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为这本有78年历史的世界领先商业杂志感到骄傲。我们尤其自豪的是《商业周刊》的读者群持续增长,现在已经达到每周480万读者。但是我们生活在你的世界——一个充满着时间压力、全球竞争、信息过量和持续挑战的世界。跟你一样,我们不能停滞不前。”《商业周刊》主编史蒂夫·艾德勒在今年新改版杂志的“编辑手语”中这样说道。
10月11日,《商业周刊》用了18个月进行了广泛市场调查后,从编辑内容到版面设计进行了全新改版,这本被誉为美国财经杂志“三剑客”之一的《商业周刊》再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来到中国
21年前,一本名叫《国际商业与管理》的杂志在中国创刊(2000年,正式更名为《商业周刊(中文版)》),当时封面上的一行字也许人们并不在意: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美国麦格劳·希尔公司合作出版。麦格劳·希尔正是《商业周刊》的母公司,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即后来的中国商务出版社,二者的合作使得《商业周刊(中文版)》成为我国唯一获得官方许可的国际商业杂志。
历经20余载,《商业周刊(中国版)》在中国的发行量从2.5万增加到14万左右;从最初摘选国际各版本内容,到现在已发展成为一本有自己独立观点的杂志,它为中国读者提供超过25%的本土编辑内容,还有大量的特别报道。《商业周刊》副总裁、国际业务总经理麦克尔·泰德曼先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商业周刊》中文版会越来越增加本土化的内容,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为读者提供一个全球化的视野。”
中国目前是《商业周刊》最大的海外市场,21年的发展历程也为《商业周刊(中文版)》在中国的继续发展带来了信心。麦格劳·希尔集团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哈诺德·麦格劳三世这样说道:“中国市场生机勃勃,我们愿和中国的合作伙伴一起,以集团雄厚的实力服务于中国金融、教育和商业信息市场。我们相信中国的未来,相信我们可以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相信我们与中国发展的互惠前景。”
环球视野看商业
《商业周刊》的内容紧紧围绕“商业与经济”这一核心,以专业的眼光、多面的视角,透视全球商界的风云变幻和世界经济的潮起潮落。它立足本国,同时也重视对全球化体系中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报道,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向做出大胆的、具有前瞻性的推断。有学者曾对《商业周刊》2000年下半年和2001年全年共76期杂志进行调查,几乎每篇封面故事都与“商业与经济”这个核心内容直接或间接相关。
关注经济热点和突发事件也是《商业周刊》一贯坚守的原则,只不过它的侧重点是在商业方面。《洛杉矶经营报》曾有言:“《商业周刊》有火力……它依靠对新闻事件的快速反应而著名……”。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商业周刊》以非常快的速度组织了一组重点报道。自2001年9月24日,《商业周刊》又发表了数篇针对“9·11”恐怖袭击后美国国内人民的反应和分析美国可能产生的国家政策变动的文章。杂志的专业视角和勇于探索的胆识在此得以体现。
2005年《商业周刊》获得“海外新闻协会奖”,并在伦敦举行的“世界领导力论坛”上获得“年度商业新闻人士奖”的“年度最佳杂志类”奖。2006年,《商业周刊》的封面文章“中国和印度”获得“商业特写类”Deadline Club奖,以及另外三项纽约新闻俱乐部奖。
《商业周刊》几十年发展经久不衰,成为世界领域内财经类杂志的佼佼者。对此,麦克尔·泰德曼先生一语中的:“我们相信内容为王,相比一些其他的商业类杂志,我们的内容更加全球化和全面,更多的是从全球的视野为读者提供资讯和思考。”《商业周刊》有着广泛和优秀的编辑团队,除了总部纽约的70名采编人员以外,在美国其他地区还有9个通讯站的27名记者,以及10个通讯站的16名驻外记者(包括北京、法兰克福、香港、韩国、印度、伦敦、墨西哥、莫斯科、巴黎和东京),他们时刻关注着世界领域内发生的商业与经济事件。
品牌活动塑造品牌杂志
几经风云变幻,历史沉浮,《商业周刊》以其独特的定位,走广告经营和品牌活动之路,塑造了精品杂志,收获了价值连城的品牌。
