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州顾氏过云楼是晚清影响力颇大的私家世族藏画楼、藏书楼。过云楼第四代传人顾公硕幼承家学,学识渊博,工书善画,是著名的文物收藏家、鉴赏家。不仅对古字画的鉴赏能力之高为国内书画鉴定专家所推崇,而且在研究苏州工艺美术方面亦有建树,为桃花坞木版年画、陶器、泥塑、苏绣等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过云楼;顾公硕;苏州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6-0107-02
“为有清一代艺苑传人之殿”的苏州顾氏过云楼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的盛誉,“综计过云楼所藏书画,约有二、三千件”,是晚清影响力颇大的私家世族藏画楼、藏书楼。顾公硕,过云楼第四代传人,文物收藏家、鉴赏家。幼承家学,学识渊博,工书善画,其对古字画的鉴赏能力之高为国内书画鉴定专家所推崇。在研究工艺美术方面亦有其精辟之论,尤其是苏州传统工艺美术方面的积累和心得影响至今,为桃花坞木版年画、陶器、泥塑、苏绣等传统工艺的传承做出卓越贡献。“文革”开始,因不堪受辱,自投清流而逝,留世著作不多,但质量颇高,如发表于《文物参考资料》的《“檀龛宝相”——苏州虎丘塔中发现的文物》等三篇学术论文,还有精悍论著《题跋古今》等,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纵观顾公硕一生,可窥见顾氏家族在苏州地方文化传承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文化价值。
一、承继家学,精于收藏和赏鉴
苏州顾氏家族自顾大澜开始收藏书画,顾文彬与子顾承精心营筑过云楼和怡园,收藏大量书画珍品。到第三代顾氏后人顾鹤逸之时,过云楼不仅成为著名藏画楼,同时也成了集藏宋元旧刻、精写旧抄本、明清精刻本、碑帖印谱800余种的大型藏书楼[1]。顾鹤逸与藏书家、目录学家傅增湘交好,傅氏将过云楼观书所见编成《顾鹤逸藏书目》,发表于1931年11月12日《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5卷第6号上,使得过云楼藏书之富为世人所知晓。顾氏家族的历代递藏形成丰厚的文化资源库,以藏治家学,启发顾氏宗族后人学习、赏鉴,孕育了渊源深厚的家学家底。过云楼传至第四代,人才辈出,顾氏后人在绘画、昆曲、古琴等方面均有造诣。但同时,日寇侵袭、社会动荡,过云楼所收藏的珍贵字画遭受侵掠之恸。顾氏后人为保全藏品周全,四处奔波避难。新中国成立后,认为“藏于私不如藏于公”的顾氏后人以顾公雄、顾公硕为代表,将过云楼所藏珍品捐赠给各博物馆、图书馆,使得各类珍品的文化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顾公硕,第四代传人,在承继先辈文化积淀的基础上,精于收藏与书画鉴赏,精于文化珍品的价值判断,其鉴赏能力得到了同行的认同和肯定。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陈从周评述好友:“书画鉴赏是他的独步。在研究工艺美术方面有其精辟之论,苏州桃花坞的年画,他曾下过很大的研究功夫,其他陶器、泥塑都有心得,偶尔哼几句昆曲,亦觉异趣横生”[2]56。新中国成立后,顾公硕任苏州市文管会专职委员、市文联国画组组长、市文联第一至三届执委、第五届市政协常委。他在东西山做走访调研的过程中,调查包括铜器、纪念性建筑(包括古建筑)、家具、碑记、描金箱、印花包袱、旧衣冠、工艺品和书籍在内的各类文化遗存,并做了大量的调研记录,形成摘要性文字《东西山待访录》,为东西山文物保护工作留下了珍贵的一手资料,充分体现其严谨周密的赏鉴学识和务实深厚的治学家风。五十年代,顾公硕对文物珍品的鉴赏能力得到江苏省美术工作室负责人的首肯,亦委托其代为采办各类具有文化价值的工艺品。
顾公硕承继家学,对书画及题画、题跋的学识和研究凝聚于其在世时刊印的《题跋古今》长文一篇,1961年苏州市文联油印。
二、不遗余力,传承苏州传统文化
正是顾公硕所具有的精湛的鉴赏能力和发展眼光,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将怡园和藏品归公,使其文化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并积极参与到苏州地区文化传承的各项工作中,为桃花坞年画、苏绣、泥塑等传统工艺的抢救性保护和恢复生产、发展尽责尽力。
