它有着名将的名字,它有着无可复制的过往。
它叫王保保城,是明洪武三年(1370)号称“元朝最后一位大将”的王保保(扩阔帖木儿)在兰州黄河北所筑,作为军事堡垒对抗明军。2009年,元森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兰州市国土资源局正式签订合同,宣布王保保城在近700的风雨之后,将被永远埋没在鳞次栉比的高楼之间。
听着身旁黄河轻柔的叹息,我站在王保保城下,静静眺望着这座城。如今没有太多老人记得这里,更不用说和我同龄的城市继承者。岁月如大浪淘沙,王保保城的故事怕是要就此而止了。
我想,一个城市是需要灵魂的,城市的发展不能忘记历史。不然,在都市灯红酒绿之后,只是浮华空虚的皮囊。
朱元璋曾说,想要天下一家,他还有三件事未曾做到:一少传国玺,二王保保未擒,三元太子无音问。可见王保保对朱元璋的威胁已经超过了元太子,说“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在民间,百姓会用“尝西边拿的王保保来耶”讽刺因为一点成就而沾沾自喜的人。上至皇帝下至黎民,明朝无人不对王保保尊敬肯定。
剥去《倚天屠龙记》中赵敏哥哥的外衣,历史上的王保保只是个苍白寡淡的形象,如所有生不逢时的名将一样,他必定为自己所生的时代付出血的代价。对于他而言,兰州是守不住的,元朝也是守不住的,黄河的那岸铁匠磨刀霍霍,少年闻鸡起舞,他无法用一人之力去改变一个王朝将尽的气数,改变天道。忠义为先的他别无选择,注定为此流尽最后一滴血。
回头再看看这位名将传奇般的一生:汉族维族后裔的他成为蒙古族的大将,横扫起义军封河南王领重兵护大都,让朱元璋欲擒不得欲臣不得,抗明军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受昏君猜忌小人排挤却依旧忠心耿耿,面对高官厚禄宁死不降。
终于,1375年,哈剌那海之燕庭,巨星陨落,元朝气数已尽。
王保保城高踞黄河之北,是王保保对抗明军的重要防线。选址高居临下,黄河之景一览无余,是兵家追求的易守难攻之地。自王保保在沈儿峪遭遇明军大败后,变成了一座空城。尽管在历史前进的步伐中,它是一颗阻碍的石子,但它也是历史更迭,反抗与斗争的见证,是兰州精神“九曲不回”的最好体现。太平鼓藏着无数刀剑随着徐达的命令攻陷了兰州,败落了元朝,从此奏响了多少世纪;每一道梁每一道沟都是当年厉兵秣马的痕迹;改了姓氏的元军后裔傍山而居,守着祖辈的执着······虽然不曾在这里凯旋,但王保保城的意义不容抹杀,它的辉煌的过往,是兰州美丽的回忆。
如今的王保保城,早已不似以前光彩照人,就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避开了市中心的喧嚣聒噪,独自在偏僻的角落里喘息,或是说苟延残喘。及其老旧的砖瓦房,一层层剥落的土墙,多年维修泥泞不堪的马路,散发着恶臭的垃圾堆,都是常见的模样。骑着摩托戴着墨镜的青年飞快经过留下一路呛人的烟尘,染着姜黄色头发穿着廉价短裙的姑娘睡眼朦胧地把脏水倒在路上,满头银发的老妪脸被时间雕刻成黑色的菊花,手指颤抖地向我指着前方的路,一边低低的咒骂······高居不下的失业率、贫困率和犯罪率,几乎让人忘记了这里曾经的美。老去的不只是人心,还有这座“城”。
于是王保保城被打入了一针“强心剂”。吊车在不远的地方转的人眼晕,机器轰鸣声震天,工人不停地往来穿梭。一切宣告着一个新的开始,而无疑所有人都期待着这种改变。在未来的新区规划图上,全是现代时尚的高层建筑,破败不堪的城墙完全消失,一点找不出过去的影子。
王保保城,到底是被急救,还是被安乐死?
