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0岁的王明喜耳不聋眼不花,声音十分洪亮。一见到雷茂端就笑得合不拢嘴:“感谢你啊,还是你的双季槐好。”
王明喜是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三路里镇三路里村的村民,“一辈子都是农民,只会种地”的王明喜2009年在雷茂端的带领下,开始种植双季槐。王明喜有4.7亩土地,按照王明喜的记录,以2015年为例,第一期收获1331斤槐米,第二期收获2851斤槐米,这一年平均每亩收入6150元,年收入接近3万元。
这样的收益,在以前王明喜想都不敢想,“以前就种点小麦,每年收成最多300斤,还要看天吃饭。”
王明喜所种植的双季槐,顾名思义就是一年可以收获两次的槐米。两年见效,三年丰产,五年盛产,不怕干旱,不怕瘠薄,在丘陵旱垣地区每亩收入六七千元,效益是传统作物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双季槐作为荒山旱垣贫困地区的一个特色产业,目前山西省种植面积达50万亩,年增加产值15亿元;河北、甘肃、陕西等全国的荒山旱垣种植面积100万亩,年增加产值30亿元,成千上万的旱垣贫困农民因此找到了一种经济翻番的支柱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
说起双季槐,就不得不说起雷茂端。
脱贫
雷茂端是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沟东村村委主任,为了改变沟东村的贫困面貌,1981年,雷茂端辞掉民办教师工作,在村里承包了100多亩土地,栽上苹果、梨和山楂树。想不到,这些果树还没挂果就因为干旱而大片死亡,雷茂端赔得血本无归。雷茂端开始思索:旱垣群众致富,必须找到新的经济树种。
雷茂端发现槐米是传统的大宗药材,常用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糖尿病等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在化工、保健等多方面也具有独特的开发价值。他认真分析了槐米的销售形势,发现槐米价格也是居高不下。而有些村民种植国槐十几年,都没有多少产量,正应了当地流传颇广的那句话“槐树开花,等得眼花”。要是能把用于生态绿化的国槐变成专门结槐米的米槐,早结米、产量高、效益快,不就成为旱垣地区神奇的经济树种了吗?雷茂端着手开始研发:培育一个米槐新品种。
雷茂端首先从考察和研究全国各地的大量国槐入手,从山西、陕西、广西等全国十几个省份,采回700多种国槐种子和1500多种接穗,分别嫁接和种植在他的20多亩试验园。他认真学习人工杂交理论,反复做试验。经过近20年的种种努力,1999年,一个独特的旱垣作物新品种——双季槐,终于诞生了。
致富
自从在雷茂端的带领下发展双季槐以来,沟东村村民收入逐年提高,现在沟东村发展双季槐3500余亩,人均双季槐单项收入12000元,比原来人均收入只有950元提高了11倍。村民买来了小车,盖起了新房,不少人甚至还在城里买下了楼房。
而沟东村只是因双季槐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仅在运城市就还有200余个旱垣贫困山村因双季槐而脱了贫,致了富。除沟东村外,还涌现出石沟南村、上廉村、牛庄村、八将门村等许多先进典型。过去一亩地只有100多元收入的瘠薄旱地,现在一亩地收入3000元到7000元不等;过去人均收入只有几百元的贫困农民,现在一家的年收入也达到了3万元到7万元不等。双季槐已在山荒旱垣精准扶贫地区取得了明显成效。
雷茂端所在的三路里镇共有9个村,除沟东村以外,还有5个村和沟东村一样,瘠薄而干旱,都曾经是有名的贫困村。雷茂端一不做二不休,带领大家大力发展双季槐,现在三路里镇发展双季槐30000余亩,有1000余户因此脱了贫,500余户因此致了富。
