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春节故宫再一次火了!
从大年初一故宫游客同比增长42.9%开始,春节长假7天的门票在长假开始前便被预订一空。
整个春节期间,故宫“一票难求”。
据外地游客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旅行社购买的故宫门票涨到了200元一张,现场的黄牛票更是炒到了400元一张。朋友圈频现“求购故宫门票”的信息。
商务部2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紫禁城里过大年”活动,节日期间共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
885件(套)年味文物,首次复原的“天灯”“万寿灯”,将整个故宫展区装点成文化展示的场所,“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亲睦族、勤政亲贤、游艺行乐、欢天喜地”六大主题全面展现了中华民族历代相继的传统礼俗。“中华老字号故宫过大年展”汇聚了来自山东、北京、天津、山西等10个省(市)以及5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150家老字号,使观众体味到民间老字号与宫廷文化的悠久渊源。
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到《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从“故宫萌”到“故宫跑”,故宫不但是中国最火的博物馆,还是当今最大的IP王之一。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为了迎接600岁的华诞,故宫会全力以赴,保持赤诚之心,2019年的故宫更好看。”
平衡观众的数量和参观的质量
《中国经济周刊》:故宫是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开放的区域也越来越大,接下来会不会有惊喜?
单霁翔:2018年12月13日我们的观众突破了1700万人次,到年底大概在1730多万人次,这个数字创了历史新高。但故宫博物院实际上不追求观众的数量,而是要平衡观众的数量和参观的质量,以及文化遗产的安全。
以前我们365天不闭馆,2018年我们大约限流了76天,这是因为观众多了,文物、设施、环境都在超量工作,所以我们做了大量维修保养和提升工作。
而且,实施全网购票后,现在70%的观众是在家里预约,到故宫来就不需要再排队买票了。
我们在逐步扩大开放区域。过去故宫只开放30%,2014年是个重要的转折,我们开放了52%,超过了一半。2015年开放了65%,2017年开放了76%。随着我们的开放区域不断扩大,观众人数的压力在减小。经过前后7年的努力,2018年已经基本没有观众发生踩踏隐患的危险了。
故宫很多此前没有开放的区域得到了开放。比如,隆宗门的打开就是一个很大的开放举措。过去隆宗门本身是一个观众的餐厅,外侧是西部区域,也就是寿康宫、慈宁宫这一片区域,从来没有开放过。现在,有1/3的观众分流到了西部区域。2016年,我们打开了太和殿东西两侧的右翼门和左翼门。过去,观众都是一直往前走,这两个门打开以后,观众能够看到西面的18棵300年树龄的大槐树,我们叫十八槐,南侧是故宫最古老的建筑物断虹桥。东边的箭亭广场也是生态景观,能看到过去骑马射箭的场景。
这些开放为观众提供了更大的游览区域。特别是第二次、第三次来的观众,不一定再走中间,他们会去西面看景区,东面看展馆。这样一来,改变了人们参观故宫的感受,夯实了故宫的参观环境,人流的压力也得到了缓解。
最可喜的是年轻观众数量增多了
《中国经济周刊》:故宫现在几乎成了年轻人的“打卡圣地”,观众的年龄构成中,80后、90后成为主力军。现在故宫的粉丝数量之多在全国独一无二,您对这样的变化,有什么样的感受?
单霁翔:现在是实名制,每天进多少观众,观众来自什么地区、什么年龄结构、一年进了多少次故宫,每天都可以轻松地进行统计。
我们发现,第一个变化是观众参观展览的多了。过去人们进了故宫,走一趟一个多小时就出去了,看景观、看原状宫殿的比较多,现在很多人进入展厅、展馆参观。
第二个变化就是重复来故宫的观众多了,一旦有好的展览他们就会来。在限流的情况下,观众还在持续增长,就是因为反复来的观众数量大大增加了。
第三个变化最可喜,就是年轻观众数量增多了。
过去故宫给人们的印象是比较沉稳的,距离现实生活比较远。故宫博物院通过对历史资源的挖掘,和现在人民社会生活中的文化需求相联系,不断推出人们喜欢的一些主题和系列展览,用一些讲故事的方式,使人们感到这些展览跟他的现实生活是合拍的,是有所借鉴的。
同时,我们也在举办各种活动,发挥故宫教育场所的功能。故宫是全世界博物馆举办面对学校的教育活动最多的博物馆,绝对没有第二个。这些教育活动,使很多年轻人感受到了故宫的活力、故宫产生的传统文化对精神生活的滋养。年轻人越来越喜欢,效果越来越突出,我们的干劲也越来越足,每年做的就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