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李琦;通因通用法;单纯性蛋白尿
中图分类号:R69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09-0059-01
笔者师从李教授多年,李教授曾用通因通用法治愈单纯性蛋白尿数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举验案一则如下。
1 典型病例
谢某,女,43岁,于2006年11月3日就诊。患者3年前体检发现蛋白尿(++),3年来连续复查多次,尿蛋白均持续阳性。询问病史,未出现过水肿、血尿、高血压等症状,否认有糖尿病、肝炎、免疫性疾病等病史。多年来常感头晕、困倦乏力、纳差、腹胀、便稀,曾有中医开“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丸”口服,症状不见好转。查血压125/80mmHg,形体消瘦,颜面、双下肢查无水肿,心肺腹(一);血常规:白细胞5.0×109/L,血红蛋白129g/L;大便常规(一);尿检:蛋白(++),红细胞(一),白细胞2~3/Hp,尿蛋白定量0.85g/d;血生化:总蛋白66.2g/L,血肌酐59.7/μmol/L,尿素氮3.2mmol/L)舌质暗红,苔厚腻,脉沉滑。
李教授分析,患者持续无症状性蛋白尿多年,既往无特殊病史,未曾出现高血压、水肿、血尿,常规检查和肾功能均无异常,西医诊断:单纯性蛋白尿。患者多年来有头晕、困倦、纳差、腹胀、便稀之症状,舌质暗红,苔厚腻,脉沉滑。其病机系湿热蕴结、气机阻滞中焦,以致中焦脾土为湿所困而运化失职,胃为气遏则通降不利,三焦壅滞,故出现纳差、困倦、腹胀、便稀等湿热困结之候;清阳不升,清窍失养,故感头晕。人体蛋白质是脾胃所化之精微,若湿热、气滞之实邪困遏,使中焦气机升降不利,脾所化生之精微不能输布四旁、濡养机体,蓄积体内,而随小便漏泄体外,在现代医学则表现为蛋白尿。此病人看似气虚不固、精微外泄之虚证,实则实邪内蕴之实证,若用“十全大补丸”之品,使实邪更加壅滞难消,反而加重病情。李教授以行气化湿导滞为法,佐以清热活血,拟方:藿香15g,苍术15g,厚朴lOg,黄连10g,广木香9g,陈皮12g,川芎15g,川牛膝10g,大黄3g(后下),甘草6g。服2剂后,头晕症状减轻,饮食量增加,腹胀、大便情况好转,查尿蛋白(±),遂以原方去大黄,加黄芪30g,升麻15g,白术20g以助益气健脾升清,服3剂后,自觉症状完全消失,舌淡红,苔薄微黄,复查尿蛋白(-)。随访3个月,尿蛋白均未再出现阳性。此即“通因通用”,邪去则正安,使脾胃升降有序,三焦通利,精微物质得以输布运达,濡养全身,而无以漏泄体外。正如《医宗金鉴》所述:“祛其邪,培其中土,使药气四达,则周身之机运流通,水谷之精微敷布,何患其药之不效哉?”
2 体会
反治法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疗法,又称从治。从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与疾病的假象相一致而言。究其实质,还是中医学“治病求本”之精髓的体现。以上病例即是运用反治法之一的通因通用法,对于气血津精本已出现外泄之征象,而反用攻邪通利药物来达到治疗目的,因为这种通利的表象是由滞塞引起的,去其邪实,通其壅滞,气血津精得其道,而无以外泄,此即是治病之根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求其本”。疾病发生、发展,一般是通过若干症状表现出来的,但这些症状有时只是疾病的现象,而不是疾病的本质。如果仅是见症治症,只看表象不看本质,往往不能愈病。只有通过四诊合参,充分搜集、了解疾病的各个方面,包括症状在内的全部情况,在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综合分析,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勿为假象所惑,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从而确立恰当的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69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09-0059-01
笔者师从李教授多年,李教授曾用通因通用法治愈单纯性蛋白尿数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举验案一则如下。
1 典型病例
谢某,女,43岁,于2006年11月3日就诊。患者3年前体检发现蛋白尿(++),3年来连续复查多次,尿蛋白均持续阳性。询问病史,未出现过水肿、血尿、高血压等症状,否认有糖尿病、肝炎、免疫性疾病等病史。多年来常感头晕、困倦乏力、纳差、腹胀、便稀,曾有中医开“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丸”口服,症状不见好转。查血压125/80mmHg,形体消瘦,颜面、双下肢查无水肿,心肺腹(一);血常规:白细胞5.0×109/L,血红蛋白129g/L;大便常规(一);尿检:蛋白(++),红细胞(一),白细胞2~3/Hp,尿蛋白定量0.85g/d;血生化:总蛋白66.2g/L,血肌酐59.7/μmol/L,尿素氮3.2mmol/L)舌质暗红,苔厚腻,脉沉滑。
李教授分析,患者持续无症状性蛋白尿多年,既往无特殊病史,未曾出现高血压、水肿、血尿,常规检查和肾功能均无异常,西医诊断:单纯性蛋白尿。患者多年来有头晕、困倦、纳差、腹胀、便稀之症状,舌质暗红,苔厚腻,脉沉滑。其病机系湿热蕴结、气机阻滞中焦,以致中焦脾土为湿所困而运化失职,胃为气遏则通降不利,三焦壅滞,故出现纳差、困倦、腹胀、便稀等湿热困结之候;清阳不升,清窍失养,故感头晕。人体蛋白质是脾胃所化之精微,若湿热、气滞之实邪困遏,使中焦气机升降不利,脾所化生之精微不能输布四旁、濡养机体,蓄积体内,而随小便漏泄体外,在现代医学则表现为蛋白尿。此病人看似气虚不固、精微外泄之虚证,实则实邪内蕴之实证,若用“十全大补丸”之品,使实邪更加壅滞难消,反而加重病情。李教授以行气化湿导滞为法,佐以清热活血,拟方:藿香15g,苍术15g,厚朴lOg,黄连10g,广木香9g,陈皮12g,川芎15g,川牛膝10g,大黄3g(后下),甘草6g。服2剂后,头晕症状减轻,饮食量增加,腹胀、大便情况好转,查尿蛋白(±),遂以原方去大黄,加黄芪30g,升麻15g,白术20g以助益气健脾升清,服3剂后,自觉症状完全消失,舌淡红,苔薄微黄,复查尿蛋白(-)。随访3个月,尿蛋白均未再出现阳性。此即“通因通用”,邪去则正安,使脾胃升降有序,三焦通利,精微物质得以输布运达,濡养全身,而无以漏泄体外。正如《医宗金鉴》所述:“祛其邪,培其中土,使药气四达,则周身之机运流通,水谷之精微敷布,何患其药之不效哉?”
2 体会
反治法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疗法,又称从治。从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与疾病的假象相一致而言。究其实质,还是中医学“治病求本”之精髓的体现。以上病例即是运用反治法之一的通因通用法,对于气血津精本已出现外泄之征象,而反用攻邪通利药物来达到治疗目的,因为这种通利的表象是由滞塞引起的,去其邪实,通其壅滞,气血津精得其道,而无以外泄,此即是治病之根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求其本”。疾病发生、发展,一般是通过若干症状表现出来的,但这些症状有时只是疾病的现象,而不是疾病的本质。如果仅是见症治症,只看表象不看本质,往往不能愈病。只有通过四诊合参,充分搜集、了解疾病的各个方面,包括症状在内的全部情况,在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综合分析,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勿为假象所惑,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从而确立恰当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