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月初,我到北京一位3D技术控的朋友那儿做客。他是一名大学教师,学校有间3D放映厅,拥有圆偏振双机3D放映系统、7.1声道环绕音响和CK小幕,专供学术交流、影视赏析所用。先前曾去过一次,但那回看的是2D电影,这次果断选择了今年刚发行3D蓝光的希区柯克电影《电话谋杀案》。这部拍摄于1953年的电影,其实当年拍的就是3D版,首次观看此片我就巴不得能看回3D,没想到这么多年才实现。
影片的3D效果比我想象得要好,毕竟当初拍摄时就是双机拍摄、双机放映,这要比现在很多2D转制3D靠谱许多。希区柯克使用3D拍摄也比同时期其他导演精明得多。他没有拍摄无聊俗气的镜头,譬如让观众感到有东西朝他们飞来,而是以突出室内陈设的道具、俯拍镜头和一些表现片中角色在住宅内的活动分解镜头为主。说这些只是抛砖引玉,因为我发现很多朋友并不知道3D电影这么早就出现了。
3D电影就是Three Dimension,是在长度和宽度外,再增加一种深度。它并不是新奇的发明。1839年,英国科学家查理·惠斯顿根据“人类双眼的成像不同”发明了一种立体眼镜,使人们的左右眼观看同一图像时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今天3D眼镜的原理。3D影像出现得非常早,德国人威罕姆·罗曼于1853就拍出了第一部3D影像,卢米埃尔兄弟也曾把他们的《火车进站》制作成3D,于1903年公映。从那时起到1946年,3D电影一直处于试验阶段。
1922年,公认的世界首部3D故事片《爱情的力量》上映,遗憾的是,该胶片很久之前就遗失了。早期的3D电影以展示立体效果为主,常以指向观众的枪、扔向观众的物体为噱头。1936年,米高梅短片《奥迪斯寇皮克斯》带来3D的首次成功,短片在《双城记》前放映,观众需佩戴一副红绿眼镜,对银幕上的物体产生立体感,荧幕上的一个人在掷棒球,棒球直冲观众而来,使人不由想低头。这个效果在当时非同凡响,还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短片提名。
米高梅于1941年发行的3D故事片《立体谋杀案》,采用了Metroscopix新技术:使用两台摄影机代替双眼,平行拍摄,双机间距恰恰与双眼间距成比。将左机拍的胶片染红,右机拍的胶片染绿,再将两片进行重叠复印,拷贝片上可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红绿影像。放映时,观众佩戴红绿眼镜,红的在右眼,绿的在左眼,透过绿镜片过滤去银幕上的绿色影像,红镜片过滤去红色影像。于是左右眼所看到的都是自己平时观能所看到的那一部分色彩,如平时看的一样,通过视觉神经的融合,产生立体感。
1952年“天然视觉式3D”技术问世,原理与Metroscopix相似,也是通过视觉神经得到立体感。但与前者不同的是,后者虽然用两台摄像机制作成代表双眼所看到的两套底片,但并不是染成红绿色复制成同一个拷贝片,而是分别印成两个拷贝片,以两台放映机同时放映(双机3D):两个影像在银幕上复合,而观众要戴上偏光镜看电影,偏光镜把银幕上重叠两层的影像,分别过滤去一层,将剩下的传入神经中枢,融合而产生立体感。
天然视觉问世后,轰动世界,出品数量相当客观。加之好莱坞在二战后所感受到的巨大威胁就是电视夺取了电影观众,1950年代初期观影人数锐减,各片场大为恐慌。3D电影是他们当时应对的主要策略。50年代是彩色电影的全盛期,1952至1953年更是3D电影风起云涌的两年。1952年11月,影史公认的首部彩色3D故事片《博瓦纳的魔鬼》出现。宣传时号称能让观众体验到“狮子在腿上,爱人在怀里”的奇妙感受,因此吸引了大批观众,据说排队的人跨越了好几个街区。对于影片效果,却褒贬不一。
