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核心素养在现实教学中,实则应化为两个层次的要求:第一,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形成历史意识,并在此基础上获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形成的家国情怀和人文修养。历史核心素养导向下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在灵活运用时空观与史料实证的方法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需要中学教师在课堂实施中,注意创设历史情境,提出思辨含量高的历史问题。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历史素养;思辨能力;社会生活
简而要之,历史核心素养由五个维度构成,分别是唯物史观(核心理论)、时空观念(核心思维)、史料实证(核心方法)、历史解释(核心能力)、家国情怀(核心价值观)。其实中学教师自从教以来,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践行历史核心素养,但系统性欠佳。为此,深感历史核心素养在现实教学中,实则应化为两个层次的要求:第一,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形成历史意识,并在此基础上获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形成的家国情怀和人文修养。为更好地论述以上两个层面,本文以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十二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为例,加以说明。
一、课程设计着力点——培养历史核心素养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隶属于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是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在常规教学或高考复习备考中,本课常被中学教师视为次重点,而被简而代之。实则不然,本课是整一个单元知识的最后落脚点——中西方文明冲击交汇下的近代社会习俗变迁。近几年高考常常以社会生活为切入点,提供相关史料,设计题目,分值不低。比如2014年全国二卷第30题,就以北京与上海的电影比例为切入点,考查制约电影产业发展的因素。解答正确与否,取决于能否将史料成功转化为北洋军阀统治这段时代背景。其考查的是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与历史解释能力。因此,其提醒我们,第一,要重视教材中看似非重点的社会生活史的内容。第二,要将社会生活史还原至具体的时代场景中,形成系统连贯的历史思维。
二、课堂着力目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历史解释
中学教学新课程改革带来的众多成果之一,即是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讨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构成经多次修改,最后于2016年定为唯物史观(核心理论)、时空观念(核心思维)、史料实证(核心方法)、历史解释(核心能力)、家国情怀(核心价值观)。其中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三个素养更带有历史学科的特性,三者中时空观与史料实证为基石,历史解释因含有较强的思辨能力,成为其中一种较高的素养。
以本课为例,为了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素养,本课的重点即设计为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表现,突出在“变”的前后对比上。这一主题涉及层面较为驳杂,为突出学习重点,需要整合教材资源突显知识框架。因此,在教学脉络上采取篇章式教学,以胶片胶卷的形式,将书本三个子目细化为五个篇章:服饰篇、发型篇、天足篇、传媒篇、习俗篇,以此体现社会生活主要层面的变迁。这样化繁为简,纲目化有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架构,为后续相关问题的历史解读奠定思维框架。
三、创设情境——提出思辨能力含量高的问题
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有赖于“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历史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即历史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创设情境,提出一些思辨能力含量高的问题,以培养学生这种能力。
以本课为例,为了引导学生对民国初年服饰新旧杂陈历史现象进行解释,需要创设一个大时代的情境。方法为文字性史料创建与图片式史料共同建构历史情境。
结合上面的文字、图片史料,教师抛出问题:当时社会的达官显贵在穿衣打扮上有何变化?这一阶层的服饰变化能否代表整个社会服饰面貌?以此引导学生发现服饰新旧杂陈,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且社会上层与普通民众的服饰又有区别。
以上两者材料与之前最大的差别在于,材料的信息含量多了,涉及到了清末民初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问题,思辨含量明显提高。学生既要调动必修一民国初年孙中山民主革命,推广民主共和的知识储备,又需要结合必修二刚学过的民国民族工业发展,经济近代化、机械化的发展趋向,才能回应老师提出的问题。实则就是将剪辫易服这一社会生活的表象,还原到整个时代大背景下去思考。创设一系列情境,无非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素养,提高历史思辨能力。
四、课堂依托——思辨在历史核心素养与高考中
“专业厚度,决定教学高度”。这句话,在新课改强调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时代下,更应牢记于心。高考命题,特别注重对学科素养的考察,体现在历史专业的宽度和厚度上,来自于高校的命题专家,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学术造诣,而且思想比较解放,學术前沿的新成果、新材料、新情境,要求我们课堂依托必须一次为出发点,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2]。
