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室内软装设计是一门理论结合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对室内居住空间设计和公共空间的家具、摆件和绿化等软装饰方面的相关知识传授。对学生设计表达能力的训练,培养出更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符合市场用人水准的专业设计人才。本文对广西某高校室内软装饰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在新的教改背景下,如何改革其教学手段、方法等。结合自己教学经验,不断探索教学改革路径,提升教学质量,并对其课程的改革提出了几点的建议。
關键词:室内软装;课程改革;设计
随着我国房地产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心理和精神需求越来越高,艺术性、舒适性和个性化等室内软装家居得到重视,软装设计课程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由于每个高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材不同,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等不同,导致每个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对室内软装设计课程的认识和设计实践能力也有所不同。针对某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方式只停留在长篇枯燥的理论学习和电脑软件操作设计而已,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把握当下的教学资源,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实践等综合能力,不断探索授课方式、教学模式和创新教学设计等,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专业设计人才。因此,室内软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室内软装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室内软装设计发展形式不断更新变化,教学方式和理念需要不断与时俱进。笔者对某高校的调研发现,由于受到全国疫情和课程安排的影响,其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室内软装设计课程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前期网络平台线上视频讲授课程和布置相关作业练习,后期线下面对面授课,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室讲授理论知识,学生则采用电脑设计相关效果图的方式。课程总课时为68节,分17周期授课,平均每周4节,后期线下需用4个课时复习线上学习的知识。从授课方式和课时分配可以看得出,室内软装设计课程的安排教学周期过长,影响教学质量。课程采用传统授课方式,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单一,仅通过课堂 PPT 讲解使得学生很难体验整个设计与实践过程。理论与实践创作学时没有具体分配,没有专门的室内软装设计实训中心,学生缺少现场体验实践和设计产品得到验证的机会等。没有有效地进一步开发学生的设计思维,使学生很难掌握设计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
2.室内软装设计课程的教改策略
2.1.课程教学理论内容上的改革
室内软装设计是一门系统性、集科学与艺术于一体,综合性、实践性等都非常强的交叉学科。针对某高校的教学情况而已,教授好这门课程,需从基础出发,制定好教学标准,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教案、授课计划和教学体系构架等。合理分配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课时,使理论与实践之间紧密联系。选用的课程教材与时代发展接轨,确保教材能够给学生提供具有实效性的信息。在教学大纲的编写时,增加成功经典设计案列分析讲解,使理论教学知识有新颖性、广泛性和丰富性,让学生吸取案列的优点和设计方法,扩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及设计思路;同时,也注重行业中新的发展趋势和新的材料及工艺,并将其及时扩充到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实现教材理论知识与市场的连接,通过理论知识与时事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课程考核方案时,适当的调整难易度,以大纲为基础出题,统一标准进行考核。要求作品构图、色彩、技法等符合当代审美要求和心理需求,作品具有独一性、独创性、前瞻性和先进性,满足当下社会市场需求。
2.2 新的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教学模式应与时俱进。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引进国内外优秀经典设计案列融入其中,丰富和提高的教学内容质量,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平台等模式更加直观地接触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和开拓设计思维;利用校企合作的开展教学,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前半段学时课程理论授课期间定时到企业观摩与学习,充分了解产品设计研发、技术制作、创作步骤等事项,后半段学时学生拟设计好的软装产品效果图和制作图等到企业加工厂等第地去实践验证。在实践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超作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空间想象能力等。
通过学校各类硬件设备和资源,建立室内软装设计实训中心,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教师辅助指导为辅。课程安排将现代的设计方式、方法与类似企业设计团队的优点柔和在一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研发出符合社会要求的软装产品,另外还可以利用作业作品在展览馆、互联网等平台式上进行展览,展现出新产品、新技术等特点,吸引企业投资以及顾客购买,从而扩大学校影响力。其目的是培养集设计师和工艺技师于一身的优秀人才。
2.3.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一个学校学生的成绩好与坏,师资队伍很重要,尤其是教师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加强“双师型”教师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学校要定期对所有教师进行专业深造、培训等相关活动。可分批、分类、分组对教师进行培训和培养,打造专业性较强的骨干师资队伍。同时,也利用假期时间安排教师到相关企业单位、加工厂等挂职和学习,定期去参加各种实际技能培训。通过教师的亲身经历在培训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掌握实践技能,更好传授学生知识、技能方法和引导学生实习实践,更好地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同时,也加强师资力量,引进企业精英进课堂,传授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设计思维、市场需求和社会实践经验等,提升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2.4.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部分同学什么问题都以互联网查找答案为主,缺乏理论知识和自觉思考的能力。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不仅会电脑技术的表达,而且更应注重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鉴赏能力、创造能力。教师在教学传授学生知识时,让学生掌握教学理论内容和形式规律基础,创作出来的产品既符合现代室内软装设计要求,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学生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并精通实际操作步骤流程,使虚拟产品转化为现实产品。同时,使学生具备设计师的素质,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成为较强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结语
在社会信息日益更新的时代中,学校应时刻注重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学生能力与社会接轨。因此,教师必须重新的审视自我,及时调整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等,引导学生逐渐养成一种学习的能力,而不单只是讲授固有的书本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线上网络平台的多样性、共享性、专业性、趣味性,更为高效地把握课堂质量;采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校企合作的开展教学和建立室内软装设计实训中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教学模式教学,也注重教师团队的提升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社会企业输送具有较高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室内软装设计新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海燕,陆宇澄,陈铁军著.软装设计[M].同济大学出版社,2018.7
[2]钱哲,杨存园.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教学模式研究——以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为例[J].考索·探微,2019(50):229.
