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茶种植气候条件分析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2800487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采用云龙县气象站1977—2016年40年逐月地面气象资料,以及县内已建成的11个六要素区域自动站的气象资料,运用生态学和气象学等学科理论,分析云龙县农业气候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茶叶生产适宜性的影响,对云龙县茶叶气候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以期为云龙县茶叶种植提供决策依据,指导云龙县茶叶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帮助山区人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
  关键词 茶树;气候适宜性;云南云龙
  中图分类号 S571.1;S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0-0036-02
  Analysis on Climatic Condition of Tea Plantation in Yunlong County
  ZI Shan-sheng YANG Kun-lin LI Cheng-liang HE Xiao-dan
  (Yunlong County Meteorological Bureau in Yunnan Province,Yunlong Yunnan 6727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monthly meteorological data of Yunlong Meteorological Station from 1977 to 2016 and eleven six-factor automatic stations in the county,using multi-disciplinary theories as ecology and meteorology,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climate resources in Yunlong County and its impact on the suitability of tea production were analyzed.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abil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tea of climate resources in Yunlong County was carried out,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api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in Yunlong County,provide a basis for decision-making,and guide a rapi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ea industry in Yunlong County and help people in mountain areas out of poverty.
  Key words tea;climate suitability;Yunlong Yunnan
  云龙县是全国重点贫困县,是云南省大理州西北部的一个典型的山区县,位于横断山南段滇西澜沧江纵谷区,东西最大横距91.8 km,南北最大纵距109 km,总面积4 400.95 km2。云龙县全部是山区,98.4%为山地,基本地势是东西高、中部低,从北往南逐渐降低,境内山峦起伏,河流、沟箐密布纵横,山势磅礴,谷地幽深。云龙县海拔高差悬殊大,最高点为苗尾乡境内的喇嘛枯山(海拔3 663 m),最低点为怒江边民建乡的红旗坝(海拔730 m),相对高差达2 933 m,加之受澜沧江、沘江及其支流的强烈切割,气候、植被、土壤多呈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尤以垂直差异更为明显。云龙县总体上属于大陆性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干湿季分明,雨熱同季,干凉同期,雨水集中在夏秋季节,易造成洪涝,冬春和初夏时节多干旱。但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貌影响,形成复杂多变的“复合型立体气候”,可谓“一山分四季,一地分四带,十里不同天”,境内气候在垂直分布上可分出温带、亚热带、热带三大气候类型。最高海拔处与最低海拔处的年平均气温相差达17 ℃;正常年份,沘江河谷地区降水量为750 mm左右,而西部的漕涧等地区年降水量达1 600 mm左右,相差达1倍以上。
