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混凝土产生结构裂缝是一种普遍现象,它不但对工程外观整体性有损,还降低了工程整体质量,所以我们对施工中出现的裂缝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加强控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对混凝土结构物裂缝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物裂缝;原因;控制措施
引言: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是建筑中比较常见且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而且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会导致结构刚度变小,变形增大,降低混凝土耐久性能等。本文主要对由于混凝土原材料、配比、施工原因产生的混凝土结构裂缝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控制措施。
一、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
1、材料
混凝土原材料主要包括胶凝材料、骨料、水以及外加剂等,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质量没有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而降低了混凝土的质量,在施工中就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裂缝现象。
2、混凝土配合比因素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也是致使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一个重要因素。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于水泥品种与等级的选用不当;二是,砂率设计不合理;三是,使用的水泥过量;四是,外加剂用掺量不恰当。所以,混凝土配合比也是影响混凝土裂缝的重要原因。
3、温度变化
由于天气炎热,水分蒸发较快,导致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其内部过热产生收缩裂缝。混凝土的热胀冷缩在约束力的限制下,由于其内部温度应力因温度引起拉裂,从而产生温度裂缝。当体积过大的混凝土在水化时产生的热散发不出去,内部温度不断上升,进而引起其内外温差过大,引起形变产生了裂缝。
4、其他因素
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因为干缩导致其体积受到变形约束产生的裂缝,由于这种裂缝产生的宽度很大,甚至直接穿过整个构件;混凝土加水搅拌后,水泥中的碱性物质和其它成分引起化学反应,生成胶状碱,在吸水后体积变大,使混凝土因涨裂产生裂缝;由于混凝土厚度有限,在不利的环境影响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因侵蚀性水氧化等原因形成的混凝土胀裂。
二、混凝土结构物裂缝控制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普通混凝土是以胶凝材料(水泥)、水、细骨料(砂)、粗骨料(石子)、需要时掺入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拌制,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
1.1普通混凝土常用水泥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水泥、矿渣尘酸盐水泥、火山灰质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在混凝土施工中,水化热引起的温度较高,容易引起温度裂缝。为此,在施工中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以降低单位水泥使用量。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1.2砂:按砂的粒径(或细度模数)可分为粗砂、中砂和细砂。采用中粗砂比采用细砂每立方米混凝土减少用水量20kg左右,水泥相应减少28kg左右,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干缩。所用砂的含泥量应符合相关要求。
1.3石子:普通混凝土用石子可分为碎石和卵石。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中,粗骨料的最大尺寸与结构物的配筋、混凝土的浇灌工艺有关,增大骨料料径可减少用水量,混凝土在收缩和沁水随之减少,但骨料粒径增大容易引起混凝土的离析,因此,必须调整好级配设计,并在施工中加强振捣。
1.4水: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1.5外加剂:为了满足送到现场的混凝塌落度,若只增加水泥使用量,则会加剧混凝土干燥缩,明显增大混凝土水化热,易引起开裂。因此除了调整级配外,可掺入适量的减水剂。混凝土外加剂按其主要功能分为四类(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速凝剂等。(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膨胀剂、着色剂、防冻剂等。外加剂的选用应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并通过实验及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不同品种外加剂复合使用,应注意其相容性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使用前应进行试验,满足要求方可使用。
2、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裂缝控制
混凝土搅拌一般宜由场外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或现场搅拌部搅拌,应严格掌握混凝土配合比,确保各种原材料合格,计量偏差符合标准规定要求,投产顺序、搅拌时间合理、准确,最终确保混土搅拌质量满足设计、施工要求。当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2.1混凝土在运输中不宜发生分层、离析现象;否则,应在浇筑前二次搅拌。要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和转运次数,确保混凝土在初凝前运至现场并浇筑完毕。进行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不低于100mm,外加剂主要有泵送剂、减水剂和引气剂等。
2.2混凝土浇筑前应根据施工方案认真交底,并做好浇筑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尤其应对模板、支撑、钢筋、预埋件等认真细致检查,合格并做好相关隐蔽验收后,才可浇筑混凝土。
2.3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自高處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宜超过2m;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
2.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否则,应留置施工缝。
2.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在大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了减少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一方面应尽可能减少入模温度。另一方面应采取保温养护。以减少内外温差。浇筑体的混凝土缓慢降温是重要环节,越慢越好,为混凝土创造充分应力松弛的条件,于此同时还要在养护中使混凝土保持良好的潮湿状态,这对增加混凝土强度和减少收缩是十分有利的。
3、混凝土的养护及拆模控制
3.1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在混凝土终凝前(通常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8~12h内),开始进行自然养护。
3.2混凝土采用覆盖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变通硅酸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或有抗掺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3.3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等。
3.4混凝土的拆模: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可根据工程部位具体情况(工序要求、施工荷载状况)确定,应尽可能地多养护一段时间。底模及其支架的拆除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的相关要求。侧模的拆除对混凝土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三、结束语
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产裂缝的原因很多,分析也比较复杂,需针对现场施工中不同的实际情况,不同的施工操作方法及工艺,采取有效地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的方法,对不同的裂缝采取相对的措施,及时治理,减少裂缝的出现,做到合理的裂缝控制。避免混凝土裂缝影响结构使用,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使用。
参考文献:
[1]李伟功.谈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和防处措施[J].山西建筑,2012,38(4).
