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泥塑为主线的农村自然小班化教学,可以促进这一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学生在这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以拓展特长,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学生情操。融实践性、趣味性、创作性为一体的泥塑,不受年龄限制,入门容易,学生能很快获得成功的积极体验,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在泥塑的创作过程中,学生更自由的、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力和表现力。
关键词:农村自然;泥塑;小班化教学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而且所在的澧浦乡镇是种植苗木的基地,同时也是有着悠久的红泥文化产业基地,因此农村的孩子们对地里的农作物、泥土都非常熟悉。尤其到了夏秋时节玩泥巴是他们非常喜爱的游戏,三个一群,五个一组摔起泥来可高兴了。
一、雕塑泥世界,小班化教学之困
(一)小学生动手能力相对还较低
人类自身的解放得益于双手的解放,未来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仍然指望于动手能力的不断提高。动手能力作为人的一项基本能力,但不是一项独立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一种体现。
(二)教学环境和设备相对落后
农村学校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教学条件比较艰苦、教学设施落后、学生生源减少、优秀师资较少等。都说“贫穷限制了人的想象力”,不到农村学校就发现不了农村教育问题有多严重。
(三)对本土文化的认识非常有限,知识层面很薄弱
由于本土文化的衰微,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接触本土文化的机会很少。而农村孩子由于家庭环境的关系,出去见识的机会比较少,因此对乡土知识的识别率和辨别程度低。如何让学生了解、接受、热爱并自觉去传承、发扬我们的本土文化还是一个难题。
二、雕塑泥世界,小班化教学之利
(一)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我校所进行的以泥塑为主线的农村自然小班化教学,已配备1个专门的泥塑教室和2个兼用的美术教室,制作采用的泥巴是澧浦当地的红泥,配备了泥塑刀具、电炉、上色釉等泥塑制作工具。老师们精心设计优美的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泥塑的积极性。
(二)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学生自我实现
传统班级由于学生数多,在多数情况下,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而把发言机会给了那些能与老师上下呼应的优等生。这样的環境不利于学生均衡发展,更不利于后进生的进步。但在泥塑课的小班里,这种现象就可以避免了。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数少,每位学生都可以各抒己见,教师也可以照顾到每位学生,就连那些胆小的、内向的,平时少言寡语的孩子都有了开口说话的机会。
(三)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我校所进行的以泥塑为主线的农村自然小班化教学,每个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围坐在一起。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小组集体讨论,小组内以合作为主,竞争为辅,而小组之间以竞争为主,合作为辅。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系列化主题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辅导,以小组集体形式出现,引导学生产生艺术化学习意思。
(四)小班化教学有利于立足本土艺术,传承优秀文化
通过小班化教学,在泥塑的学习制作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学生情操。融实践性、趣味性、创作性为一体的泥塑,不受年龄限制,入门容易,学生能很快获得成功的积极体验,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在泥塑的创作过程中,学生更自由的、更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力和表现力。
(五)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泥土在学生眼里是很不起眼的东西,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甚至有些学生还会讨厌泥,因为下雨后的泥土通常会把大家的鞋子弄脏,但就是这么不起眼的泥通过巧手的制止能变出多种多样精美的工艺品。当然,面对小学生,我们不能指望他们在几次的泥塑制作中就大彻大悟,面对低年级的孩子,泥塑的制作要教会他们的很简单,就是给他们一块泥,教给学生最简单的搓、捏、揉等技法,让学生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物。
三、雕塑泥世界,小班化教学之解
在前期通过课堂和兴趣小组辅导的形式教导学生有关泥塑的技法,加强基础训练。同时结合美术课教学,增强学生正确描绘制作对象,打下坚实的创作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的策略是:
(一)做与玩有效结合,提高学习兴趣
泥塑制作中有许多的技法,如手捏法。这是泥造型中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可用整块泥塑造形象,局部再用手拉、捏、搓、卷、压、插、接、贴等技法刻画。在泥塑制作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组织学生玩一玩。有时可以比一比谁的作品更美丽,有时可以小组竞赛谁的作品更细致,谁的作品更新颖、更独特,在“玩”中体会成就感,调动积极性。
(二)挖掘学生潜能,启发创作思维
学生普遍具有一种猎奇心理。新奇的东西往往会激起他们探索事物的强烈欲望,这就要求教师挖掘教学内容的新意,使之有新鲜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学当中,我们充分挖掘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需要和审美潜能.让他们体验到教材之美。
(三)鼓励式教学,给予学生安全感
绝大部分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畏惧心理,为了使学生积极动手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是安全的,做出的作品不论好坏,都不会影响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做得不好时不会受到批评与嘲笑。
(四)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一定努力完成一项任务,都会产生成就感。既对自己的付出抱以肯定,又能激励自己继续前进。当学生失败时,我们应给予帮助和鼓励;当学生成功时,我们及时给予表扬肯定,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愿意动手动脑、参与创造。
(五)在学期中后期,我们结合了我们的本土文化。让学生了解本土文化,我们的具体做法是:①收集民间的造型表演艺术。②了解家乡名特产制作工艺。③寻访古迹。
让孩子们的思想放飞吧!让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都通过他们的小手释放出来吧!我相信我们不仅能从孩子们作品中感受到那中天真无邪的童趣,而且我们将会发现他们是未来的创造者。
参考文献:
[1]《陶艺技法》黄焕义主编;邓和清,黄胜编著。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2]《陶艺技法》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陶瓷上海艺术中心、上海市中小学陶艺教育中心编;何炳钦编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1.