  云龙县境内部分山区,山峦重叠,森林茂盛,山高谷深,常年云雾缭绕,气候温和,雨水充足[1],有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资源,适宜茶树的生长,有发展绿色、有机茶园和生产独具特色的高山生态茶的环境气候条件。云龙县立足于特有的高山缓坡、山间谷地等地理优势,通过多年的茶树栽培种植,选用无性系良种云抗系列和佛香系列大叶种茶树,成功生产出了具有独特品质的高山生态茶云龙茶,其抗寒、抗旱性均比云南大叶群体种强。云龙茶汤色和叶底黄绿明亮,芽叶嫩匀完整,其形状为螺形和条形,滋味浓醇鲜爽,具有浓郁的熟板栗香味,耐冲泡。2015年云龙茶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并被评为“2015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云龙茶已经成为云龙县重要的绿色生态产业之一,是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本文通过分析云龙县农业气候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云龙茶生产适宜性的影响,结合茶树的生态学特性等因素对云龙茶气候资源进行综合分析,为促进云龙县茶叶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1 云龙茶生长发育的气象条件
  云龙茶树为亚热带多年生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怕冻、怕旱,要求生长的地域气候温暖。在年平均气温在13 ℃以上,活动积温在3 500 ℃以上地区,日平均气温10 ℃以上时茶树开始萌芽,生长最适温度为15~25 ℃,在22~23 ℃时生长速度最快;茶树喜湿耐阴,年降雨量一般要求在1 000~2 000 mm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土壤含水量以60%左右为宜,茶树生长以漫射光和散射光为好,控制遮荫度在30%~40%之间为宜[2]。当气温降低到15 ℃以下时,茶树嫩梢的生长速度将迅速降低,在13 ℃左右则停止生长,13 ℃以下茶树将进入休眠状态。茶树对冬季的低温冻害较为敏感,大叶茶品种在气温低于0 ℃时即受冻害,低于-2 ℃时冻害明显,低于-5 ℃时可能将受冻枯死[2-3]。   生长在海拔1 200 m以上的茶树称之为高山茶,海拔一般以1 200~1 600 m为宜。云龙县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地区年雨量水平差异很大,在700~1 700 mm之间。经过多年培育的云龙茶,抗旱性较常规的云南大叶群体种强,已经适应年降水量800 mm左右的地区。云龙县的部分山区,河谷暖湿气流上升后在夜间到早上形成云雾覆盖,正常年份春暖春早,部分山区的春季(3—5月)积温较同海拔地区高,弥补了高海拔地区年平均气温不足的问题,年平均气温在10 ℃以上,活动积温在2 700 ℃以上,大叶茶就能够正常生长发育。有些年份,回暖期过后,出现倒春寒或晚霜冻,云龙茶就可能受灾[5-6]。通过多年的茶树栽培种植,云龙茶抗寒性较常规的云南大叶群体种强,在日平均气温8 ℃以上时就开始萌芽,气温在8 ℃以下时才进入休眠状态,冬季能忍受的低温一般在-10 ℃左右,若处于大雪覆盖的地区,则可忍受-15 ℃左右的低温侵袭,种植范围已经上升到海拔2 600 m的高山。
  2 云龙茶气候适宜性分析
  统计云龙县气象站1977—2016年的40年逐月地面气象资料,及云龙县所属的11个乡镇区域气象观测站订正后的逐月地面气象资料,结果显示,云龙县城年平均气温16.2 ℃,最热月平均气温22.3 ℃,最冷月平均气温8.4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5.9 ℃,极端最低气温-4.2 ℃,平均年降水量780 mm,其中5—10月降水量671.8 mm,占全年降水的86%,平均年日照时数2 088.3 h,平均年蒸发量828.4 mm,平均无霜期258 d。
  2.1 平均气温
  云龙县以山区为主,经过对全县12个指标站的气象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全县12个指标站的年平均气温(表1)。从各站点年平均气温结合各个站点的信息可以看出,各站点年平均气温在10.4~18.2 ℃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影响年平均气温的各种因素中,以海拔高度的作用最为显著,年平均气温随着海拔递减,根据各站点对应的平均温度和海拔的计算,温度垂直递减率达-0.54 ℃/100 m左右;各乡镇都地处山区,境内海拔垂直高差大,如民建乡境内海拔最高点海拔3 550 m,最低点海拔730 m,海拔高度相差达2 820 m;江河切割,立体气候明显,单从年平均气温来看,2 600 m以上的高海拔山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0 ℃,不适宜种植云龙茶,其他各地均适宜云龙茶种植[7-8]。
  2.2 ≥10 ℃积温
  积温是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对热量的要求、评价热量资源、合理安排植物布局和进行农业气候适宜性分析的指标,对于茶叶种植的规划、布局十分重要。从表1可以看出,各地 ≥10 ℃积温为2 630.7~6 209.1 ℃,≥10 ℃积温与年平均气温有正相关性。2 600 m海拔以下的山区、半山区、山谷、盆坝地积温≥3 000 ℃,适宜云龙茶种植。2 600 m以上高海拔地区,≥10 ℃积温为2 630.7 ℃,不适宜云龙茶的种植。
  2.3 降水
  降水量是水资源评估的重要依据。云龙县年降水量的地理分布规律总体上是西南部最多,东部次之,其他地区较少,降水量在690~1 620 mm之间,差异较大,全县年降水量最多的是西南部的漕涧镇,降水量最少的是沘江河谷。
  2.4 春雨(2—4月降水量)
  云龙茶的全年生长期约为8个月,为2—10月。其中可采期约为4个月,4—5月为春茶采摘期,6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夏茶采摘期,8月下旬至9月底为秋茶采摘期。2月为春茶的育芽期,3月是春茶萌芽开长期,4月是春茶的快速生长期。云龙县各乡镇2—4月降水量为60~220 mm,降水量最多的是漕澗镇,为220 mm,降水量最少的是长新乡,为60 mm;2—4月茶树植株需水多,是决定春茶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时期,同时还会影响到茶树整年的生长状况,但此时期云龙县正处干季,多数年份降水稀少,部分乡镇春茶的水分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2.5 日照
