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轮廓心输出量监测技术指导特重度烧伤患者液体复苏对脏器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华烧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li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脉搏轮廓心输出量(PiCCO)监测技术指导特重度烧伤患者液体复苏对脏器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9年3月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52例特重度烧伤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PiCCO监测补液组25例(男17例、女8例)和传统补液组27例(男20例、女7例),其年龄分别为(47±9)、(49±8)岁,患者入院后均按照第三军医大学休克期补液公式进行补液。传统补液组通过监测患者传统的休克指标尿量、中心静脉压等进行液体复苏;PiCCO监测补液组患者行PiCCO监测,在传统补液组监测指标的基础上,根据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并结合PiCCO监测的其他相关指标指导液体复苏。比较2组患者伤后第1、2个24 h补液系数、每小时每千克体质量尿量[同时与对应的第三军医大学休克期补液方案值(下称方案值)进行比较],伤后8 h内及第1、2个24 h补液总量,伤后第1、2个24 h每小时尿量,伤后1、2、3 d血液中肌酐、尿素氮、乳酸清除率、降钙素原、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伤后28 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机械通气应用例数及机械通气时间。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t检验、Bonferroni校正、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

结果

伤后第2个24 h,传统补液组患者的补液系数较方案值明显升高(t=5.120,P<0.01)。伤后第1、2个24 h,PiCCO监测补液组患者补液系数明显高于方案值(t=3.655、10.894,P<0.01)和传统补液组(t=3.172、2.363,P<0.05或P<0.01)。伤后8 h内,2组患者补液总量相近。伤后第1、2个24 h,PiCCO监测补液组患者补液总量明显多于传统补液组(t=4.428、3.665,P<0.01)。伤后第1、2个24 h,与方案值比较,传统补液组患者每小时每千克体质量尿量均明显升高(t=4.293、6.362,P<0.01),PiCCO监测补液组患者每小时每千克体质量尿量均明显升高(t=6.461、8.234, P<0.01);伤后第2个24 h,PiCCO监测补液组患者每小时每千克体质量尿量和每小时尿量均明显高于传统补液组(t=2.849、3.644,P<0.05或P<0.01)。伤后1、2、3 d,2组患者肌酐水平相近。伤后1、2、3 d,PiCCO监测补液组患者尿素氮水平分别为(6.8±1.5)、(5.6±1.4)、(4.4±1.4)mmol/L,均明显低于传统补液组的(8.6±1.8)、(6.6±1.5)、(5.5±1.4) mmol/L(t=3.817、2.511、2.903,P<0.05或P<0.01)。伤后1、2、3 d,PiCCO监测补液组患者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传统补液组(t=2.516、4.540、3.130,P<0.05或P<0.01)。伤后2、3 d,PiCCO监测补液组患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低于传统补液组(Z=-2.491、-2.903,P<0.05)。伤后3 d,PiCCO监测补液组患者CK-MB水平为(35±10)U/L,明显低于传统补液组的(51±16)U/L(t=4.556,P<0.01)。伤后1、2、3 d,2组患者MAP水平相近。伤后28 d内,传统补液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PiCCO监测补液组(χ2=4.995,P<0.05),2组患者机械通气应用例数及通气时间相近。

结论

采用PiCCO监测技术指导特重度烧伤早期液体复苏有利于精准判断患者所需液体量,并能减轻因补液不当引起的脏器损伤。

其他文献
皮肤免疫系统由分布于表皮和真皮组织的不同类型免疫细胞构成。在创面愈合过程中,这些免疫细胞通过改变创面微环境调节表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迁移、增殖、分化等功能,参与再上皮化和肉芽组织生成进程,从而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了解这些细胞的相互作用方式并找到调控皮肤免疫细胞相关功能的靶点将为加速创面愈合、改善创面愈合质量提供方向。
目的探讨树突状表皮T细胞(DETC)调节小鼠表皮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1)取10只8周龄野生型雄性C57BL/6(品系和性别下同)小鼠,剪取整块背部皮肤,分离培养DETC。取5只8周龄野生型小鼠设为野生对照组,5只8周龄T细胞受体(TCR)δ-/-型小鼠设为TCRδ-/-对照组,于背部脊柱线两侧各制作一个直径为6 mm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伤后不做任何处理。另取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A(IL-17A)调控小鼠角质形成细胞(KC)表达IL-1β和IL-23的机制。方法从400只新生雌雄不限C57BL/6野生型小鼠皮肤中分离原代KC,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培养于24孔板中,用于以下实验。(1)取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IL-17A刺激组,分别加入10 μL的PBS、质量浓度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