《商业周刊》每两年评选“25所最佳商学院”,还有“年度顶尖经理25”、“全美企业1000强”、“全球企业1000强”排行榜。除此之外,《商业周刊》还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定制活动,尤其是在纽约、伦敦和北京的旗舰活动,颇受人们关注,如2007年11月6日于北京刚刚举办的“第十一届CEO年会”,汇聚全球一流的首席执行官,对至关重要的商业话题提供及时深入的分析探讨。
麦克尔·泰德曼先生说:“我们的排行榜并不多,因为我们觉得如果仅仅追求数量的话,排行榜的价值就会下降,这些排行榜是通过大量的调查得出的。和其他的排行榜相比,我们有自己的‘《商业周刊》50强’,这些能够入围50强的公司我们都有一定的要求,它具有更多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一些公司的排名。”
这些品牌活动塑造出了品牌杂志,杂志的品牌又为其带来了可观的广告收益。翻看《商业周刊(中文版)》的杂志,宝马、奥迪、诺基亚、IBM、西门子、商务通、摩托罗拉等公司的彩页广告扑面而来,据麦克尔·泰德曼先生介绍,目前杂志一半以上的收入都来源于印刷版本的广告。
网络时代,活力依旧
位于纽约时代广场的《商业周刊》总部,在其办公楼的43层和45层分别是杂志记者、编辑和网络记者、编辑,这向我们昭示着一个以杂志为基础的平台正在新世纪的网络时代悄然启航。“我们现在也有很多网络记者和编辑在做博客和播客的工作,也有电视脱口秀的节目制作。杂志帮助我们建立了业界影响力,有助于成为一个多媒体的平台,但是这并不影响杂志本身的影响力和发行量。”《商业周刊》的助理编辑爱米·达克这样说道。
在全球纸质媒体受到新媒体冲击的背景下,《商业周刊》将网络快捷、方便的优势为我所用,网络与纸媒的互动带来了双赢。麦克尔·泰德曼先生说,目前网站收入虽不占总收入的主要部分,但其增长是很快的。在不同的地区网站收入所占份额也有所不同,大约在20%~40%之间。获奖无数的《商业周刊》网站最初于1994年12月在“美国在线”上推出,后于1996年8月独立拥有了自己的全球互联网域名。《商业周刊》网站提供独一无二的内容,全网站10个频道,涉及商业和金融新闻。
据麦克尔·泰德曼先生介绍,《商业周刊》网站的主要盈利模式还是靠增加点击量来吸引广告,目前网站有7000多万的点击量和700万左右的唯一用户数。网站除了集合其他媒体的相关信息外,还充分利用麦格劳·希尔集团内部的资源为我所用,集团下属的标准普尔为其提供三十多万家上市公司的资料,这部分资料是经常更新的,其中包括这些公司的新闻,当然,这些公司的年报和经营数据等更有助于增加点击量。麦克尔·泰德曼先生进一步表示,现在网站内容除了极少的一部分仅向付费的印刷版读者开放外,其余都是免费的,以方便读者浏览。
10月11日,《商业周刊》用了18个月进行了广泛市场调查后,从编辑内容到版面设计进行了全新改版,这本被誉为美国财经杂志“三剑客”之一的《商业周刊》再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来到中国
21年前,一本名叫《国际商业与管理》的杂志在中国创刊(2000年,正式更名为《商业周刊(中文版)》),当时封面上的一行字也许人们并不在意: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美国麦格劳·希尔公司合作出版。麦格劳·希尔正是《商业周刊》的母公司,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即后来的中国商务出版社,二者的合作使得《商业周刊(中文版)》成为我国唯一获得官方许可的国际商业杂志。
历经20余载,《商业周刊(中国版)》在中国的发行量从2.5万增加到14万左右;从最初摘选国际各版本内容,到现在已发展成为一本有自己独立观点的杂志,它为中国读者提供超过25%的本土编辑内容,还有大量的特别报道。《商业周刊》副总裁、国际业务总经理麦克尔·泰德曼先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商业周刊》中文版会越来越增加本土化的内容,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为读者提供一个全球化的视野。”
中国目前是《商业周刊》最大的海外市场,21年的发展历程也为《商业周刊(中文版)》在中国的继续发展带来了信心。麦格劳·希尔集团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哈诺德·麦格劳三世这样说道:“中国市场生机勃勃,我们愿和中国的合作伙伴一起,以集团雄厚的实力服务于中国金融、教育和商业信息市场。我们相信中国的未来,相信我们可以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相信我们与中国发展的互惠前景。”
环球视野看商业
