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已任的,为我国经济建设人才输出发挥着很大作用。文章详细阐述了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就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一些方法。
【关键词】高职教育 技能型 人才培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培养未来国际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技术与管理人才,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持续动力,这不仅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需要。
1 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技术发展加快,并不断向综合化方向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位层次的提升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在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及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大批技术含量和智能化水平比较高的岗位急需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对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2 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
目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传承式的、专才的培养模式,实行的是学时制,强调的是对书本知识的接受程度、对专业的纵深理解、对个人才能的培养。具体来说,存在着以下问题。
2.1 教学方式落后
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也是教育改革的重点所在。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活动,但部分高等职业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的一般性改良阶段,教育思想落后,教育方式陈旧,过去单纯教学型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理论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不够重视,缺乏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没有及时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不能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专业的要求,阻碍教学改革的整体推进乃至改革效益的提高,导致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和发展存在脱节现象,这已经不能满足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2.2 科研水平不高,定位不准
由于科研力量弱、科研经费少等原因,造成了科研成果少、科研获奖少的局面,影响了学校教学水平以及学校知名度的提高,阻碍了高职学校的发展,因此高等职业学校必须重视科学研究,以科学研究来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提高教学质量。
2.3 缺少社会实践
由于很多高职院校实验基础设施不完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将理论转化成技术应用的需要,偏理论低能力的培养模式不利于学生应用技能的提高,偏理论和轻实践的应用难以培养出社会技术岗位所需要的具有多种知识技能、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
2.4 生源基础差,教材建设落后
由于高职学生学习能力普遍差,基础差,底子薄,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赶不上普通高校毕业生的理论水平,又不具备中专毕业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高职教材相当一部分是本科教材的压缩,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教育管理、教育手段、教育方式难以跟上高职教育的要求,学生学习兴趣不大,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风气,因此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市场发展的需要。
2.5 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尚未形成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多数学校把办学精力放在普通学历教育上,由于无论在教学上还是在行政管理上保守思想仍然起着支配作用,地方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又缺少促使企业主动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仍处于探索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学习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尚未完成。
3 高职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分析
3.1 教学工作是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手段
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和类型,有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高职教育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必须努力构建科学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一支师德高尚设计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具体地讲,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教学方法要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校转变,积极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养成。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要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不能沿袭传统的课程体系,而需要构建培养技术能力为依据的课程体系,同时满足地方、行业对人才要求的应用性课程体系。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构建应用性课程体系必须注重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相互融合,通过实训项目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使实训教学真正起到培养能力的作用。
3.2 在高职教育中,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人才培养应注重质量
不同类型的人才承担不同的社会任务。由于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培养目标不同,在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要求就必然不同,因此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人才培养应注重质量。
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总体质量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踏实的工作态度。因此,高职教育中要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并重,还要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高职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而不断改进。
3.3 要有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教育院校应重视实践教学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上的重要作用,采取多种方案,形成完整的、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强调教学实施的过程取向,强调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和发展性,更加注重课程设计、实习和实训等教学环节,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如开展课堂模拟教学,加强实践教学,进行职前实战训练,强化能力培养,教师在实践中教,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教师边讲边做,学生边学边干,要由理论主导型向理论与能力并重型转变,努力加强素质教育,教学内容要根据市场需要,反映本学科应用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岗位前沿要求,凸显高职教育的特色。
3.4 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职教育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技术型人才的需要,是高职教育办出特色的保证。在产学研关系定位中,教学处于基础和中心地位,科研和生产是服务于教学的。产学研结合是一个结构体系,人才培养是连接系统的主线。建立与完善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紧密依托行业、企业,加强校企联合、合作办学。牢牢把握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大力促进师资队伍和产学研基地建设,以教学带动科研,走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之路,积极兴办科技企业。
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积极开展高新技术开发研究,要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玲.高技能人才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区别及培养定位[J].职业技术教育,2013(28).
[2]付云.高职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之辩[J].职业技术教育,2013(28).
