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评讲在作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如果到教学一线去听课,我们会发现,作文评讲在为数不少的学校几乎很少开展,即使部分老师有作文评讲,其通常做法也只是从学生作文中选几篇好的,几篇差的,略作点评,这种浅层次上的评讲,对学生纠偏引导的影响不大。再说,学生的作文即使是高分,毕竟稚嫩,难臻完美,可圈可点之处不多,而可修可改的地方倒不少;而且,由于评讲缺少系统性,学生难得接受较为完备的写作知识,这就妨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快速提高。如何使初中作文评讲有效高效?笔者尝试读写结合的作文专题评讲,即以名家作品指导学生写作,将课内外文本写作上的特点与学生作文的得失结合起来,并多角度立体化地展开对某类文体的系列化专题评讲。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評讲须与课内文本结合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课文无非是些例子。”1978年,他又重申:“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用不着‘教’。” 《在新课程标准》已经施行了快10年的今天,叶老的这些话依然适用。如果以作文教学为例,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叶老的话:“课文是学生作文的‘例子’,教课文就是为了让学生从课文中学到写作知识,学会作文。”翻开初中语文课本(指苏教版)的目录就会发现,每一单元里都有写作栏目,而这一栏目又往往以单元里的课文为例,遗憾的是我们不少教师对此重视不够,作文要求常偏离写作这一栏目的本质要求,未能有效扣住已学的“例子”,从而导致读写分离。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水平怎能有效提高?我觉得,作文要求、作文评讲一定要与课内文本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脑海中有这样的印象,学习课文不仅为了提高阅读能力、赏析能力,还能提高写作水平。比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六个单元的写作栏目的内容分别是: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写参观游览的文章;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自由作文。我的评讲紧扣单元课文内容,紧扣学生作文,从课文中学习名家的写作长处,找出自身习作的缺点和不足。由于学生对课文熟悉,学生学有榜样,听得也津津有味,学用结合,收获颇大。
二、评讲须与课外文本结合
初中生仅仅靠三年六本语文课本,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提高阅读与写作水平的,所以,《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在课外还须大量地阅读有益健康的书籍,规定初中阶段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九年相加,应达400万字以上”。学生有了这样的积累,语文教师再从学生课外的阅读文本中抽出有特色的文章结合学生的作文进行评讲,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肯定会指日可待。我在教学中常精选各具特色的课外文本与学生一起探讨,比如,为了提高学生对生活素材挖掘主题的能力,我选了著名乡土作家冯骥才的《拒绝句号》、余秋雨的《华文阅读是一种福气》,评讲题为《提高鉴别能力,挖出积极主题》;为了提高学生记叙文的表达能力,我选了朱自清的散文《歌声》、纪伯伦的《雨之歌》,评讲题为《描写细腻,生动状物》;为了让学生习作增强感情魅力,我选了冰心的《荷叶母亲》、塞缪尔·厄尔曼的《青春》,评讲题为《真情实感——作品的生命》。通过实践我认识到,只要评讲结合课外文本,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还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欣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评讲须体现系列化专题
初中作文评讲,很少听到有关于某一类文体的系列化专题评讲,有的教师总喜欢零打碎敲,似乎应了一句俗语,铜匠担子,走到哪响到哪,缺少计划性、专题性。学生即使得到一点写作方面的知识,也是零零碎碎,不成系统,限制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我在教学中,除了讲究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还讲究评讲专题的系列化,以求得高效的评讲质量。比如,我在2010年记叙文作文教学中,结合课文(有时结合试卷中的记叙文阅读理解语段),让学生写了16篇记叙文,评讲专题分别为:作文出彩之一:文眼,最是浓墨重彩处;作文出彩之二:将散落的珍珠串成项链;作文出彩之三:选材,亮出你的智慧和新颖;作文出彩之四:选准角度,精心开头;作文出彩之五:结尾,你扣题了没有;作文出彩之六:创新,文章生命的绿色;作文出彩之七:积极的主旨等于健康的人;作文出彩之八:详略得当的合理布局;作文出彩之九:材料与主题,一对孪生兄弟;作文出彩之十:激情,演讲词的一大特色;作文出彩之十一:感悟生活的绚烂多姿;作文出彩之十二: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作文出彩之十三:主题和重点的完美融合;作文出彩之十四: 开头,亟须简洁明了;作文出彩之十五:作文修改的要旨;作文出彩之十六:绿色作文一二三。十六次作文评讲,几乎将记叙文的写作常识全部传授给了学生。
评讲专题系列化不能心血来潮,应该从开学伊始就根据教本内容、学生实际、教学要求制定出一个较为完备的评讲计划,这份计划与作文指导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常听到有的教师埋怨学生不争气,作文没有进步。其实,不是学生不争气,实在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在作文方面没有花大力气,没有花专门的时间去研究,这是学生作文水平得不到提高的实情。
