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戴嵩画牛》,学一事一议

来源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c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事一议”,即就一件事发表议论,“即事说理,有感而发”。“一事一议”的文章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先叙述一件事,再就这件事进行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说明一个道理。《书戴嵩画牛》一文就很好地采用了这种写作方法。
  讲故事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宝贝有数百件。其中有一幅戴嵩画的《斗牛图》,(他)尤其珍爱,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经常随身带着。
   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晾晒,有一个牧童看见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幅画画的是斗牛啊。牛相斗,力气用在角上,尾巴抽缩在两腿之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摇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认为牧童说得对。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情应当去问农民,织布的事情应当去问婢女。”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
  说方法
   1.结合课文,理解“一事一议”。
   《书戴嵩画牛》一事:一个牧童指出杜处士珍藏的戴嵩《斗牛图》有错误;
   《书戴嵩画牛》一议:耕种的事要去问像农民这样了解耕种之事的人,织布要去问像女佣这样了解织布的人。凡事要去问行家,用自己的话说,那就是:艺术创作要遵循生活规律,艺术家应该向富有实践经验的劳动人民学习。
   2.选定一个事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目睹许多事情,这是发表议论的对象,也是产生看法的基础。我们可以选择那些有话可说、有理可讲的事情,它可以是應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可以是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选定了确有其感、确有其理的事情,还要明确怎样“叙”。对事情的叙述,既要清楚,又要简约,要根据说理的需要对有关材料作适当的取舍。与所说之理相关的部分要叙述得具体一些,突出一些;反之,则可以少叙或不叙。说理的中心不同,叙述的角度也就不一样。叙事要为所说之理奠定坚实的基础,然后再以“理”为核心展开议论,这也就顺理成章了。
   3.点睛一议道理。
   道理要正确,有积极意义,让人读了有所启发。如果提出的观点有新意,就更有价值了。当然还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从哪个角度入手最有把握、最容易展开议论,就选择哪个角度,而要避开自己感觉比较难的,说不清楚的问题。比如《书戴嵩画牛》议论的角度还有:
   (1)从杜处士角度的议论:要谦虚,乐于接受正确意见;
   (2)从画家戴嵩角度的议论:做任何事都应该尊重事实,不能想当然;
   (3)从牧童角度的议论:要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巧应用
   1.我家街口有个哑人卖刀,只见他将晒衣服用的铁丝垫在钢板上,像切韭菜一样咔嚓切断,然后扬起刀口让人看——刀口完好无缺。在人们的惊叹声中,刀一售而空。
   写下你对这一事件的感悟:实力最重要。
   2.邻居王阿姨逢人便说她从街口买回一把好菜刀。据说这刀能将一根铁丝切成几段而刀口完好无缺。“我们刚从街口经过,怎么没听见卖刀的吆喝声呢?”“那卖刀的是个聋哑人!我是看了他的表演才买的。”——原来如此!
