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在肝移植患儿中定植与感染的调查分析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yi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在儿童肝移植患儿中的定植与感染率,分析CRE感染的预后及高危因素。

方法

纳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于2017年8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接受肝移植术的患儿共152例,其中男65例,女87例,平均年龄为7个月;37例为器官捐献全肝移植,113例为活体左外叶肝移植,2例为辅助性肝移植。收集包括术前一般情况、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等资料;在患儿进入ICU以及转出ICU的时刻留取肛拭子细菌培养,筛查是否存在肠道CRE定植,以术后是否出现CRE感染进行分组(术后CRE感染13例,无CRE感染139例),将患儿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RE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两组患儿的存活率进行分析。

结果

所有患儿中,术前CRE感染、术前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术前败血症的发生率在感染组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两组患儿在术前住院时间、体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儿童终末期肝病模型(pediatric end-stage liver disease,PELD)评分、术前抗生素暴露以及其他感染性疾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方面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在术后ICU治疗时间、术后非计划手术发生率、术后机械通气>24 h、入ICU前CRE定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RE感染高度相关的一些指标,如术后肺炎、肠瘘的发生率、术后1个月的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在感染组也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移植肝血管并发症、胆道并发症、各种原因的肝功能不全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存在CRE肠道定植者,感染组CRE定植12例,其中入ICU前定植9例,入ICU后定植3例;非感染组CRE定植32例,定植率23.0%(32/139),其中入ICU前定植17例,入ICU后定植15例。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肝移植术后CRE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术前CRE感染、入ICU前CRE定植、术后ICU治疗时间。感染组4例死亡;非感染组3例死亡,病死率2.2%(3/139)。

结论

CRE感染进展快,预后差,病死率高。因肝移植患儿术后发生CRE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肝移植术前CRE感染、入ICU前CRE定植等,所以进行肛拭子CRE筛查有利于早期预警CRE感染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儿童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的初步经验,并对处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2016年11月到2019年7月采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4例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9.3岁;息肉位于左侧输尿管3例,右侧输尿管1例。2例患儿因为侧腹部疼痛就诊被发现;另2例因产前诊断肾积水,随访过程中积水加重而手术治疗。3例
目的:  本课题首先对自张仲景开始,对使用大黄有创见的历代医家医论和医案,包括钱乙、刘完素、张子和、李杲、朱丹溪、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对各人使用大黄的理念和方式作
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流行趋势明显,《2015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其中农村为44.60%
目的探讨儿童Nuss手术中使用单侧固定片附加钢丝固定改良方法的临床经验及预防钢板移位效果。方法以昆明市儿童医院2006年10月至2018年12月930例Nuss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在2006年10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单侧固定片与胸壁肌肉、筋膜包埋缝合固定方法的602例患儿(对照组)与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单侧固定片附加钢丝固定改良方法的328例患儿(改良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