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尾部皮样囊肿伴感染合并瘘管1例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niaon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骶尾部皮样囊肿伴感染合并瘘管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医院收治的士官病症为例,对皮样囊肿的发病原因、病症的外观表现、诊断的依据和方法以及手术治疗和恢复情况作详细的分析。结果该病人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半个月后治愈出院。结论骶尾部皮样囊肿伴感染合并瘘管的诊断上应与骶尾部感染、皮肤疖肿、皮脂腺囊肿、表皮样囊肿等相鉴别,应行手术治疗,彻底切除以防复发。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救治急性脑卒中继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连续选取2004年1月~2009年1月在本科住院发生继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脑卒中患者60例,均为本院急诊科ICU收治的急性脑卒中继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在常规应用静脉给奥美拉唑、止血敏、止血芳酸止血的同时口服大黄、白芨,对照组常规应用静脉给奥美拉唑、止血敏、止血芳酸止血。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摘要 目的探讨B超检查对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216例乙型肝炎患者均行腹部B超检查及肝功能生化检查,观察B超及肝功能检查结果。结果B超诊断有肝损伤者186例。216例患者的总胆红素(TB)平均值为(15.48±5.51)umol/L,直接胆红素(DB)均值为(3.2l±1.12)u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均正常。平均值为(33.1±3.71)u/l,甘油三酯(TG)平均
迄今为止,乳腺癌仍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危害妇女的健康和生命。而大多数乳腺癌要经历一个从局限于原位到小区浸润再到浸润性生长的过程,因此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颇为重要。乳腺影像学诊断是早期发现乳腺癌和乳腺包块鉴别诊断的主要临床手段。笔者回顾性分析了近期2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和x线钼靶检查结果,并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旨在进一步评价
[摘要]目的 探讨行美蓝染色并氩离子凝固术对早期胃癌及胃粘膜癌前病变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常规内镜检查发现早期胃粘膜有异常者,均行内镜下直接喷洒0.2%美蓝染色。根据染色深度、色调及边缘状态直接采取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结果 本组84例患者经美蓝染色后深染区进行APC治疗一次成功,2个月后复行病变区美蓝染色,未见深染。结论 内镜下直接喷洒低浓度美蓝染色使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范围更直观,有利于氩离子凝固
摘要 目的 探讨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120例需子宫全切除术良性病例随机分为采用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治疗组和传统子宫全切除术为对照组,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性功能影响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术式简单,保证性生活的质量,消除了子宫全切、子宫次全切除的弊端,达到良好的疗效。  
1 病例资料    患者王某,43岁,因“阴道不规则出血2个月”于2008年3月23日入院,在外院行宫颈活检,病检结果提示:ClblⅢ级。既往史:患乙型肝炎十余年(小三阳),平素检查肝功能正常,曾有“尖锐湿疣”病史,喜欢长期间断性服用抗生素。人院后相关检查无明显异常,于3月26日行宫颈锥切术,术后恢复可,术后第6天因月经来潮回家,宫颈锥切术后病检提示慢性宫颈炎伴CINⅢ级累及腺体。
社会保障体系包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险和工伤险等多个险种。产科双险种住院即孕妇(或病人)在一次住院期间既行剖宫产术又兼治合并症,同时涉及到生育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这种情况属于双险种住院。我院产科在2008年收治6例双险种病人,对她们实施了程序化护理与管理,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摘要]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15d。治疗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5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
近年来,随着手术相关条件的改善和手术技术的进步,我科应用下腹部小切口行巨大卵巢囊肿切除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此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报道如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摘要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998-2007年本院药物性肝损伤病例25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所用药物、临床表现和转归等特点。结果引起肝损伤药物中中药占首位(23.8%),其次为免疫抑制剂(11.7%);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纳差、尿黄、恶心和右上腹不适等;治疗后88%治愈好转,病死率为6.6%。结论致肝损伤的药物种类繁多,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病死率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