(一)怡园、藏品归公
1953年12月,由顾公硕等代表家族自愿将怡园无条件捐献国家,对外开放。1959年在筹备苏州博物馆期间,顾公硕与谢孝思、范烟桥、王言、钱镛等文化人士四处奔走,广泛征集文物,又带头捐出家藏珍品,形成了一股捐赠热潮。他先后所捐的124件珍贵文物中,有元代王蒙的《竹石图》,明代吴门大家祝允明、文徵明、唐寅及董其昌等的传世珍品、近代绣界宗师沈寿的生肖四条屏等。1960年苏州市博物馆成立,顾公硕担任副馆长一职,两年后又兼任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在职期间,精心指导举办《苏州工艺美术陈列》《灯彩展览》《扇子展览》《古今工艺美术展览》等一系列具有苏州地方特色的展览,受到市民和行家的好评,为传承苏州传统工艺美术尽心尽职。
(二)传承苏州传统工艺美术
苏州的传统手工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逐渐式微。为促进地区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和发扬,顾公硕在传承家学、精于鉴赏书画的同时,对苏州地区传统工艺美术十分用功,留下了大量读书笔记、摘要和图像照片等资料,内容涉及苏州泥塑、桃花坞年画、苏绣、红木家具、砖刻石刻、传统建筑等。
1.开创性地系统研究苏州桃花坞年画、泥塑
苏州桃花坞年画和虎丘画铺在太平天国后基本销声匿迹,光绪以后,桃花坞年画作坊再无新年画,有的只是或印刷传统旧版,或翻刻上海小校场年画画稿。1950年,顾公硕与贺野等走访桃花坞早已停业的年画作坊,挑选清末残缺不全的旧版,拼成全版,印成第一部《苏州桃花坞年画选集》。经顾公硕先生等人的抢救性保护,20世纪50年代初,苏州玄妙观三清殿年画铺恢复了营业,古老的桃花坞木刻恢复了生机。就苏州桃花坞年画,顾公硕开创性地进行系统研究。发表于1959年第2期《文物》的《苏州年画》一文综述了年画的由来及发展历史,概述了虎丘画铺和桃花坞年画的盛衰及其原因,对桃花坞年画的内容进行分类,并以《董福祥军门像》为例,讨论了董福祥入画的原因,对作者的署名意图做了合理推论,并举例“法人求和”“刘军门打败法军图”等年画与画董福祥的用意相同,是对政府屈服求和的抗议。总结出这类时事年画对近代史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描述了桃花坞木刻年画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重生。1963年撰写的《吴友如与桃花坞年画的“关系”——从新材料纠正旧报道》一文更见先生严谨的为学之风、为人之正。文章详细介绍了1962年冬他偶然在冷摊上买到了一本1893年8月望日出版的《飞影阁画册》,上面附有吴友如自撰的一篇《小启》。根据这篇《小启》以及他亲自拜访吴友如的孙女徐师母而得来的信息,他推断吴友如的生平经历,从而得出如下结论:他之前为文联写的调查报告和在1959年的《文物》杂志上发表的《苏州年画》中将吴友如列为桃花坞年画作家,这一说法是错误的。桃花坞木刻现存版中的几张吴友如年画如《法人求和》《刘军门打败法军》之类,应当是从其为石印书报绘画的原稿上翻刻而成的。 对于苏州泥塑的研究,顾公硕撰写的《摩罗》一文(1958年7月发表于《文物参考资料》),追溯“摩罗”系风俗产生的手工泥塑技艺产品。在宋代,七夕晚上,妇女们追求宜男之祥而供奉一种泥塑的婴孩“摩罗”,随着宋室南渡,北地的风俗,也随之南迁,于是江南一带也盛行“摩罗”,并从宋元文献《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中寻找资料,再现“摩罗”风靡的盛况,根据记载得知苏州在历史上有个天下闻名的“摩罗”名手袁遇昌,再从现实中去寻找,花了大力气,终于觅得两个虎丘后期的泥塑婴孩,形象与《梦粱录》《梦华录》等书所载正符合;又亲自访问虎丘泥塑老艺人孔二先生,得知这一泥塑名“果子男”,是七月间道教醮会时送予儿童的一种玩具,这“可能是苏州‘摩罗’的余绪”。于史料中寻踪影、于现实中觅真迹,两相比对,从而合理推断,这样的结论有说服力,具有一定的开创性。
2.传承苏绣艺术,不遗余力
