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每与旧日的同事、朋友相聚,总有人问我:“你干吗要去做这爬格子的苦差事?”是啊,他们的不解有几分道理,好不容易卸下了肩上的担子,有了可以随意支配时间的自由,就应该轻松地去做以前想做而没有时间和精力做的事,干吗又去做编辑?其实,他们不懂我的心思:我与《江西教育》有着不解的情结。
初识《江西教育》是1987年,当时刚调入南昌市一所名校,教师们的教学能力个个了得。来自郊区、作为人才引进的我深感压力之大,彷徨无措。当时的校长看出我的焦虑,推荐了不少教学书刊给我。而我在众多的杂志中只对《江西教育》情有独钟,莫非这就是“缘分”?不久,学校举行“拿手课”比赛,全校教师人人上阵。我想:大家都看着我呢,不能辜负领导调我进来的期望,一定得取个好名次。设计教案前,我翻阅了多本《江西教育》,“教改纵横”“当代教育思潮”“教育理论与实践”等栏目使我对教育理念的理解更清晰;“特级教师谈教学”“教学一得”“学科教学”等栏目给了我教学方法的启示。我备好课,胸有成竹地走上了讲台,终于夺得了拿手课比赛第一名。不易啊,这所学校可是人才济济呀!没有《江西教育》的帮助,我难有这次的成功,怎会不从内心感谢她呢?这就是“缘分”哪!此后,《江西教育》吸引着我,我每期必读,读必有获。多年来,《江西教育》不变的是服务教师、服务教学的宗旨,变的是栏目的不断更新——根据教育教学的形势、教师的需求而变化:从“教研园地”到“教研视点”,从“义务教育教学大纲辅导”到“课程解读”,从 “烛光灿烂”到“师路心雨”,从“教学入门”到“教学赏析”…… 翻阅她,总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总让人有如醍醐灌顶般的收获。人物通讯报道让我有涕零的感动,理论文章令人有豁然开朗的振奋,某一教学设计使我有得来全不费工夫的窃喜。《江西教育》像导师,教我做人、做学问,牵引着我走进了名师的行列,我由学《江西教育》上宣传的名师,成长为被她宣传、照片登载在封面的省模范教师。
《江西教育》登载的篇篇好文章,撩动着我的心弦:为什么不能像他们一样,把教学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呢?我开始尝试着向《江西教育》投稿。记得那是1989年,当我把稿子交给当时的涂明编辑时,心里忐忑不安。面对我稚嫩的文笔,他不厌其烦,像教小学生似的,指出文章的毛病是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建议我挑一点写深写透。几经修改,我的“处女作”《借助直观创设教学情境》发表在1989年第4期。收到寄来的样刊,内心的激动、感激无以言表,觉得与《江西教育》之“缘”更近了。从此,我不仅是《江西教育》的读者,也是她的作者了,数十篇文章相继见刊,有的文章还被评为“《江西教育》优秀稿件”一等奖或三等奖。
因为工作的需要,我于1990年被调进南昌市东湖区教研中心,几年后走上领导岗位,而我和《江西教育》之缘在延续、在扩大。作为全国信息技术实验区,东湖区率先在全省建立了配套齐全、功能完善、服务全区教育教学和课改的“东湖教研在线”网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较大影响。2004年,《江西教育》以其敏锐的目光、前瞻的视角,决定宣传报道东湖区这一特色。当时的编辑部主任熊义勇带队,深入东湖区教研中心进行采访,与骨干教师零距离接触,交流座谈,用十个版面推出了特别策划——我们的教研新天地。
退居二线,赋闲在家,一个夙愿再现脑海。早在1994年,由于年年参加《江西教育》的作者会,目睹每位社领导和和气气、平易近人,熟悉的、不熟悉的编辑工作时认认真真,休闲时潇潇洒洒,不禁产生了想与他们为伍的念头。于是,斗胆递了自荐信给王自立社长,后来,不是本科学历的原因使愿望落空。而今,能圆这个梦吗?2007年年底,当我再次向社领导、编辑部主任提出愿望时,马上得到答复,我终于如愿以偿了。由读者到作者再到编辑,我与《江西教育》缘分不浅哪!来到这里以后,编辑们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感动着我,对稿件精益求精的态度感染着我。现在,我像《江西教育》多年来指导我的编辑一样,认真对待每一篇来稿,精心策划每一个专题,我和《江西教育》的缘在继续……(作者单位:江西教育期刊社)■