三路里,盐湖区最落后的穷镇,一下子摘掉了贫穷的帽子,正在走上致富道路。
探索
王明喜是当地种植双季槐的明星。他对于双季槐的种植颇有心得,还有自己的账本。厚厚的笔记本上,详细地记录着每一年的产量及收入,甚至精确到每一株双季槐的经济收益。他的槐米总能有好的产量,“一要舍得投资,二要勤奋浇地,三要会剪枝”,这是王明喜总结出来的种植经验。
现在,不用去找寻销路,三路里镇的槐米已经被外来的收购者提前抢购一空,“今年第一期的槐米价格不太好。去年槐米价格受到全国经济形势下滑的影响,价格下跌,平均价格不到7元钱,2015年以前都是15元左右,有时还能到20多元。”雷茂端提起今年偏低的槐米收购价,忧心忡忡。
怎样才能提高槐米的價格?如何帮助农民提高收益?解决了“卖出去”的问题,就一定要解决“卖得好”的问题。
“现在就是扩大规模、提高产量质量,以及如何规范化的问题了。”雷茂端说,“不是每个人都能像王明喜那样用心种植,很多槐农管理水平滞后,产量质量低下。目前我们也在努力积极做好槐农的培训工作,下力气提高槐农的经济效益。”
双季槐收获时节正值雨季,槐米一经淋雨发霉变质,价格大幅下降,槐农因此损失很大,有的槐农损失高达三分之一以上。“虽然和相关科研单位一直在研究解决烘烤制干的方法,但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烘烤制干问题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大问题。”雷茂端对《民生周刊》的记者说。
除了烘烤制干问题,槐米产业链的延伸也是雷茂端时刻思考的问题。早在2002年,卫生部就将槐米列入药食同源,明确了槐米既是药品也是食品。据雷茂端的考察,槐米可开发槐米养生茶、槐米养生酒、槐米精品色素、老年人食用饼干、槐米饮片,还可以开发高档化妆品、高档染料等等。但目前槐米开发滞后,许多开发尚没有付诸行动。
8月的望槐楼上,雷茂端沉思眺望,仿佛望见一粒粒槐米的金色未来,仿佛望见一个个发家致富的百姓……
王明喜是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三路里镇三路里村的村民,“一辈子都是农民,只会种地”的王明喜2009年在雷茂端的带领下,开始种植双季槐。王明喜有4.7亩土地,按照王明喜的记录,以2015年为例,第一期收获1331斤槐米,第二期收获2851斤槐米,这一年平均每亩收入6150元,年收入接近3万元。
这样的收益,在以前王明喜想都不敢想,“以前就种点小麦,每年收成最多300斤,还要看天吃饭。”
王明喜所种植的双季槐,顾名思义就是一年可以收获两次的槐米。两年见效,三年丰产,五年盛产,不怕干旱,不怕瘠薄,在丘陵旱垣地区每亩收入六七千元,效益是传统作物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双季槐作为荒山旱垣贫困地区的一个特色产业,目前山西省种植面积达50万亩,年增加产值15亿元;河北、甘肃、陕西等全国的荒山旱垣种植面积100万亩,年增加产值30亿元,成千上万的旱垣贫困农民因此找到了一种经济翻番的支柱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
说起双季槐,就不得不说起雷茂端。
脱贫
雷茂端是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沟东村村委主任,为了改变沟东村的贫困面貌,1981年,雷茂端辞掉民办教师工作,在村里承包了100多亩土地,栽上苹果、梨和山楂树。想不到,这些果树还没挂果就因为干旱而大片死亡,雷茂端赔得血本无归。雷茂端开始思索:旱垣群众致富,必须找到新的经济树种。
