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在有许多人排斥甚至惧怕听古典音乐,他们觉得与古典音乐相比,流行音乐更加简明易懂,摇滚音乐更加直白。但是古典音乐,他们却觉得枯涩难懂。他们会觉得他们听不出里面出现的转调、和声,甚至于这首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他们也不能回答的完全正确,我想这也许也是许多学音乐的学生所苦恼的吧。不能立马分析出这首作品的终止式,不能听出这首作品转了几次调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让很多误解古典音乐,也让古典音乐在人们的思维中离自己很远。但是我不禁想问,古典音乐真的离我们很远么?古典音乐的赏析真的有对错之分么?
【关键词】:古典音乐;赏析;排斥
一、古典音乐就在我们身边
现在的人们喜欢听流行音乐,却不知道许多的流行歌曲中,有很多的旋律因素都是来自于古典音乐。作为一个90后,许多人都应该知道女子团体S.H.E吧。而她们的一首《不想长大》也是这个组合巅峰时期的主打曲目。但又有多少人知道,这首让大众所喜爱的朗朗上口的简单通俗的歌曲,其实是来自莫扎特的《G小调第40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交响曲,在大家固定的思维里,是需要去音乐厅由管弦乐团来演奏的。可是,当这首交响曲被戴上了流行音乐的帽子,你还能说它只能在音乐厅欣赏么?你还能说你听不懂它么?再来说说现在许多年轻人喜欢的歌手周杰伦,大家都说周杰伦的歌耐听有深度,但是谁又知道这与他深厚的音乐功底是密不可分的。周杰伦自己曾向大众抱怨过他小时候是如何被母亲逼着学习钢琴的。但这个痛苦的“差事”,却在他的电影不能说的秘密中大放光彩。在《不能说的秘密》中两人斗琴的片段中旋律就是来自肖邦的《升小调圆舞曲》。肖邦的圆舞曲一共有21首,从表达形式上大致可以分为2种。一种是“把实际的舞蹈加以理想化”另外一种是“圆舞曲形式的抒情诗”。《升c小调圆舞曲》则恰恰是作曲家用来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感的。这书首作品没有前奏,一开始就是一段略带伤感的旋律,在一段下行半音音阶后,旋律用模进的发展手法,逐步转向了激动,让听者无不心潮澎湃。而周杰伦把这段旋律用在了2人斗琴的片段中。我们不得不说他这种方法是多么的巧妙,利用2人斗琴的画面,让观影者更加深入的理解这首作品,同时又运用这首作品,让观影人从听觉和视觉上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斗琴时的那种激动、紧张和兴奋的情绪。也许你要说,这只是国内,那么国外呢?其实,国外这种例子更是数不胜数。相信大家都看过《猫和老鼠》,当大家都被这两个小动物逗得哈哈大笑时,大家可曾注意到,《猫和老鼠》里面的经典插曲之一,就是来自勃拉姆斯的安魂曲。还有一部儿童电影《胡桃匣子》,电影一开始就能听到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糖果仙子舞曲》这些针对孩子们看的电影与动画中到处都是古典音乐的影子,更不用说那些欧美大片中的古典音乐元素了。列举了那么多的例子。我们应该不难发现,古典音乐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它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遥远,只有在我们穿上礼服,走到音乐厅去听。也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高深,只有学音乐的人才能听懂。它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对古典音乐的赏析是否有标准答案
看了上面的例子,许多人可能会说,这些音乐都是在特定的场景下,有画面,有标题,从而帮助我们去欣赏它们。但要是没有标题,没有画面我们由如何去了解这些音乐呢?
其实古典音乐的欣赏本就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如果你能从这首音乐作品中听出它的和弦进行、终止式以及用了什么样的发展手法,那么恭喜你,你的音乐素养很高,但这并不能证明你欣赏出来的结果就是标准答案。让我们以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为例来解释这一说法。
这首作品本是巴赫帮助他的学生哥德堡所写,因为当时的驻德大使凯萨琳克伯爵因公务缠身,总是失眠便找来哥德堡帮忙缓解这一问题。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但是很多人喜欢听着这首曲子入睡。《哥德堡变奏曲》的主题咏叹调是一首萨拉班德的舞曲。从谱面上看,3/4拍的节奏,旋律缓慢,左手的低音以简单的和声作为伴奏,与右手优美舒缓的的旋律相呼应。左手每个和弦的最高音正好又是右手的主旋律音。整首作品成小波浪型。如摇篮一般,让听者有一种思想放空昏昏欲睡的感觉,确实很有助于睡眠。可是我这种分析是正确答案么?让我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这首曲子。在一个阴暗潮湿戒备森严的监狱里,《哥德堡变奏曲》响彻整个牢房。一个男的安静的坐在牢房中,闭着双眼,似乎是在沉思,又似乎是在用心欣赏这首作品。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这时,画面转向了血腥残暴的越狱。看着越狱后的一地狼藉,《哥德堡变奏曲》继续不紧不慢的演奏着。这就是电影《沉默的羔羊》中的片段。许多影评人给这段音乐的定义是恐怖、阴毒、令人毛骨悚然。可是为什么同一首作品,会有两种这么极端的定性呢?谁的又是标准答案呢?我们不得不说,这两种定性都是正确的。音乐欣赏是跟人的情绪和特定的环境分不开的。每个人在听音乐时的心情和处境不同,当然会有不同的欣赏结果。音乐欣赏是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的。
三、如何培养听古典音樂的习惯
