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国内的拍卖场上,时不时就传出东南亚、俄罗斯等买家“抄底”中国当代艺术的各种内幕消息。处在危机漩涡中心的当代艺术市场,目前似乎也急需这一类消息的鼓舞,重塑信心。其实,能为中国当代艺术继续“买单”的主力藏家仍属于美国和欧洲。
如同中式餐点对西方人而言只满足于新奇的味蕾,“中国当代艺术”真正的食客仍是华人。
金融风暴后的第一场中国艺术品秋拍基本落下帷幕了,核心关键词只有一个:“半价”——成交额、成交率双双萎缩,有些甚至惨不忍睹。尤其是建立在西方价值评判标准之上的当代艺术板块,更是成为重灾区。业内观点普遍认为:由西方买家们炒起来的这个市场,今天仍然需要第二波西方买家们来救市。
萨奇挽救中国当代艺术市场?
2008年10月12日,位于伦敦切尔西约克公爵的萨奇画廊开幕,开幕展以中国当代艺术为主题,名为“革命在继续(The Revolution Continues)——来自中国的新艺术”。在这个展览上,展出了包括曾梵志、张晓刚、方力钧、岳敏君、王广义、俸正杰、吴山专等在内的24名中国当代知名艺术家的数十件作品。参展作品一方面来自画廊老板萨奇从拍卖市场上举拍竞得的作品,如张晓刚的《血缘》等,另一方面也有不少来自萨奇画廊从英国国内购买的作品,如张远等人的作品。
据圈内人士介绍,萨奇画廊从2006年开始就在筹备这次展览,准备期长达两年之久,展览中的作品也几乎都是萨奇本人的收藏。展览展出后,在全球收藏界引起了比较强烈的反响,如英国《金融时报》上所言,这个展览“是英国目前最为震撼的中国当代艺术展。
作为国际重要藏家领军人物之一的查尔斯·萨奇,其实已经是第二次高调介入中国当代艺术了。2007年10月13日晚,英国著名拍卖行菲利普斯联合纽约藏家霍华德·法伯推出“中国先锋·法伯收藏”专场,这个专场的45件拍品几乎涉及了所有中国当红的艺术家。最终结果是40件作品顺利成交,总成交额达到了2000万美元。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由这次拍卖引出的两位新晋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大藏家,萨奇就是其中一位。在这场事关中国当代艺术信心、前景的拍卖会上,萨奇以80.4万英镑竞得张晓刚的《血缘》。并且据悉,这笔资金还是来自其在同期拍卖中出售的德国当代绘画藏品所得。
其实,早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中就已经开始弥漫“国际买家集体抛盘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消息。菲利普斯拍卖行那次集中抛售中国当代艺术的专场,更是一时成为中国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中国当代艺术的价格是否已经达到高峰?泡沫是否即将破裂?这些疑云笼罩着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界。再加上已被证实的尤伦斯夫妇也在香港等地抛售中国当代艺术藏品,其中不乏刘野的《沉船》、毛焰的《托马斯肖像之五》等市场的紧俏货,让这团疑云更加浓重。
所幸的是,萨奇及时站了出来,给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参与者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内需”不足
如果我们梳理一下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发展的进程,就会更加明白萨奇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意义了,尤其在整个行业信心的建立方面尤其如此。举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萨奇在中国人心中的重要性,就像美国人依赖巴菲特一样。
回首上世纪80年代初前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中的第一批重量级买家应该首推西方人,其中以瑞士人乌利·希克和比利时人尤伦斯为典型代表,他们绝大部分的购买与画廊、拍卖无关(当时中国也几乎没有这样的机构),基本上都是直接从艺术家手中买进,甚至带有帮艺术家脱贫致富的慈善意味——这样的买进行为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
新千年后,尤其是2004年之后,以拍卖为主导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开始逐渐启动,最终引爆点发生在2006年3月份的纽约苏富比春拍,张晓刚的作品被拍到将近100万美元,从此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进入了其疯狂、天价频出的牛市行情。直到2008年10月份开始的秋拍,这一轮牛市行情宣告正式结束。而这一时期的“第一批”西方买家们,要不已经成为“收藏家”,将自己当年在中国购买的艺术品收藏入库;要不成为“炒家”,趁着前两年牛市行情时都纷纷“抛货”变现了;要不然就在中国投资开办非营利的艺术机构……