一时间,3D几乎成为当时电影热卖的护身符。迪士尼、福克斯等大公司也先后加入了这股潮流,迪士尼还把3D技术带进了迪士尼乐园。从1952年到1955年,先后有50多部3D影片发行。比较出名的是:悬疑片《电话谋杀案》、歌舞片《刁蛮公主》、恐怖片《蜡像院魔王》《黑湖妖谭》、西部片《蛮国战笳声》等,题材多局限在能体现3D冲击效果的恐怖、惊悚、科幻类影片,内容乏善可陈。更关键的是技术因素,从题材的选择、拍摄、剪辑、洗印到发行放映的荧幕、放映机,3D电影需要特殊的技术要求,否则难以保证品质。即使影片品质较好,在当时的条件下,观众观看电影时,仍常常产生眼睛疲劳甚至头昏脑涨的感觉。因此3D电影只火了几年就沉寂了下来。1955年的3D电影《怪物复仇记》受到观众冷遇,宣告了这个热潮暂告一段落。
1962年中国正式发行了第一部3D电影《魔术师的奇遇》,笔者看的是2D版,但依然能感觉到创作者为3D营造的效果:首先是一组火车冲向银幕的镜头(同时致敬《火车进站》)、魔术师扔扑克牌和魔术师掷钓鱼竿三场戏。不过目前市面流通的所有版本画面都偏红,我认为这应当是当年的绿拷贝片已经遗失所致。后来中国又陆续拍摄了《欢欢笑笑》《快乐的动物园》《靓女阿萍》《侠女十三妹》等3D电影,随后3D也逐渐消沉了下来。
尽管3D电影在60年代的美国处于停滞状态,但1969年却因一部3D情色片《空中小姐》再度昙花一现。制作成本10万美元,却收回2700万美元的票房收益,这在当时绝对是一本万利。大部分人还是奔着新技术下荧屏上的“裸露”镜头而来的。在1982年也有过一次3D的短暂回潮,许多恐怖系列片借第3集和3D的“双关性”,重新打出3D这张牌,如《十三号星期五3》《大白鲨3》《鬼哭神嚎3》等。因为电影本身水准低下,3D效果也无过人之处,很快就失去了观众。直到2004年首部IMAX3D《极地特快》和2009年的《阿凡达》创造的神话,当然,这些就都是街知巷闻的事情了。
影片的3D效果比我想象得要好,毕竟当初拍摄时就是双机拍摄、双机放映,这要比现在很多2D转制3D靠谱许多。希区柯克使用3D拍摄也比同时期其他导演精明得多。他没有拍摄无聊俗气的镜头,譬如让观众感到有东西朝他们飞来,而是以突出室内陈设的道具、俯拍镜头和一些表现片中角色在住宅内的活动分解镜头为主。说这些只是抛砖引玉,因为我发现很多朋友并不知道3D电影这么早就出现了。
3D电影就是Three Dimension,是在长度和宽度外,再增加一种深度。它并不是新奇的发明。1839年,英国科学家查理·惠斯顿根据“人类双眼的成像不同”发明了一种立体眼镜,使人们的左右眼观看同一图像时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今天3D眼镜的原理。3D影像出现得非常早,德国人威罕姆·罗曼于1853就拍出了第一部3D影像,卢米埃尔兄弟也曾把他们的《火车进站》制作成3D,于1903年公映。从那时起到1946年,3D电影一直处于试验阶段。
1922年,公认的世界首部3D故事片《爱情的力量》上映,遗憾的是,该胶片很久之前就遗失了。早期的3D电影以展示立体效果为主,常以指向观众的枪、扔向观众的物体为噱头。1936年,米高梅短片《奥迪斯寇皮克斯》带来3D的首次成功,短片在《双城记》前放映,观众需佩戴一副红绿眼镜,对银幕上的物体产生立体感,荧幕上的一个人在掷棒球,棒球直冲观众而来,使人不由想低头。这个效果在当时非同凡响,还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短片提名。
