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家邓玉华丈夫冯宗师死心塌地爱她半个世纪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玉华曾任中国煤矿文工团副团长。她17岁登台演出,到现在竟长达半个多世纪。她的甜美歌声和舞台魅力是那样的迷人,曾经的一首红歌《映山红》至今传唱不衰。更让人难忘的是,她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是演唱的《情深谊长》,受到了几代人的追捧和喜欢。邓玉华一直都认为自己能够全身心地工作,与她生活中的好老伴分不开。冯宗师是中央歌剧团的歌唱演员,邓玉华和冯宗师,携手走过近47年的婚姻生活,他们在亲戚朋友眼中生活幸福、和谐相处,让人羡慕和崇敬。
  三年苦恋走入婚姻殿堂
  冯宗师出生在河北,为了自己的爱好放弃考大学的梦想,如愿以偿考入中央歌剧团。冯宗师年长邓玉华两岁,虽然两人不在一个团共事,但他早被她舞台上的歌声所打动。一次汇演结束,他把早已准备好的求爱信不好意思地塞给邓玉华,鼓足勇气含情脉脉说出:我喜欢你,请考虑。
  之后两位年轻人开始了长达三年的爱情长跑。那时团里为了“保护”邓玉华,有个“约法三章”:所有求爱或态度暧昧的来信一律送交组织处理。他们还警告文工团里的小伙子:“你们听好了,谁都不许打邓玉华的主意,让她好好唱歌!”
  经过观察和了解,邓玉华对冯宗师有了较好印象,“破例”和他聊了几次。让她出乎意料的是,憨厚的冯宗师没有说一句爱慕的话,还毫不客气地对她的演唱大加“点评”,哪支歌曲没唱到位,哪个演唱方式需要改进……同样出乎冯宗师的意料,他的“批评指教”不但没有激起邓玉华的反感,反而让她心生敬佩:“这个人不一般!”于是,两个人聊天的次数和时间多了起来,两颗年轻的心也渐渐靠近了。
  尽管很小心,但他们俩的接触还是被组织发现了。文工团领导逼着她给刚调到空政歌剧团的冯宗师写了一封“绝交信”。信寄出后,焦虑不安的邓玉华马上给冯宗师打了一个电话:“信的内容不是我的本意……如果你觉得我们在一起合适,你就等我吧!”冯宗师毫不犹豫地坚定回答:“除非你另有选择,我会终生等你!”
  1964年,邓玉华年满22周岁。考虑到她已经事业有成,而且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文工团领导决定解除对她的“约法三章”。邓玉华与冯宗师的恋爱关系总算由秘密状态转入公开。因为不在4-文工团,而且工作都很忙,他们只能每周末见面,约会地点大多在邓玉华的妈妈家。冯宗师是个能吃苦的勤快人,每到周末就早早来到邓妈妈家,挑水买米,包揽了几乎所有的体力活。即便邓玉华不在北京,他也一如既往。邓妈妈常常对女儿说:“冯宗师多好的—个小伙子呀,你找了他不会错。”1967年2月6日,邓玉华与冯宗师携手走进了婚姻殿堂。
  那时的婚姻是名副其实的裸婚,把各自行李搬到一起,几百块钱就结婚了。婚后夫妇二人在生活上互相照顾体贴,在事业上相互扶持共同进步。近50年的婚姻生活中,两个人从来没有吵过架红过脸,邓玉华眼中的冯宗师是个善良、大度、谦和的人:“他对自己的工作认真、刻苦,对同事学生有颗透明的心。”邓玉华、冯宗师虽然历经坎坷艰辛,但夫妻同心,共闯难关,历经苦难不离不弃值得年轻人学习。
  历经坎坷见真情
  “我年轻时一年有10个月在基层,演出有300场,还担任一些行政工作,每次回家都累得睡不醒,睡3、5天才能缓过来。”这样超负荷的工作,邓玉华身体严重透支。从1978年开始,她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先是患上了哮喘病,病情稍稍稳定后,她喉部又长出了一个肿瘤。邓玉华又一次陷入了人生的低谷。最后,医生决定先采取保守疗法一吃中药。药方开好后,冯宗师骑着自行车在北京跑了10多家中药店,终于把处方上开列的几十味药买齐。每次都由冯宗师守在火炉边煎好,把汤药端到妻子面前。邓玉华连服十几天中药后没有了食欲,常常连吃下去的饭菜也要吐出来。于是,冯宗师每天变着法子给妻子做可口的饭菜……