[2]钟铭,王海龙.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的研究进展[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03(01).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物裂缝;原因;控制措施
引言: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是建筑中比较常见且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而且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会导致结构刚度变小,变形增大,降低混凝土耐久性能等。本文主要对由于混凝土原材料、配比、施工原因产生的混凝土结构裂缝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控制措施。
一、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
1、材料
混凝土原材料主要包括胶凝材料、骨料、水以及外加剂等,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质量没有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而降低了混凝土的质量,在施工中就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裂缝现象。
2、混凝土配合比因素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也是致使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一个重要因素。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于水泥品种与等级的选用不当;二是,砂率设计不合理;三是,使用的水泥过量;四是,外加剂用掺量不恰当。所以,混凝土配合比也是影响混凝土裂缝的重要原因。
3、温度变化
由于天气炎热,水分蒸发较快,导致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其内部过热产生收缩裂缝。混凝土的热胀冷缩在约束力的限制下,由于其内部温度应力因温度引起拉裂,从而产生温度裂缝。当体积过大的混凝土在水化时产生的热散发不出去,内部温度不断上升,进而引起其内外温差过大,引起形变产生了裂缝。
4、其他因素
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因为干缩导致其体积受到变形约束产生的裂缝,由于这种裂缝产生的宽度很大,甚至直接穿过整个构件;混凝土加水搅拌后,水泥中的碱性物质和其它成分引起化学反应,生成胶状碱,在吸水后体积变大,使混凝土因涨裂产生裂缝;由于混凝土厚度有限,在不利的环境影响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因侵蚀性水氧化等原因形成的混凝土胀裂。
二、混凝土结构物裂缝控制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普通混凝土是以胶凝材料(水泥)、水、细骨料(砂)、粗骨料(石子)、需要时掺入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拌制,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
1.1普通混凝土常用水泥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水泥、矿渣尘酸盐水泥、火山灰质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在混凝土施工中,水化热引起的温度较高,容易引起温度裂缝。为此,在施工中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以降低单位水泥使用量。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1.2砂:按砂的粒径(或细度模数)可分为粗砂、中砂和细砂。采用中粗砂比采用细砂每立方米混凝土减少用水量20kg左右,水泥相应减少28kg左右,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干缩。所用砂的含泥量应符合相关要求。
1.3石子:普通混凝土用石子可分为碎石和卵石。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中,粗骨料的最大尺寸与结构物的配筋、混凝土的浇灌工艺有关,增大骨料料径可减少用水量,混凝土在收缩和沁水随之减少,但骨料粒径增大容易引起混凝土的离析,因此,必须调整好级配设计,并在施工中加强振捣。
1.4水: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1.5外加剂:为了满足送到现场的混凝塌落度,若只增加水泥使用量,则会加剧混凝土干燥缩,明显增大混凝土水化热,易引起开裂。因此除了调整级配外,可掺入适量的减水剂。混凝土外加剂按其主要功能分为四类(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速凝剂等。(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膨胀剂、着色剂、防冻剂等。外加剂的选用应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并通过实验及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不同品种外加剂复合使用,应注意其相容性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使用前应进行试验,满足要求方可使用。
2、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裂缝控制
混凝土搅拌一般宜由场外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或现场搅拌部搅拌,应严格掌握混凝土配合比,确保各种原材料合格,计量偏差符合标准规定要求,投产顺序、搅拌时间合理、准确,最终确保混土搅拌质量满足设计、施工要求。当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2.1混凝土在运输中不宜发生分层、离析现象;否则,应在浇筑前二次搅拌。要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和转运次数,确保混凝土在初凝前运至现场并浇筑完毕。进行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不低于100mm,外加剂主要有泵送剂、减水剂和引气剂等。
2.2混凝土浇筑前应根据施工方案认真交底,并做好浇筑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尤其应对模板、支撑、钢筋、预埋件等认真细致检查,合格并做好相关隐蔽验收后,才可浇筑混凝土。
2.3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自高處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宜超过2m;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
2.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否则,应留置施工缝。
2.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在大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了减少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一方面应尽可能减少入模温度。另一方面应采取保温养护。以减少内外温差。浇筑体的混凝土缓慢降温是重要环节,越慢越好,为混凝土创造充分应力松弛的条件,于此同时还要在养护中使混凝土保持良好的潮湿状态,这对增加混凝土强度和减少收缩是十分有利的。
3、混凝土的养护及拆模控制
3.1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在混凝土终凝前(通常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8~12h内),开始进行自然养护。
3.2混凝土采用覆盖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变通硅酸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或有抗掺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3.3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等。
3.4混凝土的拆模: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可根据工程部位具体情况(工序要求、施工荷载状况)确定,应尽可能地多养护一段时间。底模及其支架的拆除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的相关要求。侧模的拆除对混凝土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三、结束语
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产裂缝的原因很多,分析也比较复杂,需针对现场施工中不同的实际情况,不同的施工操作方法及工艺,采取有效地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的方法,对不同的裂缝采取相对的措施,及时治理,减少裂缝的出现,做到合理的裂缝控制。避免混凝土裂缝影响结构使用,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使用。
参考文献:
[1]李伟功.谈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和防处措施[J].山西建筑,2012,38(4).
[2]钟铭,王海龙.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的研究进展[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