雷茂端发现槐米是传统的大宗药材,常用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糖尿病等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在化工、保健等多方面也具有独特的开发价值。他认真分析了槐米的销售形势,发现槐米价格也是居高不下。而有些村民种植国槐十几年,都没有多少产量,正应了当地流传颇广的那句话“槐树开花,等得眼花”。要是能把用于生态绿化的国槐变成专门结槐米的米槐,早结米、产量高、效益快,不就成为旱垣地区神奇的经济树种了吗?雷茂端着手开始研发:培育一个米槐新品种。
雷茂端首先从考察和研究全国各地的大量国槐入手,从山西、陕西、广西等全国十几个省份,采回700多种国槐种子和1500多种接穗,分别嫁接和种植在他的20多亩试验园。他认真学习人工杂交理论,反复做试验。经过近20年的种种努力,1999年,一个独特的旱垣作物新品种——双季槐,终于诞生了。
致富
自从在雷茂端的带领下发展双季槐以来,沟东村村民收入逐年提高,现在沟东村发展双季槐3500余亩,人均双季槐单项收入12000元,比原来人均收入只有950元提高了11倍。村民买来了小车,盖起了新房,不少人甚至还在城里买下了楼房。
而沟东村只是因双季槐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仅在运城市就还有200余个旱垣贫困山村因双季槐而脱了贫,致了富。除沟东村外,还涌现出石沟南村、上廉村、牛庄村、八将门村等许多先进典型。过去一亩地只有100多元收入的瘠薄旱地,现在一亩地收入3000元到7000元不等;过去人均收入只有几百元的贫困农民,现在一家的年收入也达到了3万元到7万元不等。双季槐已在山荒旱垣精准扶贫地区取得了明显成效。
雷茂端所在的三路里镇共有9个村,除沟东村以外,还有5个村和沟东村一样,瘠薄而干旱,都曾经是有名的贫困村。雷茂端一不做二不休,带领大家大力发展双季槐,现在三路里镇发展双季槐30000余亩,有1000余户因此脱了贫,500余户因此致了富。
三路里,盐湖区最落后的穷镇,一下子摘掉了贫穷的帽子,正在走上致富道路。
探索
王明喜是当地种植双季槐的明星。他对于双季槐的种植颇有心得,还有自己的账本。厚厚的笔记本上,详细地记录着每一年的产量及收入,甚至精确到每一株双季槐的经济收益。他的槐米总能有好的产量,“一要舍得投资,二要勤奋浇地,三要会剪枝”,这是王明喜总结出来的种植经验。
现在,不用去找寻销路,三路里镇的槐米已经被外来的收购者提前抢购一空,“今年第一期的槐米价格不太好。去年槐米价格受到全国经济形势下滑的影响,价格下跌,平均价格不到7元钱,2015年以前都是15元左右,有时还能到20多元。”雷茂端提起今年偏低的槐米收购价,忧心忡忡。
怎样才能提高槐米的價格?如何帮助农民提高收益?解决了“卖出去”的问题,就一定要解决“卖得好”的问题。
“现在就是扩大规模、提高产量质量,以及如何规范化的问题了。”雷茂端说,“不是每个人都能像王明喜那样用心种植,很多槐农管理水平滞后,产量质量低下。目前我们也在努力积极做好槐农的培训工作,下力气提高槐农的经济效益。”
双季槐收获时节正值雨季,槐米一经淋雨发霉变质,价格大幅下降,槐农因此损失很大,有的槐农损失高达三分之一以上。“虽然和相关科研单位一直在研究解决烘烤制干的方法,但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烘烤制干问题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大问题。”雷茂端对《民生周刊》的记者说。
除了烘烤制干问题,槐米产业链的延伸也是雷茂端时刻思考的问题。早在2002年,卫生部就将槐米列入药食同源,明确了槐米既是药品也是食品。据雷茂端的考察,槐米可开发槐米养生茶、槐米养生酒、槐米精品色素、老年人食用饼干、槐米饮片,还可以开发高档化妆品、高档染料等等。但目前槐米开发滞后,许多开发尚没有付诸行动。
8月的望槐楼上,雷茂端沉思眺望,仿佛望见一粒粒槐米的金色未来,仿佛望见一个个发家致富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