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结构与引进外商直接投资

来源 :财贸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109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商直接投资给东道国带来的不仅是生产要素的流入,更重要的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输入和市场供求关系的显著改革。现实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相对于国际贸易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生活的影响要广泛和深刻得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经济生活中制度安排的影响。资本的跨国流动是以市场经济的运行为基础的,伴随着跨国投资的是市场机制跨越国界对生产资源的配置进行调节。具体地讲,放到市场经济的背景中来考虑,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能加速东道国市场体系的发育,加快东道国市场结构的演变速度,而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运行的实际影响则是与市场结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其他文献
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改变了现期税源结构,客观要求深化税制改革。从市场经济发展角度看,房产税潜力巨大,为此,我国应尽快进行房产税税制改革。近几年情况表明,房产税收入规模扩张较快,在地方税收结构中的地位有所抬升。我国现行房产税税制有四大弊端:一是征税范围过窄;二是两套税制有违公平;三是计税依据不合理;四是房地产税费过于混乱。改革房产税税制应不失时机尽快推进,改进方案的选取应处理好收入筹措与强化宏观调控之间的关系。改革房产税税制可从六个方面进行:一是统一内外两套税制;二是扩大征税范围;三是调整计税依据;四是重新设
经济结构调整是“十五”我国发展战略的主线,经济结构调整不仅包括实体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也包括金融结构的转换与提升。理论和实证分析均表明,金融结构提升既是金融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结构升级及经济实现最优增长的必要条件。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攻坚时期,金融业也面临着入世后的全面开放问题,需要应对入世后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探明金融结构转变与实体经济结构升级的关联机制,既是制定科学合理的金融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实体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保证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
新兴中小银行的出现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成果,它们对形成金融业的多元产权竞争主体,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具有重大的意义。但面对国有专业银行,它们的生存空间又在何方?本文试图从中国金融体制变迁的逻辑来求解这一问题的答案。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发展迅速,从1998年开始试点到2000年起底,已发展到33只基金,规模达到560亿元,流通市值722亿元,占两市当日流通市值的10%,而且种类在不断增加,开放式基金正在酝酿,不久将推出,特别是保险资金和社保资金入市以及规模巨大的城镇居民储蓄使证券投资基金在中国存在着的极大的发展空间,其对中国的金融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种类的不断增加,对证券投资基金的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价就成为基金业发展中的一个关键性的环节,而这种评价需要一个完整的
从产权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价格的形成和决定问题实际上是产权如何决定和产权如何交易问题的现实反映。由于汇率也是一种价格(即用一种货币所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市场价格),故汇率问题的实质也是产权问题。本文从产权这个角度来研究中国汇率的市场化问题,以进行理论上的创新并为中国的汇率改革提供正确的思路。
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方法建立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含有税收影响的消费的季度可变参数模型和IS-LM季度可变参数模型,分别估计并计算得到动态的边际消费倾向、简单的政策支出乘数和包含挤出效应的财政政策乘数。通过比较分析,本文得出结论: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政府支出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挤出部分占收入应增加部分的3.1%-17.6%,总的来说并不显著,近三年来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没有使挤出效应增加。
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是不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改善基础设施供给和服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而资本运营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管理绩效的提高则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