  云龙县的地理纬度范围在北纬25°28′~26°23′之间,从光照时数的角度来说,基本能满足大多数作物生长的需要,但云龙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大大小小的山脉遍布全县,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由于受季节、云量、海拔、坡度和坡向等地形因子以及周围地形相互遮蔽的影响,导致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异显著,实际日照时数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实际日照时数采取地理可照时数和县气象站的日照百分率进行插值估算,得出大致的分布情况,全县年日照时数在1 400~2 200 h之间,全县各乡镇均适宜云龙茶的种植[9-11]。
  2.6 极端气温
  茶树有喜暖怕寒的特性,云龙县海拔2 600 m以下地区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5.6~0.2 ℃,一般不低于 -10 ℃,茶树能安全过冬,冬春季日较差较大,有利于茶树体内有机物质的积累,是高山茶优良品质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茶树虽然是喜暖植物,但过高的温度也会对茶树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气温持续超过35 ℃,不仅影响茶叶的品质,还会对茶树形成高温危害,甚至会导致茶树枯死,从云龙县极端最高气温统计可以看出,极端最高气温为27.3~36.9 ℃,位于海拔1 600 m以下的澜沧江流域和沘江下游干热河谷区的功果桥、苗尾、宝丰等地有35 ℃以上极端高温天气,但无持续超过35 ℃以上极端高温天气。
  2.7 相对湿度
  茶树生长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云龙县各地区空气相对湿度范围为63.7%~72.9%,全县各乡镇均适宜茶树生长。
  综上所述,云龙县大部分山区都属于云龙茶种植的适宜区,海拔2 600 m以上的高寒山区属于云龙茶种植的不适宜区。鉴于云龙县复杂的地形地貌及破碎的地质结构,在发展、提升云龙茶种植时,对于气候适宜性,不但要考虑地质、土壤等关键条件,还应考虑坡度、坡向等因素,以利于进行综合布局。   目前,云龙茶主要种植区分布在云龙县宝丰乡、团结乡和功果桥镇的海拔2 600 m以下的云雾山中,总种植面积逾2 333.33 hm2,年产精制茶叶800 t左右。
  3 结语
  云龙县总体气候特点是干湿分明、雨热同季、干凉同期,因地理环境特殊、地形地貌复杂、立体气候突出,形成不同类型的山地小气候,部分山区适宜大力发展高原生态农业云龙茶种植。但复杂的立体气候也导致气象灾害频繁,其中影响茶叶生产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干旱和低温冻害(有早霜冻、冰冻、雪冻、风冻、倒春寒和晚霜冻)。因此,发展茶叶生产应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在进行茶叶产业规划和新茶园选址时要合理布局,将茶区、茶园安排在适宜种植区,尽量避开不适宜区域。生产中要加强茶区、茶园的抗旱、抗冻设施建设,做好灾害预防措施。气象部门建立气候变化监测网络和灾害预警系统,大力推进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加强跟踪气象服务,及时将重要气象预警信息传递给茶区、茶园、茶厂、茶农,及时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促进云龙县茶叶产业的可持续、高效发展,为山区人民的脱贫致富提供技术保障。
  4 参考文献
  [1] 王宇.云南山地气候[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
  [2] 骆耀平.茶树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3] 杨士吉,李维.茶树种植与茶叶加工[M].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4] 何雨芩,张茂松,黄成兵,等.基于GIS的云南省茶树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J].安徽农业科学,2015(25):218-221
  [5] 张玮玮,申双和,刘敏,等.湖北省茶树种植气候区划[J].气象科学,2011,31(2):153-159.
  [6] 田易萍,徐丕忠,朱兴正.国家级茶树良种云抗10号在云南省的应用及推广[J].现代农业科技,2011(24):118-119.
  [7] 饶文光.气象条件对茶叶种植的影响与防治措施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5(15):104.
  [8] 李军,黄敬峰,王秀珍,等.山区月平均气温的短序列订正方法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5,31(2):165-170.
  [9] 封志明,楊艳昭,丁晓强,等.气象要素空间插值方法优化[J].地理研究,2004,23(3):357-364.
  [10] 张倩,赵艳霞,王春乙.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指标研究进展[J].自然灾害学报,2010,19(6):40-54.
