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

来源 :教育实践与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vi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提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抽掉人文精神,只有在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步入了排列组合文字的死胡同。”是啊,“人文性”正是语文课程的灵魂。离开人文性,语文教育将褪去生命的色彩,丧失人性的魅力,枯竭生活的源泉,毁灭艺术的创造。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
  人文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陶冶人文之美
  语文是门飞扬着作者灵性,饱含着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无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很多作品有助于学生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事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献身精神,有助于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这些作品或是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如《七月的天山》、《桂林山水》;或是对伟人、英雄人物的热爱、敬佩之情,如《十里长街送总理》、(黄继光):或是歌颂伟大的母爱,《妈妈的爱》、《妈妈的帐单》;或是反映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品质的,如《中彩那天》、《尊严》等作品无不闪烁着人文之光。针对这些蕴涵着丰富情感的语言文字,教师要善于“披文入情”,通过语言文字让学生徜徉于课文的意境,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充满激情的导语和深情并茂的范读,能把学生带入意境,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教师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课文《妈妈的帐单》,教师先以一首非常感人的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创设情境,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接着用亲切感人的语言引出话题,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文本,在对彼得和妈妈的帐单比较后,明白尽管彼得的妈妈为他做了那么多的事,但帐单上都0芬尼,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妈妈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感情!教师接着引导“母爱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其实,又何止小彼得的妈妈呢,我们在座小朋友的妈妈,肯定也是这样用绵绵不断的爱陪伴你们长大的是吗?”“那么,此时此刻,假如日夜为我们操劳的,我们最亲爱的妈妈就站在我们的面前,你最想干什么?”“一句真诚的祝福”、“一个热情的拥抱”、“一杯浓浓的热茶”……在那一刻,孩子们的语言是朴素的,但内心却是最真诚的!整堂课洋溢着“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的人文魅力,师生都沐浴在荡气回肠的“人化”情境中,显示出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
  语文教学是生命的教学,它本身就栖居着烂漫和诗意,作者情意的表达就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带着真挚的情感去体会语言文字,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处处流淌着感情,让课堂充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
  2关注学生的生命个体,凸现人文关怀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顾名思义,首先要把学生当一个“人”来看,尊重其人格和发展的权利,并给予充分的信任。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规范化的、单一的、一致化的课堂传授,而是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关注并发展人性,以发展学生健全的个性、健康的人格。
  语文的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内心旅途,是一个生命的体验和感悟的历程。学生的内心的体验和感悟往往比外在的接受和学习更为深刻,它带着生命烙印,涌动着生命的激情。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这又决定了体验和感悟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应该重视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感悟。体验过程、体验成功、体验乐趣;感悟真理、感悟真情、感悟文化。在一年级下册《春雨的色彩》一课教学中,课文的后面,编者以花儿的口吻提出了个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顿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
  生1:“春雨是绿色的,因为春天到处绿意盎然。”有的说:“春雨是五颜六色的,因为草儿变红了,油菜花变黄了。”
  生2:“春雨是无色的,因为下在地上干了,看不出什么颜色。”
  生3:“春雨的确是无色的,叫它却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所以我觉得春雨的色彩比任何水彩笔的颜色还要多得多。”
  生1:“春雨是金色的,因为有了春雨,我们家菜园里的种子都发芽了,奶奶说能长出许多蔬菜,挣很多钱。”
  师:“对呀,这位同学说得很能有道理,春雨滋润了大地,换来了丰收,春雨比金子更金色。”(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我想在画家、科学家、诗人、歌唱家、农民还有我们小朋友,每个人的眼里都是不样的,下面让我们一起到外面看一看,把看到的结果,用各种形式:画、儿歌、小诗、歌曲……等表达出来,好吗?”学生欣然同意了。瞧!他们又带着不同的小脑袋去萌生不同的想法去了。
  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学是极具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个性表达的舞台,这应当成为语文教学设计的新走向。尊重学生富有个人感***彩的表达,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悟,这才是对学生最好的人文关怀。
  3重视学生的语言训练,催化人文之情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言文字训练与人文教育是血肉与灵魂的关系,是语文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统一,是语言文字工具训练与人文精神陶冶的综合。语言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中的人文性,也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才能是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着意引导学生于语言习得过程中确立主体意识,锻炼独立人格,陶冶良好性情。“听”与“读”是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训练,主要是对外在信息、知识、文化等的吸收,是内敛的指向人内心的思维过程,是自我精神生活逐渐丰厚与升华的过程。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养一种开阔的阅读视野与倾听、容纳一切声音的博大情怀。教师应多为他们提供、创造多来源的语言信息,让学生充分地倾听与阅读。 “说”与“写”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也是学生的自我丰富与发展的过程。首先,教师为学生营造真实、生活化的环境,让他们说真话、说心理话,并且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在教学《给予是快乐的》
  一文时,引领学生感悟在生活中也应该学会给予,不应一味的索取。最后,问学生:“学了课文,你最想对保罗说什么呢?”有的谈思想上的收获,有的联系实际谈感受,接着又顺水推舟,让学生以《保罗,我想对你说》为题,学生写出了一篇篇有血有肉的文章。这样,学生便在说写训练中自觉地完成了一次情感的升华与人格的塑造。