  20天过去,肿瘤没有缩小。冯宗师焦虑万分:“不能再拖延了。只要能健康地活着就是最大幸福,大不了咱们不唱歌了,不行吗?”1979年10月,在亲人劝说下,邓玉华同意接受手术治疗。动手术那天,冯宗师用颤抖的手在手术通知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手术结束后,医生用盘端着小核桃一般大小的肿瘤告诉他们:“肿瘤顺利切除,经化验为良性,邓玉华还能唱歌!”那一刻,冯宗师掉下了一串欣慰的眼泪。
  回忆那段时间,邓玉华说要不是老伴,她很难闻过这一关:“做手术前,我知道自己有可能离开歌坛,所以谁打电话、写信我都不接,也不回信,一听广播、电视里唱歌的节目,我就流泪。爱人不断地做我的思想工作,他说一生中不一定只能唱歌,让我对自己充满信心,也做好了手术失败的准备,轻松愉快地接受手术。”
  1989年,邓玉华在演唱艺术道路上已走过了30个春秋,这一年,“情深谊长——邓玉华独唱音乐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在上万名观众期待的目光中,邓玉华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闪亮登场。让许多老观众惊喜的是,邓玉华的歌喉依然那样圆润甜美,清亮醇厚。演唱会获得巨大成功。其实在手术后的恢复期间,邓玉华和冯宗师做了许多工作,特别是冯宗师每天陪着邓玉华去公园做恢复训练、练声。
  “做完手术我在监护室,只能半坐着,疼痛得不能入睡,爱人就在找的床下搭了个临时床看护我。我只要稍微动一下,他就能感觉到,马上站起来问我要干什么,他几天几夜不合眼,细致入微的关心和体贴让我很感动。”邓玉华经历了三次大手术,每次都是在爱人的细心、体贴中渡过难关。回首自己与冯宗师共同走过的近50年的婚姻之路,邓玉华感慨万千:“找冯宗师做伴侣,我真是幸运。几十年里,他在事业上给我最大的支持,在生活中一直呵护着我。如果没有他,我不可能有今天。”
  死心眼老伴让邓玉华心疼
  因为经常下基层慰问演出,邓玉华一年当中至少有半年时间不在北京,即便在北京,也因为工作太累,无暇顾及家庭。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包括老人的照料、儿子的学习等等,全落在了丈夫的肩上。邓玉华性格直爽,脾气急躁,在外面遇到不顺心的事,回到家里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发泄,把丈夫当做自己的“出气筒”。冯宗师总是心平气和地帮邓玉华分析问题的症结,找出化解矛盾的办法。“我在工作中战胜坎坷、永不言败、永不放弃与爱人的支持分不开。”   邓玉华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段时间,邓玉华一家住在三里屯的单位宿舍楼,从大马路到住地要经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邓玉华无论多晚回家,冯宗师都要到马路上来接她。1974年冬一个寒冷的夜晚,邓玉华和同事们在北京友谊宾馆演出结束后,被主办单位挽留观看内部电影(那个年代看内部电影是一种特殊待遇)。当时已经是10点半了,按常规,冯宗师11点就会出来接她。邓玉华连忙打电话通知丈夫。传达室守电话的同志告诉她,冯宗师刚刚出门。邓玉华犹豫半天还是留了下来,她以为丈夫不会在马路上死等。