关键词:农村自然;泥塑;小班化教学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而且所在的澧浦乡镇是种植苗木的基地,同时也是有着悠久的红泥文化产业基地,因此农村的孩子们对地里的农作物、泥土都非常熟悉。尤其到了夏秋时节玩泥巴是他们非常喜爱的游戏,三个一群,五个一组摔起泥来可高兴了。
一、雕塑泥世界,小班化教学之困
(一)小学生动手能力相对还较低
人类自身的解放得益于双手的解放,未来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仍然指望于动手能力的不断提高。动手能力作为人的一项基本能力,但不是一项独立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一种体现。
(二)教学环境和设备相对落后
农村学校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教学条件比较艰苦、教学设施落后、学生生源减少、优秀师资较少等。都说“贫穷限制了人的想象力”,不到农村学校就发现不了农村教育问题有多严重。
(三)对本土文化的认识非常有限,知识层面很薄弱
由于本土文化的衰微,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接触本土文化的机会很少。而农村孩子由于家庭环境的关系,出去见识的机会比较少,因此对乡土知识的识别率和辨别程度低。如何让学生了解、接受、热爱并自觉去传承、发扬我们的本土文化还是一个难题。
二、雕塑泥世界,小班化教学之利
(一)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我校所进行的以泥塑为主线的农村自然小班化教学,已配备1个专门的泥塑教室和2个兼用的美术教室,制作采用的泥巴是澧浦当地的红泥,配备了泥塑刀具、电炉、上色釉等泥塑制作工具。老师们精心设计优美的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泥塑的积极性。
(二)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学生自我实现
传统班级由于学生数多,在多数情况下,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而把发言机会给了那些能与老师上下呼应的优等生。这样的環境不利于学生均衡发展,更不利于后进生的进步。但在泥塑课的小班里,这种现象就可以避免了。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数少,每位学生都可以各抒己见,教师也可以照顾到每位学生,就连那些胆小的、内向的,平时少言寡语的孩子都有了开口说话的机会。
(三)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我校所进行的以泥塑为主线的农村自然小班化教学,每个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围坐在一起。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小组集体讨论,小组内以合作为主,竞争为辅,而小组之间以竞争为主,合作为辅。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系列化主题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辅导,以小组集体形式出现,引导学生产生艺术化学习意思。
(四)小班化教学有利于立足本土艺术,传承优秀文化
通过小班化教学,在泥塑的学习制作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学生情操。融实践性、趣味性、创作性为一体的泥塑,不受年龄限制,入门容易,学生能很快获得成功的积极体验,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在泥塑的创作过程中,学生更自由的、更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力和表现力。
(五)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泥土在学生眼里是很不起眼的东西,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甚至有些学生还会讨厌泥,因为下雨后的泥土通常会把大家的鞋子弄脏,但就是这么不起眼的泥通过巧手的制止能变出多种多样精美的工艺品。当然,面对小学生,我们不能指望他们在几次的泥塑制作中就大彻大悟,面对低年级的孩子,泥塑的制作要教会他们的很简单,就是给他们一块泥,教给学生最简单的搓、捏、揉等技法,让学生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物。
三、雕塑泥世界,小班化教学之解
在前期通过课堂和兴趣小组辅导的形式教导学生有关泥塑的技法,加强基础训练。同时结合美术课教学,增强学生正确描绘制作对象,打下坚实的创作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的策略是:
(一)做与玩有效结合,提高学习兴趣
泥塑制作中有许多的技法,如手捏法。这是泥造型中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可用整块泥塑造形象,局部再用手拉、捏、搓、卷、压、插、接、贴等技法刻画。在泥塑制作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组织学生玩一玩。有时可以比一比谁的作品更美丽,有时可以小组竞赛谁的作品更细致,谁的作品更新颖、更独特,在“玩”中体会成就感,调动积极性。
(二)挖掘学生潜能,启发创作思维
学生普遍具有一种猎奇心理。新奇的东西往往会激起他们探索事物的强烈欲望,这就要求教师挖掘教学内容的新意,使之有新鲜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学当中,我们充分挖掘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需要和审美潜能.让他们体验到教材之美。
(三)鼓励式教学,给予学生安全感
绝大部分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畏惧心理,为了使学生积极动手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是安全的,做出的作品不论好坏,都不会影响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做得不好时不会受到批评与嘲笑。
(四)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一定努力完成一项任务,都会产生成就感。既对自己的付出抱以肯定,又能激励自己继续前进。当学生失败时,我们应给予帮助和鼓励;当学生成功时,我们及时给予表扬肯定,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愿意动手动脑、参与创造。
(五)在学期中后期,我们结合了我们的本土文化。让学生了解本土文化,我们的具体做法是:①收集民间的造型表演艺术。②了解家乡名特产制作工艺。③寻访古迹。
让孩子们的思想放飞吧!让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都通过他们的小手释放出来吧!我相信我们不仅能从孩子们作品中感受到那中天真无邪的童趣,而且我们将会发现他们是未来的创造者。
参考文献:
[1]《陶艺技法》黄焕义主编;邓和清,黄胜编著。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2]《陶艺技法》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陶瓷上海艺术中心、上海市中小学陶艺教育中心编;何炳钦编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