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下的务实主义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j8u5y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馆作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单元,代表着政府政策导向,高度影响着区域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但是目前的非遗保护工作普遍面临“投入大、产出小”“雷声大、雨点小”“名保护,实破坏”等问题与阻碍。因此,为了促进文化馆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积极发挥作用,应当推动文化馆的职能转型,充分整合区域资源,将文化馆打造为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从而更好地促进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馆;服务型政府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由于现代化进程加快带来的城市规模的高度扩张和城乡面貌的巨大变化,一时间,“乡愁”“乡村”“古镇”等词汇充斥着媒体、网络甚至口头交流,被赋予了诗性意义的“乡土中国”成为了国人的集体缅怀对象。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的学术色彩和翻译特质的外来语汇,因为其特有的“怀旧”意义,高频率地出现在媒体宣传中,从而进入到公众视野。文化馆作为一个非遗保护官方机构,与非遗工作开展初期相比,面临着社会认知度更高、社会参与面更广的新形势。如何利用好自身优势,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做好非遗传承工作,是每一个非遗人必须静心思考的问题。本文围绕青岛市近年来的非遗保护工作实践中出现的困难,如“投入大、产出小”“雷声大、雨点小”“名保护,实破坏”等问题,就此提出作为非遗保护的官方机构,文化馆下一步应该充分整合区域资源,将自身打造为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从而促进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一、文化馆:政府非遗保护工作的基础单元
  为了能更好地规划文化馆在开展的非遗保护工作,首先我们要找准文化馆在非遗工作中的定位。自我国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以来,在逐步确立、完善的非遗保护工作的组织支撑体系中,文化馆一直作为非遗保护的中坚力量存在,肩负着非遗保护工作监督、管理、组织等大部分实务,是进行非遗保护工作的主要阵地。[1]截止2015年,北京、上海、浙江、安徽、山西、内蒙古等少数行政省和个别地级市,已设立了独立的非遗保护中心,并配备了较为齐全的人员编制和综合的办公条件。但在全国大多数省市,非遗保护中心均作为同级单位,加挂在本地区文化馆(群众艺术馆)下,非遗保护职能由文化馆承担。作为本文参考研究对象的青岛市及国内同类城市(大连、宁波、厦门、深圳),均采用此种模式。
  在中国当前建立的非遗保护组织制度中,共有三方力量的介入。跟非遗保护有密切相关的人主要有三方:政府、学者、民众。[2]如果我们将之细分,就会发现“政府”“学者”“民众”分别由两个部分构成。以青岛市为例,“政府”由青岛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公共文化处(非遗保护处)、青岛市文化馆(青岛市非遗保护中心)构成;“学者”由高校教师和其它研究机构构成;“民众”则由项目保护单位和传承人构成。文化馆作为政府管理机构中的一环,主要是负责非遗的各项实务工作。
  作为当前社会的文化热点,众多公共文化机构和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也在从事非遗保护工作,但是文化馆与之相比既有历史的传承,也有先天的优势:非遗保护工作和群众文化工作在工作内容和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深入基层、扎根民间这方面,有着本质的相通之处。
  二、问题与障碍:阻碍非遗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以国家机器作为保障,借鉴欧洲、日韩等国家相对成熟的经验,我国非遗保护事业虽然起步晚,却在短期内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保护体系。但是,一些诸如“投入多、产出少”“雷声大,雨点小”“名保护,实破坏”的难题却阻碍了非遗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首先,“投入多、产出少”是非遗保护工作面临的普遍困境。以青岛市为例,自2008年起设立每年60万元的非遗专项保护经费,到2010年提高至每年100万元,由市财政统一拨付。2015年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青岛各区市县级财政投入近300万元,街道/乡镇一级投入140余万元,可统计的社会力量投入也有上百万元。这样的巨额财政投入,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却没能起到与之相匹配的巨大作用。
  其次,“雷声大,雨点小”是当下政府非遗工作中存在的重要矛盾。根据市非遗中心与青岛大学民俗学社、青岛理工大学民俗社团联合进行的高校问卷调研显示,在文化知识水平、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大学生中间,能明白说出非遗概念的占53%,能夠列举三项及三项以上非遗项目的占73%,能够列举三项及三项以上青岛地区非遗项目的占47%,能够展示一项及以上非遗的仅占7.3%。而在这两所高校,除了学生自发组织的活动之外,市非遗中心曾联合多个项目开展过“非遗进校园”的活动,而大学生已经是对新鲜事物接受最为敏感的群体。各项数据说明,由于社会信息的碎片化和高速流动,仅凭一两场活动,是很难达成非遗保护工作所需的宣传强度的。在现代化进程的剧烈冲击下,非遗保护名目花样繁多,真正的有效手段却比较匮乏。除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的非遗普查、整理和记录,以及建立的四级非遗名录制度和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制度之外,我们所常见的非遗传承传习手段,多借由“文化遗产日”、传统民俗节庆等契机,进行“非遗进校园”“非遗进课堂”“非遗进社区”、免费公益培训等系列活动,这似乎受到了文化馆常年从事的群众文化活动思路的影响,过分注重规模和宣传效益。事实证明,这些活动多数是“过云雨”,能产生较大区域影响力的不多,真正能形成传统的更少。