   写下你对这一事件的感悟:要善于宣传自己。
   3.考试临近,班里几个无聊的家伙又在谈论着各种作弊绝招。虽然听后只是让人一笑了之,但它却证明了一个事实:“作弊”这个与考试似同胞兄弟的东西,至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很多学校中。
   我认为:
  
  
其他文献
阿爷是个远近闻名的故事猎人。他常常到故事森林里捕捉故事,然后把故事带到故事集市出售。由于他捕捉到的故事都非常美妙,因此很受人们的欢迎。阿爷还是个有爱心的人,他利用出售故事的收入收养了一个叫小奇的孤儿。   小奇一天天长大,家里的生活开支也在不断地增多,阿爷不得不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捕猎。过度的操劳让阿爷一天天衰老下去,小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次次地央求阿爷带自己去帮忙捕捉故事。禁不住小奇的一再央
期刊
【原文再现】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节选自《月
期刊
青青:《月光曲》里写贝多芬走近茅屋时,琴声突然停了。屋里传出兄妹俩的对话,最后妹妹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盲姑娘真的是没有考虑,随便说的吗?   老师:不是。细读上文:“这首曲子多难弹啊!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樣弹的,那该多好啊!”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她非常渴望能亲耳听到贝多芬是怎样弹的,以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   青青:既然不是“随便说说”,那为什么她又对哥哥说是“随便说
期刊
“你瞧,他们在这里呢。”桑娜拉开了帐子。   渔夫提着马灯走到床边,用温柔慈祥的目光看着西蒙的两个孩子,饱经生活磨难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桑娜还用几件旧衣服盖在了两个孩子身上。他们睡得很香,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嘴角还流着口水。渔夫和桑娜互相看看,叹了一口气。桑娜感激地对渔夫说:“谢谢你,亲爱的,我们要把他们养大!可是,我们现在这境况,之后日子会过得很艰难的。”   渔夫皱着眉说:“两个孩子这么
期刊
时间:农历正月。   地点:绍兴一大户人家的后院   人物:闰土,农家孩子,十一二岁;   书壬,少爷,十一二岁   [画外音]一年正月,书壬家值年,主持祭祀,来的人很多,很忙,祭器要人看管。在“忙月”(闰土的父亲)的建议下,闰土来到书壬家帮忙管祭器。书壬早就听说闰土很能干,会看瓜、捕鸟……闰土一到,书壬就飞跑去看。  [幕启]   书壬 (热情地)你是闰土?   闰土 (环顾四周无人)嗯,我是闰
期刊
很小的时候,我在南京住过两年。有一次,有人给了我一块石头,圆圆润润的一小颗,乳黄色里带有一种透明的光泽,很漂亮。那年大概是五岁的我,非常喜欢它,走出走进都带着,把它叫作是“我的宝石”。   有天傍晚,我一个人站在院子里,天色已经很暗了,我忽然起了一个念头,想把这颗石头抛出去,看看能不能把它找回来。   于是,我就把石头往我身后反抛出去了,石头就落在我身后的草丛里。奇怪的是,在抛出的那一刻我就已
期刊
生活是一個无法破译的谜,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个谜底;生活是一部无字的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法。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作家从一些平凡小事中得到的感悟吧!  点到为止   本文是一篇哲理散文,从春天里看到几个农夫插秧写起,细致观看,结果被农夫劳动的美深深地感动,特别是农夫弯腰后退的姿势,撩动了作者的情思,激发了作者的联想。人生有进有退,作者认为“‘前进’与‘后退’不是绝对的”。此外本文在写作上也给人以启示。插
期刊
故事简介  《邮差弗雷德》主要讲述了一个名叫弗雷德的邮差改变周围人生活的故事。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投递邮件的工作烦琐而枯燥,没有显赫的地位,收入也不高,也不会因为你干得如何出色,而得到更多的经济回报。然而弗雷德却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竭诚为大家服务,并把自己的工作视为改变周围人生活的机会。  推荐意义  原来微不足道的邮递员也可以这样快乐,可以通过细致入微的服务把自身的快乐传递给我们所服务的客户。弗雷
期刊
学生:读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我觉得鲁迅先生做的事情都很平凡啊。   老师:文章中说“伯父就是伯父,与任何人的伯父一样”,这是平凡的;但是后来文章中写道,他去世后很多人去吊唁。那吊唁的就不是伯父,而是鲁迅先生了。   学生:那不还是同一个人吗?   老师:是同一个人,但又不是同一个人。他是一个平凡的伯父。侄女可以和他说笑,可以说他的鼻子又扁又平,甚至他为一个车夫包扎伤口,都是很平凡的。但是,鲁
期刊
去年夏天,我们和S君夫妇在松堂(位于香山团城演武厅附近。原是焚香寺旁的小敞厅“来远斋”。来远斋坐西朝东,结构全部用汉白玉石建造。白石枋柱上,有对联、横额。厅内有用紫石雕琢的宝座,座后为一石屏风,上刻乾隆手书赞美健锐云梯营的诗和序。石敞厅后有古朴的叠石,玲珑剔透。敞厅为近百株白皮松包围,松堂之名由此而来。)住了三日。难得这三日的闲,我们约好了什么事不管,只玩儿,也带了两本书,却只是预备闲得真没办法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