发展是城市成长的脉搏,而历史是城市灵魂所在,缺少了历史的城市是不完整的躯壳。回顾中国所有历史悠久的知名城市发展,都是历史和经济的合作,使其成为历史名城和国际都市的完美结合。
比如说杭州闻名遐迩的宋城,是依据中国古代名画《清明上河图》复原的汴京,为我们再现宋朝的风韵,传承历史的同时也为杭州的旅游业发展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宋城的成功就是用历史发展经济,那我们又为何不在王保保城发展历史经济呢?建一座元明风格的旅游城,导一出“宋城千古情”般的歌舞,加进“丝路花雨”的唯美脱俗,何患不成为一张城市的名片。每逢节日敲起欢乐的太平鼓,用太平歌唱一出人间盛世,天下太平;婚嫁之日把兰州的女儿按照兰州的风俗送出阁;建一座以“金城”为名的影视城留下更多感动。大剧院里,飞天舞用水袖轻解彼岸之门,花儿曲唱黄土高原男儿的铁骨柔肠;风情街里,雕葫芦上娟秀的小楷栩栩的罗汉是诚挚的祝福,老水车轻轻响着任时光老去;美食店里,灰豆子豆软糯汁甜稠,牛肉面色美味佳,余香满口······
不仅是王保保城,兰州有着太多被我们司空见惯的美丽。白塔山纪念着萨迦派法王的使者,是曾经信徒千里拜谒的圣地;五泉山见证过汉家大将霍去病十九岁讨伐折兰王,卢侯王的少年血气;皋兰山下段坚依岩做洞,读书讲学,秦维岳归隐大荒著听雨山集;有魔谷之称的沈儿峪成就朱元璋大业;丝路的驼铃叮咚向世界展示东方美······如果江南是委婉清秀的女子,皇城帝都是玉树临风的翩翩佳公子,那么兰州就是不畏苦寒,戎马半生的将军。手掌也许被刀剑磨得粗粝,面容似乎被风沙洗礼,但他的血性,他的深沉,半点未输,万分动人。
黄沙落地,硝烟散尽,兵戎相击铁马冰河之后,我希望见到的是另一幅场景:游人往来如织,雕梁画壁尽是老兰州的味道,两旁的居民请客人喝一碗冬果梨,尝白兰瓜,古老的城墙上人们纷纷合影······
不过是一个恍惚,我依旧站在黄河边上眺望这座城。在开发商的推动下,相信兰州最后一块古战场一直也会消失在钢筋水泥之中,真正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于是,金城之中,黄河之滨,白塔之侧,有这样一座“城”,被岁月剥落了艳丽的油彩,被时间遗忘在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它叹息过当年血染的沙场,漫天的哀鸿;它沉默地守望了金城近700年。它有着名将的名字,它有着无可复制的过往。
它叫王保保城,是明洪武三年(1370)号称“元朝最后一位大将”的王保保(扩阔帖木儿)在兰州黄河北所筑,作为军事堡垒对抗明军。2009年,元森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兰州市国土资源局正式签订合同,宣布王保保城在近700的风雨之后,将被永远埋没在鳞次栉比的高楼之间。
听着身旁黄河轻柔的叹息,我站在王保保城下,静静眺望着这座城。如今没有太多老人记得这里,更不用说和我同龄的城市继承者。岁月如大浪淘沙,王保保城的故事怕是要就此而止了。
我想,一个城市是需要灵魂的,城市的发展不能忘记历史。不然,在都市灯红酒绿之后,只是浮华空虚的皮囊。
朱元璋曾说,想要天下一家,他还有三件事未曾做到:一少传国玺,二王保保未擒,三元太子无音问。可见王保保对朱元璋的威胁已经超过了元太子,说“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在民间,百姓会用“尝西边拿的王保保来耶”讽刺因为一点成就而沾沾自喜的人。上至皇帝下至黎民,明朝无人不对王保保尊敬肯定。
剥去《倚天屠龙记》中赵敏哥哥的外衣,历史上的王保保只是个苍白寡淡的形象,如所有生不逢时的名将一样,他必定为自己所生的时代付出血的代价。对于他而言,兰州是守不住的,元朝也是守不住的,黄河的那岸铁匠磨刀霍霍,少年闻鸡起舞,他无法用一人之力去改变一个王朝将尽的气数,改变天道。忠义为先的他别无选择,注定为此流尽最后一滴血。