参考文献
[1]秋原.《清代旅蒙商述略》[D],北京:新星出版社,2015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D],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历史素养;思辨能力;社会生活
简而要之,历史核心素养由五个维度构成,分别是唯物史观(核心理论)、时空观念(核心思维)、史料实证(核心方法)、历史解释(核心能力)、家国情怀(核心价值观)。其实中学教师自从教以来,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践行历史核心素养,但系统性欠佳。为此,深感历史核心素养在现实教学中,实则应化为两个层次的要求:第一,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形成历史意识,并在此基础上获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形成的家国情怀和人文修养。为更好地论述以上两个层面,本文以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十二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为例,加以说明。
一、课程设计着力点——培养历史核心素养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隶属于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是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在常规教学或高考复习备考中,本课常被中学教师视为次重点,而被简而代之。实则不然,本课是整一个单元知识的最后落脚点——中西方文明冲击交汇下的近代社会习俗变迁。近几年高考常常以社会生活为切入点,提供相关史料,设计题目,分值不低。比如2014年全国二卷第30题,就以北京与上海的电影比例为切入点,考查制约电影产业发展的因素。解答正确与否,取决于能否将史料成功转化为北洋军阀统治这段时代背景。其考查的是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与历史解释能力。因此,其提醒我们,第一,要重视教材中看似非重点的社会生活史的内容。第二,要将社会生活史还原至具体的时代场景中,形成系统连贯的历史思维。
二、课堂着力目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历史解释
中学教学新课程改革带来的众多成果之一,即是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讨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构成经多次修改,最后于2016年定为唯物史观(核心理论)、时空观念(核心思维)、史料实证(核心方法)、历史解释(核心能力)、家国情怀(核心价值观)。其中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三个素养更带有历史学科的特性,三者中时空观与史料实证为基石,历史解释因含有较强的思辨能力,成为其中一种较高的素养。
以本课为例,为了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素养,本课的重点即设计为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表现,突出在“变”的前后对比上。这一主题涉及层面较为驳杂,为突出学习重点,需要整合教材资源突显知识框架。因此,在教学脉络上采取篇章式教学,以胶片胶卷的形式,将书本三个子目细化为五个篇章:服饰篇、发型篇、天足篇、传媒篇、习俗篇,以此体现社会生活主要层面的变迁。这样化繁为简,纲目化有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架构,为后续相关问题的历史解读奠定思维框架。
三、创设情境——提出思辨能力含量高的问题
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有赖于“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历史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即历史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创设情境,提出一些思辨能力含量高的问题,以培养学生这种能力。
以本课为例,为了引导学生对民国初年服饰新旧杂陈历史现象进行解释,需要创设一个大时代的情境。方法为文字性史料创建与图片式史料共同建构历史情境。
结合上面的文字、图片史料,教师抛出问题:当时社会的达官显贵在穿衣打扮上有何变化?这一阶层的服饰变化能否代表整个社会服饰面貌?以此引导学生发现服饰新旧杂陈,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且社会上层与普通民众的服饰又有区别。
以上两者材料与之前最大的差别在于,材料的信息含量多了,涉及到了清末民初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问题,思辨含量明显提高。学生既要调动必修一民国初年孙中山民主革命,推广民主共和的知识储备,又需要结合必修二刚学过的民国民族工业发展,经济近代化、机械化的发展趋向,才能回应老师提出的问题。实则就是将剪辫易服这一社会生活的表象,还原到整个时代大背景下去思考。创设一系列情境,无非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素养,提高历史思辨能力。
四、课堂依托——思辨在历史核心素养与高考中
“专业厚度,决定教学高度”。这句话,在新课改强调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时代下,更应牢记于心。高考命题,特别注重对学科素养的考察,体现在历史专业的宽度和厚度上,来自于高校的命题专家,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学术造诣,而且思想比较解放,學术前沿的新成果、新材料、新情境,要求我们课堂依托必须一次为出发点,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2]。
参考文献
[1]秋原.《清代旅蒙商述略》[D],北京:新星出版社,2015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D],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