新中国成立后,在苏绣面临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顾公硕先生等一大批有识之士挺身而出,挽救了这一传统工艺,并在技术等方面加以改进,使之一跃成为代表国家传统技艺水平的国礼而远播海外。孙佩兰编著的《吴地刺绣文化》一书如此介绍顾公硕先生:“他对苏州刺绣,不仅在史论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更可贵的是他为新中国成立后苏绣艺术的恢复、发展和提高,立下了汗马之功。今日苏绣能集历代技艺之大成,人才云集,硕果累累,誉为四大名绣之首,是与当年公硕先生的一分心血、一分辛劳分不开的”。
在史论研究方面,顾公硕爬梳历史文献及资料,形成其《苏绣发展》一文(该文未见正式出版),文章从苏绣的起源、诞生到历朝历代的发展趋势及其特色,从点到面,系统全面地论述了苏绣的发展历史。后围绕露香园顾绣,撰写《苏绣与顾绣》(发表于《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9期)一文,阐述了苏绣历史以及顾绣的渊源关系,运用翔实的实物和文献资料论述了顾绣与苏绣的特点。两篇文章旁征博引,推陈出新,综述苏绣发展历史脉络,并另辟蹊径总结苏绣各类针法名称与《雪宦绣谱》、国内各个地方的绣法名称区分异同,是从业者和研究者重要的参考资料。
在传承技艺的实践方面,顾公硕于1954年在自家宅院朱家园筹备成立“市文联刺绣小组”,与有关方面配合,从上海、吴县聘请苏绣老艺人和画家,举办多期学习班,并亲自管理、指导生产,传授新针法散套针,使苏绣推陈出新,更放光彩,在多个国际博览会上获得声誉。1957年参加筹组刺绣研究室,经过实地调查、访问民间艺人和试样小批量生产,使濒临绝境的苏绣免遭消亡之厄运。
3.精心梳理苏州各类工艺美术及其名家
顾公硕收集、整理和传承苏州工艺美术技艺的过程中,大量走访民间艺人,留下了《苏州哲匠录》这一宝贵资料,记录了包括苏州银匠、苏州雕花匠人、砖刻、铜器、纸扎、捏像、泥人、糖人、玉器、鹞子、弹弓、堆假山、漆器、刻工、制扇、印花纸版、桃花坞木刻工、肖像画家等各类各个时期的著名工艺匠人。并且还将采访得来的各类口述资料运用于学术讨论,如1962年与李文华合作撰写《苏州仿古铜器》(收录在《苏州工艺美术》一书)对自汉至清各时期仿古铜器的发展情况作较为详细的概述,并结合苏州老艺人的口述,详细记载了其剥蜡法工序。
三、坚守传承又不乏创新
在坚守传统文化、传承苏州地区传统技艺的一生中,顾公硕还勇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敢于创新和突破。1928年,顾公硕倡导的以“怡情、养性、益智、健身”为宗旨的浪华旅行团正式宣告成立,旅行社前后延续十余年。在这个旅行团里产生了一批苏州早期的摄影爱好者,而他们的作品也相继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前上海《飞鹰》杂志和各类反映苏州旧影的画册和展览中。
作为苏州第一代摄影人,顾公硕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就开始从事摄影活动,在工作中以照片的形式真实地保存文化遗产原貌、再现工艺美术品精美之处,留下了许多有关苏州的城乡风景、风土人情、社会变迁、家族亲友等方面的历史镜头,弥足珍贵。其中有横塘亭子桥等镜头,当时就已被制作成明信片广为流传。新中国成立后他拍摄的园林建筑和街巷风情照片,被陈从周收入《苏州旧宅参考图录》《苏州旧住宅》等画册之中。2014年4月,苏州工业园区文化馆举办了顾公硕摄影展,以表示对这位摄影界先锋的追忆。
藏书、藏画无数的过云楼和怡园,顾氏主人历经数代递藏而不吝与同时代士人共享,组织怡园画社、曲社,集聚了大批地方文化精英,构筑了强大的地方文化精英团体,搭建了地方传统文化传承的大舞台,培育多位画坛巨匠、曲家。性格温文尔雅,又疾恶如仇,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又谦逊待人的顾公硕,以深厚家学为功底、身体力行地为苏州地区的传统工艺、传统文化做出的卓越贡献,为后世后人所敬仰。
参考文献:
[1]罗凤莉.“过云楼”藏书画的聚与散[J].晋图学刊,2006(6).
[2]路秉杰,主编.陈从周纪念文集·一位学识渊博的鉴赏家——记顾公硕先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6.