米高梅于1941年发行的3D故事片《立体谋杀案》,采用了Metroscopix新技术:使用两台摄影机代替双眼,平行拍摄,双机间距恰恰与双眼间距成比。将左机拍的胶片染红,右机拍的胶片染绿,再将两片进行重叠复印,拷贝片上可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红绿影像。放映时,观众佩戴红绿眼镜,红的在右眼,绿的在左眼,透过绿镜片过滤去银幕上的绿色影像,红镜片过滤去红色影像。于是左右眼所看到的都是自己平时观能所看到的那一部分色彩,如平时看的一样,通过视觉神经的融合,产生立体感。
1952年“天然视觉式3D”技术问世,原理与Metroscopix相似,也是通过视觉神经得到立体感。但与前者不同的是,后者虽然用两台摄像机制作成代表双眼所看到的两套底片,但并不是染成红绿色复制成同一个拷贝片,而是分别印成两个拷贝片,以两台放映机同时放映(双机3D):两个影像在银幕上复合,而观众要戴上偏光镜看电影,偏光镜把银幕上重叠两层的影像,分别过滤去一层,将剩下的传入神经中枢,融合而产生立体感。
天然视觉问世后,轰动世界,出品数量相当客观。加之好莱坞在二战后所感受到的巨大威胁就是电视夺取了电影观众,1950年代初期观影人数锐减,各片场大为恐慌。3D电影是他们当时应对的主要策略。50年代是彩色电影的全盛期,1952至1953年更是3D电影风起云涌的两年。1952年11月,影史公认的首部彩色3D故事片《博瓦纳的魔鬼》出现。宣传时号称能让观众体验到“狮子在腿上,爱人在怀里”的奇妙感受,因此吸引了大批观众,据说排队的人跨越了好几个街区。对于影片效果,却褒贬不一。
一时间,3D几乎成为当时电影热卖的护身符。迪士尼、福克斯等大公司也先后加入了这股潮流,迪士尼还把3D技术带进了迪士尼乐园。从1952年到1955年,先后有50多部3D影片发行。比较出名的是:悬疑片《电话谋杀案》、歌舞片《刁蛮公主》、恐怖片《蜡像院魔王》《黑湖妖谭》、西部片《蛮国战笳声》等,题材多局限在能体现3D冲击效果的恐怖、惊悚、科幻类影片,内容乏善可陈。更关键的是技术因素,从题材的选择、拍摄、剪辑、洗印到发行放映的荧幕、放映机,3D电影需要特殊的技术要求,否则难以保证品质。即使影片品质较好,在当时的条件下,观众观看电影时,仍常常产生眼睛疲劳甚至头昏脑涨的感觉。因此3D电影只火了几年就沉寂了下来。1955年的3D电影《怪物复仇记》受到观众冷遇,宣告了这个热潮暂告一段落。
1962年中国正式发行了第一部3D电影《魔术师的奇遇》,笔者看的是2D版,但依然能感觉到创作者为3D营造的效果:首先是一组火车冲向银幕的镜头(同时致敬《火车进站》)、魔术师扔扑克牌和魔术师掷钓鱼竿三场戏。不过目前市面流通的所有版本画面都偏红,我认为这应当是当年的绿拷贝片已经遗失所致。后来中国又陆续拍摄了《欢欢笑笑》《快乐的动物园》《靓女阿萍》《侠女十三妹》等3D电影,随后3D也逐渐消沉了下来。
尽管3D电影在60年代的美国处于停滞状态,但1969年却因一部3D情色片《空中小姐》再度昙花一现。制作成本10万美元,却收回2700万美元的票房收益,这在当时绝对是一本万利。大部分人还是奔着新技术下荧屏上的“裸露”镜头而来的。在1982年也有过一次3D的短暂回潮,许多恐怖系列片借第3集和3D的“双关性”,重新打出3D这张牌,如《十三号星期五3》《大白鲨3》《鬼哭神嚎3》等。因为电影本身水准低下,3D效果也无过人之处,很快就失去了观众。直到2004年首部IMAX3D《极地特快》和2009年的《阿凡达》创造的神话,当然,这些就都是街知巷闻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