《商业周刊》的内容紧紧围绕“商业与经济”这一核心,以专业的眼光、多面的视角,透视全球商界的风云变幻和世界经济的潮起潮落。它立足本国,同时也重视对全球化体系中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报道,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向做出大胆的、具有前瞻性的推断。有学者曾对《商业周刊》2000年下半年和2001年全年共76期杂志进行调查,几乎每篇封面故事都与“商业与经济”这个核心内容直接或间接相关。
关注经济热点和突发事件也是《商业周刊》一贯坚守的原则,只不过它的侧重点是在商业方面。《洛杉矶经营报》曾有言:“《商业周刊》有火力……它依靠对新闻事件的快速反应而著名……”。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商业周刊》以非常快的速度组织了一组重点报道。自2001年9月24日,《商业周刊》又发表了数篇针对“9·11”恐怖袭击后美国国内人民的反应和分析美国可能产生的国家政策变动的文章。杂志的专业视角和勇于探索的胆识在此得以体现。
2005年《商业周刊》获得“海外新闻协会奖”,并在伦敦举行的“世界领导力论坛”上获得“年度商业新闻人士奖”的“年度最佳杂志类”奖。2006年,《商业周刊》的封面文章“中国和印度”获得“商业特写类”Deadline Club奖,以及另外三项纽约新闻俱乐部奖。
《商业周刊》几十年发展经久不衰,成为世界领域内财经类杂志的佼佼者。对此,麦克尔·泰德曼先生一语中的:“我们相信内容为王,相比一些其他的商业类杂志,我们的内容更加全球化和全面,更多的是从全球的视野为读者提供资讯和思考。”《商业周刊》有着广泛和优秀的编辑团队,除了总部纽约的70名采编人员以外,在美国其他地区还有9个通讯站的27名记者,以及10个通讯站的16名驻外记者(包括北京、法兰克福、香港、韩国、印度、伦敦、墨西哥、莫斯科、巴黎和东京),他们时刻关注着世界领域内发生的商业与经济事件。
品牌活动塑造品牌杂志
几经风云变幻,历史沉浮,《商业周刊》以其独特的定位,走广告经营和品牌活动之路,塑造了精品杂志,收获了价值连城的品牌。
《商业周刊》每两年评选“25所最佳商学院”,还有“年度顶尖经理25”、“全美企业1000强”、“全球企业1000强”排行榜。除此之外,《商业周刊》还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定制活动,尤其是在纽约、伦敦和北京的旗舰活动,颇受人们关注,如2007年11月6日于北京刚刚举办的“第十一届CEO年会”,汇聚全球一流的首席执行官,对至关重要的商业话题提供及时深入的分析探讨。
麦克尔·泰德曼先生说:“我们的排行榜并不多,因为我们觉得如果仅仅追求数量的话,排行榜的价值就会下降,这些排行榜是通过大量的调查得出的。和其他的排行榜相比,我们有自己的‘《商业周刊》50强’,这些能够入围50强的公司我们都有一定的要求,它具有更多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一些公司的排名。”
这些品牌活动塑造出了品牌杂志,杂志的品牌又为其带来了可观的广告收益。翻看《商业周刊(中文版)》的杂志,宝马、奥迪、诺基亚、IBM、西门子、商务通、摩托罗拉等公司的彩页广告扑面而来,据麦克尔·泰德曼先生介绍,目前杂志一半以上的收入都来源于印刷版本的广告。
网络时代,活力依旧
位于纽约时代广场的《商业周刊》总部,在其办公楼的43层和45层分别是杂志记者、编辑和网络记者、编辑,这向我们昭示着一个以杂志为基础的平台正在新世纪的网络时代悄然启航。“我们现在也有很多网络记者和编辑在做博客和播客的工作,也有电视脱口秀的节目制作。杂志帮助我们建立了业界影响力,有助于成为一个多媒体的平台,但是这并不影响杂志本身的影响力和发行量。”《商业周刊》的助理编辑爱米·达克这样说道。
在全球纸质媒体受到新媒体冲击的背景下,《商业周刊》将网络快捷、方便的优势为我所用,网络与纸媒的互动带来了双赢。麦克尔·泰德曼先生说,目前网站收入虽不占总收入的主要部分,但其增长是很快的。在不同的地区网站收入所占份额也有所不同,大约在20%~40%之间。获奖无数的《商业周刊》网站最初于1994年12月在“美国在线”上推出,后于1996年8月独立拥有了自己的全球互联网域名。《商业周刊》网站提供独一无二的内容,全网站10个频道,涉及商业和金融新闻。
据麦克尔·泰德曼先生介绍,《商业周刊》网站的主要盈利模式还是靠增加点击量来吸引广告,目前网站有7000多万的点击量和700万左右的唯一用户数。网站除了集合其他媒体的相关信息外,还充分利用麦格劳·希尔集团内部的资源为我所用,集团下属的标准普尔为其提供三十多万家上市公司的资料,这部分资料是经常更新的,其中包括这些公司的新闻,当然,这些公司的年报和经营数据等更有助于增加点击量。麦克尔·泰德曼先生进一步表示,现在网站内容除了极少的一部分仅向付费的印刷版读者开放外,其余都是免费的,以方便读者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