  连着看完两场电影后已是半夜。下了车,邓玉华老远就看见一个穿军大衣的男人在电线杆子下转悠。她心里怦怦直跳:“这么冷的天,谁还站在那儿?千万别是我们家那口子!那可会把他冻坏了。”她走近一看,果然是冯宗师。邓玉华心里一阵酸痛,可嘴里蹦出的却是一连串的责备:“你怎么搞的?这么晚了还在等我,都几点了?”冯宗师愣了一下,低声说:“我总觉得你该回来了。我没戴手表,几点了?”“都两点了,你怎么这么死心眼?”“我不放心!”回到家中,冯宗师一脸疲惫地说:“水烧好了,你等会烫烫脚,饭也热着……”此刻,邓玉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眼泪夺眶而出。
  “我这个老伴太好了,他对自己的工作那么勤奋,对我是真心实意的爱,正是这份浓浓的爱支持我们走过坎坷、成功、幸福,我希望我们能够互敬互爱地度过晚年生活,争取活到80岁、90岁。”冯宗师的点点滴滴让邓玉华常常感受到丈夫的关爱与呵护。作为回报,她尽量克制自己的急脾气,做一个温柔、贤惠的妻子。只要不出差,她不管多晚都要赶回家;在家的时候,她常常亲自下厨给丈夫和家人包饺子、烙千层饼,做上几样拿手的菜;到了秋天,她还要抽出时间给丈夫、儿子和婆婆织毛衣;冬天,带婆婆到澡堂洗澡、为她搓背…一邓玉华知道,在中国做名人的丈夫会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为此,邓玉华从不勉强要求丈夫一道出席社交活动。她十分尊重丈夫的建议,自己拿不定主意的事总要征求丈夫的意见后才做。最重要的是,邓玉华挣的钱全部上交给老伴冯宗师,她说老伴是管家的一把好手,经济大权在握,她也很放心。邓玉华在家里愿意做小女人,她认为家庭和美更重要。
  相互尊重、信任和扶持换来的是夫妻恩爱和家庭温馨。1987年,他们的儿子冯玢考上中国人民解放军通讯兵艺术团,成为一名歌唱演员。他们的儿媳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舞蹈家。2002年8月1日,他们有了可爱的孙儿,每到节假日,小两口就带着儿子来看父母,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如今,冯宗师最怕邓玉华出差:“她一走,我们连饭菜也吃得没味道。她一回来,家里就暖融融的了。”
其他文献
沙龙  上榜理由:以色列前总理沙龙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5岁。该国总理内塔尼亚胡当天表示,以色列人民会永远铭记沙龙。沙龙的强悍性格不断引爆,完成他的命运。沙龙的经历极其复杂,饱受争议,他两度出任以色列总理,成为影响中东和平的风云人物,他曾经纵横以色列军界数十年,参加了五次中东战争。从叱咤军界到统领政坛,沙龙戎马一生。作为一名个性十足的政治人物,一生跌宕起伏。在支持者眼中,沙龙是以色列的“保护神”
期刊
沃伦·巴菲特是举世闻名的大投资商,世界前首富,2006年,他向多个慈善组织捐出了个人全部资产的百分之九十九;2010年12月,他再向五家慈善组织捐出了19.3亿美元,可谓为了慈善,散尽了全部家财。对此,他的儿子又是怎么看的?  以下是他的小儿子音乐家彼得-巴菲特日前在中国杭州文澜中学发表的一篇题为《我为什么不去继承父亲的事业》的演讲。全文如下:  大家好:  来中国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富二代”这词
期刊
2014年1月1日,海南省博物馆隆重举办了张继刚教授在海南举办的首次个展《文心诗境·张继刚诗书画》。此次展览是张继刚教授博物馆巡展项目的第一站。博物馆是文物艺术品收藏最高殿堂与学术研究机构,据闻,张继刚教授将应国内外十六家博物馆之约,预计在两年之内完成此次博物馆巡展,这足见张继刚教授在国内外学术界的艺术成就。  张继刚是香港中文大学聘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书画鉴定专家,著名画家,享受国务院专家