[3]贺丽琴,牟艳睿.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教改初探[J].现代教育管理,2018(8)下半刊:190
[4]陈婷.广告设计专业中包装设计课程的教改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出版年缺失,卷缺失(期缺失): 90—91
[5]冯惠.高职室内设计实训课程教改策略研究[J].发展与创新,2019(23):208—209.
關键词:室内软装;课程改革;设计
随着我国房地产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心理和精神需求越来越高,艺术性、舒适性和个性化等室内软装家居得到重视,软装设计课程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由于每个高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材不同,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等不同,导致每个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对室内软装设计课程的认识和设计实践能力也有所不同。针对某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方式只停留在长篇枯燥的理论学习和电脑软件操作设计而已,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把握当下的教学资源,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实践等综合能力,不断探索授课方式、教学模式和创新教学设计等,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专业设计人才。因此,室内软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室内软装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室内软装设计发展形式不断更新变化,教学方式和理念需要不断与时俱进。笔者对某高校的调研发现,由于受到全国疫情和课程安排的影响,其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室内软装设计课程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前期网络平台线上视频讲授课程和布置相关作业练习,后期线下面对面授课,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室讲授理论知识,学生则采用电脑设计相关效果图的方式。课程总课时为68节,分17周期授课,平均每周4节,后期线下需用4个课时复习线上学习的知识。从授课方式和课时分配可以看得出,室内软装设计课程的安排教学周期过长,影响教学质量。课程采用传统授课方式,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单一,仅通过课堂 PPT 讲解使得学生很难体验整个设计与实践过程。理论与实践创作学时没有具体分配,没有专门的室内软装设计实训中心,学生缺少现场体验实践和设计产品得到验证的机会等。没有有效地进一步开发学生的设计思维,使学生很难掌握设计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
2.室内软装设计课程的教改策略
2.1.课程教学理论内容上的改革
室内软装设计是一门系统性、集科学与艺术于一体,综合性、实践性等都非常强的交叉学科。针对某高校的教学情况而已,教授好这门课程,需从基础出发,制定好教学标准,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教案、授课计划和教学体系构架等。合理分配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课时,使理论与实践之间紧密联系。选用的课程教材与时代发展接轨,确保教材能够给学生提供具有实效性的信息。在教学大纲的编写时,增加成功经典设计案列分析讲解,使理论教学知识有新颖性、广泛性和丰富性,让学生吸取案列的优点和设计方法,扩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及设计思路;同时,也注重行业中新的发展趋势和新的材料及工艺,并将其及时扩充到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实现教材理论知识与市场的连接,通过理论知识与时事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课程考核方案时,适当的调整难易度,以大纲为基础出题,统一标准进行考核。要求作品构图、色彩、技法等符合当代审美要求和心理需求,作品具有独一性、独创性、前瞻性和先进性,满足当下社会市场需求。
2.2 新的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教学模式应与时俱进。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引进国内外优秀经典设计案列融入其中,丰富和提高的教学内容质量,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平台等模式更加直观地接触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和开拓设计思维;利用校企合作的开展教学,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前半段学时课程理论授课期间定时到企业观摩与学习,充分了解产品设计研发、技术制作、创作步骤等事项,后半段学时学生拟设计好的软装产品效果图和制作图等到企业加工厂等第地去实践验证。在实践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超作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空间想象能力等。
通过学校各类硬件设备和资源,建立室内软装设计实训中心,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教师辅助指导为辅。课程安排将现代的设计方式、方法与类似企业设计团队的优点柔和在一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研发出符合社会要求的软装产品,另外还可以利用作业作品在展览馆、互联网等平台式上进行展览,展现出新产品、新技术等特点,吸引企业投资以及顾客购买,从而扩大学校影响力。其目的是培养集设计师和工艺技师于一身的优秀人才。
2.3.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一个学校学生的成绩好与坏,师资队伍很重要,尤其是教师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加强“双师型”教师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学校要定期对所有教师进行专业深造、培训等相关活动。可分批、分类、分组对教师进行培训和培养,打造专业性较强的骨干师资队伍。同时,也利用假期时间安排教师到相关企业单位、加工厂等挂职和学习,定期去参加各种实际技能培训。通过教师的亲身经历在培训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掌握实践技能,更好传授学生知识、技能方法和引导学生实习实践,更好地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同时,也加强师资力量,引进企业精英进课堂,传授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设计思维、市场需求和社会实践经验等,提升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2.4.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部分同学什么问题都以互联网查找答案为主,缺乏理论知识和自觉思考的能力。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不仅会电脑技术的表达,而且更应注重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鉴赏能力、创造能力。教师在教学传授学生知识时,让学生掌握教学理论内容和形式规律基础,创作出来的产品既符合现代室内软装设计要求,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学生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并精通实际操作步骤流程,使虚拟产品转化为现实产品。同时,使学生具备设计师的素质,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成为较强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结语
在社会信息日益更新的时代中,学校应时刻注重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学生能力与社会接轨。因此,教师必须重新的审视自我,及时调整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等,引导学生逐渐养成一种学习的能力,而不单只是讲授固有的书本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线上网络平台的多样性、共享性、专业性、趣味性,更为高效地把握课堂质量;采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校企合作的开展教学和建立室内软装设计实训中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教学模式教学,也注重教师团队的提升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社会企业输送具有较高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室内软装设计新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海燕,陆宇澄,陈铁军著.软装设计[M].同济大学出版社,2018.7
[2]钱哲,杨存园.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教学模式研究——以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为例[J].考索·探微,2019(50):229.
[3]贺丽琴,牟艳睿.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教改初探[J].现代教育管理,2018(8)下半刊:190
[4]陈婷.广告设计专业中包装设计课程的教改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出版年缺失,卷缺失(期缺失): 90—91
[5]冯惠.高职室内设计实训课程教改策略研究[J].发展与创新,2019(23):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