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古文经典 提核心素养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1314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切实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聚焦初中语文的核心素养,我在古诗文课堂教学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拟以统编版初中语文里的古诗文为例,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是如何将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整合起来,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
   一、吟咏诵读,提高语感力
   吟咏诵读是训练语感的好方法。统编版初中语文课本中选编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名篇,语文教师要充满激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吟咏诵读中享受到经典诗文的美,体验到学习语言文字的乐趣,这样才是成功的教学。
   如教学曹操《观沧海》,引导学生全情投入地诵读几遍,感受诗歌的慷慨悲凉、沉郁雄健、豪迈纵横。要使学生通过吟咏诵读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言的形象感受、感情色彩感受,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
   二、切身体验,提高感悟力
   经典诗文的作者多以自身的成长背景和对社会、对身边事物的感触去表达一定时期的某种情感,或通过想象、联想去表达对人生、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这就需要教师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技巧去调动学生既有的生活经验,去认识和体会作者当时的真实感受以及作品本身所蕴含的美。
   如教学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可引导学生回想自己是否有过不如意的事,是如何对待的。这样,学生通过回想经历、畅谈感受,理解作者豁达、积极乐观的情怀,明白“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的道理,从而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得到升华。
   三、读思批判,提升思维力
   诗文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寄寓了作者一定的志趣和情操。在閱读诗文之时,既需要感悟作者的情感态度,也需要对其加以理性审视。需要用批判精神去审视作者思想,既不能被动地全盘吸收,也不能盲目地一味否认。我们一方面要知人论世,设身处地理解作者生发情志的主客观原因,另一方面也要对其思想观念作出理性评判。
   比如在教学李商隐《锦瑟》一诗时,我向学生提出这首诗的主旨究竟是伤唐室之残破还是悼亡之作,抑或是自伤身世这个问题之后,学生就此进行了独立思考,并要求提供确凿的证据,做出自己的合理推论。一场对《锦瑟》主旨的解读争论之中会加深对李商隐诗歌风格的理解。
   四、以文化人,增强传承力。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除了落实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之外,还要将对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充分地理解,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更能陶冶情操,提高人文修养,积淀更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
   比如在教学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黄发垂髫”时,提问:“垂髫是什么意思啊?”学生齐答:“儿童。”我进一步明确:“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指9岁以下的孩子,代指幼年;老年人的头发由白转黄,在古代是长寿的象征,因此后来常用黄发代指老人……”然后我又趁热打铁,向学生补充了“总角”“冠”“及笄”“束发”“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古稀”“耄耋”和“期颐”等古代年龄文化常识。
   综上所述,将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整合起来,使初中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的素养,扎扎实实地在课堂教学的沃土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其他文献
转眼之间,我踏上教育工作岗位已经三十多年了,其间有欢笑,有泪水,但我最大的感受,则是充实,这一点可能是没当过老师的人无法体会到的。教学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不仅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也需要创造,因为,你面对的是几十个充满创造力的孩子。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的问题似乎也越发多了,而社会也要求我们教育出充满创造力、有个性的学生。因此,教师的班级管理也应富于创造性。我下面就谈一谈自己在管理班级上的一
期刊
【摘要】东北作家群的乡土情结一端维系在东北的天际原野中,另一端则随着他们自身的遭际起起伏伏。他们就像满载着创作激情的船,这情感就是他们的锚,使他们不至于成了断根的浮萍。   【关键词】东北作家群;根(源);故乡情结;文化流向;“文化崇尚”情结   一、根(源)——故乡情结   故乡联结着血缘、亲情,是一个人生命的源头。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说:“我的像邮票那样大小的故乡本土是值得好好描写的,而
期刊
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语文学习,有了一定的识字量,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材料,认识活动也渐渐丰富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产生了书面表达的诉求和愿望。为了顺应学生的这种发展需要,统编教材从二年级上册开始安排了写话。二年级上下册教材,共安排了七次写话,一次是写留言条,另外是三次纪实写话,三次想象写话,都是低年级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第一学段的写话目标是
期刊
人人需要爱。世界需要爱,何况是纯真的孩子。当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拥入你眼前,那一双双可爱而好奇的眼睛凝视着你时,你是否想过,他们多像一颗颗茁壮成长的幼苗,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骨朵,正需要爱的滋润和浇灌,需要精心的呵护和培养?你是否想过,如何让他们在爱的氛围中健健康康地生活,快快乐乐地成长,有一个美好而难忘的童年?你是否想过,如何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独立,学会自强?   爱是一座
期刊
原生家庭就是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家庭。它是每个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境,也是影响其一生的最重要的环境,它对孩子的影响将会伴随着孩子的一生,甚至原生家庭会影响一个家族的三代人。   上周五,我们班有三个孩子放学后回家又骑电车出门,有任课老师看到他们晚上十一点还未回家,给其家长打电话,家长竟然没有任何反应。这让我思虑颇多。难道父母不应该是最关心孩子的人吗?为何这么漠然?   我认为这件事的出现并不是偶然,
期刊
周邦彦是婉约词之集大成者,继承前人,吸收提炼,发扬光大,使婉约词在艺术上走向高峰。他的《苏幕遮·燎沉香》以其“抚写物态,曲尽其妙”(沈雄《古今词话》)“若有意,若无意,使人目眩”(周济《宋四家词选》),一直为人称道。细品《苏幕遮·燎沉香》,发现它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有异曲同工之妙。下面略叙粗浅之见。   首先,文章的构思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朱文由“心里颇不宁静”入手,“不宁静”促使朱自清散步销愁
期刊
让我们一起走进湘西,走进这部被称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无冕之王”的作品——《湘行散记》,跟随作者,去体悟湘西世界的自由朴野之美吧。  浅解人物   《湘行散记》中刻画了许多处于当时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他们的生活,对现今的我们而言,是极其陌生的。因此我们必得“沉”入字里行间,跟随作者的笔触,去真切感受他们的呼吸,体悟他们的情感,感知他们的悲欢离合,感叹这些“小人物”与大时代息息相关的浮沉命运。  
期刊
【摘要】语文是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从接受教育开始,语文便一直陪伴着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品质人格带来深远的影响。对于小学低年级语文而言,打好语文基础、培养小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储备等是最重要的任务。小学低年级语文是促进小学生增进理解能力的起步阶段,更是语文知识记忆与积累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做好背诵方面的工作,能帮助小学生打好语文基础。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期刊
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很久,但我始终难以忘怀,说起来还真有点儿不好意思。  记得那时我上二年级,一个星期天的下午,爸爸妈妈都去地里劳动去了,我自己一个人和邻居家的孩子们在一起玩。我们玩得很尽兴,我大汗淋漓。不多时我口渴难耐,想回家找水喝,所以我顾不上伙伴们的反对,一口气跑回家。  回到家打开门,一眼就看见有一瓶雪碧立在八仙桌当中。“它”看见我之后,一个劲朝我打招呼:“哈哈,我就是为你而来的,知道你喜欢我
期刊
“多元情境法”指的是老师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以直观性的方式将语文课本知识所描述的背景知识或者故事人物展现出来,以促进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语文知识有深入性的理解和掌握。从教学效果上来说,多元情境法的教学模式将对新旧知识的衔接、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之间的矛盾做到更好的解决。积极实施初中语文多元情境法教学模式,有助于对教学状态的激发,使得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披文入情”“沿波讨源”,理解课文故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