期刊
永结同心是缘分,携手走过风风雨雨更是缘分,无论多少艰辛,无论几许困苦,他们用爱守护这份情缘……  著名表演艺术家李纬一生主演和参演了50多部影片,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1948年他在《小城之春》里扮演的小资情调的知识分子张志忱,以及他在北影厂拍摄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里扮演的一个典型农村老汉许茂的形象,此外,他主演的《我这一辈子》、《51号兵站》、《飞刀华》、《舞台姐妹》、《没有航标的河流》等,令人
期刊
黄渤与太太已结婚6年,兩口子偶尔在家斗嘴时,太太小欧总是笑骂:“你这个重婚罪犯!”因为家里除了中国民政部颁发的结婚证外,还有6种来自其他国家与结婚证性质一样的婚书。黄渤总是底气十足地反击:“你这个重婚罪从犯!”这兩口子,最爱闲时满世界结婚玩,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爱的表现方式。  在英国享受贝克汉姆当证婚人  黄渤和小欧是2007年6月领的结婚证,没有办婚礼,他们计划去欧洲旅游度蜜月。没想到,他们
期刊
近期美国的中国研究中心公布中国最佳幼儿园500强,北京博凯智能幼儿园在全国数十万所公立园和私立园中排名第九,在全国私立园中排名第一,遥遥领先。作为一所创办只有15年的私立园而言,时间不长,却取得了骄人成绩和众多的殊荣,这些都要归功于该园的创办者——著名儿童心理与教育专家殷红博教授和他历时30年创立的“儿童关键期全素质教育体系”,收到了优质的教育成果。  一、殷红博教授认为:人才资源是国家“第一软实
期刊
这是一段难忘的经历,相信与我同龄的人都经历过这样一段往事。1968年春夏之交,学校曾嚷嚷了很长一段时间“复课闹革命”,后来听说了不参加复课将来不包分配的小道消息后,我们这些心早就玩野了的中学生才不情愿地回到学校。  记得复课第一天由军代表做动员。我们年级的军代表姓范,湖南人,矮个子,爱笑。他看见千疮百孔的破烂教室时,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让我们惊讶的是,他什么也没说,开始默默地拿起扫帚扫地。大家见军
期刊
打得比你好  查太觉得,丈夫金庸“就像个小孩子”。奥运会时,老夫妻看比赛,看到跳水发挥不好的,金庸马上说,他跳得比对方好。查太表示质疑:“你懂怎么跳水吗?”  已经八十有五的金庸身体仍十分强壮,能否跳水我们不知道,但中国排球队打得好不好,曾经打过排球的金庸一定知道。  “中国女排的教练一点用都没有,对方什么缺点他看不出,自己什么缺点也看不出。”金庸提起来就叹气,“你要看到美国队的漏洞,然后攻击那个
期刊
日前,央视马年春晚主持人名单正式出炉。张国立取代了李咏、撒贝宁,与朱军、董卿、毕福剑和李思思成为主持人。而在这届春晚上,张国立可谓任务繁重、身兼多职,除了主持和春晚总策划外。还将率领几十位民间快板艺人表演节目。  平民主持人受期待  “张国立比职业主持人经历丰富,能力更不比他们差,我相信观众在看过他主持的春晓后,一定会觉得职业主持人比较单调。”好友张铁林说更期待张国立主持的春晚,虽说有力挺老友的成
期刊
退休以后参加过各种类型的聚会,唯独觉得中学时代的同学聚会最为纯朴,没有利益的缠绕,没有世俗的纷争,那段时光弥足珍贵,留在心中的还是那不变的童心童颜。我们北京东高地中学1967届三班就是这样的一个集体,1964年相聚,现在50年了。  1968年12月男生在校园留念,自此天涯,插队、当兵、上三线,匆匆分别。  1970年元月插队山西不同地方的同学回京探亲相聚在北海。  1994年分散各地的同学陆续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