听古典音乐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循循渐进,那就是从泛听到精听。所谓泛听,很好理解,在你做家务,看杂志,上网等等的同时随便放上一盘莫扎特或是巴赫的选集就可以。这种音乐非常容易在网上找,甚至有时候,只要我们稍加留意,一些电影的背景音乐,也是某些古典作品。所以,只要我们留意,这种音乐随处可见。我以莫扎特或巴赫来举例并不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多么容易理解,是因为往往会让你感到舒服,这个“舒服”的定义是不会影响你正在做的事情。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其他作曲家的作品,只要不选择交响,不选择歌剧(选段除外)就可以,因为交响歌剧等那种音乐,需要你认认真真,坐在那里,慢慢欣赏,细细体会才可以听得懂。泛听的目的是,当你听到旋律悦耳的,使你觉得特别“舒服”的音乐时,记下它们,记下作曲家与曲目名称,这是培养乐感的一个很好的方式。你大可做个测试,下一次听到这个熟悉的曲目时,看你能不能很快反应出这是哪位作曲家的作品,名字又是什么。而精听呢,就是需要我们在精听之前,对一些最基本的乐理常识,古典乐的各个曲式有所了解,大家可以看一些你所听音乐的介绍,或者相关音乐类书籍。这样的话相信在看过之后会领悟到很多东西。同时我们也可以选择读一些书,有关西方音乐历史的书,明晰各个时期的古典音乐的特征,对应时期的代表作曲家及他们的作品就可以了。对于精听,我们可以考虑从不同作曲家入手,也可以考慮按不同时期来听。精听与泛听的唯一区别就是音乐不再充当你做家务,看杂志,上网时的背景。是需要我们花一整块时间从头到尾听完。所以对时间等要求上更加的严格了。但是无论如何欣赏音乐,都是从我们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出发,不用惧怕是否听对,听懂。
四、结束语
音乐欣赏是与人的阅历、心情和所处环境息息相关的。想如那句“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我们不能拿自己欣赏思维来禁锢别人,更不能来评判别人的欣赏结果。同时也不能因为别人的欣赏结果使自己失去了自己的观点甚至于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要知道,在掌握了一些基本音乐语汇以后每个人都是一个好的古典音乐欣赏者。
参考文献:
[1]王晓媛.古典音乐与草根音乐的认识与探索[J].发展,2012(1)
[2]李芊芊.古典音乐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发展研究.[J].科技展望,2014(24)
作者简介:罗薇,女,汉族,河南南阳人,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音乐表演专业,研究方向:作曲。
【关键词】:古典音乐;赏析;排斥
一、古典音乐就在我们身边
现在的人们喜欢听流行音乐,却不知道许多的流行歌曲中,有很多的旋律因素都是来自于古典音乐。作为一个90后,许多人都应该知道女子团体S.H.E吧。而她们的一首《不想长大》也是这个组合巅峰时期的主打曲目。但又有多少人知道,这首让大众所喜爱的朗朗上口的简单通俗的歌曲,其实是来自莫扎特的《G小调第40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交响曲,在大家固定的思维里,是需要去音乐厅由管弦乐团来演奏的。可是,当这首交响曲被戴上了流行音乐的帽子,你还能说它只能在音乐厅欣赏么?你还能说你听不懂它么?再来说说现在许多年轻人喜欢的歌手周杰伦,大家都说周杰伦的歌耐听有深度,但是谁又知道这与他深厚的音乐功底是密不可分的。周杰伦自己曾向大众抱怨过他小时候是如何被母亲逼着学习钢琴的。但这个痛苦的“差事”,却在他的电影不能说的秘密中大放光彩。在《不能说的秘密》中两人斗琴的片段中旋律就是来自肖邦的《升小调圆舞曲》。肖邦的圆舞曲一共有21首,从表达形式上大致可以分为2种。一种是“把实际的舞蹈加以理想化”另外一种是“圆舞曲形式的抒情诗”。《升c小调圆舞曲》则恰恰是作曲家用来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感的。这书首作品没有前奏,一开始就是一段略带伤感的旋律,在一段下行半音音阶后,旋律用模进的发展手法,逐步转向了激动,让听者无不心潮澎湃。而周杰伦把这段旋律用在了2人斗琴的片段中。我们不得不说他这种方法是多么的巧妙,利用2人斗琴的画面,让观影者更加深入的理解这首作品,同时又运用这首作品,让观影人从听觉和视觉上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斗琴时的那种激动、紧张和兴奋的情绪。也许你要说,这只是国内,那么国外呢?其实,国外这种例子更是数不胜数。相信大家都看过《猫和老鼠》,当大家都被这两个小动物逗得哈哈大笑时,大家可曾注意到,《猫和老鼠》里面的经典插曲之一,就是来自勃拉姆斯的安魂曲。还有一部儿童电影《胡桃匣子》,电影一开始就能听到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糖果仙子舞曲》这些针对孩子们看的电影与动画中到处都是古典音乐的影子,更不用说那些欧美大片中的古典音乐元素了。列举了那么多的例子。我们应该不难发现,古典音乐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它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遥远,只有在我们穿上礼服,走到音乐厅去听。也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高深,只有学音乐的人才能听懂。它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对古典音乐的赏析是否有标准答案
看了上面的例子,许多人可能会说,这些音乐都是在特定的场景下,有画面,有标题,从而帮助我们去欣赏它们。但要是没有标题,没有画面我们由如何去了解这些音乐呢?