[3]胡柳.顾氏过云楼的书画鉴藏及其文化影响[J].艺术百家,2012(6).
[4][清]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自叙[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1.
关键词:过云楼;顾公硕;苏州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6-0107-02
“为有清一代艺苑传人之殿”的苏州顾氏过云楼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的盛誉,“综计过云楼所藏书画,约有二、三千件”,是晚清影响力颇大的私家世族藏画楼、藏书楼。顾公硕,过云楼第四代传人,文物收藏家、鉴赏家。幼承家学,学识渊博,工书善画,其对古字画的鉴赏能力之高为国内书画鉴定专家所推崇。在研究工艺美术方面亦有其精辟之论,尤其是苏州传统工艺美术方面的积累和心得影响至今,为桃花坞木版年画、陶器、泥塑、苏绣等传统工艺的传承做出卓越贡献。“文革”开始,因不堪受辱,自投清流而逝,留世著作不多,但质量颇高,如发表于《文物参考资料》的《“檀龛宝相”——苏州虎丘塔中发现的文物》等三篇学术论文,还有精悍论著《题跋古今》等,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纵观顾公硕一生,可窥见顾氏家族在苏州地方文化传承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文化价值。
一、承继家学,精于收藏和赏鉴
苏州顾氏家族自顾大澜开始收藏书画,顾文彬与子顾承精心营筑过云楼和怡园,收藏大量书画珍品。到第三代顾氏后人顾鹤逸之时,过云楼不仅成为著名藏画楼,同时也成了集藏宋元旧刻、精写旧抄本、明清精刻本、碑帖印谱800余种的大型藏书楼[1]。顾鹤逸与藏书家、目录学家傅增湘交好,傅氏将过云楼观书所见编成《顾鹤逸藏书目》,发表于1931年11月12日《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5卷第6号上,使得过云楼藏书之富为世人所知晓。顾氏家族的历代递藏形成丰厚的文化资源库,以藏治家学,启发顾氏宗族后人学习、赏鉴,孕育了渊源深厚的家学家底。过云楼传至第四代,人才辈出,顾氏后人在绘画、昆曲、古琴等方面均有造诣。但同时,日寇侵袭、社会动荡,过云楼所收藏的珍贵字画遭受侵掠之恸。顾氏后人为保全藏品周全,四处奔波避难。新中国成立后,认为“藏于私不如藏于公”的顾氏后人以顾公雄、顾公硕为代表,将过云楼所藏珍品捐赠给各博物馆、图书馆,使得各类珍品的文化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顾公硕,第四代传人,在承继先辈文化积淀的基础上,精于收藏与书画鉴赏,精于文化珍品的价值判断,其鉴赏能力得到了同行的认同和肯定。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陈从周评述好友:“书画鉴赏是他的独步。在研究工艺美术方面有其精辟之论,苏州桃花坞的年画,他曾下过很大的研究功夫,其他陶器、泥塑都有心得,偶尔哼几句昆曲,亦觉异趣横生”[2]56。新中国成立后,顾公硕任苏州市文管会专职委员、市文联国画组组长、市文联第一至三届执委、第五届市政协常委。他在东西山做走访调研的过程中,调查包括铜器、纪念性建筑(包括古建筑)、家具、碑记、描金箱、印花包袱、旧衣冠、工艺品和书籍在内的各类文化遗存,并做了大量的调研记录,形成摘要性文字《东西山待访录》,为东西山文物保护工作留下了珍贵的一手资料,充分体现其严谨周密的赏鉴学识和务实深厚的治学家风。五十年代,顾公硕对文物珍品的鉴赏能力得到江苏省美术工作室负责人的首肯,亦委托其代为采办各类具有文化价值的工艺品。
顾公硕承继家学,对书画及题画、题跋的学识和研究凝聚于其在世时刊印的《题跋古今》长文一篇,1961年苏州市文联油印。
二、不遗余力,传承苏州传统文化
正是顾公硕所具有的精湛的鉴赏能力和发展眼光,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将怡园和藏品归公,使其文化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并积极参与到苏州地区文化传承的各项工作中,为桃花坞年画、苏绣、泥塑等传统工艺的抢救性保护和恢复生产、发展尽责尽力。
