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骨膜增生厚皮症一例

来源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lin1983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资料  患者,男,55岁。主因双下肢肿胀50余年,于2012年6月就诊。5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双手指、足趾末端肥大,双侧腕、膝、踝关节肿胀,无红、肿、热、痛,双下肢活动逐渐受限;30余年前面部皮肤渐增厚,出现深皱纹,鼻端变大;2个月前双小腿出现水肿性红斑伴渗出,在外院外用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后好转,双小腿肤色变成暗红至黑色。否认有结核病史、食物药物过敏史、外伤输血史,否认工业毒物、放射性物质接触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及遗传性疾病。系统查体:生命体征平稳,体重75 kg,弯腰屈膝被动体位,脊柱无畸形,皮肤黏膜无黄染,全身表浅淋巴结未触及明显增大,甲状腺未触及增大,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面部皮肤明显增厚,额部、鼻唇沟皱纹深而粗大,呈失望和焦虑面容(图1a),头皮无明显异常;双手指、双足趾末端指(趾)关节增大呈杵状(图1b);双腕关节、双肘关节、双膝关节、双踝关节肿大,膝关节无明显压痛,浮髌征(+);双小腿呈圆柱形,上围约40 cm,足踝围约35 cm(图1c),表面呈深褐色,皮肤紧绷不易捏起,质硬,压之无凹陷。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未见明显异常,肝肾功能、电解质、甲状腺功能和肾上腺功能未见异常,生长激素和激素6项正常;双膝关节 X 线示:膝关节非持重面骨皮质形态不规则,骨膜增厚,周围可见葱皮状及放射状新生骨,沿长轴走行,部分骨皮质增厚、硬化,骨小梁显示略稀疏(图2)。结合病史及相关检查,诊断:骨膜增生厚皮症(原发性)。患者因为经济原因拒绝治疗,2014年电话随访病情无明显变化,后失访。
其他文献
基于大口径闪烁法和差分到达角起伏法开展了间距为3.95 km近水平路径的大气相干长度测量实验。测量结果表明:在同路径的上下行光传播方向上,闪烁法测量相干长度的相关系数为0.9
实现高效准确的目标检测算法在视频监控、自动导航等诸多领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现有目标检测算法速度不高且鲁棒性差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象性测度估计和霍夫森林的快速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基于自下而上的视觉注意机制,采用对象性测度估计,提取图像中的物体候选集;然后,在由物体候选集确定的感兴趣区域内进行霍夫森林目标检测,确定目标中心位置;最后,结合目标中心所在的对象性测度估计候选框的尺度信息,确定目标
分层卡尔曼粒子滤波成功应用于目标跟踪,但其只对目标位置进行了优化,忽略了其他仿射参数,导致跟踪中的粒子数目仍然很大。为了实现复杂环境下的快速目标跟踪,提出一种带有自调整
针对超光谱图像压缩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基于分布式信源编码( Distributed Source Coding, DSC)的有损压缩算法。该算法利用多元陪集码和标量量化的方式实现超光谱图
区别于螺旋锥齿轮研究领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部共轭原理及其所设计和加工出来的近似球面渐开线齿形,基于近些年相关球面渐开线的研究成果的探讨,改进球面渐开线齿面形成理论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ubcutaneous panniculitis-like T-cell lymphoma,SPTCL)是一种原发于皮肤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主要累及皮下脂肪组织。本病临床少见,常伴噬血细胞综
目的:采用“W”形切口(A 组)及“1”字形腋窝皱襞切口(B 组)的顶泌汗腺修剪术治疗腋臭,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2013年12月采用两种切口的顶泌
原发性皮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多见于老年女性患者,占原发性皮肤淋巴瘤的2%~4%,预后不良,临床极易误诊,现将临床误诊为皮肤结节病的原发性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
医学迅猛发展对医学人才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加强对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异常重要。该文从指引医学本科生主动参与、建立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建立健全激
暗色真菌可以引起人类少见的真菌感染,包括着色芽生菌病、真菌性足菌肿和暗色丝孢霉病,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分子鉴定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少见暗色真菌引起感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