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总结近年来微生物与胰腺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方法 检索近年来对微生物与胰腺癌致病机制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作一简要综述.结果 近年来,研究者们研究了微生物群在胰腺
【机 构】
:
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 兰州730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近年来微生物与胰腺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方法 检索近年来对微生物与胰腺癌致病机制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作一简要综述.结果 近年来,研究者们研究了微生物群在胰腺癌发病机制中的潜在作用,已发现微生物群落在胰腺癌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幽门螺杆菌、口腔致病菌中牙龈卟啉单胞菌、放线共生放线杆菌、梭杆菌感染和肠道菌群失调与胰腺癌密切相关.微生物通过多途径持续诱导慢性炎症和免疫反应.细菌脂多糖刺激KARS基因突变和通过Toll样受体激活核因子-κB信号通路而介导炎症反应,口腔致病微生物和幽门螺杆菌还可通过分泌毒素激活癌症相关信号通路而促进胰腺癌的进展.结论 细菌是重要的致癌物,通过引起慢性炎症、激活癌症相关通路、激活免疫反应、氧化应激和损伤DNA双链促进胰腺癌的发生及发展.
其他文献
中间包水模拟实验表明,新型控流装置--控流槽显著改善了中间包流体流动特征参数和流动轨迹,并且还具有防止卷吸气体的作用.
采用k-ε双方程湍流模型,模拟太钢板坯连铸单流中间包内的三维流场,对不同的上下挡墙组合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不同工况下的流场分布,对中间包流场去除夹杂物的效果进行了比
目的:探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在持续无创正压通气(CPAP)治疗前后微觉醒的变化进行前瞻性研究. 方法:随机选
目的 探讨“Double R”胰管空肠吻合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在腹腔镜P
目的 总结甲状腺滤泡癌(FTC)伴淋巴结及肺转移患者的诊治经验和教训.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简称“我院”)诊治的1例FTC伴颈、腋窝、纵隔淋巴结及双肺转移患者的临
在中间包水模试验的基础上,优化了鞍钢第一炼钢厂方坯连铸机的中间包结构,对中间包优化前后的钢水中夹杂物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其结果证明通过中间包结构的合理优化,可以提
通过对石钢几种典型连铸中间包进行数学模拟及物理模拟后发现,原设计中间包在夹杂物上浮及温度场均匀性方面存在不足,不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通过优化设计,提出了促进夹杂物上
目的 探索miR-143-3p在胃癌细胞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异常表达的临床意义;同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靶基因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
利用商业软件CFX5.7计算了装有旋流水口的结晶器内钢液流动情况.结果表明,旋流水口能够使钢液产生旋转,从而降低水口出口的速度,并且能够促进结晶器上部的温度扩散,但不会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