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教育,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读写结合的作文专题评讲,对教师来说是要苦一点,它要求教师自己阅读面要宽,备课要细,不能随意地拉出学生的几篇作文就进行评讲,但对学生来说却是好处多多,因此,我认为,坚持读写结合的作文专题评讲,是《新课程标准》对我们的要求。对此,我们不应有丝毫的懈怠。■
一、評讲须与课内文本结合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课文无非是些例子。”1978年,他又重申:“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用不着‘教’。” 《在新课程标准》已经施行了快10年的今天,叶老的这些话依然适用。如果以作文教学为例,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叶老的话:“课文是学生作文的‘例子’,教课文就是为了让学生从课文中学到写作知识,学会作文。”翻开初中语文课本(指苏教版)的目录就会发现,每一单元里都有写作栏目,而这一栏目又往往以单元里的课文为例,遗憾的是我们不少教师对此重视不够,作文要求常偏离写作这一栏目的本质要求,未能有效扣住已学的“例子”,从而导致读写分离。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水平怎能有效提高?我觉得,作文要求、作文评讲一定要与课内文本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脑海中有这样的印象,学习课文不仅为了提高阅读能力、赏析能力,还能提高写作水平。比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六个单元的写作栏目的内容分别是: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写参观游览的文章;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自由作文。我的评讲紧扣单元课文内容,紧扣学生作文,从课文中学习名家的写作长处,找出自身习作的缺点和不足。由于学生对课文熟悉,学生学有榜样,听得也津津有味,学用结合,收获颇大。
二、评讲须与课外文本结合
初中生仅仅靠三年六本语文课本,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提高阅读与写作水平的,所以,《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在课外还须大量地阅读有益健康的书籍,规定初中阶段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九年相加,应达400万字以上”。学生有了这样的积累,语文教师再从学生课外的阅读文本中抽出有特色的文章结合学生的作文进行评讲,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肯定会指日可待。我在教学中常精选各具特色的课外文本与学生一起探讨,比如,为了提高学生对生活素材挖掘主题的能力,我选了著名乡土作家冯骥才的《拒绝句号》、余秋雨的《华文阅读是一种福气》,评讲题为《提高鉴别能力,挖出积极主题》;为了提高学生记叙文的表达能力,我选了朱自清的散文《歌声》、纪伯伦的《雨之歌》,评讲题为《描写细腻,生动状物》;为了让学生习作增强感情魅力,我选了冰心的《荷叶母亲》、塞缪尔·厄尔曼的《青春》,评讲题为《真情实感——作品的生命》。通过实践我认识到,只要评讲结合课外文本,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还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欣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评讲须体现系列化专题
初中作文评讲,很少听到有关于某一类文体的系列化专题评讲,有的教师总喜欢零打碎敲,似乎应了一句俗语,铜匠担子,走到哪响到哪,缺少计划性、专题性。学生即使得到一点写作方面的知识,也是零零碎碎,不成系统,限制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我在教学中,除了讲究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还讲究评讲专题的系列化,以求得高效的评讲质量。比如,我在2010年记叙文作文教学中,结合课文(有时结合试卷中的记叙文阅读理解语段),让学生写了16篇记叙文,评讲专题分别为:作文出彩之一:文眼,最是浓墨重彩处;作文出彩之二:将散落的珍珠串成项链;作文出彩之三:选材,亮出你的智慧和新颖;作文出彩之四:选准角度,精心开头;作文出彩之五:结尾,你扣题了没有;作文出彩之六:创新,文章生命的绿色;作文出彩之七:积极的主旨等于健康的人;作文出彩之八:详略得当的合理布局;作文出彩之九:材料与主题,一对孪生兄弟;作文出彩之十:激情,演讲词的一大特色;作文出彩之十一:感悟生活的绚烂多姿;作文出彩之十二: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作文出彩之十三:主题和重点的完美融合;作文出彩之十四: 开头,亟须简洁明了;作文出彩之十五:作文修改的要旨;作文出彩之十六:绿色作文一二三。十六次作文评讲,几乎将记叙文的写作常识全部传授给了学生。
评讲专题系列化不能心血来潮,应该从开学伊始就根据教本内容、学生实际、教学要求制定出一个较为完备的评讲计划,这份计划与作文指导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常听到有的教师埋怨学生不争气,作文没有进步。其实,不是学生不争气,实在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在作文方面没有花大力气,没有花专门的时间去研究,这是学生作文水平得不到提高的实情。
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教育,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读写结合的作文专题评讲,对教师来说是要苦一点,它要求教师自己阅读面要宽,备课要细,不能随意地拉出学生的几篇作文就进行评讲,但对学生来说却是好处多多,因此,我认为,坚持读写结合的作文专题评讲,是《新课程标准》对我们的要求。对此,我们不应有丝毫的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