其实古典音乐的欣赏本就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如果你能从这首音乐作品中听出它的和弦进行、终止式以及用了什么样的发展手法,那么恭喜你,你的音乐素养很高,但这并不能证明你欣赏出来的结果就是标准答案。让我们以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为例来解释这一说法。
这首作品本是巴赫帮助他的学生哥德堡所写,因为当时的驻德大使凯萨琳克伯爵因公务缠身,总是失眠便找来哥德堡帮忙缓解这一问题。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但是很多人喜欢听着这首曲子入睡。《哥德堡变奏曲》的主题咏叹调是一首萨拉班德的舞曲。从谱面上看,3/4拍的节奏,旋律缓慢,左手的低音以简单的和声作为伴奏,与右手优美舒缓的的旋律相呼应。左手每个和弦的最高音正好又是右手的主旋律音。整首作品成小波浪型。如摇篮一般,让听者有一种思想放空昏昏欲睡的感觉,确实很有助于睡眠。可是我这种分析是正确答案么?让我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这首曲子。在一个阴暗潮湿戒备森严的监狱里,《哥德堡变奏曲》响彻整个牢房。一个男的安静的坐在牢房中,闭着双眼,似乎是在沉思,又似乎是在用心欣赏这首作品。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这时,画面转向了血腥残暴的越狱。看着越狱后的一地狼藉,《哥德堡变奏曲》继续不紧不慢的演奏着。这就是电影《沉默的羔羊》中的片段。许多影评人给这段音乐的定义是恐怖、阴毒、令人毛骨悚然。可是为什么同一首作品,会有两种这么极端的定性呢?谁的又是标准答案呢?我们不得不说,这两种定性都是正确的。音乐欣赏是跟人的情绪和特定的环境分不开的。每个人在听音乐时的心情和处境不同,当然会有不同的欣赏结果。音乐欣赏是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的。
三、如何培养听古典音樂的习惯
听古典音乐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循循渐进,那就是从泛听到精听。所谓泛听,很好理解,在你做家务,看杂志,上网等等的同时随便放上一盘莫扎特或是巴赫的选集就可以。这种音乐非常容易在网上找,甚至有时候,只要我们稍加留意,一些电影的背景音乐,也是某些古典作品。所以,只要我们留意,这种音乐随处可见。我以莫扎特或巴赫来举例并不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多么容易理解,是因为往往会让你感到舒服,这个“舒服”的定义是不会影响你正在做的事情。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其他作曲家的作品,只要不选择交响,不选择歌剧(选段除外)就可以,因为交响歌剧等那种音乐,需要你认认真真,坐在那里,慢慢欣赏,细细体会才可以听得懂。泛听的目的是,当你听到旋律悦耳的,使你觉得特别“舒服”的音乐时,记下它们,记下作曲家与曲目名称,这是培养乐感的一个很好的方式。你大可做个测试,下一次听到这个熟悉的曲目时,看你能不能很快反应出这是哪位作曲家的作品,名字又是什么。而精听呢,就是需要我们在精听之前,对一些最基本的乐理常识,古典乐的各个曲式有所了解,大家可以看一些你所听音乐的介绍,或者相关音乐类书籍。这样的话相信在看过之后会领悟到很多东西。同时我们也可以选择读一些书,有关西方音乐历史的书,明晰各个时期的古典音乐的特征,对应时期的代表作曲家及他们的作品就可以了。对于精听,我们可以考虑从不同作曲家入手,也可以考慮按不同时期来听。精听与泛听的唯一区别就是音乐不再充当你做家务,看杂志,上网时的背景。是需要我们花一整块时间从头到尾听完。所以对时间等要求上更加的严格了。但是无论如何欣赏音乐,都是从我们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出发,不用惧怕是否听对,听懂。
四、结束语
音乐欣赏是与人的阅历、心情和所处环境息息相关的。想如那句“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我们不能拿自己欣赏思维来禁锢别人,更不能来评判别人的欣赏结果。同时也不能因为别人的欣赏结果使自己失去了自己的观点甚至于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要知道,在掌握了一些基本音乐语汇以后每个人都是一个好的古典音乐欣赏者。
参考文献:
[1]王晓媛.古典音乐与草根音乐的认识与探索[J].发展,2012(1)
[2]李芊芊.古典音乐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发展研究.[J].科技展望,2014(24)
作者简介:罗薇,女,汉族,河南南阳人,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音乐表演专业,研究方向: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