在如今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我们急需第二批西方买家粉墨登场,继续拉动我们脆弱的当代艺术品“出口”。他们之中的代表就是英国人萨奇。
因为虽然中国当代艺术的“气球”被追捧得很大,但身处主流西方艺术世界,“中国部分”仍被视作中心之外的“点缀品”而存在,只不过这道“惊喜的发现”,随着整体国势走强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春卷”依旧难以成就为主菜,如同中式餐点对西方人而言只满足于新奇的味蕾,而真正的食客仍是华人。
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藏家跨地域的收藏对于整个艺术品的轮转有很大的好处。我们不能忽略萨奇关注中国当代而给中国当代艺术带来的积极影响,但是也不能因为他创造的神话及现在所处的地位,而把这种影响力和辐射力无限放大。由于受地域、历史、文化、社会、宗教等众多因素的制约,某个地域的艺术还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对于中国当代艺术而言,自然也不例外。至少不能把中国当代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依赖于某些海外藏家的喜好。就像中国整体经济的走势一样,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稳健发展的原动力,长期来看依然还得依靠拉动我们自己的“内需”。
对话
乌利·希克:市场已经严重影响艺术家的创作
乌利·希克今年61岁,现任瑞士最大的媒体公司席荣格集团(Ringier Holding AG)的主席,兼任中国发展银行等中国公司顾问。身为前瑞士驻华大使,他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当代艺术最大也是最具发言权的收藏家。而随着“CCAA2008”(中国当代艺术奖)的又一次推出,希克在学术与收藏上收到的这份年终“大礼”,再次显露其“四两拨千斤”的艺术攻略。
希克的收藏脉络较为明晰,最初他在欧洲所藏多为瑞士抽象画派,也较喜欢欧洲古典艺术。而同样受地缘和生活经验影响,希克在中年后因商务公差频繁往来中国,20年来他深入发掘艺术现场、工作室,拜访过逾千位艺术家,并以覆盖式的探访,系统收集了中国当代艺术早期和进行时态的200位艺术家的近2000件代表作品。
在北京798艺术区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内,这位瑞士收藏家接受了我们的专访,尽管他惜字如金,而且对于敏感的话题经常用“中国太极”来化解,但希克还是直言不讳地提出了自己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诸多观点。
《风尚周报》:经济危机对您有影响吗?
希克:对我个人有一些影响,但对于CCAA没有任何影响。
《风尚周报》:跟着CCAA的获奖名单进行收藏,已经被认为是一种风险小、升值潜力大的当代艺术投资方式之一了。
希克:其实,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我们并不提供最终的价值判断,因为它们很复杂。中国的当代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地下状态的时候,CCAA广泛地促使中国当代艺术逐步趋于国际化,同时在年轻艺术家和国际艺术接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自2001年起,中国当代艺术有了越来越多的报道,聚焦和国际展览。我们发现在当前中国的环境下改变自己的位置并引起当地公众对它的关注已经变得十分重要。中国当代艺术奖深信在目前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的时刻,像CCAA这样一个客观的、意义明确的评选对于反映当下的中国艺术创作将是非常有意义的。
《风尚周报》:投资者和收藏家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得奖的艺术家们?
希克:通过我们的观察,获得CCAA奖项的艺术家们不一定都受到市场的追捧。我们的评奖标准和市场的指数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对于艺术家的评价,我们首先关注的是他对于文化的贡献,而不是市场。
《风尚周报》:事实上,CCAA的奖项已经越来越多地在影响中国艺术市场的风向。
希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样的局面永远存在。但据我所知,有时候艺术家个人的时尚生活更能影响市场,而我们的奖项似乎太微不足道了。CCAA所力图展现的是:中国艺术市场在泡沫底下实实在在地成长。
《风尚周报》:中国目前当代艺术市场的现状究竟如何?
希克:快速生产,粗糙制造。市场已经严重影响了艺术家们的创作,作品越来越趋向商业化,其实中、西方艺术市场均面临着同样的现状。比如,很多艺术院校的在读大学生,就已经迫不及待和画廊签约了。
《风尚周报》:如何平衡市场与学术之间的关系?
希克:它们是永远被分开的两个领域,应该各做各的决定,作为收藏者和投资者,如何选择是个关键问题。
《风尚周报》:据您观察,诸如中国年轻艺术家创作的现状是什么?