(一)怡园、藏品归公
1953年12月,由顾公硕等代表家族自愿将怡园无条件捐献国家,对外开放。1959年在筹备苏州博物馆期间,顾公硕与谢孝思、范烟桥、王言、钱镛等文化人士四处奔走,广泛征集文物,又带头捐出家藏珍品,形成了一股捐赠热潮。他先后所捐的124件珍贵文物中,有元代王蒙的《竹石图》,明代吴门大家祝允明、文徵明、唐寅及董其昌等的传世珍品、近代绣界宗师沈寿的生肖四条屏等。1960年苏州市博物馆成立,顾公硕担任副馆长一职,两年后又兼任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在职期间,精心指导举办《苏州工艺美术陈列》《灯彩展览》《扇子展览》《古今工艺美术展览》等一系列具有苏州地方特色的展览,受到市民和行家的好评,为传承苏州传统工艺美术尽心尽职。
(二)传承苏州传统工艺美术
苏州的传统手工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逐渐式微。为促进地区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和发扬,顾公硕在传承家学、精于鉴赏书画的同时,对苏州地区传统工艺美术十分用功,留下了大量读书笔记、摘要和图像照片等资料,内容涉及苏州泥塑、桃花坞年画、苏绣、红木家具、砖刻石刻、传统建筑等。
1.开创性地系统研究苏州桃花坞年画、泥塑
苏州桃花坞年画和虎丘画铺在太平天国后基本销声匿迹,光绪以后,桃花坞年画作坊再无新年画,有的只是或印刷传统旧版,或翻刻上海小校场年画画稿。1950年,顾公硕与贺野等走访桃花坞早已停业的年画作坊,挑选清末残缺不全的旧版,拼成全版,印成第一部《苏州桃花坞年画选集》。经顾公硕先生等人的抢救性保护,20世纪50年代初,苏州玄妙观三清殿年画铺恢复了营业,古老的桃花坞木刻恢复了生机。就苏州桃花坞年画,顾公硕开创性地进行系统研究。发表于1959年第2期《文物》的《苏州年画》一文综述了年画的由来及发展历史,概述了虎丘画铺和桃花坞年画的盛衰及其原因,对桃花坞年画的内容进行分类,并以《董福祥军门像》为例,讨论了董福祥入画的原因,对作者的署名意图做了合理推论,并举例“法人求和”“刘军门打败法军图”等年画与画董福祥的用意相同,是对政府屈服求和的抗议。总结出这类时事年画对近代史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描述了桃花坞木刻年画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重生。1963年撰写的《吴友如与桃花坞年画的“关系”——从新材料纠正旧报道》一文更见先生严谨的为学之风、为人之正。文章详细介绍了1962年冬他偶然在冷摊上买到了一本1893年8月望日出版的《飞影阁画册》,上面附有吴友如自撰的一篇《小启》。根据这篇《小启》以及他亲自拜访吴友如的孙女徐师母而得来的信息,他推断吴友如的生平经历,从而得出如下结论:他之前为文联写的调查报告和在1959年的《文物》杂志上发表的《苏州年画》中将吴友如列为桃花坞年画作家,这一说法是错误的。桃花坞木刻现存版中的几张吴友如年画如《法人求和》《刘军门打败法军》之类,应当是从其为石印书报绘画的原稿上翻刻而成的。 对于苏州泥塑的研究,顾公硕撰写的《摩罗》一文(1958年7月发表于《文物参考资料》),追溯“摩罗”系风俗产生的手工泥塑技艺产品。在宋代,七夕晚上,妇女们追求宜男之祥而供奉一种泥塑的婴孩“摩罗”,随着宋室南渡,北地的风俗,也随之南迁,于是江南一带也盛行“摩罗”,并从宋元文献《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中寻找资料,再现“摩罗”风靡的盛况,根据记载得知苏州在历史上有个天下闻名的“摩罗”名手袁遇昌,再从现实中去寻找,花了大力气,终于觅得两个虎丘后期的泥塑婴孩,形象与《梦粱录》《梦华录》等书所载正符合;又亲自访问虎丘泥塑老艺人孔二先生,得知这一泥塑名“果子男”,是七月间道教醮会时送予儿童的一种玩具,这“可能是苏州‘摩罗’的余绪”。于史料中寻踪影、于现实中觅真迹,两相比对,从而合理推断,这样的结论有说服力,具有一定的开创性。
2.传承苏绣艺术,不遗余力