  最后,“名保护,实破坏”是非遗保护工作中客观存在的尖锐问题。有关非遗话题的社会关注度提升,是非遗工作者努力的结果,也是在现代社会中宣传保护非遗的必然选择。然而,非遗的红火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更多的个体,有时候包括代表性传承人本身,希望能够借此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声望,而不恰当的非遗开发与利用,最终导致的就是“保护”名义下的“破坏”。[3]此外,商业化开发也给非遗带来严重的破坏。例如,胶州秧歌是目前青岛市非遗保护工作开展较好的项目之一,其传承保护得力于两个方面:良好的群众基础和专业化的剧团保护单位。虽然胶州秧歌在当地仍然保留着很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力,但近八年来,胶州市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中心的演员换了一茬又一茬,舞美服装、舞蹈技巧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以秧歌为题材的作品也屡屡搬上舞台,但是剧团演员虽然更会跳“舞”了,却越来越没有了“扭秧歌”的味道。胶州秧歌独有的“三弯九动十八态”随着舞台化、艺术化乃至商业化的呈现,最终出现了表演的趋同和特征的弱化。   三、职能转型:将文化馆打造为非遗保护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
  非遗保护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继承發展我们国家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要达成这个目标,非遗保护工作应做到“点”“线”“面”的结合,“点”:代表性传承人、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和管理;“线”:保护非遗传承文脉不断;“面”:保护文化生态的完整性。因此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与力量,实现更科学的保护规划,实施全方位多方面的监督与指导,是未来非遗保护发展的必然趋向。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避免上述出现的问题,要求文化馆突破原有的管理机制,将自身定位为服务型政府机构,打造非遗保护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这个平台要求能够实现“官方”“学者”“民间话语”的完全对等,社会信息的共享、资源分配的优化、吸引社会力量主动参与。目前,青岛市在这个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
  一是通过平台达到信息的最大化利用,逐渐实现非遗生产生活、展示展演等各方面信息的汇集与相通。从青岛市的非遗保护情况来看,真正能够以项目为生的代表性传承人寥寥无几,非遗仅作为辅助的经济手段,甚至有个别传承人将之作为兴趣反而需大量投入资金。而在民间,更有大量的民间艺人、学艺者处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境地。同时,近两年国学热、汉学热的兴起,也导致对非遗人才资源和产品资源有一定的需求。文化馆拥有较高层面的信息与资源,应当利用这些资源帮助传承人拓展生存空间。在寒暑假,市非遗中心提供了一个资源平台,为国学培训班、汉学夏令营和非遗传承人之间牵线搭桥,使得传承人能够得到一部分收入补贴,同时也给较为混乱的幼儿国学市场推荐了良好的师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二是通过平台整合更多的非遗保护力量,让更多的“游击队”成为“正规军”。上半年,青岛市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志愿者服务组织,招募了40位志愿者,通过培训并将之分为田野、讲解、纪录等组,建立通讯联络制度,运用网络手段保持信息的及时传递。下半年,还将重新整合青岛市非遗专家库、青岛市非遗保护协会等工作的真空地带。
  三是通过市级非遗保护平台,尽量扩大非遗项目的影响面,帮助代表性传承人扩展收徒圈子。[4]不把公益培训、传承传习活动的意义局限为每年完成任务若干场,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扩大项目的影响力,帮助代表性传承人发掘、培养潜在的学艺者乃至新一代传承人。胶州八角鼓传承人王锡璧就正是通过市级非遗培训平台,培养了两支队伍共六位学艺者,并准备打算观察一段时间后从中收徒。让更多项目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得以更好地传承,文化馆非遗服务平台的建设正是为了实践这样的目的。
  今年,我国的非遗保护事业已经持续了整整十二年。在此期间,我们解决了一些问题,同时又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在为成绩振奋鼓舞的同时,也经常感受到无奈。作为一名非遗保护工作者,必须要能够承受与历史发展方向相悖所带来的类似于“螳臂挡车”的无力感。“非遗保护无用论”的声音一直伴随在非遗保护生活中,但我们应该看清的是,目前中国社会急速现代化带来了社会的剧烈变迁,传统文化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大量丢失,并由此给民众造成了不安全感和幸福指数的降低。因此,非遗保护工作意义不仅仅在于打扫历史的陈迹,我们保护非遗传承不断,留住传统文化的根,其未来可能实现的意义,比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也许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潘雪虹.基层文化馆(站)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2] 黄涛.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政府角色的定位偏误与矫正[J].文化遗产,2013(3).