回头再看看这位名将传奇般的一生:汉族维族后裔的他成为蒙古族的大将,横扫起义军封河南王领重兵护大都,让朱元璋欲擒不得欲臣不得,抗明军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受昏君猜忌小人排挤却依旧忠心耿耿,面对高官厚禄宁死不降。
终于,1375年,哈剌那海之燕庭,巨星陨落,元朝气数已尽。
王保保城高踞黄河之北,是王保保对抗明军的重要防线。选址高居临下,黄河之景一览无余,是兵家追求的易守难攻之地。自王保保在沈儿峪遭遇明军大败后,变成了一座空城。尽管在历史前进的步伐中,它是一颗阻碍的石子,但它也是历史更迭,反抗与斗争的见证,是兰州精神“九曲不回”的最好体现。太平鼓藏着无数刀剑随着徐达的命令攻陷了兰州,败落了元朝,从此奏响了多少世纪;每一道梁每一道沟都是当年厉兵秣马的痕迹;改了姓氏的元军后裔傍山而居,守着祖辈的执着······虽然不曾在这里凯旋,但王保保城的意义不容抹杀,它的辉煌的过往,是兰州美丽的回忆。
如今的王保保城,早已不似以前光彩照人,就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避开了市中心的喧嚣聒噪,独自在偏僻的角落里喘息,或是说苟延残喘。及其老旧的砖瓦房,一层层剥落的土墙,多年维修泥泞不堪的马路,散发着恶臭的垃圾堆,都是常见的模样。骑着摩托戴着墨镜的青年飞快经过留下一路呛人的烟尘,染着姜黄色头发穿着廉价短裙的姑娘睡眼朦胧地把脏水倒在路上,满头银发的老妪脸被时间雕刻成黑色的菊花,手指颤抖地向我指着前方的路,一边低低的咒骂······高居不下的失业率、贫困率和犯罪率,几乎让人忘记了这里曾经的美。老去的不只是人心,还有这座“城”。
于是王保保城被打入了一针“强心剂”。吊车在不远的地方转的人眼晕,机器轰鸣声震天,工人不停地往来穿梭。一切宣告着一个新的开始,而无疑所有人都期待着这种改变。在未来的新区规划图上,全是现代时尚的高层建筑,破败不堪的城墙完全消失,一点找不出过去的影子。
王保保城,到底是被急救,还是被安乐死?
发展是城市成长的脉搏,而历史是城市灵魂所在,缺少了历史的城市是不完整的躯壳。回顾中国所有历史悠久的知名城市发展,都是历史和经济的合作,使其成为历史名城和国际都市的完美结合。
比如说杭州闻名遐迩的宋城,是依据中国古代名画《清明上河图》复原的汴京,为我们再现宋朝的风韵,传承历史的同时也为杭州的旅游业发展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宋城的成功就是用历史发展经济,那我们又为何不在王保保城发展历史经济呢?建一座元明风格的旅游城,导一出“宋城千古情”般的歌舞,加进“丝路花雨”的唯美脱俗,何患不成为一张城市的名片。每逢节日敲起欢乐的太平鼓,用太平歌唱一出人间盛世,天下太平;婚嫁之日把兰州的女儿按照兰州的风俗送出阁;建一座以“金城”为名的影视城留下更多感动。大剧院里,飞天舞用水袖轻解彼岸之门,花儿曲唱黄土高原男儿的铁骨柔肠;风情街里,雕葫芦上娟秀的小楷栩栩的罗汉是诚挚的祝福,老水车轻轻响着任时光老去;美食店里,灰豆子豆软糯汁甜稠,牛肉面色美味佳,余香满口······
不仅是王保保城,兰州有着太多被我们司空见惯的美丽。白塔山纪念着萨迦派法王的使者,是曾经信徒千里拜谒的圣地;五泉山见证过汉家大将霍去病十九岁讨伐折兰王,卢侯王的少年血气;皋兰山下段坚依岩做洞,读书讲学,秦维岳归隐大荒著听雨山集;有魔谷之称的沈儿峪成就朱元璋大业;丝路的驼铃叮咚向世界展示东方美······如果江南是委婉清秀的女子,皇城帝都是玉树临风的翩翩佳公子,那么兰州就是不畏苦寒,戎马半生的将军。手掌也许被刀剑磨得粗粝,面容似乎被风沙洗礼,但他的血性,他的深沉,半点未输,万分动人。
黄沙落地,硝烟散尽,兵戎相击铁马冰河之后,我希望见到的是另一幅场景:游人往来如织,雕梁画壁尽是老兰州的味道,两旁的居民请客人喝一碗冬果梨,尝白兰瓜,古老的城墙上人们纷纷合影······
不过是一个恍惚,我依旧站在黄河边上眺望这座城。在开发商的推动下,相信兰州最后一块古战场一直也会消失在钢筋水泥之中,真正成为城市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