新中国成立后,在苏绣面临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顾公硕先生等一大批有识之士挺身而出,挽救了这一传统工艺,并在技术等方面加以改进,使之一跃成为代表国家传统技艺水平的国礼而远播海外。孙佩兰编著的《吴地刺绣文化》一书如此介绍顾公硕先生:“他对苏州刺绣,不仅在史论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更可贵的是他为新中国成立后苏绣艺术的恢复、发展和提高,立下了汗马之功。今日苏绣能集历代技艺之大成,人才云集,硕果累累,誉为四大名绣之首,是与当年公硕先生的一分心血、一分辛劳分不开的”。
在史论研究方面,顾公硕爬梳历史文献及资料,形成其《苏绣发展》一文(该文未见正式出版),文章从苏绣的起源、诞生到历朝历代的发展趋势及其特色,从点到面,系统全面地论述了苏绣的发展历史。后围绕露香园顾绣,撰写《苏绣与顾绣》(发表于《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9期)一文,阐述了苏绣历史以及顾绣的渊源关系,运用翔实的实物和文献资料论述了顾绣与苏绣的特点。两篇文章旁征博引,推陈出新,综述苏绣发展历史脉络,并另辟蹊径总结苏绣各类针法名称与《雪宦绣谱》、国内各个地方的绣法名称区分异同,是从业者和研究者重要的参考资料。
在传承技艺的实践方面,顾公硕于1954年在自家宅院朱家园筹备成立“市文联刺绣小组”,与有关方面配合,从上海、吴县聘请苏绣老艺人和画家,举办多期学习班,并亲自管理、指导生产,传授新针法散套针,使苏绣推陈出新,更放光彩,在多个国际博览会上获得声誉。1957年参加筹组刺绣研究室,经过实地调查、访问民间艺人和试样小批量生产,使濒临绝境的苏绣免遭消亡之厄运。
3.精心梳理苏州各类工艺美术及其名家
顾公硕收集、整理和传承苏州工艺美术技艺的过程中,大量走访民间艺人,留下了《苏州哲匠录》这一宝贵资料,记录了包括苏州银匠、苏州雕花匠人、砖刻、铜器、纸扎、捏像、泥人、糖人、玉器、鹞子、弹弓、堆假山、漆器、刻工、制扇、印花纸版、桃花坞木刻工、肖像画家等各类各个时期的著名工艺匠人。并且还将采访得来的各类口述资料运用于学术讨论,如1962年与李文华合作撰写《苏州仿古铜器》(收录在《苏州工艺美术》一书)对自汉至清各时期仿古铜器的发展情况作较为详细的概述,并结合苏州老艺人的口述,详细记载了其剥蜡法工序。
三、坚守传承又不乏创新
在坚守传统文化、传承苏州地区传统技艺的一生中,顾公硕还勇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敢于创新和突破。1928年,顾公硕倡导的以“怡情、养性、益智、健身”为宗旨的浪华旅行团正式宣告成立,旅行社前后延续十余年。在这个旅行团里产生了一批苏州早期的摄影爱好者,而他们的作品也相继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前上海《飞鹰》杂志和各类反映苏州旧影的画册和展览中。
作为苏州第一代摄影人,顾公硕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就开始从事摄影活动,在工作中以照片的形式真实地保存文化遗产原貌、再现工艺美术品精美之处,留下了许多有关苏州的城乡风景、风土人情、社会变迁、家族亲友等方面的历史镜头,弥足珍贵。其中有横塘亭子桥等镜头,当时就已被制作成明信片广为流传。新中国成立后他拍摄的园林建筑和街巷风情照片,被陈从周收入《苏州旧宅参考图录》《苏州旧住宅》等画册之中。2014年4月,苏州工业园区文化馆举办了顾公硕摄影展,以表示对这位摄影界先锋的追忆。
藏书、藏画无数的过云楼和怡园,顾氏主人历经数代递藏而不吝与同时代士人共享,组织怡园画社、曲社,集聚了大批地方文化精英,构筑了强大的地方文化精英团体,搭建了地方传统文化传承的大舞台,培育多位画坛巨匠、曲家。性格温文尔雅,又疾恶如仇,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又谦逊待人的顾公硕,以深厚家学为功底、身体力行地为苏州地区的传统工艺、传统文化做出的卓越贡献,为后世后人所敬仰。
参考文献:
[1]罗凤莉.“过云楼”藏书画的聚与散[J].晋图学刊,2006(6).
[2]路秉杰,主编.陈从周纪念文集·一位学识渊博的鉴赏家——记顾公硕先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6.
[3]胡柳.顾氏过云楼的书画鉴藏及其文化影响[J].艺术百家,2012(6).
[4][清]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自叙[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1.