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分析前因素对临床生化日常检验项目的影响观察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s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探讨常见分析前因素对临床生化日常检验项目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采血位置、血清分离时间、标本状态等,对分析前因素对生化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采血位置不同、血清分离时间不同、血液标本状态不同(是否发生溶血),患者主要生化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之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患者的自身状态与标本采集的等分析前环节均对生化检验项目检测的准确性等有影响,要严格把握这些影响因素,尽量降低分析前各个环节对检测的干扰,做好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
  【关键词】 分析前因素 生化检验项目 影响
  临床生化检验是疾病诊断治疗,预后预测,机体保健等的基础,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各种医疗保健行为之间息息相关。其一般可分为标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等三个阶段。其中,标本分析前阶段的影响因素多,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1],很容易被忽略而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本文就我院各科室住院患者等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生化检验前相关因素等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各科室住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采血位置、血清分离时间、标本状态等,其中,男58例,女42例,受检者的年龄在18岁到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4.2)岁。对分析前因素对生化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
  1.2 方法
  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液标本,分别在输液侧肢体和输液对侧肢体各采集一份,对不同采血位置获得的血液标本分别进行检测,同时,将输液对侧肢体获得的血液标本平均分为4小份,一份经溶血处理,另外三份分别在标本采集后的1h、2h和3h进行血清分离和结果测定采用深圳迈瑞公司生产的BS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该仪器通道配套的专用试剂做生化检验,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输液侧肢体和输液对侧肢体获得的血液标本的钠离子(Na+)、钾离子(K+)、氯离子(Cl-)、钙离子(Ca2+)、尿素氮(BUN)和葡萄糖(GLU)等指标进行比较;对溶血标本与非溶血标本的钾离子(K+)、总胆红素(TBIL)、空腹血糖值(GLU)、总蛋白(TP)、谷丙转氨酶(ALT)、尿酸(UA)等指标进行比较;对不同血清分离时间患者的空腹血糖值(GLU)、血肌酐(C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 (AST)等指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输液肢体对侧获得的血液标本各项生化指标检测值均显著高于从采血肢体侧获得的血液标本检测值(除葡萄糖外,对侧血液标本检测值高于同侧),不同采血位置获得的血液标本各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溶血标本的钾离子、总胆红素、总蛋白、谷丙转氨酶、尿酸等指标的检测值均显著高于正常标本,而空腹血糖值则低于正常标本,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随着血清分离时间的延长,空腹血糖值、血肌酐、谷草转氨酶等指标的水平显著下降,而谷丙转氨酶水平显著升高,检测时间为1h、2h和3h之间各项指标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临床常规生化指标检验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本文主要对分析前的相关因素对血液标本质量控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采血位置、血清分离时间以及血液标本状态等都会对常规生化指标检测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其中采血位置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输液侧肢体的血液发生稀释,导致多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下降,同时,其还受输注药物的干扰,容易使检测结果出现误差;血清分离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相关指标的活性成分等发生改变,当然也有一些指标随时间变化影响不大,如尿素氮等,但本文并未对其进行研究。标本溶血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血细胞中较高浓度成分的逸出导致检测误差[2]。
  除了本文研究的三项因素外,患者的年龄、用药情况、饮食情况、标本采集时间、是否合并妊娠等也会对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要严格把握这些影响因素,尽量降低分析前各个环节对检测的干扰,做好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
  [1]代学军.分析前因素对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 ,2013,32(4):117-119.
  [2]林梅,张珍,陈亚宝.加强临床生化分析前质控提高检验质量[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4):317-318.
其他文献
利他行为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个人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青少年利他行为的发展,有助于青少年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健康的社会人。作为人格特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路径。而如今中等收入者比重还很小,还存在着制约中等收入者比重扩大的因素。应通过规范初次市场秩序、加大政府宏观调空力度、提
本文阐述了“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一些提高理论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关键词】 血管性头痛 中医疗法 防风通圣散  【中图分类号】 R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10-0269-01  血管性头痛是门诊头痛患者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因为引起这类头痛的原因都来自于血管,故统称为血管源性头痛。血管源性头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因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头痛,故为原发性血管性头痛;有明确的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颅内血肿、脑血
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常见良性肿瘤,在育龄女性发病率达33.13%[1]。子宫肌瘤可引起月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加、下腹部疼痛感、急性出血、腹部抠及肿块等症状和体征,并存在恶变可
目的:分析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选择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探究产前检查对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2016年3月本院就诊的182例首次剖宫产术后再
【摘 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两年中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疾病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回顾性分析和比较通过MPI和X线这两种检测方法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检测评价结果有显著性的差异,观察组的半月板、交叉韧带、胫骨平台、骨损伤等各种损伤以及并发症的检出率以均优于对照组,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