  4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召唤人文内蕴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因此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应该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拓宽学习渠道,开发和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以让学生充分地受到文化的熏陶和启迪。如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图书馆、各种标牌广告等,以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人事件等,都是学生学习的极好资源。比如,学习了歌颂家乡的课文,可以引导学生搜集我们家乡的文物古迹的资料,感受家乡的人文风情。学生在交流、参观中,内心自然而然会受到熏陶和感染,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也会在浓浓的人文气息中得到正确的形成。
  “人文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教育,是塑造民族灵魂的教育,没有强大的人文精神支持就没有崇高的献身精神,就难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业绩。”让我们真正扬起语文教学的“人文”风帆,在语文教学中转变观念,开阔视野,多角度、多渠道地引导学生关注“人文”,走近“人文”,使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比冀双飞!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一轮课改进行的过程中,我校开展了关于共同体建立是有关课题,建立共同体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当今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笔者从年级共同体的构建角度,谈谈造群体成长的和谐情境,探索教师专业共同体中主体互动和同伴互助的关系模式,改善个体发展的心智模式,提高的科研意识和教研能力,走校本发展之路,实现动态的持续发展一些心得。  【关键词】年级共同体;生命共同体;年级文化;终身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期刊
【摘要】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建立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平台上,已成为当前形式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鼓励学生自己出题、改题,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相互考查和评议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关键词】激发兴趣;信息技术;师生关系;学习气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信息
期刊
【摘要】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进一步强调小学语丈教学在培养合格公民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语文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体验、积极参与和探究的过程;重视源头活水,加强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语文教学应该符合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重视语丈学习习惯的养成:信息化社会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表现为教学观变革;教学体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应用广泛的学科,被誉为锻炼思维的体操和人类智慧王冠上最明亮的宝石。学我们数教师应立足课堂数字,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思维活动最积极最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兴趣;积极性;主动性;自信心  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数学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
期刊
【摘要】高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肩负着学生升入大学的重要使命,在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营造拼搏进取、团结互助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管理  一个好的高中班主任能带好一个班,就能对一个班的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就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说,一个成功的高中班主任,就是一个艺术家,但又远远高出其他的艺术家,因为它的作品不是静止的没有
期刊
【摘要】识字是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基础,识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低年级教学的重头戏。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低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我们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进行识字教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采取多种识字手段使识字教学情趣化,变识字教学为有趣的教学活动尤为重要。  【关键词】低年级;识字;兴趣;识字能力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
期刊
【摘要】课堂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全身心的投入。不管那种教学方式,只要学生喜欢,家长认可,效果理想,那就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模式,是值得推广的模式。  【关键词】讲学稿;高效轻负;创新;探索;主观能动性  新课改如火如荼地进行,课改之风吹送农村校园,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几年前,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去溧水县东庐中学学习“讲学稿”的成功做法,在此基础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是解开语文教学之谜的关键,是广大语文教师极为重视的一项教学内容。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良好的阅读策略教学、提高阅读效果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严峻理由,文章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营造宽松氛围等方法,试图探索出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期望这些实践经验能够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
期刊
【摘要】当前数学教学过程中,以鲜有分组讨论的出现,即使有,在讨论的过程中因为分组、方法的不当,讨论的效果也是不尽如人意的。但不可否认,数学教学时离不开学生的讨论,一个好的讨论过程不仅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得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好的讨论能使教师教得容易,学生学得容易。因此,怎样使学生在数学课上达到最佳的讨论效果就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
期刊
【摘要】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祖国下一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教育领域的主旋律。选择较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正成为摆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探究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  【关键词】探究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多年,但就目前而言,各个层次的教育实行的仍然是以考试为指挥棒的传统教学方法,此类情况又以农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