[3]郭俊朝,陈晗.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演进与重构[J].职教通讯,2014(07).
【关键词】高职教育 技能型 人才培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培养未来国际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技术与管理人才,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持续动力,这不仅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需要。
1 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技术发展加快,并不断向综合化方向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位层次的提升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在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及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大批技术含量和智能化水平比较高的岗位急需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对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2 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
目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传承式的、专才的培养模式,实行的是学时制,强调的是对书本知识的接受程度、对专业的纵深理解、对个人才能的培养。具体来说,存在着以下问题。
2.1 教学方式落后
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也是教育改革的重点所在。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活动,但部分高等职业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的一般性改良阶段,教育思想落后,教育方式陈旧,过去单纯教学型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理论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不够重视,缺乏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没有及时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不能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专业的要求,阻碍教学改革的整体推进乃至改革效益的提高,导致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和发展存在脱节现象,这已经不能满足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2.2 科研水平不高,定位不准
由于科研力量弱、科研经费少等原因,造成了科研成果少、科研获奖少的局面,影响了学校教学水平以及学校知名度的提高,阻碍了高职学校的发展,因此高等职业学校必须重视科学研究,以科学研究来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提高教学质量。
2.3 缺少社会实践
由于很多高职院校实验基础设施不完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将理论转化成技术应用的需要,偏理论低能力的培养模式不利于学生应用技能的提高,偏理论和轻实践的应用难以培养出社会技术岗位所需要的具有多种知识技能、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
2.4 生源基础差,教材建设落后
由于高职学生学习能力普遍差,基础差,底子薄,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赶不上普通高校毕业生的理论水平,又不具备中专毕业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高职教材相当一部分是本科教材的压缩,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教育管理、教育手段、教育方式难以跟上高职教育的要求,学生学习兴趣不大,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风气,因此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市场发展的需要。
2.5 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尚未形成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多数学校把办学精力放在普通学历教育上,由于无论在教学上还是在行政管理上保守思想仍然起着支配作用,地方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又缺少促使企业主动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仍处于探索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学习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尚未完成。
3 高职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分析
3.1 教学工作是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手段
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和类型,有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高职教育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必须努力构建科学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一支师德高尚设计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具体地讲,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教学方法要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校转变,积极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养成。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要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不能沿袭传统的课程体系,而需要构建培养技术能力为依据的课程体系,同时满足地方、行业对人才要求的应用性课程体系。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构建应用性课程体系必须注重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相互融合,通过实训项目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使实训教学真正起到培养能力的作用。
3.2 在高职教育中,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人才培养应注重质量
不同类型的人才承担不同的社会任务。由于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培养目标不同,在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要求就必然不同,因此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人才培养应注重质量。
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总体质量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踏实的工作态度。因此,高职教育中要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并重,还要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高职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而不断改进。
3.3 要有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教育院校应重视实践教学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上的重要作用,采取多种方案,形成完整的、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强调教学实施的过程取向,强调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和发展性,更加注重课程设计、实习和实训等教学环节,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如开展课堂模拟教学,加强实践教学,进行职前实战训练,强化能力培养,教师在实践中教,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教师边讲边做,学生边学边干,要由理论主导型向理论与能力并重型转变,努力加强素质教育,教学内容要根据市场需要,反映本学科应用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岗位前沿要求,凸显高职教育的特色。
3.4 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职教育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技术型人才的需要,是高职教育办出特色的保证。在产学研关系定位中,教学处于基础和中心地位,科研和生产是服务于教学的。产学研结合是一个结构体系,人才培养是连接系统的主线。建立与完善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紧密依托行业、企业,加强校企联合、合作办学。牢牢把握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大力促进师资队伍和产学研基地建设,以教学带动科研,走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之路,积极兴办科技企业。
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积极开展高新技术开发研究,要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玲.高技能人才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区别及培养定位[J].职业技术教育,2013(28).
[2]付云.高职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之辩[J].职业技术教育,2013(28).
[3]郭俊朝,陈晗.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演进与重构[J].职教通讯,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