初识《江西教育》是1987年,当时刚调入南昌市一所名校,教师们的教学能力个个了得。来自郊区、作为人才引进的我深感压力之大,彷徨无措。当时的校长看出我的焦虑,推荐了不少教学书刊给我。而我在众多的杂志中只对《江西教育》情有独钟,莫非这就是“缘分”?不久,学校举行“拿手课”比赛,全校教师人人上阵。我想:大家都看着我呢,不能辜负领导调我进来的期望,一定得取个好名次。设计教案前,我翻阅了多本《江西教育》,“教改纵横”“当代教育思潮”“教育理论与实践”等栏目使我对教育理念的理解更清晰;“特级教师谈教学”“教学一得”“学科教学”等栏目给了我教学方法的启示。我备好课,胸有成竹地走上了讲台,终于夺得了拿手课比赛第一名。不易啊,这所学校可是人才济济呀!没有《江西教育》的帮助,我难有这次的成功,怎会不从内心感谢她呢?这就是“缘分”哪!此后,《江西教育》吸引着我,我每期必读,读必有获。多年来,《江西教育》不变的是服务教师、服务教学的宗旨,变的是栏目的不断更新——根据教育教学的形势、教师的需求而变化:从“教研园地”到“教研视点”,从“义务教育教学大纲辅导”到“课程解读”,从 “烛光灿烂”到“师路心雨”,从“教学入门”到“教学赏析”…… 翻阅她,总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总让人有如醍醐灌顶般的收获。人物通讯报道让我有涕零的感动,理论文章令人有豁然开朗的振奋,某一教学设计使我有得来全不费工夫的窃喜。《江西教育》像导师,教我做人、做学问,牵引着我走进了名师的行列,我由学《江西教育》上宣传的名师,成长为被她宣传、照片登载在封面的省模范教师。
《江西教育》登载的篇篇好文章,撩动着我的心弦:为什么不能像他们一样,把教学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呢?我开始尝试着向《江西教育》投稿。记得那是1989年,当我把稿子交给当时的涂明编辑时,心里忐忑不安。面对我稚嫩的文笔,他不厌其烦,像教小学生似的,指出文章的毛病是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建议我挑一点写深写透。几经修改,我的“处女作”《借助直观创设教学情境》发表在1989年第4期。收到寄来的样刊,内心的激动、感激无以言表,觉得与《江西教育》之“缘”更近了。从此,我不仅是《江西教育》的读者,也是她的作者了,数十篇文章相继见刊,有的文章还被评为“《江西教育》优秀稿件”一等奖或三等奖。
因为工作的需要,我于1990年被调进南昌市东湖区教研中心,几年后走上领导岗位,而我和《江西教育》之缘在延续、在扩大。作为全国信息技术实验区,东湖区率先在全省建立了配套齐全、功能完善、服务全区教育教学和课改的“东湖教研在线”网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较大影响。2004年,《江西教育》以其敏锐的目光、前瞻的视角,决定宣传报道东湖区这一特色。当时的编辑部主任熊义勇带队,深入东湖区教研中心进行采访,与骨干教师零距离接触,交流座谈,用十个版面推出了特别策划——我们的教研新天地。
退居二线,赋闲在家,一个夙愿再现脑海。早在1994年,由于年年参加《江西教育》的作者会,目睹每位社领导和和气气、平易近人,熟悉的、不熟悉的编辑工作时认认真真,休闲时潇潇洒洒,不禁产生了想与他们为伍的念头。于是,斗胆递了自荐信给王自立社长,后来,不是本科学历的原因使愿望落空。而今,能圆这个梦吗?2007年年底,当我再次向社领导、编辑部主任提出愿望时,马上得到答复,我终于如愿以偿了。由读者到作者再到编辑,我与《江西教育》缘分不浅哪!来到这里以后,编辑们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感动着我,对稿件精益求精的态度感染着我。现在,我像《江西教育》多年来指导我的编辑一样,认真对待每一篇来稿,精心策划每一个专题,我和《江西教育》的缘在继续……(作者单位:江西教育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