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国古诗词辉煌灿烂,诗人众多。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他们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都是值得细细玩味的。
请你选一个或者两个中国古代诗人,来诠释你心中的诗人形象。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林语堂说:“苏轼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此话不无道理,苏轼曾自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来感慨自己这一生多次被贬的经历。他这一路走来百步九折,经历了不少,也改变了不少。
他曾经认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自小,苏母便教导苏轼要有仁爱之心,长大之后报国爱民。她教苏轼读《范滂传》,希望他成为正直的人。长大后的苏轼将母亲的教诲铭记于心,所到之处绿树成荫,为百姓们造福。面对王安石变法中不合适的地方,勇于上鉴,坚持自我,实现存在的意义。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与其说是苏轼用老夫指代自己,倒不如说苏轼也想“少年狂”,他将内心积压的报效祖国的热情喷涌而出,写成千古名篇,战士、诗人、官员的风雅跃然纸上。他也曾向往未来,拥有“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柔情、“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的儿女情长,倒有点像张爱玲那句“出名要趁早”、把握当下的人生态度,在困境中满心期待收获名利与成功。
连续被贬,离自己的抱负越来越远,苏轼渐渐明白,即使远方也是苟且,他也无所畏惧。
《在悲凉中寻找温柔》一文中写道:“苏轼之所以为苏轼,就是他不会就此陷溺在自艾自怜中而不可自拔,从此幽怨愤悱而愤世嫉俗,所以即使碰到逆境,蹭蹬挫伤,他仍能洒脱地说:‘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苏轼就是这样一个乐天派,为了生存他可以放下读书人的架子亲自耕作,而后得了个“东坡居士”的名号。他开始坦然面对一切,甚至有些无欲无求。“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如诗句所言,“心安处”便是“吾乡”,不再计较得失功名,不再推着自己拼命寻找远方的田野,就算原地不动当一个平民,苏轼也会欣然接受。
杨绛先生过103岁大寿时,拒收各界送来的贺礼,以续写书稿为自己贺寿,她说:“我无名无位活到老,活得自在。”这样淡然的态度像极了后期的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超然自我,苏軾同样活得自在,寄情山水,在“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景色下与友人推杯换盏,不知东方之既白。
这便是苏轼的风雅。
【作者系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二1班学生,指导老师:邬双】
总评
《东坡风雅》《放恣骑驴,九年做鬼》同为评论“诗人”的文章,均做到了有独到的观点、有强有力的证据支撑。现主要就其写法异同略作分析:
一、内容结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脑子里得先有诗人相关素材的储备。换句话说要对所评述诗人有一个整体了解和感知。两篇作文都能以诗人的人生经历为线索组织全文,又通过诗人的人生经历来分析诗人性格特征。能把诗人性格及其诗歌联系起来,才是真正读懂诗人,如果机械列举诗人的性格特征必然收效甚微,这两篇作文都做到了对诗人及其人生、诗歌的有机结合。这两篇作文都对人物及其各自生平做了梳理,而在具体评述角度上则有所区别。《东坡风雅》将苏轼的人生进行了梳理,不过其评述重点在于苏轼的性格——乐天而风雅;《放恣骑驴,九年做鬼》对李贺的人生进行了梳理后,着重分析了李贺的诗歌风格,以文析人。
二、观点明确、集中。观点明确、集中,是指评价诗人要抓住诗人某一方面的特征来写,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罗列一大堆特征,结果却哪个都没有说清楚。这两篇作文只集中写诗人某一方面的特征,把观点写得清楚明白,而且是在标题中就标明了自己的观点。《东坡风雅》写苏轼“超然自我”“活得自在”;而《放恣骑驴,九年做鬼》则写李贺“极有抱负”而不得施展,这样的人生可谓“瑰丽”而“凄苦”。两种人生,两种面对志不得伸的态度,都值得我们深思。
【点评:阮阅】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国古诗词辉煌灿烂,诗人众多。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他们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都是值得细细玩味的。
请你选一个或者两个中国古代诗人,来诠释你心中的诗人形象。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林语堂说:“苏轼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此话不无道理,苏轼曾自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来感慨自己这一生多次被贬的经历。他这一路走来百步九折,经历了不少,也改变了不少。
他曾经认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自小,苏母便教导苏轼要有仁爱之心,长大之后报国爱民。她教苏轼读《范滂传》,希望他成为正直的人。长大后的苏轼将母亲的教诲铭记于心,所到之处绿树成荫,为百姓们造福。面对王安石变法中不合适的地方,勇于上鉴,坚持自我,实现存在的意义。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与其说是苏轼用老夫指代自己,倒不如说苏轼也想“少年狂”,他将内心积压的报效祖国的热情喷涌而出,写成千古名篇,战士、诗人、官员的风雅跃然纸上。他也曾向往未来,拥有“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柔情、“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的儿女情长,倒有点像张爱玲那句“出名要趁早”、把握当下的人生态度,在困境中满心期待收获名利与成功。
连续被贬,离自己的抱负越来越远,苏轼渐渐明白,即使远方也是苟且,他也无所畏惧。
《在悲凉中寻找温柔》一文中写道:“苏轼之所以为苏轼,就是他不会就此陷溺在自艾自怜中而不可自拔,从此幽怨愤悱而愤世嫉俗,所以即使碰到逆境,蹭蹬挫伤,他仍能洒脱地说:‘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苏轼就是这样一个乐天派,为了生存他可以放下读书人的架子亲自耕作,而后得了个“东坡居士”的名号。他开始坦然面对一切,甚至有些无欲无求。“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如诗句所言,“心安处”便是“吾乡”,不再计较得失功名,不再推着自己拼命寻找远方的田野,就算原地不动当一个平民,苏轼也会欣然接受。
杨绛先生过103岁大寿时,拒收各界送来的贺礼,以续写书稿为自己贺寿,她说:“我无名无位活到老,活得自在。”这样淡然的态度像极了后期的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超然自我,苏軾同样活得自在,寄情山水,在“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景色下与友人推杯换盏,不知东方之既白。
这便是苏轼的风雅。
【作者系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二1班学生,指导老师:邬双】
总评
《东坡风雅》《放恣骑驴,九年做鬼》同为评论“诗人”的文章,均做到了有独到的观点、有强有力的证据支撑。现主要就其写法异同略作分析:
一、内容结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脑子里得先有诗人相关素材的储备。换句话说要对所评述诗人有一个整体了解和感知。两篇作文都能以诗人的人生经历为线索组织全文,又通过诗人的人生经历来分析诗人性格特征。能把诗人性格及其诗歌联系起来,才是真正读懂诗人,如果机械列举诗人的性格特征必然收效甚微,这两篇作文都做到了对诗人及其人生、诗歌的有机结合。这两篇作文都对人物及其各自生平做了梳理,而在具体评述角度上则有所区别。《东坡风雅》将苏轼的人生进行了梳理,不过其评述重点在于苏轼的性格——乐天而风雅;《放恣骑驴,九年做鬼》对李贺的人生进行了梳理后,着重分析了李贺的诗歌风格,以文析人。
二、观点明确、集中。观点明确、集中,是指评价诗人要抓住诗人某一方面的特征来写,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罗列一大堆特征,结果却哪个都没有说清楚。这两篇作文只集中写诗人某一方面的特征,把观点写得清楚明白,而且是在标题中就标明了自己的观点。《东坡风雅》写苏轼“超然自我”“活得自在”;而《放恣骑驴,九年做鬼》则写李贺“极有抱负”而不得施展,这样的人生可谓“瑰丽”而“凄苦”。两种人生,两种面对志不得伸的态度,都值得我们深思。
【点评:阮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