  [11] 王明,余凌翔.哀牢山区大叶茶种植的气候优势和类型分区[J].中国农业气象,2001,22(1):47-50.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分析了宁远县轮作模式的有利条件,总结了2017年宁远县烟稻轮作技术的示范推广情况。示范推广实践表明,烟稻轮作技术绿色高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好,在宁远县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同时阐述了该轮作模式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烟稻轮作;绿色创建;关键技术;湖南宁远  中图分类号 S511;S5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4-0031-02  轮作是增加
摘要 本文着重介绍了周口市李栽培区李树常见的疮痂病、轮纹病、炭疽病、果腐病、红点病、黑莓病6种果实病害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 李树;病害;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6.62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4-0140-01  在周口市李栽培区,危害李树的病害逾10种。笔者根据多年观察和防治实践,总结了李疮痂病等6种病
摘要 基于南京市六合区的调研数据,分析农地流转对转出户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进而有效剖析农地流转给农村居民带来的生活和经济上的变化。研究发现,在调研实例中,农地流转对转出户家庭经济情况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文研究为因地制宜地推动农地流转提供了证据,为促进非农就业和改善农民家庭经济状况提供了政策参考。  关键词 农地流转;家庭经济状况;转出户;江苏南京;六合区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
摘要 为了解陕西省设施蔬菜施肥现状及农户养分资源投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和评价了2013—2014年陕西省6个县(区)设施蔬菜施肥调查数据。结果表明,设施蔬菜总氮(N)、磷(P2O5)、钾(K2O)养分投入量分别为829、554、619 kg/hm2。根据合理施肥指标,西红柿氮、磷、钾过量比例分别为34.8%、67.4%、58.7%,黄瓜氮、磷、钾过量比例分别为47.8%、60.5%、52.5%,辣
摘要 不同的叶幕管理模式不仅会影响酿酒葡萄的品质与产量,进而影响葡萄酒的品质,而且会影响酿酒葡萄病虫害的发生程度以及翌年树势。目前,在鲜食葡萄的栽培技术上,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叶幕管理体系。由于酿酒葡萄在葡萄用途与品质要求上与鲜食葡萄差异较大,故有必要对传统的叶幕管理模式进行改进。本文从葡萄新梢摘心、去除老叶、疏穗等3个方面总结了叶幕管理技术对酿酒葡萄与葡萄酒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酿酒葡萄的优质栽培提
摘要 开展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在烟叶生产上的对比试验研究,测定比较使用不同地膜的烟叶生育期、经济效益、使用成本和地膜降解情况。结果表明,使用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的烟叶生育期基本一致,使用降解地膜烟叶产量降低30 kg/hm2,产值降低1 044元/hm2,上等烟比例降低3个百分点,但差异不显著。使用降解地膜成本增加89元/hm2,且在田间可逐步降解,但与烟叶生育期不完全同步,需进一步改善其降解性能。 
摘要 陕北是我国重要的枣产区之一,枣裂果现象严重。为明确陕北主栽品种的抗裂性,筛选抗裂性好的种质材料用于后续基因组辅助育种研究,本研究以陕北主栽品种团枣、骏枣、木枣和相枣为供试材料,采用室内冷水浸泡法对不同品种脆熟期枣果的裂果方式、裂果率和吸水率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裂果方式有不规则裂、环裂、纵裂和环裂 纵裂4种,以环裂 纵裂方式为主,但品种间不同开裂方式出现顺序不一致;不同品种枣果随着浸
摘要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抗生素不规范、不合理以及过量的使用,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相关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鉴于微生物对抗生素的降解具有低耗、高效的效果,同时具备环保及操作简便等特点,微生物降解法已作为抗生素污染处理的有效途径之一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抗生素的使用现状及其危害,综述了抗生素的环境行为、生物降解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展望了利用微生物降解环境中抗生素的前景,以期为治理环境中抗生素污染提供
摘要 为了考察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的丰产性、抗逆性、商品性、再生力等基本性状,进行了甬优4949再生稻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甬优4949作再生稻进行机械化栽培,头季产量10.67 t/hm2,再生稻产量4.34 t/hm2,具有产量高、米质优良、再生力强、灌浆结实可靠等品种优势。  关键词 甬优4949;再生稻;产量;农艺性状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
摘要 马铃薯是贵州省主要种植作物,也是当地四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生产上,病虫害对贵州地区马铃薯高产和经济效益造成直接影响,限制了贵州地区马铃薯生产的发展。为此,本文对贵州省马铃薯病虫害发生种类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马铃薯病虫害;发生种类;防治措施;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 S43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4-0107-02  Abs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