希克:危机四伏。其实不仅仅针对年轻一代艺术家,尤其前几年中国艺术市场空前火爆的现状,使得很多艺术家在创作中不敢变化,这样的后果会最终造成艺术市场的衰落,而受损害最大的就是艺术市场上的投资者。
前几年中国艺术市场空前火爆的现状,使得很多艺术家在创作中不敢变化。这样的后果会最终造成艺术市场的衰落,而受损害最大的就是艺术市场上的投资者。
如同中式餐点对西方人而言只满足于新奇的味蕾,“中国当代艺术”真正的食客仍是华人。
金融风暴后的第一场中国艺术品秋拍基本落下帷幕了,核心关键词只有一个:“半价”——成交额、成交率双双萎缩,有些甚至惨不忍睹。尤其是建立在西方价值评判标准之上的当代艺术板块,更是成为重灾区。业内观点普遍认为:由西方买家们炒起来的这个市场,今天仍然需要第二波西方买家们来救市。
萨奇挽救中国当代艺术市场?
2008年10月12日,位于伦敦切尔西约克公爵的萨奇画廊开幕,开幕展以中国当代艺术为主题,名为“革命在继续(The Revolution Continues)——来自中国的新艺术”。在这个展览上,展出了包括曾梵志、张晓刚、方力钧、岳敏君、王广义、俸正杰、吴山专等在内的24名中国当代知名艺术家的数十件作品。参展作品一方面来自画廊老板萨奇从拍卖市场上举拍竞得的作品,如张晓刚的《血缘》等,另一方面也有不少来自萨奇画廊从英国国内购买的作品,如张远等人的作品。
据圈内人士介绍,萨奇画廊从2006年开始就在筹备这次展览,准备期长达两年之久,展览中的作品也几乎都是萨奇本人的收藏。展览展出后,在全球收藏界引起了比较强烈的反响,如英国《金融时报》上所言,这个展览“是英国目前最为震撼的中国当代艺术展。
作为国际重要藏家领军人物之一的查尔斯·萨奇,其实已经是第二次高调介入中国当代艺术了。2007年10月13日晚,英国著名拍卖行菲利普斯联合纽约藏家霍华德·法伯推出“中国先锋·法伯收藏”专场,这个专场的45件拍品几乎涉及了所有中国当红的艺术家。最终结果是40件作品顺利成交,总成交额达到了2000万美元。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由这次拍卖引出的两位新晋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大藏家,萨奇就是其中一位。在这场事关中国当代艺术信心、前景的拍卖会上,萨奇以80.4万英镑竞得张晓刚的《血缘》。并且据悉,这笔资金还是来自其在同期拍卖中出售的德国当代绘画藏品所得。
其实,早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中就已经开始弥漫“国际买家集体抛盘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消息。菲利普斯拍卖行那次集中抛售中国当代艺术的专场,更是一时成为中国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中国当代艺术的价格是否已经达到高峰?泡沫是否即将破裂?这些疑云笼罩着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界。再加上已被证实的尤伦斯夫妇也在香港等地抛售中国当代艺术藏品,其中不乏刘野的《沉船》、毛焰的《托马斯肖像之五》等市场的紧俏货,让这团疑云更加浓重。
所幸的是,萨奇及时站了出来,给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参与者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内需”不足
如果我们梳理一下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发展的进程,就会更加明白萨奇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意义了,尤其在整个行业信心的建立方面尤其如此。举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萨奇在中国人心中的重要性,就像美国人依赖巴菲特一样。
回首上世纪80年代初前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中的第一批重量级买家应该首推西方人,其中以瑞士人乌利·希克和比利时人尤伦斯为典型代表,他们绝大部分的购买与画廊、拍卖无关(当时中国也几乎没有这样的机构),基本上都是直接从艺术家手中买进,甚至带有帮艺术家脱贫致富的慈善意味——这样的买进行为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
新千年后,尤其是2004年之后,以拍卖为主导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开始逐渐启动,最终引爆点发生在2006年3月份的纽约苏富比春拍,张晓刚的作品被拍到将近100万美元,从此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进入了其疯狂、天价频出的牛市行情。直到2008年10月份开始的秋拍,这一轮牛市行情宣告正式结束。而这一时期的“第一批”西方买家们,要不已经成为“收藏家”,将自己当年在中国购买的艺术品收藏入库;要不成为“炒家”,趁着前两年牛市行情时都纷纷“抛货”变现了;要不然就在中国投资开办非营利的艺术机构……
在如今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我们急需第二批西方买家粉墨登场,继续拉动我们脆弱的当代艺术品“出口”。他们之中的代表就是英国人萨奇。
