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迁子女教育应进入真正融合新阶段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fish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安徽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将为农民工在就业、落户、子女就业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对于农民工最为关注的子女入学问题,安徽省将把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以公办学校为主,与城镇户籍学生混合编班,统一管理,实现“三个一样”(一样就读、一样升学、一样免费)。笔者认为,“硬件”融合固然重要,但“软件”融合才是根本。
  融合的目的在于共同发展。学校教育融合是流入地的教师、同学与随迁子女的一种复杂性对话,是一种相互理解与自我理解。既不是把随迁子女的个性移入“城市人”的个性之中,也不是使随迁子女受制于“城市人”的标准,而是城乡两类群体共同向一种更高的普遍性的提升,这种普遍性不仅克服了随迁子女的个别性,而且也克服了“城市人”的个别性。学校教育融合是相关各方都不断发展的过程,绝非是城市对农村儿童的一种福利或救济,也不是农村儿童去接受城市的标准,而是双方的共同进步。
  融合的双方是平等的关系。在学校教育融合中,任何一方都不是真理和标准的化身,任何一方都需要克服自身的局限性。学校教育融合首先要把对方视为独特的人,视为一种特殊的存在,带着这样的一种理念与对方相遇;其次,融合需要转向对方,不要各说各话,要注意倾听对方。融合是一种“转向”的交流,这种转向不仅仅是身体的转向,更重要的是心灵的转向。教育融合最核心的价值理念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参与融合的学生。
  融合的前提需要批判反思。因为每个人所一贯坚持的观点主导了自己的理解,所以教育融合的实现就需要城乡两类群体的批判反思,在对话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不应固执己见,要吸取对方有价值的观点,不断修正自己所谓的“一贯坚持的观点”,从而形成新的理解。事实上,融合正是以成见为基础的,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顽固地坚持我们的成见,我们需要在融合的过程中随时准备修正它们,并且把它们置于一种关系思维之中。
  融合的过程需要情感投入。学校教育在融合的同时意味着各种思想、立场、观点的碰撞。在这一过程之中,矛盾冲突的发生是难免的,这就需要参与融合的各方具有情感性,这是融合得以持续的重要动力。教育融合的过程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视域总是在不断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和学校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不急于求成,亦不因为一时的挫折而丧失信心。
  责任编辑/李 敏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