  [3] 陈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贵州民族研究,2007(2).
  作者简介:万宁(1985-),男,江苏南京秦淮区,青岛市文化馆主持人(助理馆员),文学学士,研究方向:播音主持,公共文化。
其他文献
【摘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美丽乡村,在当代少数民族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条件下,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建设美丽乡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衰败和异化的两种极端,如何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并将其运用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是当下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六盘水彝族文化在乡村中的传承与应用为例来研究,以期为少数民族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传承与应
【关键词】亲子关系;冲突;化解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64-0015-03  【作者简介】苏华,南京市金陵中学(南京,210005)教师,高级教师,江苏省心理健康特级教师。  【设计理念】  和谐的家庭关系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青春期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尤其是上了高中的孩子,成人感特别强烈,更加
【摘要】在研究日本文学的过程中不难发现“物哀”是其重要的写作理念,在日本文学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本文探究了“物哀”写作理念在日本文学中的应用,将正确的文学鉴赏概念引入其中,使得社会大众对于日本文化有非常正确的理解。  【关键词】日本文学;物哀;鉴赏  【中图分类号】G625.3 【文献标识码】A  日本的文化理念别具一格,如何正确看待日本文学意境中的“物哀”之美,感受日本文学风格中的“明快、清
【摘要】唱歌时运用横膈膜才能使声音真正发自丹田,只要横膈膜能收放自如,唱的每一句歌就能真正就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这就是所谓的发自肺腑。本文从横膈膜结构出发,探索横膈膜发生法的科学内涵,总结横膈膜演唱的科学训练法,以帮助学生在歌唱中较好地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关键词】歌唱;横膈膜发声;情感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毛诗序》有云:“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
【摘要】传统文创产品开发火热,以“故宫文创”为代表的一批基于传统文化进行开发的文创产品不断涌现。单霁翔先生曾在采访中说“对于文创,我们悟的比较晚。”文创开发热潮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发展活力和强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但在传统文化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文化资源整合不完整;文化元素提炼不深入,创新性不足,同质化严重等。解决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当下促进文创产品发展的关键,本文对传统文创产
【摘要】宋代与元代山水画在很多方面都有差别,本文只就宋元山水画的构图,从多个方面来阐述宋元山水画构图的差别以及构成这种差别的原因。  【关键词】宋代山水画;元代山水画;高远;平远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的水墨山水画成就在宋元达到了一个高峰,它与工整细致的院体花鸟画珠璧交辉,成为中国美术史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山水画真正的黄金时代的开始是在两宋。在这之前不是没有山水画的
【摘要】在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佛家的美学思想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极其深远,而民间传说在口口相传中与这些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让传说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关系等无一例外地打上了“儒释道”的烙印。本文以“西湖传说”为对象,探究了儒家美学、道家美学、佛家美学的特点以及在“西湖传说”中的体现,挖掘了“西湖传说”独特的美学价值,以期更多人关注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儒释道;西湖传说;传统文化
【摘要】牟宗三先生认为,中国哲学的特质在于“主体性”和“内在道德性”,其主要围绕人的“生命”这个中心,由此阐述一整套的人文关怀。同时,朱子在《大学章句序》开始部分也讲道:“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其落实在个人身上,重在修身成人,最终将个人之德性与“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结合起来。由此,本文试图以牟宗三提出的“道德主体性”为视域,来探讨《大学》开篇的“三纲领”中所蕴含的心性说、境界论和
【摘要】白色的雪地,白色的官寨,火红的罂粟花,复仇的血光,聪明的傻子那黑色的死亡之血,几多鲜明的意象在藏文化的风土人情与土司制度威严神秘的背景下交织重叠,共同构建了阿来《尘埃落定》浪漫而奇异艺术的世界。阿来,这个本不十分出名的作家,也因这部作品一举荣获茅盾文学奖,并成为广大文学评论界和读者谈论的焦点。  【关键词】《尘埃落定》;阿来;奇异;神秘  【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A  《尘埃
【摘要】本文对古筝作品《西域随想曲》进行了从风格到创作、从演奏到处理的一次立体架构的解构和重构。以笔者自身的主观体会为切入点进行分析,期望对相关的研究、演奏者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发凡;西域;随想曲;体裁  【中图分类号】J616.3 【文献标识码】A  古筝曲《西域随想曲》是当代为数不多的民族器乐随想曲之一,其风格独特,创作手法成熟老辣。从民族音乐的审美层面上而言具有其独特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