因为虽然中国当代艺术的“气球”被追捧得很大,但身处主流西方艺术世界,“中国部分”仍被视作中心之外的“点缀品”而存在,只不过这道“惊喜的发现”,随着整体国势走强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春卷”依旧难以成就为主菜,如同中式餐点对西方人而言只满足于新奇的味蕾,而真正的食客仍是华人。
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藏家跨地域的收藏对于整个艺术品的轮转有很大的好处。我们不能忽略萨奇关注中国当代而给中国当代艺术带来的积极影响,但是也不能因为他创造的神话及现在所处的地位,而把这种影响力和辐射力无限放大。由于受地域、历史、文化、社会、宗教等众多因素的制约,某个地域的艺术还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对于中国当代艺术而言,自然也不例外。至少不能把中国当代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依赖于某些海外藏家的喜好。就像中国整体经济的走势一样,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稳健发展的原动力,长期来看依然还得依靠拉动我们自己的“内需”。
对话
乌利·希克:市场已经严重影响艺术家的创作
乌利·希克今年61岁,现任瑞士最大的媒体公司席荣格集团(Ringier Holding AG)的主席,兼任中国发展银行等中国公司顾问。身为前瑞士驻华大使,他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当代艺术最大也是最具发言权的收藏家。而随着“CCAA2008”(中国当代艺术奖)的又一次推出,希克在学术与收藏上收到的这份年终“大礼”,再次显露其“四两拨千斤”的艺术攻略。
希克的收藏脉络较为明晰,最初他在欧洲所藏多为瑞士抽象画派,也较喜欢欧洲古典艺术。而同样受地缘和生活经验影响,希克在中年后因商务公差频繁往来中国,20年来他深入发掘艺术现场、工作室,拜访过逾千位艺术家,并以覆盖式的探访,系统收集了中国当代艺术早期和进行时态的200位艺术家的近2000件代表作品。
在北京798艺术区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内,这位瑞士收藏家接受了我们的专访,尽管他惜字如金,而且对于敏感的话题经常用“中国太极”来化解,但希克还是直言不讳地提出了自己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诸多观点。
《风尚周报》:经济危机对您有影响吗?
希克:对我个人有一些影响,但对于CCAA没有任何影响。
《风尚周报》:跟着CCAA的获奖名单进行收藏,已经被认为是一种风险小、升值潜力大的当代艺术投资方式之一了。
希克:其实,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我们并不提供最终的价值判断,因为它们很复杂。中国的当代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地下状态的时候,CCAA广泛地促使中国当代艺术逐步趋于国际化,同时在年轻艺术家和国际艺术接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自2001年起,中国当代艺术有了越来越多的报道,聚焦和国际展览。我们发现在当前中国的环境下改变自己的位置并引起当地公众对它的关注已经变得十分重要。中国当代艺术奖深信在目前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的时刻,像CCAA这样一个客观的、意义明确的评选对于反映当下的中国艺术创作将是非常有意义的。
《风尚周报》:投资者和收藏家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得奖的艺术家们?
希克:通过我们的观察,获得CCAA奖项的艺术家们不一定都受到市场的追捧。我们的评奖标准和市场的指数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对于艺术家的评价,我们首先关注的是他对于文化的贡献,而不是市场。
《风尚周报》:事实上,CCAA的奖项已经越来越多地在影响中国艺术市场的风向。
希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样的局面永远存在。但据我所知,有时候艺术家个人的时尚生活更能影响市场,而我们的奖项似乎太微不足道了。CCAA所力图展现的是:中国艺术市场在泡沫底下实实在在地成长。
《风尚周报》:中国目前当代艺术市场的现状究竟如何?
希克:快速生产,粗糙制造。市场已经严重影响了艺术家们的创作,作品越来越趋向商业化,其实中、西方艺术市场均面临着同样的现状。比如,很多艺术院校的在读大学生,就已经迫不及待和画廊签约了。
《风尚周报》:如何平衡市场与学术之间的关系?
希克:它们是永远被分开的两个领域,应该各做各的决定,作为收藏者和投资者,如何选择是个关键问题。
《风尚周报》:据您观察,诸如中国年轻艺术家创作的现状是什么?
希克:危机四伏。其实不仅仅针对年轻一代艺术家,尤其前几年中国艺术市场空前火爆的现状,使得很多艺术家在创作中不敢变化,这样的后果会最终造成艺术市场的衰落,而受损害最大的就是艺术市场上的投资者。
前几年中国艺术市场空前火爆的现状,使得很多艺术家在创作中不敢变化。这样的后果会最终造成艺术市场的衰落,而受损害最大的就是艺术市场上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